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菊花  邓长明  苏青  李达 《四川医学》2012,33(10):1871-1872
1临床资料患者,男,78岁,因"左肩及左上肢出现群簇性水疱伴疼痛6d,声音嘶哑、左上肢运动障碍4d"于2011年10月15日入院。6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左肩及左上肢皮肤出现群簇性分布的红斑、水疱,疱内容物透明澄清,疱壁紧张,疱间可见正常皮肤,并伴左侧上肢剧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总有效率为 90 .9%。提示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抗病毒眼药水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比单纯西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 ,2 9岁。 2 0 0 1年 8月因劳累后左侧肩背部及前胸出现阵发性疼痛 ,并逐渐加重 ,2d后在疼痛部位出现簇集性粟粒大小红色丘疹、丘疱疹、水疱 ,逐渐形成绿豆大小的水疱。疱壁紧张 ,疱液澄清 ,周边有红晕 ,沿左侧肩背部及前胸呈带状分布 ,诊断为带状疱疹。予以阿昔洛韦0 2g ,5次 /d ;芬必得 0 3g ,2次 /d ,餐后服 ;外用酞丁安擦剂 ,3次 /d。治疗中大部分水疱渐干燥结痂 ,疼痛减轻 ,但左肩及上臂内侧水疱相互融合 ,形成血性大疱。治疗10d后水疱处干燥、结痂、脱落 ,留有色素沉着。血疱处形成疤痕 ,皮损处疼痛不明显 ,但局部出现瘙痒 …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48例大疱性皮肤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48例大疱性皮肤病患者中有28例患者为大疱性类天疱疮,占总数的58.3%。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中20例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皮损痊愈8例,好转11例,治愈率40%;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4例患者中,3例达到皮损痊愈,治愈率75%。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中4例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皮损痊愈2例,好转2例,治愈率50%;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6例患者中,4例达到皮损痊愈,1例好转,治愈率66.7%。结论本研究提示大疱性类天疱疮是大疱性皮肤病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糖皮质激素在大疱性皮肤病治疗中的疗效肯定,且注射丙种球蛋白是一种重要的支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存在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用心理疏导对其临床影响。方法本文分析数据来源为本院2014年至2016年收治大疱性皮肤病患者80例相关基线资料,患者入院后经心理检测均不同程度存在焦虑抑郁心理,根据治疗护理方案将患者以每组4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大疱性皮肤病对症治疗)和观察组(联合针对性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心理改善状况。结果经大疱性皮肤病相关诊断标准评估后提示观察组判定无效患者3例,对照组判定无效患者11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2.5%并用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提示有意义;相对于治疗前护理前,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状态均有一定程度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组间数据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有意义。结论治疗大疱性皮肤病患者期间还应重视对患者心理方面的疏导和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治疗预后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累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和脑梗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4岁,主因"左侧胸痛4 d"入院.于4 d前休息时突然出现左侧胸痛,向下颌部、左前臂和下肢放射,伴大汗,左侧肢体功能障碍,经给予含服"速效救心丸数粒"症状缓解不明显,急打"120"到当地急救中心,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入院后给予溶栓、抢救、电除颤、改善心肌缺血、营养心肌等治疗,胸痛症状反复发作,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脏畸胎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本组1例左肾畸胎瘤因"左上腹隐痛不适2个月余"入院,体可触及左侧腹部巨大占位,T提示囊实性占位,源于肾脏.结果:本例手术治疗效果尚可,后病理提示畸胎瘤.结论:本组1例左肾畸胎瘤经手术治疗后,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蛇窜疮案     
<正>1病例患者,女,63岁,于2018年12月4日就诊。主诉:左侧颜面部持续性针刺样疼痛。现病史:患者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在左侧头皮,前额、面颊部、上唇逐渐出现红斑、小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分布范围与三叉神经分布大致相同。头皮、  相似文献   

9.
采用无环岛苷静滴治疗60例带状疱疹患者并与VitB1、VitB12肌注治疗比较,以观察无环岛苷临床疗效。结果:无环岛苷组停发新疱,消除疼痛的平均日数及总病程均短于VitB1、VitB12对照组,统计学检验具极显著差异(P<0.001)。提示元环岛苷药能迅速止痛,止疱,缩短病程是治疗带状疱疹的理想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女,31岁,因右侧肢体无力1 d于2017年6月3日入院。患者在入院前1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右上肢明显,完全不能主动活动,仅能在搀扶下行走,言语稍不清,患者无头痛、头晕,无肢体发麻,无意识障碍。行头颅CT提示左侧枕颞交界区、半卵圆中心、颞顶叶皮质区、胼胝体压部左侧部分见边界不清低密度影,门诊遂以"脑梗死"收入院。患者否认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否认吸烟、饮酒史,无家族脑血管病病史。既往1年前反复感心慌,曾予以"心得安"对症治疗后缓解,曾查甲状腺功能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具体不详),但未  相似文献   

