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比较电针疗法与帕罗西汀片治疗惊恐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9例随机分为电针组(30例)和帕罗西汀组(29例),疗程为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疗效指数(CGI-EI)、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6.66%,帕罗西汀组为82.76%,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指数及起效时间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电针组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惊恐障碍疗效相当,但电针疗法起效时间短、疗效指数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惊恐障碍发作患者的躯体症状。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及住院惊恐障碍发作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类。结果:惊恐障碍患者临床症状出现的频率依次为胸闷、心慌、憋气、出汗、头晕、全身乏力、濒死感、窒息感等,常表现为心血管、神经、自主神经及呼吸等系统的症状。结论:惊恐障碍患者发病时的躯体症状表现广泛,易被漏诊或误诊,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对惊恐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符合CCMD-11~R诊断标准的28例惊恐障碍患者给每晨饭后20-40mg的帕罗西汀连续治疗6个月,同时给予认知行为治疗,按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定期评定。结果1个月显效者占21.4%,好转占64.3%,无效占14.3%;3个月显效者占71.4%,好转占28.6%,半年时显效者占85.7%,好转者占14.3%。21.4%患者在治疗中出现轻微的副作用,随时间延长而消失。结论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能明显缩短疗程,减少医疗开支,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舍曲林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舍曲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86.7%)优于对照组(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为10.0%少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和舍曲林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相当,但舍曲林的不良反应较少,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5.
焦虑症(Anxiety)又称焦虑性神经症,以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障碍,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为特征,并非是实际的威胁所致。且紧张惊恐的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1]。现将1995年3月~2000年10月收治的20例以心血管症状为突出表现的焦虑症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男16例,女4例,年龄24岁~65岁,平均44.5岁。病程最短 6个月,最长5年,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1.2 发病诱因:大量饮酒10例,生气,情绪激动4例,工作紧张,过度劳累6例。1.3 临床表…  相似文献   

6.
蓝利明  王静  吴素琴  朱培俊 《医药导报》2006,25(10):1001-1002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惊恐障碍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最高剂量平均32.45 mg·d 1,对照组给予氯丙咪嗪,最高剂量平均为153.62 mg·d 1,为期24周。以临床判断和PASS、HAMD、HAMA量表评定临床效果,以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第4周末有效率为77.8%,对照组为65.6%(P<0.05),而第24周末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 96.9%(P>0.05)。治疗组PASS、HAMD、HAMA量表评分,第2周末开始有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则在第3或第4周以后才开始明显改变。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61%,对照组为24.68%。结论与氯丙咪嗪比较,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惊恐障碍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舍曲林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采用舍曲林与利培酮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SANS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SAN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后,可显著降低阴性症状评分,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刘茹 《天津医药》2007,35(4):255-255
惊恐障碍(PD)又称间歇发作性焦虑,临床表现为严重焦虑的反复发作,多伴有濒死感、将发疯感或将失控感等。赛乐特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帕罗西汀,是强力、高度选择性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双重作用。笔者对2005年7月-200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42例PD患者以赛乐特治疗,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罗宁  张斯汉  阎小华  赵奎 《中国药业》2013,22(11):129-130
目的观察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8周末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评定两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16,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8周HAMA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t=0.87,1.02,1.35,1.41,0.61,0.45,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22,P>0.05),在治疗后1,2,4,6,8周TESS评分比较亦无明显差异(t=1.01,0.25,0.38,0.85,1.21,P>0.05)。结论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疗效可靠、安全性好,与艾司西酞普兰相当,是一种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56例按纳入顺序的单双号分为帕罗西汀组和舍曲林组各28例,在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基础上,分别加服帕罗西汀和舍曲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症状,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各个时间点2组HAMD评分及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舍曲林组患者头痛、口干便秘、体质量增加、嗜睡发生率低于帕罗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和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肯定,但舍曲林更为安全,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接受帕罗西汀治疗12周的惊恐障碍患者45例(治疗组),按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减分率分为有效组(≥50%,29例)和无效组(<50%,16例)。