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牵开扩张骨生成技术在治疗后牙严重锁(牙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牵张成骨术辅助解决后牙严重锁  相似文献   

2.
利用牵张成骨矫治严重后牙锁He畸形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原理,设计了一种新的,可供临床应用的矫正单侧全部后牙锁He的正畸一外科联合治疗方法,按设计在下颌第一双尖牙近中、最后磨牙远中及该骨段根尖下3mm作骨皮质和骨松质切开术;术毕即用术前设计制备的口内牵张器矫治牙颌畸形,对2例单侧全部后牙锁He的治疗结果表明,锁He畸形完全矫正,咀嚼功能恢复正常,疗程短而效果稳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文中还对该方法的适应证、治疗过程和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利用牵张成骨(distractionosteogenesis)原理,设计了一种新的、可供临床应用的矫正单侧全部后牙锁的正畸-外科联合治疗方法。按设计在下颌第一双尖牙近中、最后磨牙远中及该骨段根尖下3mm作骨皮质和骨松质切开术;术毕即用术前设计制备的口内牵张器矫治牙颌畸形。对2例单侧全部后牙锁的治疗结果表明,锁畸形完全矫正,咀嚼功能恢复正常,疗程短而效果稳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文中还对该方法的适应证、治疗过程和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牵张成骨技术治疗腭裂术后继发的严重上颌骨后缩畸形的效果。方法:对10例腭裂术后继发严重上颌骨后缩畸形的患者,术前常规行头影测量和模型外科设计;手术采用上颌骨Le Fort Ⅰ型截骨术,4例使用颅骨支抗外置式牵张器,其余患者采用内置式牵张器进行骨牵张术;术后延迟期为7d,牵张节律为0.8—1mm/d,2—4次/d,牵张结束后固定8-12周。结果:术后伤口一期愈合,牵张过程顺利,最大牵张距离为22mm,最小距离为15mm;患者的面形得到明显改善,未出现畸形愈合或骨不连接等并发症。结论:牵张成骨技术应用于腭裂术后继发的严重上颌骨后缩畸形,不需要植骨,可有效地达到上颌骨前徙、明显改善面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骨形成蛋白在不同年龄唇腭裂患者髂骨中的表达;骨缝牵张成骨的比较组织学研究;下颌骨牵张成骨中神经生长因子促进骨痂固化的动物实验;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动物模型的建立;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修复舌根癌术后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6.
应用钛镍记忆合金牵张成骨增高下颌牙槽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 探讨应用钛镍记忆合金牵张成骨增高下颌牙槽嵴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成年杂种犬10只,拔除两侧下颌全部前磨牙和第1磨牙,实验组1个月后用完全埋置的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完成牵张手术。在牵张手术前及术后1、5、13周测量术区颌骨高度,拍X线片,分别在牵张完成后1、3个月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 牵张器就位后骨块即开始牵张升起,术后1周达7.5~11.5mm,其后无明显变化。X线片可见牵张完成后1个月牵张区骨密度增高,有新骨生成;3个月骨密度与周围牙槽骨接近。组织学观察牵张区早期有胶原束形成,随后钙化成骨。结论 用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可成功牵张增高犬下颌后牙区牙槽嵴,新骨以膜内成骨方式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牵张成骨后牵张新骨中不同时间点牙移动的异同,探讨牵张成骨后牙移动的最佳时机.方法:以8 只beagle犬为实验对象,I组为牵张成骨后第2周进行牙移动,II组为牵张成骨后第6周进行牙移动.应用实体测量、X线片、HE染色等方法,对移动牙的牙根、牙周以及牙槽骨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牵张成骨后第2周和第6周用相同的力值将牙齿往新骨区牵引,第三前磨牙与第四前磨牙之间的距离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张成骨后第2周与第6周2 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力值下,牵张成骨后第2周开始牙移动的速度要比第6周快,但第2周移动牙的牙周吸收较第6周的严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牵张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已广泛用于颅面骨的延长,下颌骨牵张成骨术的延迟期为0~14d。本研究通过观察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初期不同延迟期的组织学改变,探讨下颌骨牵张成骨术的最佳延迟期。  相似文献   

9.
