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典型临床表现多为持续性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多超过30min或1h以上。典型病例诊断不难,而不典型的病例则易误诊、漏诊。AMI的非典型临床表现多指无胸痛或无症状,或以其它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现总结 1996年~2000年收治的32例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典型心肌梗死(AMI)有剧烈持久胸骨后疼痛,反复发作心绞痛史,特征性的心电图动态改变和心肌酶学改变,诊断一般不难。然而,临床约有1/4的AMI患者无明显胸痛或心电图无典型改变,甚至极少数患者无心肌酶学改变。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故重视非典型性AMI的各种表现,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的成功率十分重要。笔者现对AMI的非典型表现及诊断作以下总结。1 AMI的非典型临床表现1.1 临床症状不典型1.1.1 无痛性AMI:患者常以其他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而掩盖胸痛。这类病例可占总数的1/4~1/3,大多为老年性糖尿病或高血压病患者。且比例随年龄而增长,多伴有严重的心衰、休克或脑血管意外。无痛原因分析:①冠状动脉突然闭塞,使心肌即刻缺血、缺氧、未及释放致痛物质。②年久的冠心病患者,因心肌长期缺血、缺氧而发生纤维化或退行性变。感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发病机制。方法:对36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诊治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6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临床表现为疼痛部位不典型者16例,无胸痛而以其他表现为首发症状者11例,心电图表现不典型者9例。结论: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老年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化,极易误诊或漏诊,临床医生应常规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以期早期诊治,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徐艳 《右江医学》2008,36(6):726-726
胃食管反流病(GERD)因其临床表现复杂,涉及多个系统,尤其缺乏典型的烧心、反酸症状而主要表现为非心源性胸痛、哮喘、咳嗽、气急、咽部不适、咽痛等不典型症状时,容易被误诊。笔者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门诊以非典型症状就诊而误诊的4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路伟  宋祖军  何向辉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9):1636-1636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临床典型心肌梗死多以胸闷,胸痛为主要症状,极个别非典型心肌梗死以牙痛等异位疼痛为首发症状。因此,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对非典型心肌梗死进行及时、妥善的抢救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危。2003年3月~2007年3月,我科收治9例以牙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积极的急诊治疗及护理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3年3月~2007年3月收治的9例以牙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2~70岁,平均62岁。1.2临床表现9例均以牙痛,胸闷为主要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早期诊断非典型临床症状糖尿病。方法:对120例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可有多种多样,并非都有典型"三多一少"。结论:对一些糖尿病的高发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及早发现及治疗非典型症状的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胸闷、胸痛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极为罕见的首发临床表现,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对于不明原因血小板减少和溶血性贫血的患者,鉴别诊断都应考虑TTP可能性,以免漏诊。对于TTP治疗应及时采取以血浆置换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积极寻找病因并对因治疗,是降低TTP早期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本文报道一例以胸闷、胸痛为首发表现TTP病例的诊治资料,以提高对以非典型症状起病TTP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早期诊断非典型临床症状糖尿病。方法:对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可有多种多样,并非都有典型“三多一少”。结论:对一些糖尿病的高发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及早发现及治疗非典型症状的糖尿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有效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0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42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期收集无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将其设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并发症状况、死亡发生原因和血管损害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非典型胸痛、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及胃肠道反应症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死亡发生的原因多为心力衰竭。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有非典型胸痛、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高心力衰竭发生率;高死亡率,临床上应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对策,来尽量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时,无胸痛表现者称无痛性心肌梗塞。本文就其临床特征,合并症及梗塞特征,无病机制以及予后加以分析。1临床资料1.1一级资料自1982~1994年153例心肌梗塞病例。分为两组,以胸痛为首发症状为胸痛组56例;无胸痛组97例。1.2临床表现:153例中胸痛组56例占36%,发生频率较低,呼吸困难为19%、休克占17%、意识障碍占13%,非典型病例占6O%以上。1.3合并症特征:合并脑血管障碍病例,无胸痛组为46.3%,胸痛组为用.4%,前者明显增多,认为是由于丘脑和大脑中枢的意识障碍所致。合并DIC、癌症,无痛性梗塞有增加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心电图诊断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发现其中的特殊性和规律,提高临床医生对这类患者的认识,以免延误治疗最佳时机.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心电图室发现的65例非典型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对临床病史、心肌酶谱、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检查的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表现为胸闷、头晕、恶心41例,到心内科就诊,头痛、头晕6例,到神经内科就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10例,到消化内科就诊;胸闷、憋气、疼痛6例,到中医科就诊;从胸痛至就诊时间分别2d~12d.门诊心电图发现:下壁心肌梗死27例,下后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14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6例.前壁心肌梗死18例,无Q波心肌梗死13例.结论 非典型心肌梗死的患者除胸痛、胸闷外,可表现头痛、中上腹疼痛、咽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临床医生应该提高警惕,特别对头痛、中上腹疼痛、咽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就诊的患者及时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及时发现和诊断出非典型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2.
