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NICU 2008年8月~2011年3月期间96例危重新生儿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评估动脉血压监测部位及并发症。结果:桡动脉测压39例,股动脉测压30例,腋动脉和肱动脉测压分别为13例和11例,足背动脉测压仅3例。其中有4例新生儿发生动脉留置针部位远端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其他置管部位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危重患儿救治的成功率,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有创动脉血压监测(IBP)与无创动脉血压监测(NBP)在NICU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4月本院NICU 16例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同时监测无创血压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比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与无创血压监测的差异性。患儿有无亚低温及心律失常、新生儿休克、RDS、HIE、新生儿窒息等疾病对有创血压监测与无创血压监测的影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对比,并分析影响两者的相关因素。结果有创血压监测的收缩压高于无创血压监测的收缩压(P0.05);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IBP收缩压的因素有新生儿休克、HIE、新生儿窒息(P0.05);影响新生儿IBP平均动脉压的因素有心律失常、RDS(P0.05)。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NBP收缩压的因素为新生儿休克(P0.05)。结论在NICU对急危重症新生儿进行血压监测,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相较于无创动脉血压监测更加准确,临床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有创动脉血压穿刺点渗血的相关因素,并完善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8例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危重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其与动脉穿刺点渗血的相关性。结果危重新生儿有创动脉血压穿刺点渗血率为59.13%。监测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是动脉穿刺点渗血的影响因素。结论危重新生儿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超过3 d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危重新生儿穿刺点有无渗血,且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前及监测期间应高度关注患儿的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以降低患儿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黄伟玲  魏丽君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4):1264-1265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病人应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1月大面积烧伤病人在休克期、麻醉、手术中及术后监测、重症抢救治疗过程中应用动脉穿刺置管,连接压力换能器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结果本组病例在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过程中未出现脱管、堵塞,无感染、血栓、气栓、血肿、肢体远端局部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大面积烧伤病人在休克期、麻醉手术、术后监测及重症抢救治疗中,应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能及时、连续、准确可靠地反映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为指导休克期补液、抢救治疗及在手术过程中提供有效、及时、准确的动态血压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极低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适合极低体重儿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最佳部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入住的18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腋动脉组90例、桡动脉组90例,观察两穿刺部位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出现的频次.[结果]腋动脉组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桡动脉组(χ2=6.090,P〈0.05);腋动脉组置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桡动脉组(t=14.348,P〈0.05);桡动脉组脱管发生率高于腋动脉组(χ2=4.310,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选择腋动脉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置管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有创血压监测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应用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平  匡秀兰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2):1093-1094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与无创动脉血压(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NBP)监测在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误差及原因。方法对36例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休克早期患儿进行有创和无创动脉血压监测比较,在监测有创动脉血压时,同时选取同一侧上肢进行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将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创和无创动脉血压在休克早期(24~48h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在休克后期(48h以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休克早期的有创动脉血压与无创动脉血压值有一定差别,在临床治疗时,应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作出合理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实施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多指标监测,创造条件进行有创血压监测,并观察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方法:选择19例特重、4例重度烧伤患者桡动脉15次、足背动脉12次、股动脉3次、肱动脉5次,进行动脉穿刺、测压。通过观察动脉搏动波形及血压数值,对患者血压实行动态监护,并与同体无创血压对比。结果:有创血压的监测可连续监测血压数值及变化。有创动脉压较无创血压高5~20mmHg,但与无创血压的变化同步,相关性较好。结论:有创动脉压监测因可显示动脉波形和数值的动态变化,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灵敏度大于无创血压监测,在严重烧伤患者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来芬华  金琦 《护理与康复》2008,7(4):288-289
目的探讨休克患者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监测值的差异。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ICU40例休克患者进行24h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的监测比较,每位患者选择桡动脉穿刺行直接动脉血压连续监测,每5min记录1次,同时同侧肱动脉每5min进行无创血压测定1次,分别记录两种方法的测量值,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休克患者的有创血压值低于无创血压值。结论对休克患者临床抢救和治疗用药时应考虑有创与无创血压监测值的差值,尽可能采用有创测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极低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适合极低体重儿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最佳部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入住的18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腋动脉组90例、桡动脉组90例,观察两穿刺部位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出现的频次。[结果]腋动脉组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桡动脉组(χ2=6.090,P0.05);腋动脉组置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桡动脉组(t=14.348,P0.05);桡动脉组脱管发生率高于腋动脉组(χ2=4.310,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选择腋动脉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置管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在进展为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前瞻性研究,选择2017-02—2018-02入住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诊断为脓毒症并在住院期间进展为脓毒性休克的101例患者,对其随机选择有创或无创血压监测。