11.
患儿,女,藏族,10月龄,以“哭闹、发烧、皮疹三天”就诊。查体,T:37.8℃,R:22次/分,营养发育一般,心、肺无异常,腹软,四肢活动自如。面部及颈部皮肤红,有散在皮疹。颈椎处有约2 cm×2 cm大小的瘤疱,压痛阳性,面部左侧鼻唇沟处呈线条状红肿,呈约1 cm×1 cm大小瘤疱,质软,推压可在皮下移行,疼痛。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诊断为:牛皮蝇蚴虫感染。予抗感染、抗过敏及维生素、缴素治疗,5日后瘤疱部皮肤肿胀变薄,瘤疱顶部可见小孔,立即给予负压取虫法,先后取出5条,其中颈部3条,面部2条。虫排除后疼痛渐轻,后继续给予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新型敷料与传统外科换药治疗糖尿病性大疱,探讨治疗糖尿病性大疱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住院糖尿病大疱患者10例,根据糖尿病大疱的部位、范围进行分期评估、治疗,以湿敷、外科换药、新型敷料等处理,以达到清除积液、密闭保湿、促进肉芽及上皮生长的目的。结果治愈2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结论新型敷料与外科换药相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大疱显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皮肤大疱性疾病,与循环中抗BP180和BP230半桥粒抗原的自身抗体有关。本文报道2例BP患者,病情严重难以控制,应用色氨酸免疫吸附作为辅助治疗后,临床症状很快改善,皮质激素减量使用。另外,循环中抗BP180自身抗体水平明显下降。从色氨酸基质中洗脱的抗体与BP180结合,引起了人皮肤组织冰冻切片中真皮-表皮分离,提示免疫吸附可作为治疗严重BP的辅助疗法。色氨酸免疫吸附辅助疗法成功治疗严重大疱性类天疱疮@Herrero-González J.E @Sitaru C @Klinker E @D. Zillikens$Department of Derm…  相似文献   

14.
<正>附睾炎是一种阴囊内常见的泌尿生殖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附睾炎的主要诊断方式,可为附睾炎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我院泌尿外科于2015年9月15日收治1例阴囊肿痛伴发热的患者,因病情反复多次行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左侧附睾回声异常,血供丰富,考虑附睾炎;并最终经超声发现炎症波及睾丸,行"左侧睾丸、附睾切除术"治疗。临床经验表明,多普勒超声对于附睾炎诊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可清晰显示附睾的实际血流情况,为附睾炎的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22岁,因"左胸部刀刺伤术后14天"入院。14天前患者被刀刺伤致左侧胸部疼痛并流血,急诊于外院市人民医院行"左侧剖胸探查+心脏修补+胸腔闭式引流术+清创缝合术"。术后患者反复发热,最高体温39℃,于2018年02月24日转入急诊行心脏彩超提示:室间隔穿孔(肌部),室水平左向右分流;少量心包积液,左室收缩功能测值正常,左侧胸腔探及大量液暗区。胸部CT平扫提示:左侧胸部皮下软组织局部缺损,软组织稍肿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比较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穴位敷贴过程中产生的水疱与被高温烫伤的患者水疱内液体中的蛋白质组差异。方法:收集15例慢性支气管炎采用穴位敷贴治疗后起疱患者和20例被高温烫伤的患者疱内液体,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差异蛋白表达。结果:确定穴位敷贴组与烫伤组差异蛋白质点14个,最终成功鉴定13个。其中同一个蛋白对应6个不同的差异蛋白点,有一个差异蛋白点匹配到2个不同的蛋白,因此共得到9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5个蛋白表达上调,4个蛋白表达下调。与烫伤组发疱内容物相比,穴位敷贴发疱治疗组的纤维蛋白原β链、纤维蛋白原γ链、半乳凝素-10、触珠蛋白、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的表达较烫伤疱液上调,α1-抗胰蛋白酶、α2-HS糖蛋白、α2巨球蛋白、簇蛋白的表达下调。结论:穴位敷贴治疗与烫伤所致水疱内液体蛋白质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差异蛋白主要涉及抗凝血、免疫调节、抗炎、抗凋亡等作用。这提示穴位敷贴发疱可能使机体具有较强的凝血功能、免疫功能、自我修复能力及抗炎抗感染能力,这可能是敷贴发疱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部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将104例165只眼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观察组(52例,85只眼)和西医对照组(52例,80只眼)。观察组口服栀子金花丸、对照组口服病毒灵各5d,两组均用无环鸟苷眼液、润尔乐眼液、泰利必妥眼膏点眼。结果,中西医结合观察组的治愈率、疗程均优于西医对照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具有疗效高、疗程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大疱型带状疱疹多发生于免疫力低下,如老年患者、恶性肿瘤及长期使用抗癌药物者。我科自2000年6月-2006年6月采用抽疱法联合药物、微波治疗大疱型带状疱疹25例,疗效满意,并与非抽疱法综合治疗大疱型带状疱疹作对比,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周丹  裴广华 《安徽医学》2020,41(1):113-113
<正>1病例资料患儿,男,13岁,因"阴囊外伤,左侧阴囊肿胀伴持续性刺痛1 h"就诊,入院查体:左侧阴囊红肿,较右侧增大,左睾丸触痛患儿拒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 47×109/L。急诊阴囊超声检查:左睾丸实质内近包膜处可见一大小约17 mm×12 mm×11 mm不均匀低强混杂回声团,边界清晰,形态尚规整,近前方包膜显示欠完整,包膜显示不清晰(见图1);彩色多普勒检查肿块内部未检出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左侧睾丸内血肿。患儿入院后给予抗炎对症治疗,治疗5 d阴囊肿胀未见缓解,无刺痛感,再次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肿块较前无明显变化。再次查体:阴囊无红肿,左睾丸上方质韧,临床考虑睾丸  相似文献   

20.
患者罗××,男性,23岁,吹号员。病案号34120。主诉左侧扁桃体长一肿物,异物不适感两年余。1982年10月12日入院。1980年8月×日练习吹号后,左侧扁挑体上方长一血疱,微痛有异物感。两天后血疱溃破,流出少量血水。以后在溃破处长一红色小肿物,逐渐长大,异物不适感加重。检查:左侧舌腭弓与扁桃体上极间有一带蒂椭圆形蚕豆大,表面光滑质软之肿物,深呼吸时肿物可随呼吸活动。初诊为扁挑体息肉,10月16日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