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两种不同术式及术后处理方法效果的比较张淑芝1单雪梅1崔广威2孙英杰2(1白求恩医大三院综合科2长春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关键词前列腺摘除止血方法术后处理中图号R699.8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TRP)265例,平... 相似文献
2.
3.
4.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之一,其治疗方法颇多,但以手术疗法效果确切,手术方式亦有多种,目前国内以开放性手术占多数。现就我科1994年1月~1999年5月采用的耻骨上经膀胱(或耻骨后)摘除前列腺130例,对术后并发症情况做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30例,均为住院择期手术病人,年龄50~81岁,平均66.8岁。所有病例均有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及点滴排尿,经门诊多次非手术治疗无效,术前经多种检查诊为BPH,术后均经病理确诊。1.2 结果 130例中有40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其中尿失禁14例,占10.…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对比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与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15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对15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前列腺症状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的结果无明显差异,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短、恢复快,但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组术后发生尿道电切综合症、尿道外口狭窄及术后继发出血形成血凝块堵塞尿管比例较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高。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与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无显著差异,两种手术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但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具有不需切开膀胱,对患者心理影响小、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8.
讨论了耻骨上前列腺缝合止血的两种方法所产生的并发症及其原因,认为采用4、8点贯穿“8”字缝合及膀胱颈部自12点间断横行对边缝合及缩小颈口为好,用代套的气囊导尿管压迫腺窝止血,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探讨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术即Madigan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方法 常规经耻骨后切开前列腺被膜,用尖刀纵行切开前列腺前联合,达尿道表面,暴露尿道,将左,右叶分别切除,保留完整的尿道。结果 术中出血少,术后尿液清晰一般不需冲洗膀胱,术后4d可拔出导尿管恢复正常排尿。 相似文献
10.
早期出血是前列腺摘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膀胱痉挛是其主要原因,静脉镇痛(PCIA)和硬膜外镇痛(PCEA)是最常见的方法。我科应用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前列腺术后镇痛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为角除前列腺拉除术后膀胱痉挛引起的疼痛和出血。方法:对于择期经膀胱或经尿道行前列腺除术的146例ASA-Ⅰ-Ⅲ级,年龄在56-74岁的患在硬膜外持续麻醉手术后,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观察术后血压,脉搏,呼吸和前列腺除术后创面出血的情况,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和对疼痛的反应程度来进行评价。结果:全组镇痛效果均满意,膀胱痉挛性疼痛现象基本消失,镇痛期间各项生命体征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仅有极少数病人有轻度的恶心,皮肤瘙痒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前列腺拉除术后行硬膜外留管镇痛,方法简便,效果可靠,用药剂量少,维持时间长。抑制了膀胱并挛收缩,减少了继发出血的现象,大大减少病人术后的痛苦,为闰人早日康复提供了极好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龄患对前列腺除术的耐受性及最佳术式选择。方法 将66例伴有多种内科并发症的高龄前列腺增生患分为两组,普通组(36例)行常规耻骨上前列腺除术,改良组(30例)行快捷法前列腺除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尿转清时间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部患耐受手术,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5.6%(20/36)和30.0%(9/30),两组间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 高龄患行前列腺除术较安全,快捷法前列腺除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高龄患较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15.
16.
前列腺电切术后气囊导尿管两种牵引固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材料学的进步,气囊导尿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留置Foley氏气囊导尿管压迫前列腺窝止血并外固定,已成为前列腺电切术后常规方案.我科于1996年3月始开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气囊导尿管的外固定方法,前期采用纱布结法,自2002年6月始改用橡皮筋牵引法,经比较,后者操作与护理更简便,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不同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性功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开放与腔内不同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术后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20例腔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VP)和80例包括膀胱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SPPC)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MPC)开放手术的BPH病人进行9个月的追踪观察,总结其术后阳萎及逆行射精发生率。结果 TURP与TVP术后阳萎发生率分别是10%(4/41)和5%(2/42),逆行射精发生率分别是55%和51%。SPPC与MPC术后阳萎发生率分别是10%(3/31)和3%(1/29),逆行射精发生率分别是48%和14%。结论 治疗BPH的4种术式术后性功能损害TVP和MPC优于TURP和SPPC,逆行射精发生率MPC术式明显优于其他术式。 相似文献
18.
1975~1990年,作者等施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316例,术后继发性大出血者9例,均成功止血。现就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大出血的防治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全组9例,年龄50~76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和(或)反复尿急性潴留1.5~12年,其中伴有膀胱刺激症状者2例。尿常规:WBC>3个/HP者5例。血肌酐、血尿素氮和血糖均正常。尿培养:无菌生长。直肠指诊和B型超声波检查:前列腺增大(Ⅱ~Ⅲ°)。残余尿136~450ml。IVU有前列腺增生影象。手术:常规经耻骨上剜出前列腺后,以纱布条暂时填塞压迫前列腺窝,于腺窝边缘4点、8点处缝扎止血,适当缩小腺窝口(间断缝合腺窝前缘),Foley's管液囊压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颈荷包缝合与膀胱颈缝扎(改良法)两种不同处理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7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颈荷包缝合及膀胱颈缝扎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疗效。结果 前列腺切除术后不作膀胱颈荷包缝合,只作膀胱颈缝扎止血(改良法),无论是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还是术后排尿出现困难率均优于术后膀胱颈作荷包缝合的A法,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前列腺切除术后不作膀胱颈荷包缝合优于作膀胱颈荷包缝合者,前列腺切除术后减少膀胱颈荷包缝合处理可明显降低术后排尿困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