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邵琴  胡坚方 《江西医药》2014,(3):278-280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炎发展的晚期阶段,临床上起病隐匿,多以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等并发症就诊而发现。肝硬化为常见病,世界范围内的年发病率约为100(25-400)/10万[1],出现并发症时死亡率较高,腹水是肝硬化常见并标志着肝功能失代偿的重要并发症,因此,本文对肝硬化腹水形成与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简称肝硬化)患者胆结石之患病率以及血清雌二醇(E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总胆红素(TBil)在胆结石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析住院男性肝硬化患者胆结石的患病率。测定肝硬化胆结石患者(68例)和无胆结石患者(120例)血清E2、HDL-C、TBil以及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横径水平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肝硬化A级患者胆结石患病率为7.9%(3/38)、B级27.5%(22/80)、C级61.4%(43/70)。肝硬化胆结石组血清E2、TBil、胆囊厚度和胆囊横径均明显高于肝硬化无胆结石组,而HDL-C低于无胆石组(P<0.01)。肝硬化胆结石组血清E2水平与TBil和胆囊横径、胆囊壁厚度明显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5)。结论男性肝硬化患者胆结石患病率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肝硬化患者血清E2、HDL-C和TBil水平变化在胆结石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腹水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预后不良。首先应排除非肝硬化腹水如恶性肿瘤、结核及胰腺炎等。轻、中度腹水应适当限制钠盐,给予螺内酯类的利尿剂,并逐步加大其剂量。大量腹水应放腹水、补充胶体溶液、利尿。难治性腹水应重复大量抽水或经颈静脉肝内门脉系统分流术。后者叫改善肾功能、钠代谢和患者的般状况,但对存活没有确切益处。应特别注意各种治疗方法的潜在并发症。所有腹水患者都应在肾功能受损前作肝移植,以改善预后。本文对诊治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肝炎肝硬化腹腔积液形成,由于患者病程长,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之脾功能亢进,引起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加这肝细胞在功能上的缺陷,造成肝脏代谢和解毒功能障碍,同时由于大量腹腔积液而引起肠道功能紊乱,易引起感染,且感染后导致多脏器功能损害。为此肝炎肝硬化腹腔积液形成在使用抗生素上意见不一,现将46例肝炎肝硬化腹腔积液形成后应用抗生素纠正和治疗病情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肝炎后和酒精性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 4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炎后肝硬化组,另选取同期治疗的4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作为酒精性肝硬化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不同的防治方法。结果特征分析结果 ,肝硬化男性居多,肝炎后肝硬化组19例,酒精性肝硬化组3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掌、肝大以及蜘蛛痣的发生率、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等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各自的临床特征,予以目的明确的防治措施,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及其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揭盛华 《医药导报》2003,22(4):219-221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腹水量大、持续时间长,治疗困难.顽固性腹水患者对常规利尿治疗反应差,积极寻找失效的原因并予以纠正,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另外,可采用排放腹水、自身腹水浓缩静脉回输术、腹腔 颈静脉转流术、药物利尿、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8.