陈蔚娟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0):144-145
目的了解尘肺合并胸痛病因、临床表现,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95例尘肺合并胸痛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来判断。结果尘肺本身导致胸痛所占比例较高,其次为肺部感染与冠心病。结论尘肺合并胸痛的病因是复杂多样的,要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3.
胸闷胸痛是临床常见症状,既可以是冠心病的多见表现,也可以是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常见症状。有研究显示,在胸痛患者中,有近60%为非心源性胸痛[1],在非心源性胸痛患者中,14%为惊恐障碍,14%为躯体化障碍,5%为重度抑郁[2]。笔者采用乌灵胶囊治疗临床表现胸痛,但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且合并情绪障碍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一组以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在中医上多属“心悸”的范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慌、胸闷、胸痛、短气乏力,有时伴睡眠差、多梦、自汗盗汗、四肢不温、  相似文献   

15.
李睿  章洁淳 《浙江医学》2017,39(18):1592-1594,1597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复杂的临床表现,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有效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发热病例资料、诊治过程及预后。结果通过临床综合分析及检测流行性出血热特异性抗体最终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经及时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结论目前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起病常表现为多器官系统受累,临床上既要注意典型症状,又不能忽视非典型症状,应充分认识其多器官损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AM1)的典型临床表现多为持续性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多超过30min或1h以上。典型病例诊断不难,而不典型的病例则易误诊、漏诊。AMI的非典型临床表现多指无胸痛或无症状,或以其它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我科1986年2月~1997年4月共收治362例AMI患者,其中临床症状不典型64例(17.6%),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4例中,男56例,女8例;年龄37~82岁。50岁以下8例,51~60岁21例,60岁以上35例。病史:高血压病史28例,糖尿病史6例,高脂血症11例。心电图(ECG)或动态心电图(Holier)检查证实有慢性冠状动脉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非洲多哥地区70例盘尾丝虫病,均经皮肤活检证实。临床表现以多形性皮损为主,其次为皮下囊肿,眼部症状等。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搔痒,眼部症状一旦出现,常为不可逆性而导致失明。采用海群生杀灭微丝蚴,取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和非典型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心理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整群抽样法,对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选影术(CAG)检查的59例老年胸痛患者术前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进行心理状态评估,观察老年冠心病和非典型胸痛患者CAG术前焦虑抑郁等情绪改变;同时,结合CAG结果,比较CAG阳性与阴性老年患者在一般情况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59例老年患者中术前有焦虑症状者26例,占44.1%;有抑郁症状者10例,占16.9%;既有焦虑又有抑郁者8例,占14.2%。CAG检查阳性者43例,阴性者16例,CAG阴性率27.59%。CAG阳性组焦虑症状较CAG阴性组更明显(HAMA平均分:16.1±7.2比11.1±6.6,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和非典型胸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9.
本病是胸膜受结核菌感染而引起的胸膜炎症,是胸膜炎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结核菌由肺结核病灶直接蔓延或经淋巴、血行播散到达胸膜所致。 1.临床表现①多见于青少年,肺内可同时有或无明显结核病灶发现。起病多缓慢,有畏寒、发热、乏力、全身不适等结核病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多为阳性或强阳性。②胸痛、干咳、气急。胸痛为主要症状,限于患侧,咳嗽与深呼吸时加剧;渗液增多后,胸痛则减轻或消失。气急,在初期多因胸痛而呼吸浅速引起;后期大量胸水压迫  相似文献   

20.
张瑛 《宁夏医学杂志》1999,21(11):678-678
对15 例非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分析,其中55 岁以上者占80 % ,表现为疑似上感1 例,腰背痛及胸痛待查各1 例,眩晕症3 例,高血压病2 例,脑梗塞或脑溢血各1 例,进一步对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预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