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研究心理干预在鼻部整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将108例鼻部整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针对围手术期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常规化护理不进行心理干预。在术前、术后分别对两组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心理护理干预后(术后)SAS得分为(46.8±4.5)分,比心理护理干预前(术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术前术后得分则没有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后(术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SAS评分对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鼻部整形手术患者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2.
马涛 《西部医学》2016,28(10):1470-1473
目的探讨需求满足干预对行下肢静脉曲张日间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行日间手术的115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需求满足干预,对两组患者需求满足情况、术前、出院时(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出院时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心理、舒适度、获得支持、沟通交流需求满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术后)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SDS评分、SAS评分分别为(30.3±6.5)分和(31.2±5.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5±6.3)分和(38.6±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患者疾病知识总掌握率、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93.3%、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需求采取相应措施满足其心理、并发症防治等方面需求,能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下肢静脉曲张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 更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抑郁症孕妇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80例存在产前抑郁、焦虑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产妇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产妇则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措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将两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以及抑郁状况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33.12±10.14)分、SAS评分(45.46±11.8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DS评分(31.01±11.44)分和SAS评分(39.12±12.03)分,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具有抑郁症的孕妇来说,尽早的对其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尽快改善孕妇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能够大大降低孕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心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300例进行焦虑、抑郁情绪的筛查,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20例初筛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冠心病常规护理,即做好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准确执行医嘱、进行住院宣教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双心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应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0例冠心病患者中,159例患者筛查发现焦虑和(或)抑郁,初筛阳性率53%;本研究纳入研究的120例经过双心护理干预后,实验组SAS得分40.03±5.21,SDS得分39.21±4.7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心护理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身心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其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14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入院时编号的尾号单双,随机分为2组各70例,对比心理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患者负性情绪的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19.75±3.75)分、(21.39±4.09)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8.95±4.23)分、(92.57±3.8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予以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且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中老年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予以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参照组,反面为试验组,各43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 2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SAS评分(41.88±8.92)分、SDS评分(40.41±9.34)分,均低于参照组的(51.23±9.44)分、(48.32±9.43)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老年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予以心理干预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症状,提高护理的整体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以针对性护理,采用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LVQOL)评定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记录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改善状况,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1.53±3.36)分和(33.32±4.67)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57±3.55)分和(44.51±5.80)分(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较对照组的15.00%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于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心理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7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皮肤清洁护理、饮食指导、健康锻炼干预等.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实验组干预前SAS评分为(38.27±4.68)分,SDS评分为(38.31±6.33)分,干预后SAS评分为(30.15±4.87)分,SDS评分为(31.16±5.54)分;对照组干预前SAS评分为(36.88±6.33)分,SDS评分为(37.48±5.77)分,干预后SAS评分为(33.97±5.84)分,SDS评分为(35.39±5.22)分.实验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较低,和干预前、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较低,和干预前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生理机能(63.11±6.44)分,躯体疾病(68.26±6.54)分,健康状况(56.16±8.33)分,社会功能(74.26±8.54)分,精神健康(79.66±7.42)分,情感智能(54.35±8.44)分;对照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生理机能(37.75±8.44)分,躯体疾病(32.63±5.84)分,健康状况(39.33±5.64)分,社会功能(47.33±5.88)分,精神健康(53.33±8.25)分,情感智能(33.83±6.71)分.实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较好,在生理机能、躯体疾病、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智能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较高,为94.59%,对照组为56.76%,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丁庆华  王华 《中外医疗》2013,32(8):79-79,8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影响。方法将89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状况调查,测定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分值。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或缓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术前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家属干预对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8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对家属心理干预、认知干预及行为干预。采用Zung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第15天进行SAS评分、SDS评分比较。结果:入院时干预组24例SAS评分56.01±9.32,SDS评分71.49±8.53,对照组24例SAS评分55.13±8.72,SDS评分72.32±9.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5天试验组24例SAS评分43.01±7.98,SDS评分58.41±9.53,对照组24例SAS评分48.56±9.39,SDS评分66.32±9.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属干预可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季虹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29-143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采用SDS、SAS进行评价。结果: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采用SDS量表进行评分,实验组患者其在护理干预3d后其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AS评分,实验组患者其SAS评分在护理干预后3d其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项目比较,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抑郁情绪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自我负担感受、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0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按区划随机化设计分组,依次为观察组(n=400)和对照组(n=400),两组行常规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与心理干预,观察组则辅以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自尊量表(SE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SES、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较对照组低,SES、SF-36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均P<0.001);观察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及自我负担感,增强其自尊感,降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率,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择期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临床有效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SAS)以及抑郁评分(SDS)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心理抑郁以及焦虑,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比较全程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产后大出血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全程护理。比较2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止血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为(48.14±3.57)分、(46.25±4.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21±3.12)分、(56.07±3.79)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5.00%,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P<0.05。 结论 将全程护理应用于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明显提升止血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15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和10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等4个领域的WHOQOL-BREF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冠心病患者SAS和SDS评分与WHOQOL-BREF的4个领域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对其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的心理情绪及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心理状况,监捌并观察麻醉前及麻醉后心率波动范围,比较上述指标在2组患者中的差异,分析2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术前1dSAS和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在不同护理模式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大出血、骨水泥漏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麻醉前及麻醉完全苏醒后心率波动范围的差值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可避免术前及术后患者心率波动范围过大,维持心率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施护改善冠心病焦虑抑郁状态及其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2组的自我护理能力现况。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疗法,试验组实施2个月的中医辨证施护,对其进行自我护理宣教培训,并对培训后的患者再次进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评估效果。结果护理后2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试验组有效率91.11%,对照组73.33%(P0.05);护理后2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试验组为75.6%,对照组的为28.9%(P0.05);护理后2组焦虑、抑郁症状比较,对照组护理前后SDS评分(57.81±12.01)和(46.72±9.65),SAS评分(53.86±10.88)和(43.66±8.89),试验组护理前后SDS评分(56.64±11.43)和(32.44±7.31),SAS评分(54.27±11.39)和(33.91±7.5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护可明显减轻冠心病所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维度协同护理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多维度协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生命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等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维度协同护理可提高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护理满意度、ESCA评分和SF-36评分,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我院内科收治的84例肝硬化失偿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人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心理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感染、肝昏迷、肝肾综合征、腹水、电解质紊乱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使其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病情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书光 《中国民康医学》2012,(20):2443-244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矫治冠心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效果。方法:6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时间为2w。干预前后,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MUIS、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MUIS、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矫治冠心病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改善心境障碍,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