张颖 《中国医药指南》2014,(17):326-327
目的分析研究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对患者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研究心理护理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同时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研究实施心理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应激情况下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得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得到很好的改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结论心理护理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护理人员应当掌握一定的心理护理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何朝霞  袁文芳  孙梅花  高会霞 《河北医药》2007,29(10):1072-107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和肝硬化患者胃黏膜病变特点及可能发病机制.方法 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于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住院的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患者100例同时行肝穿、胃镜、肝功能、血清肝炎病毒学标志物检查,采用SP法检测肝、胃粘膜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中HBsAg、HBcAg.结果 (1)胃黏膜病变发生率90%,以炎性细胞浸润为主.(2)胃黏膜组织中HBVM检测阳性者胃黏膜病变的程度较重(P<0.01).(3)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增加,胃黏膜病变的程度加重(P<0.01).(4)60例中有26例在胃黏膜组织中单项HBsAg阳性14例,单项HBcAg阳性8例,同时阳性4例.(5)60例中26例胃黏膜组织中可检测到HBVM,其中25例病变以中、重度为主.34例HBVM阴性,其中31例病变以轻、中度为主(P<0.01) .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胃黏膜病变发生率较高,肝硬化患者可有门脉高压慢性病(PHG),部分胃黏膜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乙型肝炎病毒(HBV)可侵犯胃粘膜组织并在其中复制,是导致慢性乙肝患者胃黏膜病变的重要因素.胃黏膜病变的程度与胃粘膜组织HBV感染、肝组织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与血清及肝组织中HBV分布无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肝硬化与ABO血型的关系,我们对1980—01~1991—03收治的488例肝硬化患者正常人群的ABO血型分布作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①肝硬化患者组:488例肝硬化患者系门诊或住院患者,均经实验室及临床确定诊断。②正常人群组:选用《中国人ABO血型分布》一文中黑龙江地区血型分布资料。③方法: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型分析,并与正常组比较。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测定45例肝硬化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增高(P<0.05);失代偿期明显高于代偿期患者(P<0.05)。结论血浆内皮素可能与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发生发展及腹水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引起低钠血症的原因及疗效。方法将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共57例随机分为限钠组28例,其中中度缺钠者20例,重度缺钠者8例;不限钠组29例,其中中度缺钠者19例,重度缺钠者10例,限钠组患者每日进低盐饮食,不限钠组除进正常人含钠食物外,根据血浆钠检测结果,静脉补充钠盐(配制成3%氯化钠溶液)3~9g/d,连续3—7d,血钠恢复正常后停用,根据血钠检测值可再次重复使用。其余治疗方法两组相同。结果限钠组28例患者死亡20例,死亡率71.43%,不限钠组29例患者死亡12例,死亡率41.38%。经Χ^2检验P〈0.05(Χ^2=4.08),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不限钠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限钠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硬化大鼠一氧化碳(CO)水平与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分为四氯化碳(CCl4)肝硬化模型组及对照组两组,用联二亚硫酸盐还原法测定血浆CO的含量,用伊文思蓝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生理多导仪测定血压、心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血浆的CO水平明显升高[(18.4±1.8)mol/Lvs(10.3±1.2)mol/L,t=7.5,P<0.01],而平均动脉压降低[(18.9±0.7)kPavs(15.9±0.7)kPat=5.83,P<0.01];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脑内伊文思蓝含量肝硬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8.5±1.4)ng/mgvs(15.1±1.1)ng/mg,t=3.94,P<0.01]。在肝硬化组血浆CO水平与脑内伊文思蓝含量呈正相关(r=0.72,P<0.01)而与平均动脉压呈负相关(r=-0.67,P<0.05)。结论CO作为一种信使分子,不仅参与肝硬化大鼠低血压的发生,还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有关,可能是肝硬化诱发肝性脑病的重要介质之一。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是一项较难治疗的疾病,临床上主要采用外科治疗。由于手术并发症多、死亡率相对较高,肝硬化合并胆结石外科治疗危险性大,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近年来研究进展,对肝硬化合并胆结石外科治疗的难点和方法进行探讨,提出提高肝硬化合并胆结石外科治疗水平的措施包括:精确诊断、精确实施外科手术、维持患者良好身体状况,为肝硬化合并胆结石临床治疗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胆石症合并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3例胆石症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治疗,A级患者好转率为94.6%,B级患者好转率为71.4%,C级患者好转率为33.3%,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级患者总计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次,占21.6%;B级患者总计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次,占57.3%;C级患者总计发生术后并发症16例次,占100%,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石症合并肝硬化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急症之一,肝功能的差异导致预后不同,对于该病应尽早发现、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张东霞  赵龙凤 《药品评价》2007,4(5):370-373
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肝内胆管进行性破坏,以慢性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的不明原因的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从基因、免疫与环境等角  相似文献   

18.
测定30例肝硬化病人(研究组)与34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硒含量,结果显示研究组血清硒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肝硬化病人伴有硒缺乏,肝功能越差,血清硒降低越明显,故血清硒的检测可做为病情的估价。  相似文献   

19.
20.
在接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时常发现有并发脑梗死者,而肝硬化组并发脑梗死较少,且肝硬化患者伴上消化道出血时并发脑梗死也少,故统计病历资料,旨在探讨肝硬化并发脑梗死及有出血诱因时并发脑梗死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