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确定红核(RN)神经元能否感受外周血压的变化。方法:给大鼠静脉注射新福林使其血压升高,静脉注射酚妥拉明使其血压降低,作为血管压力感受性刺激。分别在保留和去除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的条件下,观察外周血压变化对RN神经元单位放电频率的影响。结果,在保留颈动脉窦主动脉弓传入神经的条件下,当外周血压升高时,在记录到的74个RN单位中50.00%(37/74)呈增频反应,13.51%(10/74)呈减频反应,36.49%(27/74)无反应;当血压降低时,在记录到的47个RN单位中23.40%(11/47)呈增频反应,42.55%(20/47)呈减频反应,34.05%(16/47)无反应。如先去除颈动脉窦主动脉弓的传入神经,则当血压升高时,AN神经元中呈增频反应的明显减少,而当血压降低时,RN神经元中呈减频反应的明显减少。结论:RN神经元主要通过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感受外周血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皮质脊髓神经元与皮质红核神经元的分布并探讨是否有分支投射存在。方法将TB及NY分别注入大白鼠的脊髓与红核内,在大脑皮质观察比较标记细胞出现的部位。结果1B标记细胞出现在24,10,8,6,4,3,1,2,23,29b,29c,18,7,13,39区。NY标记细胞出现于6,4,3,1区,10区的尾侧部及7,18区的颅侧部亦有少量存在。无发现双标记细胞。结论皮质脊髓神经元的分布非常广泛,皮质红核神经元的分布区域全部重叠于皮质脊髓神经元分布的区域内,皮质脊髓神经元无分支投射到红核。  相似文献   

3.
用逆行荧光素标记法,对大白鼠皮质红核神经元在大脑皮层内的分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观察,发现皮质红核神经元主要集中在6、4、3、1区,10区的尾侧部及7、18的吻侧部亦有少量存在。该研究对解释锥体外系的复杂生理功能提供了进一步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皮质脊髓神经元与皮质红核神经元的分布并探讨是否有分支投射存在。方法将TB及NY分别注入大白鼠的脊髓与红核内,在大脑皮质观察比较标记细胞出现的部位。结果1B标记细胞出现在24,10,8,6,4,3,1,2,23,29b,29c,18,7,13,39区。NY标记细胞出现于6,4,3,1区,10区的尾侧部及7,18区的颅侧部亦有少量存在。无发现双标记细胞。结论皮质脊髓神经元的分布非常广泛,皮质红核神经元的分布区域全部重叠于皮质脊髓神经元分布的区域内,皮质脊髓神经元无分支投射到红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缰核是否参与芦沙坦外周降压过程的调节。方法:记录大鼠的股动脉血压和心率的同时,用玻璃微电极记录缰核神经元自发单位放电。结果:腹腔注射10mg/kg芦沙坦可显著地降低大鼠动脉血压,但对心率无明显的影响;芦沙坦可使缰核64%(21/33)自发单位放电的放电频率增加。结论:腹腔注射芦沙坦可兴奋缰核神经元产生降压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32只大鼠的中缝大核内共记录到225个神经元自发放电,其中,痛相关神经元占58%。观察了刺激红核对160个中缝大核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影响。其中,起兴奋作用的占59%,特别是对痛兴奋神经元起兴奋作用的就占68%,刺激红核对中缝大核神经元的兴奋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 、频率和持续时间呈正变关系。结果表明,红核除有调节躯体运动的机能外,还可能通过缝大核对感觉传入起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大脑皮质向脊髓与红核发出投射的区域并探讨是否有分支投射存在。方法 将。TB及NY分别注入大白鼠的脊髓与红核内,在大脑皮质观察比较标记细胞出现的部位。结果 FB标记细胞出现在24,10,8,6,4,3,1,2,23,29b,29c,18,7,13,39区。NY标记细胞出现于6,4,3,1区,10区的尾侧部及7,18区的颅饲部亦有少量存在。无发现双标记细胞。结论 大脑皮质向脊髓发出投射的区域非常广泛,向红核发出投射的区域全部重叠于皮质脊髓神经元分布的区域内,皮质脊髓神经元无分支投射到红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施万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神经元和脑干红核神经元存活的影响。【方法】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移植吸附施万细胞的胶原或明胶,术后3个月计数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锥体神经元和脑干红核神经元密度以及红核体积。同时以单纯移植胶原或明胶或不移植物体的脊髓损伤大鼠为对照。【结果】脊髓全横断损伤后,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锥体神经元密度和脑干红核神经元密度明显较正常大鼠相应区域内的神经元密度降低;移植施万细胞的两个组(胶原施万细胞组和明胶施万细胞组)上述两个区域的神经元密度较未移植施万细胞的3个组(对照组,胶原组和明胶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移植施万细胞的两个组之间比较或未移植施万细胞的3个组之间比较,上述区域的神经元密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脊髓全横断损伤可导致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锥体神经元和脑干红核神经元发生死亡,施万细胞移植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后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锥体神经元和脑干红核神经元的存活。  相似文献   

9.
