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目前治疗肾性高血压常用降压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35例肾性高血压病人分为两组,18例口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硝苯吡啶(A组),17例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开搏通(B组),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A组和B组治疗前后取血测血浆内皮素含量。结果:A组和B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含量均比治疗前降低,无论A组和B组治疗前后均比C组内皮素含量高。结论:血浆内皮素参与肾性高血压的形成,硝苯吡啶与开搏通可降低肾性高血压病人血浆内皮素含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不同心功能状态下及治疗前后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M)含量,同时分析血浆AM含量与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之间的关系。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51例CHF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AM、ET和AngⅡ含量。结果显示:①CHF组不同程度心功能患者血浆AM、ET、AngⅡ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且血浆AM、ET、AngⅡ含量随心功能级别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不同心功能状态下及治疗前后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M)含量,同时分析血浆AM含量与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之间的关系。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51例CHF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AM、ET和AngⅡ含量。结果显示:①CHF组不同程度心功能患者血浆AM、ET、AngⅡ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且血浆AM、ET、AngⅡ含量随心功能级别增高而升高。②心功能改善后,血浆AM、ET及AngⅡ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③CHF患者治疗前后血浆AM与ET、AngⅡ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结果提示:血浆AM升高可能与ET和AngⅡ含量升高有关,血浆AM含量不仅可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还可作为CHF疗效的一项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对心衰的疗效及其神经-体液机理。方法;对32例心衰病人(心功能Ⅱ级19、Ⅲ级10、Ⅳ级3),停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抗抗剂,在继续使用标准抗心衰治疗基础给予BN10mg口服,1/d,共20-30d。给药前、1后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内皮素(ET)和心钠肽(ANP)、以及UCG左室功能和心机械图检查。结果:全组的心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缬沙坦和氯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缬沙坦(治疗)组59例,80 ̄160mg/d,口服,疗程半年;氯沙坦(对照)组58例,50 ̄100mg/d,口服,疗程半年。治疗前后测偶测血压、动态血压、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尿酸,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等,并观察心胸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降压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 测定3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前后血IgG、IgA、IgM、C3、C4水平变化。结果 各期高血压随着病情加重,IgG逐步升高,其它指标无明显改变,经有效队压治疗后,IgG。等免疫学指标有不同程度下降。同时,对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钙离子拮抗剂9CBB)治疗后的两组患者其免疫学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降压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加味天麻钩藤饮降压效果及对血浆内皮素(ET)、肾纱活性(PRA)、血管紧张素(AⅡ)的影响。方法 146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02例组予加味天麻藤饮,44例给予巯甲丙脯酸、硝苯地平。治疗前后测定血浆ET、PRA、AⅡ水平。结果 (1)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88.24%,与对照组相当,对主要症状改善率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治疗组血浆ET、AⅡ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均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8.
应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制作慢性肾衰(CRF)动物模型,观察抗纤灵冲剂对实验兔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血管紧张素Ⅰ、Ⅱ(AT-Ⅰ、AT-Ⅱ)及内皮素(ET)的作用,并作肾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能明显降低实验兔的Scr、BUN、AT-Ⅰ、AT-Ⅱ、ET(P〈0.01),同时肾组织结构也有显著的改善。实验证实,该方能改善血液动力学,从而抑制肾小球硬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和培垛普利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1和6-酮-前列腺素F1α的影响。方法:6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发病早期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n=20)、培哚普利组(n=22)和对照组(n=21),卡托普利和培哚普利连续口服7天。结果:卡托普利组和培哚普利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显著降低,血浆内皮素-1(ET-1)在治疗的头3天也明显下降,而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酮-PGF1α)的变化不明显。结论:表明卡托普利和培哚普利能降低AMI患者早期血浆AngⅡ和ET-1的水平,减慢6-酮-PGF1α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芪益强肾饮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芪益强肾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8例,两组在一般治疗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予芪益强肾饮加减口服,对照组予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共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芪益强肾饮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方法:将212例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50例和纯西药治疗组62例,分别采用自制中药心力康口服液加心力衰竭常规西药疗法(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等)和心力衰竭常规西药疗法,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心功能级别(NYHA)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晚期/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A/E)比值和血浆神经肽Y(NPY)、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6.67%和 72.58%,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血浆 NPY、ET和 AN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而治疗组血浆NPY、ET和ANP水平下降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P<0.05,P<0.01)。结论:中药心力康口服液配合心力衰竭常规西药疗法是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杂种犬16条,随机分为Cpl组和对照组。在体外循环(CPB)下阻断升主动脑海血流90min。比较两组动物在CPB前及再灌注后血浆和心肌组织肾素活性(RA)水平,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1(ET-1)和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同时监测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1)对照组在缺血-再灌注后动脉血浆中RA水平及AT-Ⅱ、ET  相似文献   

