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正交设计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大黄ISSR-PCR反应体系的重要因素(Mg2+、Taq DNA聚合酶、dNTPs、引物、DNA模板)进行优化,通过统计软件分析和直观分析获得最佳的反应体系:DNA模板30 ng,2.5 μL 10×Taq Buffer,dNTPs 0.4 mmol/L、引物0.25 μmol/L、Mg2+ 2.5mmol/L、Taq DNA聚合酶1.25 U.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并优化水蛭ISSR-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为水蛭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引物ISSR825,采用正交优化方法对影响PCR反应的Mg2+、dNTP、引物、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进行了体系优化,同时对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进行了选择。结果 在25 μL总体积中,其中包括10×PCR 缓冲液 2.5 μL、Mg2+ 2.0 mmol/L、dNTP 0.25 mmol/L、引物0.8 μmol/L、Taq DNA聚合酶2.5 U、模板DNA 2.0 ng/μL,最佳退火温度为49.7 ℃。结论 所建立的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稳定可靠,可用于水蛭遗传多样性评价、不同种源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及优化适宜环带库蚊(Culex annulus)ISSR-PCR的反应体系,为环带库蚊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技术基础.方法:选用引物IS01,应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对的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BSA、模板DNA、Mg2+、引物、dNTP、Taq DNA聚合酶浓度6个关键因素进行优化筛选.结果:20 μL反应体系中最佳因素为BSA 2.0 g/L、DNA模板1.00×10-4mg/L、Mg2+2.0 mmol/L、引物1.0 μmol/L、dNTP0.15 mmol/L、TaqDNA聚合酶0.20 5U/μL.结论:优化后的反应体系适于环带库蚊的ISSR-PCR扩增.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并优化白芨ISSR-PCR反应体系,为白芨种质资源分子评价奠定技术基础.方法: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ISSR-PCR反应体系中模板DNA、Mg2、引物、dNTP、BSA及Taq DNA聚合酶等6个主要成分对扩增结果的影响,优化出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结果:优化后25 μL反应体系中含100 ng DNA模板、2.0 mmol/L Mg2+、2.5 μmol/L引物、0.2 mmol/L dNTP浓度、3.75 g/L BSA及1.25 UTaq DNA聚合酶.结论:建立了适用于白芨的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何首乌ISSR实验中的各种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设计L16(45)对PCR反应中5个因素(Taq酶,Mg2 ,dNTP,模板DNA和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在初步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因素内比较进一步优化各因素在ISSR-PCR反应中的浓度;设置了不同的退火温度,建立了何首乌ISS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进一步进行何首乌种群间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白芷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白芷的ISSR最佳反应体系及PCR扩增参数,为今后利用ISSR标记技术进行白芷鉴定及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一个标准化程序.方法:以白芷基因组DNA为模板,分析了ISSR反应体系中模板DNA、Mg2 、dNTPs、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及退火温度对ISSR-PCR扩增的影响.结果:建立了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ISSR反应体系,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浓度为10~30 ng,2.5μ10×PCR buffer(Mg2 free),MgCl2 2.0 mmol/L,dNTPs 0.2 mmol/L,Taq酶1.0U,引物0.6 pμmol/L;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引物在筛选后的最佳退火温度退火45 s,72℃延伸2min,共计39个循环,循环结束后在72℃延伸5 min.结论:建立了适用于白芷的ISSR反应体系.为今后利用ISSR标记技术开展白芷遗传变异分析和构建遗传图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稳定性高、重现性好,适合地枫皮遗传差异分析的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地枫皮ISSR-PCR反应的5个因素(Mg2+、dNTPs、引物、Taq酶和模板DNA浓度)进行优化,PCR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PCR反应过程中的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进行梯度检测。结果 大部分因素的不同水平对PCR反应有显著影响,其中Taq酶影响最大;地枫皮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20 μL)为:Mg2+ 1.60 mmol/L、dNTP 0.22 mmol/L、引物0.90 μmol/L、Taq酶0.50 U、模板DNA 70.00 ng;最佳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分别为51.8 ℃和40次;从62条引物中筛选出13条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结论 建立的地枫皮ISSR-PCR反应体系,经过16份地枫皮样品检验,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可用于地枫皮遗传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和优化药用植物诃子的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 以诃子叶片为实验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诃子DNA为模板,通过单因素和双因素实验,研究诃子ISSR-PCR反应体系中DNA模板、Taq DNA聚合酶、Mg2+、引物、dNTPs等的用量,以及退火温度对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 建立了适合诃子ISSR分析的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影响翼梗五味子ISSR-PCR扩增反应的各因素进行优化,建立稳定的反应体系。方法 基于正交极差分析方法,以Taq酶、Mg2+、模板DNA、dNTP和引物5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对翼梗五味子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 翼梗五味子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20 μL)为:Taq酶1.00 U、Mg2+ 1.50 mmol/L、模板DNA 40.00 ng、dNTP 0.25 mmol/L、引物0.50 μmol/L。