在32只大鼠的中缝大核内共记录到225个神经元自发放电。其中,痛相关神经元占58%。观察了剌激红核对160个中缝大核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影响,其中,起兴奋作用的占59%。特别是对痛兴奋神经元起兴奋作用的就占68%。刺激红核对中缝大核神经元的兴奋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剌激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呈正变关系。结果表明,红核除有调节躯体运动的机能外,还可能通过中缝大核对感觉传入起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红核参与心血管活动调节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红核(RN)的升压效应及实现此效应的可能途径。证明电刺激大鼠一侧RN可使血压升高,心率稍减慢。其中升压效应可被对侧延髓外侧网状核(NRL)内注射利多卡因所部分阻断;RN与NRL之间的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递质系统在RN的压效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CNTF对大鼠脊髓损伤后逆行性红核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脊髓损伤后逆行性红核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和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NS)组和CNTF组,用Allen改良法撞击致SD大鼠脊髓T10损伤,经蛛网膜下腔留置导管注射NS和CNTF;术后每周进行一次BBB评分和斜板试验的行为学评分;6周时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技术标记红核神经元,取红部位脑组织作冰冻切片,应用四甲基联苯胺(TMB)呈色反应显示脊髓损伤后红核神经元存活率,并进行图像数据的分析。结果:(1)CNTF组行为功能高于NS组;(2)CNTF组HRP标记红核神经元数目多于对照组。结论:CNTF可减轻脊髓损伤后的逆行性损伤,而对上行运行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从而对肢体功能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48只Wistar大鼠上证明向红核(RN)内注射微量γ-氨基丁酸(GABA)和5-羟色胺(5HT)均能通过抑制RN,使心血管活动减弱:血压(BP)降低,心率(HR)减慢(P〈0.05);印防己毒素(PTX)能有效地拮抗GABA对RN的抑制效应(P〈0.05);而多巴胺(DA)则仅有降低BP作用(P〈0.05),对HR无明显影响(P〉0.05)。结果表明,RN能感受脑内GABA、5HT和DA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沙坦(腹腔注射)对大鼠血压、心率及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用生理记录仪记录大鼠腹腔注射氯沙坦前、后动脉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大鼠腹腔注射氯沙坦前、后外侧缰核及内侧缰核神经元单位放电的情况.结果:低剂量氯沙坦(2 mg*kg-1)对大鼠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而中、高剂量氯沙坦(5,10 mg*kg-1)可明显地降低大鼠动脉血压.低、中剂量氯沙坦对外侧缰核及内侧缰核神经元单位放电无明显影响,而高剂量氯沙坦使外侧缰核66.6%(12/18)单位放电的自发频率明显增加,使内侧缰核61.9%(13/21)单位放电的自发频率明显减少.结论:高剂量氯沙坦可明显降低大鼠的动脉血压,且使外侧缰核神经元活动增强的同时抑制内侧缰核神经元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施万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神经元和脑干红核神经元存活的影响.[方法] 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移植吸附施万细胞的胶原或明胶,术后 3个月计数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锥体神经元和脑干红核神经元密度以及红核体积.同时以单纯移植胶原或明胶或不移植物体的脊髓损伤大鼠为对照.[结果] 脊髓全横断损伤后,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锥体神经元密度和脑干红核神经元密度明显较正常大鼠相应区域内的神经元密度降低;移植施万细胞的两个组(胶原施万细胞组和明胶施万细胞组)上述两个区域的神经元密度较未移植施万细胞的 3个组(对照组,胶原组和明胶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移植施万细胞的两个组之间比较或未移植施万细胞的 3个组之间比较,上述区域的神经元密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脊髓全横断损伤可导致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锥体神经元和脑干红核神经元发生死亡,施万细胞移植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后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锥体神经元和脑干红核神经元的存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I区伤害感受神经元及VPL核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方法:用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SI区伤害感受神经元细胞内电位及对刺激VPL的反应。结果:90.36%的SI区伤害感受神经元对刺激VPL产生反应。电刺激隐神经和刺激VPL在SI区伤害感受神经元的诱发反应有相似与不同两种形式。结论:躯体伤害信息到SI区伤害感受神经元可能有中间神经元参与,在VPL与SI区伤害感受神经元间或SI区内神经元间形成环路  相似文献   

17.