根据患者是否使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分为2组:有创血压组48例,无创血压组53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询问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肝肾疾病史,均给予抗感染、液体疗法、改善微循环、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住院后首次出现乳酸(lactic acid,Lac)2.0mmol/L时的平均动脉压、医院感染率、治愈率和EICU住院时间。结果:当首次出现Lac2.0mmol/L时,有创血压组的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无创血压组(P0.05);有创血压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无创血压组(P0.05);有创血压组E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无创血压组(P0.05);但2组间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早使用有创血压监测可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愈率,并能减少其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动脉留置针经常用于危重病人有创血压监测、反复采血进行血气分析及其他生化检查.有关资料显示:动脉留置针血检形成率为2%~5%[1].针对这种情况,我科将无针正压输液接头应用在动脉置管中,减少动脉回血.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直式留置针和带延长管留置针应用于外周动脉血压监测中的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佛山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20 G带延长管留置针,对照组使用20 G直式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意外(导管折叠、脱出和阻塞)发生率、穿刺点渗血情况和置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导管折叠和脱出的发生率、穿刺点渗血率低于对照组,而置管时间3 d以上者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时使用带延长管的留置针,可减少导管折叠、脱出和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在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一种对早产儿穿刺成功率更高、安全且并发症较少的动脉穿刺置管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路径.[方法]对我科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104例危重早产儿随机分为胫后动脉组(n=37)、桡动脉组(n=34)、股动脉组(n=33),对3组病例进行分析,并对临床穿刺置管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胫后动脉组与桡动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胫后动脉组留置时间与桡动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胫后动脉组与桡动脉组、股动脉组护理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胫后动脉穿刺置管进行有创血压监测一次置管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颞浅动脉置管监测血压的可行性,为新生儿监测动脉血压提供更多可选择途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需要监测动脉血压的64例新生儿采用摸球法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2例采用颞浅动脉置管,对照组32例采用桡动脉置管,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血压数值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收缩压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舒张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颞浅动脉置管与桡动脉置管监测血压效果相当,便于新生儿病情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统计大连市儿童医院近2 a来新生儿急诊手术病例,探讨急症新生儿手术的麻醉处理方式,以提高急诊新生儿手术的术中安全性和术后存活率.方法 急诊新生儿手术35例.ASA Ⅰ~Ⅱ级21例,ASAⅢ~Ⅳ级14例.麻醉方法:Ⅰ类静吸复合全身麻醉,Ⅱ类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麻醉.结果 快速诱导气管插管30例,清醒气管插管3例.监测有创动脉血压16例,CVP监测10例.开胸手术患儿术中SpO2降至85%以下的有5例.所有患儿中心率曾降至120次/min以下的11例.手术后7例患儿进入NICU.结论 急症新生儿状态差,手术创伤大,麻醉难度大,术前准备应该充分,选择全身麻醉和加强术中监测、管理,可以减少重急症新生儿手术麻醉并发症,提高术后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血压监测是新生儿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重要监测项目之一。传统的血压监测方法采取无创血压监测,准确性差。且15min监测1次,操作繁琐。2008—02我们尝试利用换血建立的动脉留置针,连接有创血压监测系统进行有创血压监测,至2009—02共完成7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0 G静脉留置针进行桡动脉穿刺测压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方法:选择2016年3~6月下腹部及下肢内固定手术患者45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采用20 G静脉留置针和动脉穿刺针进行右侧桡动脉穿刺置管并进行持续有创血压(IBP)监测,同时进行右上肢连续无创血压(CNAP)监测,分别采集到196对IBP和CNAP数据。对成对的连续无创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有创血压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两组相关系数及CNAP-IBP的95%可信区间是否相同。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和血液污染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获得的有创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动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液污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20 G静脉留置针替代动脉穿刺针进行桡动脉穿刺测压,其结果真实可靠,具有血液污染少、减少动脉穿刺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在批量特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为抢救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9名特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8名患者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IBPM),通过充满肝素盐水的专用测压管道与监护仪相连进行测压,观察动脉搏动波形及血压数值,对患者血压实行动态监护。结果在留置有创测压管期间能提供准确、可靠和连续的动脉血压数据,对病情评估、判断、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指标。结论有创动脉压监测在特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抢救中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取血行血气分析及常规实验室检测,可预防多次动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或血管壁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以提高临床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将196例需要在术中进行麻醉治疗的患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麻醉方法,观察组在手术麻醉过程中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更低(P<0.05)。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有较大的作用,可以降低手术风险,为医生提供正确情况,使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12例,重型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6例;全部患者立即收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给予孕妇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呼吸、循环功能,动态监测血淀粉酶变化;采用胎儿监护仪连续动态监测胎儿胎心变化情况.予抗感染、营养支持、对症等治疗,同时给予持续静脉滴注生长抑素,用法为3~6 mg/d,用药时间按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8~16 d).上述治疗效果不佳者及时行手术治疗,术后继续予生长抑素治疗.结果:18例中SAP孕妇及胎儿各死亡1例.18例随访半年以上未发现有新生儿畸形.结论:持续静脉滴注常规剂量的生长抑素可以有效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且对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