有限元法是方便有效的口腔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其对颌骨牵张成骨的设计及术后的预测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对颌骨牵张成骨的生物力学分析及颌骨牵张成骨的有限元分析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牵张成骨术的分子机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牵张成骨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发挥着不同作用,且相互影响,调节着牵张区的血管化、基质矿化、骨重建等过程。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并对细胞因子在牵张成骨的应用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影响牙槽嵴牵张成骨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缩短牙槽嵴牵张成骨术治疗时间,改善成骨质量,众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牵张器不断改进,使牵张术向微创化、简单化、可控性方向发展.牵张后早期进行种植修复,可以延缓牙槽骨吸收.牵张术和GBR等技术联合应用,能扩大牵张成骨的应用范围.牙槽嵴牵张成骨中,各种细胞因子尤其是BMPs能促进成骨,加速骨质改建.本文主要对上述影响牙槽嵴牵张成骨的诸多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牙周膜牵张成骨(PDLD)和牙槽骨牵张成骨(DAD)是牵张成骨术在加速正畸牙移动方面应用的具体技术,本文就PDLD和DAD术式,PDLD和DAD的基本原理,牵张过程与牙体移动特点,支抗牙移动,牙体在新骨区的移动,牵张过程中的牙周组织变化,牵张过程中的不利及不确定因素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犬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咀嚼肌肌球蛋白重链mRNA相对含量的测定,研究牵张成骨过程中肌肉的增殖与改建能力,探讨牵张成骨术的术后稳定性。方法 12只西安本地杂种犬分为6组:对照组、牵张5天组、牵张10天组、固定2周组、固定4周组和固定8周组。麻醉后分别取嚼肌与颏舌骨肌的中央部分对MHCⅠ、MHCⅡ及GAPDH(内参照)的mRNA进行RT-PCR。结果 试验各组嚼肌中各项检测 示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牵张5天后颏舌骨肌中MHCⅠ的mRNA转录增加,MHCⅡ的mRNA转录受到抑制,而MHCⅠ+MHCⅡ的mRNA含量出现上升,刚刚牵张完成时变化最为明显,牵张完成固定4-8周时基本恢复。结论 在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相关的咀嚼肌会发生增生与肥大,并发生适应性的改建,而且这种改建有利于牵张成骨术的术后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上下颌同步牵张成骨治疗半侧颜面萎缩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下颌骨同步牵张成骨矫正半侧颜面萎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半侧颜面萎缩患者3例,男2例,女1例,年龄14~19岁。临床及X线检查见一侧上下颌骨明显萎缩伴同侧软组织萎缩,[牙合]平面严重偏斜。患者萎缩侧上下颌骨同期行牵张器植入术并同步牵张成骨,于牵张成骨结束后6~8个月行背阔肌瓣软组织充填术。结果萎缩侧上下颌骨平均牵张20mm。颜面软硬组织得到明显改善,面颊部丰满,[牙合]平面矫正,咬合关系良好。随访1~4年,患侧新骨和软组织无明显吸收,面部基本对称。结论矫正半侧颜面萎缩时,同侧上下颌骨同步牵张成骨是延长萎缩的上下颌骨,改善[牙合]平面并为软组织充填提供支撑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钛-镍记忆合金牵张成骨的新生骨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牵张成骨新生骨的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测试,研究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牵张成骨的质量。方法选用成年杂种犬12只,下颌两侧拔牙后用全埋置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完成牵张手术,左侧为实验侧,右侧为自身对照。分别在牵张完成后3、6个月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和压缩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术后3个月,牵张区新生骨骨密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低于对照侧;6个月,各项指标均有增加,与对照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牵张,增高犬下颌后牙区牙槽嵴,新生骨质量可以满足种植等后期修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牵张成骨是一种利用骨痂愈合机制产生新骨的内源性组织工程学技术.随着近几年来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牵张成骨在颅颌面整形、肿瘤术后重建、牙槽骨内种植修复等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国内外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牵张成骨的生物学机制、促新骨形成方法、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等热点问题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下颌牵张成骨术髁状突软骨基质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下颌牵张成骨术对髁状突软骨基质的影响。方法 在下颌双侧牵张成骨术固定期的不同阶段(0w、2w、4w、8w)取材,通过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关节软骨基质中胶原和蛋白多糖含量的方法。结果 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髁状突软骨胶原蛋白和蛋白多糖含量都降低,在维持一段时间后两者的含量逐渐增加。结论 下颌牵张成骨术可引起局部关节软骨基质合成的变化。这个变化虽然持续较长时间,但在适宜的牵张速率下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8.
牵开扩张骨生成技术在延长颅颌面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牵张成骨术应用于颅颌面骨畸形矫治只有7年之久。1992~1996年应用口外牵张器主要矫正下颌骨畸形;1997年以来口内牵张装置逐步出现,使口内进路牵张成骨术得以实现;并由矫正下颌骨畸形逐渐发展至延长上颌骨、部分颅面骨及牙槽骨。它的应用开辟了矫治颅颌面畸形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骨形成蛋白是一种重要的成骨诱导生长因子,在牵张成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新骨形成和改善新骨质量等作用。本文就骨形成蛋白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时空表达及利用外源性骨形成蛋白促进骨形成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两焦点、三焦点对山羊下颌骨缺损进行牵张,比较两种牵张成骨方式的新骨成骨量。方法:将8只成年山羊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只,分别采用两焦点和三焦点牵张成骨术进行骨缺损修复。牵张结束后固定8周,处死动物取牵张区新生骨组织标本进行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骨密度分析。结果:两实验组牵张区新骨生长的质无明显区别,在量的比较上,三焦点组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骨密度测定的结果均好于两焦点组,骨密度测定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焦点牵张成骨在大面积颌骨缺损的修复中新骨的成骨量好于两焦点牵张成骨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