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杀虫气雾剂的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高健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6,12(3):166-169
杀虫气雾剂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研制成功以来,以其使用便捷,对卫生害虫优异的杀灭效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4年我国的杀虫气雾剂年产量约达到2.5亿罐,占我国气雾剂总量的44%。随着杀虫气雾剂成为家居必备的日常用品,该产品的安全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一个合格的杀虫气雾剂产品,必须对人、环境、非靶标昆虫、植物、动物等是安全的,或者能明确标明产品在某些方面的危害与不足,提醒使用者注意避免危害发生。 相似文献
2.
亢秀敏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7,8(6):477-478
溶剂是杀虫气雾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品的喷射性能、使用效果、经济性、安全性(包括毒性和燃烧性)及居住环境都有重要影响。选择合适的溶剂是成功设计杀虫气雾剂的关键。1杀虫气雾剂对溶剂的要求溶剂在杀虫气雾剂中约占50%左右,其选用要科学、合理,应具备下列属性:(1)对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且不发生化学反应,不破坏或降低药效;(2)适宜的挥发度,使药物喷雾后,雾滴粒径在20~50um之间,使空中的药物有持效;(3)对卫生害虫体表有良好的覆盖、湿润、渗透、扩散性能,使药物迅速进入昆虫体内,发挥药效;(4)无色、… 相似文献
3.
1行业概况杀虫气雾剂主要用于消灭蚊、蝇、蟑螂及其他害虫,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已成为居家必备之生活用品。杀虫气雾剂由气雾罐、杀虫药剂、阀门以及抛射剂组成,工作时按动阀门将带压力的药剂喷洒出来。气雾罐主要有马口铁罐和铝罐两种,按GB13042要求应能承受0·8 MP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一种能准确测定杀虫气雾剂杀飞蛾药效的试验方法。方法比较国标现有的杀飞虫和爬虫的试验方法,寻找更合适的能准确测定杀虫气雾剂杀飞蛾药效的试验方法。结果改良方柜法飞蛾24 h死亡率为100%;模拟现场试验24 h死亡率>90%。结论可以用改良方柜法测试杀虫气雾剂杀飞蛾的药效。 相似文献
5.
新型杀虫气雾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模拟现场和现场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杀虫气雾剂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虫效果;对蚊、蝇和蟑螂的击倒效果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并明显优于OTA标准气雾剂;对人畜安全,使用方便,产品性能稳定,成本低廉,该气雾剂已大量推广使用,并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杀虫气雾剂配方,以及不同配方对淡色库蚊、家蝇、德国小蠊的防制效果.方法按照GB 13917.2-92和GB/T 17322.2-1998制定的室内药效试验和模拟现场试验方法.结果 41种配方的杀虫气雾剂在室内对蚊、蝇和蟑螂的KT50均在3 min以内,24 h死亡率均达到100%;在模拟现场,1 h击倒率和24 h死亡率均达到100%,达到国家A级标准.结论所有设计的杀虫气雾剂配方对蚊、蝇和蟑螂等具有很好的击倒作用和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国内外卫生害虫防治中,气雾杀虫剂是应用最广泛,而且是家庭最常用的一种杀虫剂。为了解不同杀虫剂在无光照的情况下,自然存放几年后的药效差别,我们于2001年在实验室进行了8种卫生杀虫气雾剂对淡色库蚊、家蝇、德国小蠊的比较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国气雾剂行业经过 2 0多年的发展 ,已初具规模 ,将很快成为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加工基地。武汉市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 ,每年在武汉市场上销售的气雾剂种类繁多 ,为了有效地控制市场发展方向 ,保证产品质量 ,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投放市场 ,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我站多年来不断对市售的杀虫气雾剂进行监测 ,并将监测结果在公众媒体上公告 ,指导市民消费。