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茂本  刘欣 《医学信息》2004,17(9):592-593
目的 关注青霉素皮试.为临床合理应用青霉素创造良好的条件。方法 参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结果 青霉素皮试的假阳性的发生率与多种医源性因素及非医源性因素有关。结论 医惠双方均应关注青霉素皮试.确保用药安全,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机对青霉素皮试结果作辅助判断的准确性。方法我们根据青霉素皮试常规观察指标设计了青霉素皮试观察记录单,分三个时段观察青霉素皮试的结果。计算机程序判断青霉素皮试的结果是对观察记录经过综合分析得出的。结果应用计算机对376例青霉素皮试的结果进行辅助判定,其结果表明计算机程序对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判断正确性不低于人工判定,经χ2检验P>0.05,说明两者判断结果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霉素皮试与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相关性 ,评价皮试的准确性与特异性 ,改进和完善该类药物过敏的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青霉素皮试阳性史者、青霉素皮试阳性即刻者和青霉素皮试阴性用药后出现过敏症状者三种过敏病人血清 ,共计 2 5 9例 ,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法 (ra dioallergsorbenttest,RAST)检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结果 :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总阳性率为 62 .2 % (1 61 / 2 5 9) ;青霉素皮试阳性史者、青霉素皮试阳性即刻者和青霉素皮试阴性用药后出现过敏症状者三组之间特异…  相似文献   

4.
病人肌肉注射青霉素产生的假性过敏现象大多数发生在门诊就医的患者中间,发生年龄一般为18~35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注射前患者青霉素皮试为阴性,均无青霉素过敏史。  相似文献   

5.
皮内试验是护理操作中最常见的操作之一,在临床实习时护生对此项操作接触最早,操作又多.带教期间发现护生做青霉素皮试时假阳性率较高,本文从做皮试前、皮试中、皮试后三方面加强对护生实习带教,使他们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明显下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王慧敏 《医学信息》2009,22(7):1362-1362
1 临床资料 3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20~32岁.1例在青霉素皮试约1分钟出现胸闷、气短、全身不适、言语不清;2例青霉素皮试为阴性,其中1例在青霉素静滴过程中突发胸闷,呼吸困难,随之出现休克,另1例在输完青霉素返回营区途中突然昏倒在医院门诊楼前,呼之不应,推之不醒,四肢冰凉.  相似文献   

7.
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历史悠历,目前仍广泛应用于临床。氟氯西林(Flu-cloxacillin)是一种半合成异恶唑青霉素,具有耐青霉素酶及耐酸作用,抗菌谱较青霉素广,对产酶的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及部分杆菌有效。我国青霉素皮试结果是能否使用青霉素类的判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卫药注发[1997]第313号文件,由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牵头,我院系协作组成员之一。对香港澳美制药厂生产的氟氯西林胶囊(每片250mg),不做青霉素皮试的临床安全性考察评价。  相似文献   

8.
头孢曲松钠为临床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变态反应是其不良反应之一,过敏性休克是其最为严重的变态反应,致敏体质者应用后往往立即发生.该药与青霉素有部分交叉变态反应,因此青霉素过敏史慎用,头孢曲松钠过敏者禁用.本例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头孢曲松钠皮试阴性,且连续用药3 d无变态反应发生,第4天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临床少见.可能与药品不纯或低分子杂质及其降解产物与机体蛋白质结合形成变应元,使机体致敏发生Ⅰ型变态反应有关.此种情况值得引起同仁注意.  相似文献   

9.
皮肤试验法是一种传统的变态反应特异性体内诊断方法 ,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常用的方法有斑贴试验法 (patchtest)、划痕试验 (scratchtest)、点刺试验 (pricktest)和皮内试验 (intradermaltest)。  目前国内诊断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反应主要采用皮内试验 (皮试 ) ,且皮试剂、操作方法和阳性判断标准均已规范化 ,几十年来变化不大。国外研究证明 ,皮试预测青霉素过敏的可靠性与皮试剂的成分有关 ,仅青霉素G(PG)原液作皮试 ,阳性率占过敏病人的3 0 %~ 5 0 %。从六十年代 ,欧美国家开始使用青霉素主要抗原决定簇 :苄青霉素噻唑酰 多聚赖氨…  相似文献   

