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国庆 《当代医学》2014,(29):153-15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江西省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n=41)。实验组采取西医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辅助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仅采取西医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拔除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拔除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辅助中药熏洗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骨折愈合和内固定拔除时间,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不同入路方式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4例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行L形外侧入路,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跗骨窦间隙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距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VAS评分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距下关节功能轻度受限与重度受限发生率有差异(P<0.05)。结论: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窦间隙入路方式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优于L形外侧入路方式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并分析外侧小切口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64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外侧小切口结合有限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侧切口切开复位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56.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侧小切口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少,且疼痛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叶永奇 《大家健康》2013,(17):122-12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以及Maryland足部评分。结果:治疗后Gissane角、Bohler角和跟骨高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患者Maryland足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患者2~3个月捏骨折愈合率为10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愈合时间为(3.3±0.4)个月;治疗后优23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能够提高骨折的愈合率,改善骨关节状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下肢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下肢复杂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复杂骨折具有创伤小、下肢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和进行传统的切开复位法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恢复的影响和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固定组和复位组,每组患者50例,内固定组更具不同情况采用合适的内固定方法,主要包括逆行交锁髓内针固定、动力髁螺钉固定、股骨髁钢板固定和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等,复位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法治疗,观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经过对患者随访,内固定患者骨折状态均达到复位或者接近复位状态,恢复优良率在86%左右,而复位组患者的优良率则为66%,固定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在8.9%,复位组发生并发症概率在22%;且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复位组。结论:骨折根据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模式,对于患者的恢复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促进骨折早日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优良为66.67%,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显著,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杨秀明 《吉林医学》2012,33(6):1167
目的:探析可塑性钛钢板置入对有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60足)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非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钛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X线片扫描Bohler、Gissane角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Maryland足评估结果显示,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塑性钛钢板置入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确切,能够最大程度恢复患足形态与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骨修复材料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基础上,联合使用rh-BMP骨修复材料治疗。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治疗的优良率、Bolher角、Maryland足部评分、Gissane角以及并发症情况,并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骨不连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Maryland足部评分、Bolher角以及Gissane角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12.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骨不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骨修复材料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Bolher角、Maryland足部评分和Gissane角,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骨不连的发生,还不会增加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9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0例24足,并根据Kerr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28~72周,平均38周。4足切口边缘坏死,积极换药处理后自愈。所有骨折均愈合。85%达到优良标准,钢板螺钉无松动、断裂。结论: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科经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科采用普通暴露双钢板治疗的3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治疗复杂胫骨平台的一种较佳手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8月一2014年8月在该院手术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共1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外侧改良切口解剖型钛板内固定为观察组共63例,靴型支具辅助经皮穿针撬拨固定为对照组共57例,回顾性研究两组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Bohler 角,Gissane角,Maryland评分等,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切开复位解剖钛板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为(59.3±9.6)min,骨折愈合时间(16.5±1.8)周, Bohler角(25.0±2.7)°,Gissane角(127.3±3.8)°,Maryland评分(54.5±3.7)分。靴型支具辅助经皮穿针撬拨固定组的手术时间为(44.6±6.3)min,骨折愈合时间(12.74±1.2)周, Bohler 角(22.2±3.6)°,Gissane 角(121.2±5.7)°,Maryland 评分(37.2±4.2)分。Maryland评分、优良率比较,切开复位解剖钛板内固定组优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跟骨外侧改良切口,解剖型钛板内固定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采用微创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记录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的切口评级为甲级。手术后3个月,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与跟骨宽度情况与AOFAS评分分别为(33.09±4.71)、(119.61±2.09)、(32.13±1.91)、(73.88±18.03),和手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跟骨骨折彻底愈合,未出现并发炎症以及骨折移位、内固定失败等情况,临床效果显著。结论对于跟骨骨折患者,使用微创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术,可以起到满意治疗效果,患者跟骨宽度全面护恢复,杜绝了其对于内部神经血管受损,并发症较少,值得用于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植骨或不植骨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4月~2008年8月于我院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植骨组)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未植骨组)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资料完整的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两组Maryland评分进行比较,并对术后跟骨外形恢复进行观察及功能评分。结果植骨组术后Maryland评分为(88.32±1.73)分,未植骨组为(81.43±1.9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跟骨外形比较:术后1个月对两组骨折患者进行跟骨高度、宽度、Gissane角、Bohler角4项指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2年两组跟骨高度、Bolher角比较差异显著(P〈0.05);跟骨宽度及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好,较未植骨治疗其对骨外形恢复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仔细探究微创钢板接骨技术治疗复杂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3例复杂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组,对照组为31例,观察组为32例.2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微创钢板接骨技术治疗,比较2种手术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经比较2种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活动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经比较2种内固定方法的安全性,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大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过分析得知,针对临床患有复杂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给予微创钢板接骨技术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闭合复位交锁髓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钢板螺钉内固定。观察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良好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85.4±3.6)d少于对照组(132.5±3.4)d,骨折愈合优良率96.67%优于对照组80.00%,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给予钢板螺钉内固定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良好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康复,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6.27±1.44)个月,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95±1.8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率为2.5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0%和3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优于钢板内固定,且具有骨折愈合快、愈合质量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单侧钢板内固定术组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单侧组和双侧组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t=0.46,P>0.05);双侧组手术时间长于单侧组(t=2.82,P<0.05);双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单侧组(t=2.45,P<0.05;t=2.63,P<0.05);双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8%显著低于单侧组的38.2%(t=3.18,P<0.05)。双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3.5%显著高于单侧组的41.2%(t=3.24,P<0.05)。结论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优于单侧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外侧横行小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跟骨关节内骨折54例,分为外侧横行小切口组38例,传统“L”形切口组16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第6天 VAS 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影像学结果及 Maryland 足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2组患者手术时间、末次影像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术后第6天 VAS 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情情况、Maryland 足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横行小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总体疗效相当,但外侧横行小切口组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切口并发症较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AO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78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解剖钢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AO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和膝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S评分优良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13%)显著低于对照组(20.51%)(P0.05)。结论对于股骨远端骨折采取AO微创内固定系统,手术伤口小,患者康复较快,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