现将2 0 0 1年杀虫气雾剂监测情况作一简述。1 材料与方法所检测杀虫气雾剂均由我站在市场随机抽样获取。致倦库蚊为羽化后第 2d ,第 3d未吸血的雌成蚊 ;家蝇为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一种飞机等交通工具特殊场所专用的杀虫气雾剂;方法:实验室、模拟现场及现场实验;结果:飞机专用杀虫气雾剂在实验室按0.25g/筒-1.0g/筒剂量处理后对蚊、蝇的KT50为1.0min-3.1min,对德国小蠊的KT50为4.8min-7.5min,24h死亡率均达100%。在模拟现场,蚊蝇和蟑螂分别按O.3g/m^3和5.0g/m^2剂量处理后,1h击倒率和24h死亡率均达100%。在现场按模拟现场剂量处理后,对蚊、蝇的KT50分别为10.5min和9.5min,对德国小蠊、美洲大蠊的KT50分别为19.4min和18.Omin,1h击倒率和24h死亡率均达100%;结论:飞机专用杀虫气雾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性能稳定等特点,适合于飞机等交通工具特殊场所使用,经有关单位测试与试用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受到用户的欢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抛射剂的作用 ,是常温下能在密封的容器内提供必要的压力 ,揿按阀门即将容器内的有效物质从喷嘴中喷射出来 ,均匀飘浮在空中 ,或涂布于害虫经常出没的地方。因此 ,选择抛射剂时 ,必须考虑喷雾的状态、压力、溶解度、稳定性、安全性及成本等。由于烃类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 ,喷雾压力适中 ,稳定性好 ,毒性低 ,比重小 ,价格低 ,是目前杀虫气雾剂中使用最多的抛射剂。1 液化气与烃类抛射剂的区别无论是天然的还是精制后的液化气LPG(Liquifiedpetrolgas) ,在组成和精制方法上与烃类抛射剂HAPs(Hydrocarbona…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对蟑螂细小病毒杀虫剂 (简称ssDNA)进行毒理学评价。方法 进行大鼠急性经口LD50 、经皮LD50 、5周致病性试验 ,豚鼠皮肤致敏、小鼠骨髓微核以及兔眼刺激试验。结果 ssDNA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 大于 5 0 0 0mg/kg ,经皮LD50 大于40 0 0mg/kg ,均属低毒。经 5周致病性观察 ,个别指标在个别时间与对照组有差异 ,但无明显特异性和剂量 -反应关系 ,无明显致病性依据。 3 0h给药法经腹腔注射的小鼠骨髓微核为阴性。对豚鼠致敏率为 0。对兔眼无刺激性。结论 ssDNA不失为无毒性、无致病性、无诱变性、无致敏反应的安全天然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同时对罐装气雾杀虫剂中敌敌畏、残杀威、炔咪菊酯、胺菊酯、苯醚菊酯、苯醚氰菊酯、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8种成分与共存异构体进行了快速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离分析技术,结合密闭低温取样法.结果研究成分与共存异构体被HP-5MS(30 m ×0.25 mm×0.25 μm)毛细管柱分离,质谱扫描离子(SCAN)与选择离子(SIM)模式监测,达到同柱同时定性定量分析的效果.方法线性r>0.999,检出限0.14~0.60 μg/ml,回收率99.3%~101.5%(RSD<7%).结论方法简便,可用于气雾杀虫剂里含以上8种成分及其共存异构体的同时分离分析,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混配农药的安全性。方法按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对16种混配农药进行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家兔眼刺激试验及家兔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结果16种混配农药急性经口毒性7种为中等毒级,5种为低毒级,其余为微毒级。急性经皮毒性均属低毒级,对眼的刺激强度6种为中至重度刺激性,5种为中度刺激性,其余为轻度刺激性。对皮肤的刺激强度7种为中等刺激性,1种为轻度刺激性,其余为无刺激性。结论混配农药为乳油,一般经口、经皮的毒性比较高,对眼睛、皮肤粘膜的刺激性也较大,如果混配农药是可湿性粉剂,经口、经皮的毒性较低,对眼睛、皮肤粘膜的刺激性也较小。生产者和使用者要极其小心操作,注意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15.