13.
王冰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4):1824-182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在临床应用的优越性,及是否可以替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临床中应用。方法观察近10年来我院住院后出院带药与门诊确诊病例口服治疗带药患者共360例,统计患者的预后情况。观察指标:再次住院、心力衰竭死亡、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神经精神症状、消化道症状、肾功能不全、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结果应用ARB治疗比应用ACEI治疗患者寿命更长,住院率更低。结论对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来说,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检测15例肺癌、30例良性肺病患者的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3项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50(CA50),癌胚抗原(CE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含量。结果表明:①肺癌组血清和BALF中的CA50、CEA均显著高于良性肺病组(P<0001)。肺癌组血清ACE明显低于良性肺病组(P<0001);而BALF中的ACE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BALF中CA50,CEA显著高于血清测值(P<0001)。而ACE显著低于血清测值(P<0001)。③肺癌组CA50、CEA的检测敏感性为867%。提示:血清和BALF中CA50及血清中ACE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卡托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体会史振军郭西峰郑州第四人民医院(450007)卡托普利(CAP)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目前临床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其对肾实质性高血压有较好的降压疗效。但有关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有些争议。我们用CAP分组治疗肾功能正常或慢性肾...  相似文献   

16.
观察牛碘酸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及胶原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左室肥厚的机制。方法:建立二肾一夹(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应用放免法测定AngⅡ(MAC),羟脯氨酸法测定大鼠心肌胶原含量(MCC)。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结构改变,测微计测量心肌纤维直径(MFD),并对MCC及MFD与MAC进行线性相关性。结果: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MCC及MFD与MAC含量较假手术(Sham组)显  相似文献   

17.
肾病综合征大鼠血管紧张素Ⅱ系统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肾病水肿及蛋白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及逆转灵-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浆和肾组织AngⅡ含量及肾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AT1R)mRNA表达。结果:阿霉素肾病组血浆及肾组织Ang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而肾AT1RmRNA表达较正常减 。结论:表明阿霉素肾病大鼠存在AngⅡ及其受体的异常AngⅡ通过影响肾小球血流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29例在经由口服阿斯匹林、静脉或口服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Cozaar(商品名:科素亚)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敏感性(ISI)的影响及其降压疗效的观察。方法:30例高血压病患者口服Cozaar50~100mg/d,疗程8周,并监测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ABPM),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I)。结果:治疗后ISI改善(P〈0.01)治疗后血压下降明显(P〈0.01)。结论:Cozaar能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且降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监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前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浓度变化,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与内皮素的相互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外科2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麻醉经中心静脉留置漂浮导管测定肺动脉压力,并根据肺动脉压力将其分为三组,先天性心脏病无肺动脉高压组,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以及度肺动脉高压组各8例。检测各组患者术前,术后及康复出院时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以及内皮素浓度并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1、术前无肺高压组、轻度肺高压组、中重度肺高压组血浆内皮素浓度测值分别为(32.9±5.8),(42.8±4.9),(60.8±15.4);经线性相关回归分析,先心病合并肺高压内皮素与肺动脉压力两者之间呈正相关。2、术前无肺高压组、轻度肺高压组、中重度肺高压组血浆肾素浓度测值分别为(3211.7±1241.2),(4569.9±1155.2),(6989.0±990.1);经线性相关回归分析,先心病合并肺高压肾素与肺动脉压力两者之间呈正相关。3、术前无肺高压组、轻度肺高压组、中重度肺高压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测值分别为(44.6±12.9)、(64.1±9.9)、(69.0±10.9);经线性相关回归分析,先心病合并肺高压血管紧张素Ⅱ与肺动脉压力两者之间呈正相关。4、利用线性相关统计学方法得知,在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组肾素以及血管紧张素Ⅱ与内皮素呈正相关。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血浆内皮素浓度与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之间呈正相关,两者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