10.
周艳霞 《医学信息》2010,23(17):3254-3255
青霉素问世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尤其对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疾病疗效显著,该药杀菌力强,价格低廉,毒性小,适用广,是各种抗生素的首选药物。但是青霉素容易引起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因此使用前要详细询问过敏史,严格按规定作过敏试验,准确判断试验结果,使患者得到恰当的治疗,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减轻经济负担。但由于青霉素制剂的特性,操作技术的原因和受试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大为增加,为f临床正常应用青霉素提高难度,因此,就青霉素试敏假阳性原因及其预防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上应用广泛,但过敏反应发生率居各类药物之首,尤其是过敏性休克危害极大。本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radioallergosorbent test,RAST)检测临床青霉素类过敏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选择有青霉素类过敏史病人和皮试阳性病人115例,检测其血清特异性IgE抗体对BPO-PLL、BPA-PLL、APO-PLL、APA-PLL、AXO-PLL、AXA-PLL、PVO-PLL、PVA-PLL和FLUO-PLL等9种抗原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开放试验,选用本院门诊、住院患轻、中度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人1011例(男性423例,女性588例,平均年龄44.7±10.6)。根据病情用氟氯西林0.25g或0.50g(0.25g/片),po,tid,5d,服药前不做皮试。结果:本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无一例发生过敏性休克;总有效率93.17%。结论:排除已知青霉素过敏者患过敏性疾病和过敏体质者,免做青霉素皮试口服氟氯西林胶囊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机制与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但过敏反应发生率居各类药物之首 ,尤其是过敏性休克危害极大。尽管多年来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一直未获很好解决。近年来 ,作者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机制与诊断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 ,现综合如下。1 过敏反应与特异性IgE抗体  选择具有青霉素类过敏史、皮试阳性史等过敏病人 397例 ,应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 (radioaller gosorbenttest,RAST)测定过敏病人血清中 4种药物青霉素G(PG)、青霉素V(PV)、阿莫西林 (AX)、氨苄西林 (AP)的 8种主要、次要抗原决定簇 (BPO、PVO、APO、AXO、BPA、…  相似文献   

14.
一种改良的婴幼儿青霉素皮内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传统的操作方法为婴幼儿做青霉素皮内试验时,因患儿不配合、个人的手法掌握等原因造成注射过深、过浅以及注射剂量不准确,从而影响皮丘的外观和对皮试结果的判断,甚至要重新注射,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也给患儿带来了痛苦。2002年12月以来,我们采用一种改良的方法为婴幼儿做青霉素皮内试验,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奥氟林(氟氯西林)胶囊是一种半合成异噁唑青霉素。本文采用开放试验方法对1000例急性细菌感染病人进行口服免皮试临床观察。观察病种包括呼吸道感染768例,急性下尿路感染8例,淋病27例,鼻窦炎/付鼻窦炎33例,耳科感染25例,皮肤软组织感染108例,其他感染40例。总显效率为48.1%(485/1008),总有效率为87.8%(885/1008)。本试验中约1/3的患者做细菌培养,共分离出致病菌136株,细菌阳性率为13.5%。治疗后细菌清除123株,细菌清除率为90.4%(123/136)。临床上出现不良反应共1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如恶心、腹胀、腹痛。无1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及造成肝肾功能损害和造血系统异常。  相似文献   

16.
同时做2项药物过敏试验致过敏性休克1例1病例报告患者,男,25岁,因“鼻中隔偏曲”于1992—02一24收入我科。入院后于2月27日10:15时按常规给患者做青霉素G钠皮试(左手)及普鲁卡因皮试(右手),两侧同时进行。15min后,左右两侧均显阴性,...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苄星青霉素主要用于梅毒患者的治疗和预防风湿热复发,但较易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在临床的应用中,判断苄星青霉素皮肤过敏实验的结果如何是了解患者可否使用苄星青霉素的标志。我院2006年5月至2007年6月在门诊注射苄星青霉素513例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德国小蠊变应原皮内试验与血清sIgE检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德国小蠊变应原天然粗浸液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蟑螂过敏病人血清sIgE水平,与皮试结果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当皮试阳性反应程度≥“+”时,sIgE阳性率为41.7%,皮试与ELISA的符合率为65.6%;当皮试阳性反应程度≥“++”时,sIgE阳性率为60%,皮试与ELISA的符合率为87.5%,皮试程度与血清sIgE抗体检测结果显著相关;当皮试阳性反应程度≥“+++”时,皮试与ELISA完全相符。结论强阳性皮试反应程度与ELISA检测血清sIgE水平呈一致关系,两种方法可相结合用于分析诊断德国小蠊变应原。  相似文献   

19.
甲襞微循环及过敏原皮试检查已广泛地应用于哮喘临床.为进一步探讨二者对哮喘的诊疗意义,本文作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院1例7月早产新生儿窒息肺炎的重症患儿,因大剂量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引起体内红细胞被青霉素致敏,血清中有该药物的复合物存在,导致菠萝酶、抗人球蛋白介质交叉配血不合而查找原因,排除了血型免疫抗体,鉴定证实为青霉素药物免疫抗体.避免了继续使用青霉素可能发生的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保证了临床的抢救治疗及安全用药.该病人停用青霉素7d后,其抗体自行消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