筛选出12条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并确定了每个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结论 所建立的翼梗五味子ISSR反应体系具有标记位点清晰、反应系统稳定、重复性好等优点,为翼梗五味子的分子水平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并优化天门冬ISSR-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为探讨天门冬种质间遗传多样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法,研究Mg2+、dNTP、引物、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延伸时间及循环次数对PCR扩增的影响。结果 天门冬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5 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模板DNA 40 ng、Mg2+ 1.25 mmol/L、dNTP 320 μmol/L、引物1.2 μmol/L、Taq DNA 聚合酶1.5 U。在此基础上,从50条引物中筛选出13条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并通过梯度PCR试验,确定引物最佳退火温度。结论 建立的天门冬ISSR-PCR反应体系,经过17份天门冬种质检验,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可用于天门冬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广东、广西产两面针不同部位中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体积分数70%甲醇超声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4.6 mm×200 mm,5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1.22 g/L甲酸-三乙胺(pH4.5)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结果]氯化两面针碱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两面针4个部位(根、茎、叶、地上部分)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为两面针扩大药用部位提供参考。【方法】观察两面针根、茎、叶、地上部分对盐酸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同时观察不同剂量两面针叶对消炎痛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结果】两面针根、茎、叶、地上部分均可减轻盐酸乙醇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30 g.kg-1.d-1剂量两面针叶可减轻消炎痛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结论】两面针根、茎、叶及地上部分均具有一定的胃黏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物理因素的角度探讨两面针种子休眠的原因。【方法】通过种子吸水试验检查两面针种子的吸水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种皮的显微结构,并比较层积处理对两面针种皮的影响。【结果】两面针的种皮透水性良好,无明显吸水障碍;两面针种子具有坚硬致密的种皮结构,低温层积处理可以降解、软化其种皮结构。【结论】两面针种子中存在种子发芽的物理抑制因素,采用低温湿沙层积处理可解除两面针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两面针原植物中L-芝麻脂素和L-细辛脂素的测定方法,并测定两面针不同部位两者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检测波长287nm。结果 L-芝麻脂素和L-细辛脂素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差分别为100.13%、1.61%和101.24%、1.46%。结论 此法可用于两面针的质量控制。两面针原植物根部的被测成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的HPLC测定法,方法简便、准确。加样回收率为97.7%,RSD=0.82%,最低检测浓度0.8μg/mL,可用于两面针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超声-酶法提取两面针中芝麻素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测定芝麻素提取率,流动相乙腈-水-磷酸-三乙胺(60∶40∶0.2∶0.25),检测波长287nm。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溶剂加酸和酶解预处理对芝麻素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功率、提取次数和溶剂量,通过动态过程优化超声提取时间。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预处理后,以体积分数60%乙醇(含盐酸1%)超声(功率250 W)提取3次,第1次以7倍量溶剂提取21min,第2次以6倍量溶剂提取18min,第3次以5倍量溶剂提取15 min,芝麻素提取率为95.40%。结论该工艺经济、高效、节能、省时,可为开发利用两面针中芝麻素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MS、UV、IR、NMR等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2个新苯并啡啶类生物碱,分别鉴定为1,3-二(8-双氢两面针碱)丙酮[1,3-bis(8-dihydronitidinyl)-acetone,1]和8-丙酮基双氢崖椒定碱(8-acetonyldihydrofagaridine,2)。结论 化合物1和2均为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两面针酮A(nitidumtone A,1)和两面针酮B(nitidumtone B,2)。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RP-HPLC 法同时测定两面针与毛两面针中木兰花碱、橙皮苷、氯化两面针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及毛两面针素含量,对市场收集到的27批两面针商品药材以及2批野生药材进行分析,比较两者间各成分及含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两面针与毛两面针5种成分差异较大:前者中主要含生物碱成分,其中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含量较高;后者中均含有这5种成分,毛两面针素、橙皮苷所占含量比重较大;且相同品种间各成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该结果可为两者的质量控制、合理用药及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栽培祁州漏芦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溶剂提取、柱层析和波谱数据分离并测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栽培祁州漏芦地上部分的氯仿萃取部分分离得到2种化合物,经鉴定为夏至矢车菊内酯和β-蜕皮甾酮。结论:与野生祁州漏芦地上部分相比,栽培祁州漏芦地上部分含有更多的夏至矢车菊内酯,但蜕皮激素含量却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一点红进行组织培养研究,探讨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一点红种苗的方法。方法 以一点红带有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用MS+BA1.5mg/L+NAA0.1mg/L培养基。结果 经30d诱导培养,可得丛生芽4~5个;小芽苗转入1/2MS+NAA1mg/L培养基上诱导生根,20d后可长成具有3~4条根系的再生植株。结论 此途径为人工栽培一点红提供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