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以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在一次给药的同时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以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对照组患者分别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以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38例患者中,37例患者检查成功,成功率为97.37%.对照组38例患者全部检查成功,成功率为100.00%.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检查成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在行CT增强扫描的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能够使患者由于各种检查而带来的痛苦得以大大的减少,缩短了检查时间,提高成功率,值得临床对其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应用CT增强扫描同时实施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需要接受CT增强扫描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首先CT增强扫描然后再实施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观察组:采用CT增强扫描同时实施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观察组检查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造影检查成功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高于对照组。结论患者实施CT增强扫描同时联合静脉肾盂造影,可提高检查成功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实践效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符合相关入选标准的需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46例,将其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CT增强扫描后进行静脉肾盂造影;乙组CT增强扫描后,利用TOP像扫描模拟静脉肾盂造影。观察两组患者静脉肾盂造影的成功率极其造影图片质量。结果甲组患者造影成功19例,成功率为82.6%;乙组造影成功23例,成功率100%,差异显著;甲组图片质量优良率为78.9%;乙组优良率为95.7%。结论 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操作过程中,造影的成功率和优良率会受患者体位变化影响。在造影时,减少患者体位变化次数,可以有效提高成功率,图片质量也较高,可以满足临床肾集合系统形态观察以及肾排泄功能观察的确诊需求。  相似文献   

4.
李强 《中国实用医药》2013,(25):108-109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15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检查中一次给药时予以CT增强扫描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而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以CT增强扫描检查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分析对比两组方法检查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成功率98.68%,对照组100.0%,两组检查成功率对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和静脉肾盂造影同时检查可以减少患者因为检查而导致的痛苦,缩短检查时间,成功率较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应用及临床分析。方法本院42例患者同时实施CT增强扫描及静脉肾盂造影,其中30例同时完成CT增强扫描及静脉肾盂造影,另外12例CT增强扫描后,模拟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 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影像学结果与单独CT增强扫描、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结果没有明显差异。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30例患者中,成功29例(96.7%),1例失败,另外12例CT增强扫描后,模拟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成功率为100.0%,并且影像学结果与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相同。结论 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不仅能够诊断明确,还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毒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CT增强扫描的同时,对患者进行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8月期间,需要接受CT增强扫描和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20例,均在一次给药的情况下,同时进行CT增强扫描和静脉肾盂造影;对照组患者20例,全部先接受CT检查,之后再接受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质量,以及检验过程中患者的痛苦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获得影像资料,且所得影像资料的均质量完好,不过相比之下,试验组患者的检查过程更加简洁,患者所受的痛苦更少。结论将CT增强扫描与静脉肾盂造影同时应用具有良好的诊断结果,且患者痛苦较少,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行腹部CT平扫+增强检查的影响力和效果。方法将96例行腹部CT平扫+增强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进行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检查前给予心理疏导、讲解介绍检查过程,肠道准备对比剂为温开水。比较二组扫描图像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48例生理、心理稳定,5例发生不良反应,45例图像满意,成功率93.75%。对照组1例患者心慌、恶心、疼痛而躁动,2例患者碘对比剂静脉外渗,36例图像满意,成功率7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采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腹部CT扫描质量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临床检查过程中一次给药同时进行CT增强扫描及静脉肾盂造形的可行性。方法整理我院需要进行CT增强扫描及静脉肾盂造形检查患者36例,在患者检查的过程中同步进行两种检测,同时对患者进行两种方法的分别检测,观察患者在检查完成之后的临床差异性。结果患者使用分开检查及合并检查之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符合度较高,在临床结果的比较当中差异不大,从临床可行性方面来看,同步进行CT增强扫描及静脉肾盂造形检查的操作性较强。结论在临床CT增强扫描及静脉肾盂造形检查的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临床结果与分开检查的结果相同,在临床检查当中可以进行合并检查,提高患者的检查效率,减少患者的临床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9.