海门市1991—2000年农药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农药中毒发生的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海门市1991-2000年各医疗单位上报的农药中毒报告卡为基本资料,结合农村农药中毒季、年报表,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分类统计。结果:生产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致毒农药仍以有机磷类为主,占中毒总数的84.98%,生产生中毒第三季度的发病数、死亡数分别占全年的83.39%、70.11%,非生产中毒男女之比为1:2.03,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结论:应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加强生产农药中毒防治的同时,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防治显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混配农药使用现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摸清山东省混配农药使用现况 ,提出相应的农药中毒防治措施。方法 以整群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式确定调查范围 ,观察期末对辖区内所有施药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录完整问卷2 5 0 3份。施药员使用单一农药的 14 0 5人 (占 5 6.13 %) ,使用混配农药的 10 95人 (占 4 3 .87%)。使用混配农药者中自配的 74 8人 (占 68.12 %)、使用市售制剂的 3 5 0人 (占 3 1.88%)。农药混配品种主要是有机磷加另一种有机磷、有机磷加拟除虫菊酯类或三元混配等。单一农药中毒罹患率 0 .71%,混配农药中毒罹患率 1.82 %( χ2 =6.4 1,P <0 .0 2 5 ,RR =2 .5 6,95 %CI=1.2 0~ 5 .4 7,AR =1.11%,ARP =60 .94 )。结论 混配用药可能使农药中毒发生的机会增加 ,中毒原因主要与不合理混用及缺少必要的防护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用秩和比法评价农药中毒防治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 探讨秩和比法在综合评价上海市生产性农药中毒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方法 ] 选择能反映本市生产性农药中毒防治工作水平的六项指标 (农药中毒发病率、中度发病率、重度发病率、甲胺磷中毒发病率、非专业喷药员发病率和未经培训人员发病率 )进行分析。分别计算 1992~ 1999年各年该六项指标的秩和比 (RSR)并分档。 [结果 ] 1994、1995、1996、1997年的发病率与各自的RSR并不相对应 ;1998、1999年档的RSR与 1992~ 1997年档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结论 ] 1998、1999年的农药中毒防治工作明显好于 1992~ 1997年 ;秩和比法综合评价农药中毒防治工作 ,结果符合实际 ,适用性强 ,且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18.
Zyoud SH Sawalha AF Sweileh WM Awang R Al-Khalil SI Al-Jabi SW Bsharat NM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2010,15(4):252-261
Objective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assess the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associated with pesticide use in an agricultural community in Palestine, and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self-reported health symptoms related to pesticide exposure. 相似文献19.
Falkinham JO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3,9(7):763-767
Environmental opportunistic mycobacteria, including Mycobacterium avium, M. terrae, and the new species M. immunogenum,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outbreaks of 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 or respiratory problems in a wide variety of settings. One common feature of the outbreaks has been exposure to aerosols. Aerosols have been generated from metalworking fluid during machining and grinding operations as well as from indoor swimming pools, hot tubs, and water-damaged buildings. Environmental opportunistic mycobacteria are present in drinking water, resistant to disinfection, able to provoke inflammatory reactions, and readily aerosolized. In all outbreaks, the water sources of the aerosols were disinfected. Disinfection may select for the predominance and growth of mycobacteria. Therefore, mycobacteria may be responsible, in part, for many outbreaks of 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 and other respiratory problems in the workplace and home.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农药中毒基本情况,掌握中毒发生的特点,加强农药中毒的预防和管理。方法对辖区内2009—2011年上报的"农村农药中毒报告卡及个案调查表"、农药中毒季报表、年报表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2009—2011年共计发生农药中毒587例,死亡12例,总中毒死亡率2.04%。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112例,中毒死亡率为0;非生产性农药中毒475例,死亡12例,中毒死亡率2.53%;生产性农药中毒的时间特点比较明显,以7、8月份为主,占全部中毒人数的74.11%。结论浦东新区农药中毒以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为主;建议加强对从业人群进行安全操作和防护知识的培训;加强农药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各环节的监管力度,减少高毒农药的使用;减少误服、自杀等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生。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的诊断、急救能力,切实减少因农药中毒而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