采用惊恐相关症状量表(PASS)、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和改善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BDNF浓度,并与30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比较;对治疗组的血清BDNF浓度与各相关因素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有效组BDNF水平高于无效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无效组的BDNF水平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BDNF水平治疗后的PASS分值(r=-0.540,P=0.000)和HAMA分值(r=-0.491,P=0.001)呈负相关,与治疗前后HAMA评分差值(r=0.425,P=0.004)和PASS评分差值(r=0.522,P=0.000)呈正相关。结论:外周循环中BDNF水平减少在惊恐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是帕罗西汀疗效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惊恐障碍患者的医疗费用及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帕罗西汀对惊恐障碍的疗效.方法 调查72例患者的医疗费用、病程、就诊次数、所做的主要辅助检查的种类及次数.同时用焦虑、抑郁量表观察了帕罗西汀对惊恐障碍的疗效.结果 惊恐障碍患者有较长的病程,病程中接受了很多不必要的辅助检查同时花费了大量的医疗费用.帕罗西汀能明显降低惊恐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的评分.结论 惊恐障碍患者在确诊前有较长的病程,花费了大量的医疗费用.帕罗西汀是一种治疗惊恐障碍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帕罗西汀和阿普唑仑在焦虑症临床应用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了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56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取帕罗系统以及阿普唑仑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6周,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种药物对焦虑症患者的疗效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在治疗满6周后两组患者的因子分的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帕罗系统在临床治疗上更为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56例以心血管症状为主诉的焦虑性神经症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1月~2000年12月在我院心理咨询门诊中 ,有56例焦虑性神经症在内科就诊未获得及时、正确的诊治 ,现将其误漏诊原因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男9例 ,女45例 ,年龄20~29岁6例 ,30~39岁20例 ,40~49岁15例 ,50~59岁13例 ,60岁以上2例。病程3个月~12年 ,平均2年8个月。1 2临床表现 :有阵发性心悸56例 (100 % )胸闷47例(83 % ) ,失眠38例 (67 % ) ,无固定部位的胸背痛和头痛32例(57 % ) ,乏力26例 (46 % ) ,紧张恐惧20例 (35 % ) ,手足发麻1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舍曲林与帕罗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强迫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强迫症诊断标准,且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的Y-BOCS、HAMA、HAMD、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两组在各个时点的Y-BOCS、HAMD、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后第2、4、6、8周末,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NSS评分显示,两组均能显著改善强迫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实验组在第4周末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单药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强迫症,疗效与帕罗西汀合并利培酮相当,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舍曲林、氟西汀和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舍曲林、氟西汀和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原则进行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71例患者完成试验,3种药物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3种药物之间的HAMA、HAMD的评分无差异,3种药物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3种药物的疗效可靠,它们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酒依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临床开放研究,将68例酒依赖患者随机入组,治疗24周,在不同治疗时段采用密执根酒精依赖调查表(MAST)、饮酒渴求度、饮酒量调查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ton Anxieg Scale,HAMA)进行测试。结果:观察期内帕罗西汀组的饮酒渴求度,在治疗的第8、16、24周,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P值均〈0,05);帕罗西汀组的酒精消耗量在治疗的第8、16、24周,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A(P值均〈0.05);帕罗西汀组HAMD-17评分,在治疗的第6、8、16、24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O.05);帕罗西汀组的FLAMA评分,在治疗的第2、4、8周,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5);复饮患者纳曲酮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31例、12/29例,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不良事件记录显示帕罗西汀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30/34)和乏力、嗜睡、头疼等神经系统副作用(3/34)。结论:帕罗西汀能有效降低酒依赖患者的心理渴求、酒精消耗和复饮风险,同时也能缓解酗酒导致的抑郁、焦虑症状。帕罗西汀的不良反应程度较轻,患者多可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酒依赖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舍曲林治疗惊恐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病例对照研究,为期24周.以临床判断和PASS、HAMD、HAMA量表来评定临床效果,以TESS来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入组68例舍曲林组36例,氧丙味嗪组32例).舍曲林组最高剂量平均132.5±25.25mg·d^-1。氯丙咪嗪组为153.62mg·d^-1.临床疗效。第四周末舍曲林有效率为77.7%,氯丙咪嗪组为65.6%.两组有统计学盖异(P〈0.05),而二十四周末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6.9%,两组无明显差异。从PASS、HAMD、HAMA量表来看舍曲林组从第二周末开培有明显下降,而氯丙咪嗪组则在第三或第四周以后才开始明显改变。从副反应来看舍曲林组总的发生率13.61%。明显低于氛丙味嗪组的24.68%。结论舍曲林治疗惊恐障碍和氯丙咪嗪比较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惊恐障碍药物。  相似文献   

19.
高崎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190-191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有效提高治愈率。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单纯使用阿米替林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评定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第8周的疗效;并使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64.0%,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伴精神病症状的抑郁发作采用两种方法治疗均有良好疗效,两组第1周、2周、4周、8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