【立论依据】 文献报道,针刺“足三里”对血压调节具有双向作用,即在实验性低血压模型中具有升压作用,而在实验性高血压模型中具有降压作用。本实验探究不同血压状态下,“足三里”区的相同刺激引发不同血压调节反应的机制。特别地,探究这种双向调节作用是否依赖于颈动脉窦或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信息。 【设计思路】 通过干预颈动脉窦内压力、减压神经放电频率,使中枢从压力感受器处接收的血压信息与实际血压状态相反。此时针刺“足三里”,观察其血压调节作用是否可被逆转或抵消。若调节作用被逆转,证明双向调节作用依赖于压力感受器的传入信息;若调节作用无显著改变,证明双向调节作用不依赖于压力感受器的传入信息;若调节作用显著减弱或被抵消,提示双向调节作用兼有两方面因素。 【实验内容】 家兔20只,低血压组、高血压组各10只。低血压组:(1)静脉滴注硝普钠,诱导实验性低血压。电针“足三里”,观察血压变化,作为后续处理的自体对照。(2)待血压稳定后,重新诱导实验性低血压至与之前相同水平。人工增加颈动脉窦压力或刺激减压神经,待血压再次稳定后,再次电针“足三里”,观察血压变化。高血压组:以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诱导实验性高血压。实验处理与低血压组同理。 【材料】 家兔20只,体重2.5~3 kg,性别不限。 【可行性】 参照实验针灸学教材取“足三里”穴。通过颈动脉窦在体隔离插管,干预颈动脉窦内压力。考虑到针灸作用个体差异性较大,通过多只动物平行实验观察结果。另有文献报道,犬在麻醉状态下,针刺“足三里”在高血压模型中的降压效应不再出现,本实验应尽量减少麻醉剂量。 【创新性】 目前,已有文献对针刺“足三里”在高血压、低血压模型中,各自调节作用的效应机制分别进行研究,但为何“足三里”区的相同刺激在不同血压状态下引发双向调节作用,尚未有直接证据解释。  相似文献   

18.
孔令胜  苗建美  靳峰  郭强  张浩 《重庆医学》2012,41(27):2793-2795,2798,2788
目的 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转导的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红核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控SCI打击装置制作大鼠SCI模型.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SCI组、NSCs组、基因修饰移植组(HIF-NSC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法标记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SCs,SCI后即刻进行NSCs及HIF-1α基因转导的NSCs移植.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情况以及HIF-1α的表达,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技术标记红核神经元,用四甲基联苯胺(TMB)呈色反应显示红核脊髓束神经元的存活情况,采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钌红对压力感受器不同纤维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感受器纤维类型的关系.方法 制备家兔离体颈动脉窦-窦神经标本,采用颈动脉窦窦内外双重灌流,钳制窦内压同时记录窦神经细束(含少量纤维)放电,然后应用Spike2软件分析,获得单纤维放电的信息.结果 在20 μmol/L钌红作用下,根据对钌红的反应,可将窦神经压力感受纤维分为钌红敏感纤维和钌红不敏感纤维2类.进一步分析发现这2类纤维的电生理特点分别与C类和A类压力感受器相对应.结论 窦神经中存在对钌红反应不同的2类纤维,可能分属A类纤维和C类纤维,提示这2类压力感受器的机-电换能机制可能存在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20.
电刺激大鼠黑质引起的血压升高反应可被同侧红核内微量注射利多卡因所部分阻断,用高效液相测量脑组织内儿茶酚胺含量方法观察到;电刺激黑质引起血压升高的同时,红核脑区中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多,说明红核在黑质的升压过程中起作用,而且黑质主查通过释放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影响红核的活动来参与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