高婷婷  徐军霞  曹庆荣  叶显俊 《安徽医药》2015,19(11):2229-223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中护理要点,以提高超声造影质量.方法 回顾162例肝脏肿瘤患者超声造影检查,按造影静脉留置针选取位置分为肘部静脉组128例和手背静脉组34例,比较两组造影一次性成功率.结果 162例肝肿瘤患者共行220次超声造影检查,其中肘部静脉组造影174次,成功174次,成功率100%,手背静脉组造影46次,成功42次,成功率91.3%.肘部静脉组和手背静脉组超声造影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肘部静脉组造影成功率高于手背静脉组.结论 正确的注射方式、合适的注射部位及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能提高超声造影诊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番泻叶联合洗肠液用于静脉肾盂造影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选择需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只给以番泻叶20 g加水泡服1 000 mL,检查当日晨清洁洗肠2次。观察组:在给以番泻叶(方法同对照组)后,次日晨口服洗肠液(复发碳酸氢钠散)9.8 g,兑温水2 000 mL冲服。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摄片效果及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番泻叶联合洗肠液行静脉肾盂造影前肠道准备,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16排螺旋CT预扫描以及智能对比剂跟踪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临床患者198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问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增强扫描时接受预扫描和智能对比剂跟踪技术,对照组未采取预扫描和智能对比剂跟踪技术,对这两组患者造影成功率、图像质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CT增强扫描造影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对比剂跟踪技术在CT增强扫描中合理应用可有效提高CT图像质量,对于提高临床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160例注射碘对比剂行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碘对比剂常见不良反应实施有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针对碘对比剂常见不良反应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肺栓塞(PE)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将PE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CT扫描检查,以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指标,计算CT扫描检测的敏感度,比较2组栓塞指数.结果 CT扫描与肺动脉血管造影诊断PE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栓塞指数为(55.3±19.8)%高于对照组的(20.9±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扫描速度快、敏感、无创,对肺栓塞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干预对患者腹部螺旋CT增强扫描恐惧心理引起不良反应及检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2005年12月将500例初次接受腹部CT增强扫描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常规组,常规组按常规操作进行,干预组进行全程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检查前不同程度恐惧心理在造影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所获得的CT图像质量。结果:干预组检查前消除或减轻恐惧心理在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CT图像运动性伪影的出现干预组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T增强扫描进行全程心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患者恐惧心理压力及降低副反应发生率,更好地配合检查,获得更好的CT诊断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静脉注射复方泛影葡胺过敏反应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复方泛影葡胺为对比剂进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1206例患者,平均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3例。对照组患者未给予特殊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有31例和32例患者碘过敏试验为阳性,两组患者的碘过敏试验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共572例患者进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共70例(12.24%)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共571例患者进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共122例(21.37%)。护理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过程中,对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严密的观察患者的过敏反应,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270、350 mg I/ml两种浓度碘对比剂在肾脏多层面CT(MSCT)增强扫描中的强化作用以探讨低浓度碘对比剂在肾脏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90例2012年9月~2014年5月本院疑似肾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A、B组,各45例,分别给予肾脏平扫和多期MSCT增强扫描,A组选用270 mg I/ml碘对比剂,B组选用350 mg I/ml碘对比剂,注射后18 s、30 s、80 s、3~5 min测量各期增强扫描腹主动脉、双肾动脉、双肾静脉、双肾皮质、双肾髓质、双肾盂的CT强化值并观察各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患者;B组患者腹主动脉、右肾动脉、左肾动脉、右肾静脉、左肾静脉、右肾皮质、左肾皮质、右肾髓质、左肾髓质、右肾盂、左肾盂CT强化值均高于A组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注射速率条件下多层螺旋肾脏血管成像使用低浓度对比剂可以获得满意的图像,同时可以减轻对比剂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护理方法,提高CT增强扫描的成功率。方法对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在检查前、检查中以及检查后进行护理,并观察检查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5867例患者中,5863例顺利完成检查,成功率为99.9%,4例失败。5867例患者中,有62例轻度变态反应,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对于肿瘤介入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肝癌行介入治疗患者50例,对其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图像扫描,并将CT扫描图像同患者的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对比,对栓塞区域非坏死低密度灶同供应血管的关系及其强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CT、DSA两种检查方式对于肝癌病灶供血情况的检查效果(66.00%,7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螺旋CT对于门静脉主干癌栓的检出率(28.00%)明显高于DSA(8.00%),DSA对于动脉-静脉漏的检出情况(26.00%)则优于螺旋CT(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可有效反应栓塞后瘤体的供血及组织学变化,同时结合DSA检查,可有效检出新发病灶,有利于后续治疗的展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CT增强扫描时,患者的静脉选择及不良反应,并制定出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120 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根据检查部位、病情、体质、年龄、注射量及速度,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及不同造影剂.结果:静脉穿刺成功率达96.67%,3 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结论:做好CT增强扫描的观察及护理工作是保证CT增强扫描顺利进行并获得满意效果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杨莹 《中国实用医药》2014,(21):217-218
目的对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86例行ERCP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3例)与参考组(43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检查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检查及治疗成功率为100%,参考组检查及治疗成功率为8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参考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RCP术围术期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检查及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发生,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