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B型糖尿病(DM)又称特发性1型DM或非典型DM,为非自身免疫损伤所致,但病因尚不明。其临床特点为:发病急骤,高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A1c不成比例,血中胰岛自身抗体阴性,血、尿C-肽水平降低,无胰腺炎,但是血清胰淀粉酶及弹性蛋白酶水平升高,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趋势。治疗应以胰岛素为主,辅以口服降糖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2.
3.
特发性1型糖尿病诊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智广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24(4):269-270
糖尿病的分型在临床上有时候是很困难的,随着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新的分型诊断标准的提出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进一步地确认,糖尿病的分型已按照病因和发病学划分。急性起病的1型糖尿病,检测抗体如阳性可诊断为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如果抗体阴性,可诊断为特发性(非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田坚 《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4,12(4):10-11
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变、恶性肿瘤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位杀手,在人类随着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增加的今天。对糖尿病病因与临床研究的逐渐深入,糖尿病的分型更加接近病因学。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1999年世界糖尿病组织(WHO)将1型糖尿病分为自身免疫性(即1A型糖尿病)和特发性(idiopathic type 1 diabetes,即1B型糖尿病两类。特发的1B型糖尿病具有以经典的1型糖尿病起病方式:自发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DKA)急性起病;也更多倾向2型糖尿病的特征:发病年龄大多在四十岁以前,体型大多肥胖,常有明显的家族史:检查以高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成比例。血尿C肽水平降低,发病时血胰淀粉酶及弹性蛋白酶水平升高。以及胰岛自身免疫抗体(GAD—Ab、ICA、IAA)始终阴性为特点。特发性1B型糖尿病ADM以其不同与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也不同与2型糖尿病的异质性备受全球的关注,所以又称为“非典型糖尿病”(ADM)。那么,ADM在治疗上具有下述特征。 相似文献
5.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糖尿病认识的逐渐深入,其诊断和分型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提出的新的分型诊断标准中,首次将1型糖尿病分为自身免疫(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两种亚型,即1A型和1B型糖尿病。虽然按照病因学和发病机制对糖尿病进行分型、诊断已成为人们的理性认识,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对1B型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特征等诸方面仍不十分明确。故名特发性1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其亚型诊断探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本期发表了周智广等的论著“特发性1型糖尿病(TlDM)的临床特征及其亚型诊断探讨”一文。该文具有以下特点:(1)为国内首先报道对特发TlDM的临床研究结果;(2)报道84例,是迄今文献报道病例数最多的;(3)作为横向临床研究观察较全面,不仅有临床特征,也包括了实验室指标;(4)结合临床进行了HI。A—DQ基因型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分析;(5)总结特发性T1DM临床表现异质性特点,提出了对我国特发性TlDM可进一步检测HI。A—DQ划分亚型的观点。自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断分型建议中正式提出“特发性T1DM”以来,国内外大样本系统的临床研究报告甚少。本文作者在国内首先建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等可靠的实验诊断方法,历时5年,先后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4项科研基金的支持,进行了从临床、实验室乃至分子生物学的系统观察,因此,无论从该文病例数量和观察的广度与深度上,对我们认识和进一步研究特发性T1DM都有重要的学术参考意义。我国糖尿病研究的奠基人,著名内科学家王叔成教授生前说过:临床研究只要有客观临床依据,哪怕只是提出一个问题或见解就是一篇好文章。本刊乐意优先发表好的临床研究文章,欢迎广大作者来稿时声明走快速通道,对符合本刊要求的优秀论文,编辑部将尽快发表,以便同道们能及时分享您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8.
当前主要是通过充外源性胰岛素来治疗1型糖尿病,将血糖水平维持在生理范围内,减少酮症酸中毒等各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应尽可能减少低血糖、血糖波动,对高血糖说导致的微血管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进行有效预防或者是延缓,达到延长预期寿命的目的.常用的基础胰岛素仍达不到理想的基础胰岛素的要求,促使人们不断进行新型胰岛... 相似文献
9.
10.
11.
暴发性1型糖尿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发性1型糖尿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胰岛β细胞几乎全部破坏,临床上常以严重的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但糖化血红蛋白却接近正常,并叮伴有胰酶水平的升高.该病在亚洲人群中多见,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凶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时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及免疫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1型糖尿病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就基因治疗1型糖尿病进行了广泛的实验性研究,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下列三方面:①诱导胰岛β细胞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耐受,以阻止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破坏;②体外构建具有生理调节必胰岛素分泌的功能细胞,以供体内移植;③逆转代谢素乱,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1型糖尿病的诊断及鉴别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于特发性1型糖尿病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且有较大争议。依据WHO分型建议并结合我们的临床研究结果,现初步提出特发性1型糖尿病的诊断依据供参考:(1)以自发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急性起病;(2)无胰岛自身免疫的证据;(3)排除已知病因的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具备上述三点可确诊。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下列事项:(1)存在经典1型糖尿病的起病方式,即以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急性起病,病程多在数周,短则数天,最长不超过6个月,否则难以鉴定是1型或2型糖尿病。(2)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ADM发病年龄多大于30岁,且发病时多数肥胖或超重,男性多见;文献报道67%~84%有糖尿病家族史。我们观察一组胰岛自身抗体阴性及同时不携带1型糖尿病HLA-DQ易感基因者中,45%、69%有肥胖,1/3、1/2有糖尿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14.
1型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使每个糖尿病儿童都能正常生活,愉快成长。但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走出治疗中的误区,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18岁以下1型糖尿病病人管理状况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和评估北京地区儿童青少年 1型糖尿病病人的控制和管理情况。 方法 北京儿童医院进行管理的 18岁以下的病程 1年以上 1型糖尿病病人 12 3例。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协会统一问卷和标准采血测量HbA1 c。 结果 该组 1型糖尿病病人控制状况并不满意 ,平均HbA1 c为 9.8%,在亚太地区排为中下水平 ,管理方法需要改进。病程长短不是糖尿病控制好坏的决定因素 ;学龄前发病的病人易于管理 ,青春期较差 ;女性较难控制。血糖自我检测次数少 ,每月约 2次 ;胰岛素注射次数 92 %以上为每日注射 2次 ,明显少于西太地区 (WPR)平均水平。胰岛素用量不足 ( 0 .77± 0 2 5U·kg- 1 ·d- 1 ) ,与控制水平呈正相关。 结论 血糖自我检测少 ,胰岛素用量不足是糖尿病控制不良的主要因素。增加血糖自我监测次数和及时、足量的胰岛素治疗是改善糖尿病控制的主要方面。学龄前发病的病人依从性好 ,糖尿病得到了满意的控制 ,说明对糖尿病病人的管理比疾病本身对胰岛素的依赖更重要。 相似文献
16.
王毅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9,25(4):342-344
<正>自日本Imagawa等~([1])于2000年首次提出暴发性l型糖尿病(fulminant type l diabetes mellitus,FT1DM)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中国人FT1DM病例报道越来越多,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3例F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FT1DM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7.
儿童1型糖尿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对我国 16个省、市和自治区<15岁的 1型糖尿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显示其年发病率为 0 .5 7/ 10万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本病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 ,给患儿及社会造成极大负担 ,故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 [1 ]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本病是一种在遗传基础上由环境因素触发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自身免疫反应的标志是胰岛的单核细胞浸润 (胰岛炎 )。这种破坏过程与 Th1细胞因子 (IL - 2、IFN -γ、TNF-α)过多及 Th2细胞因子 (IL - 4、IL- 10 )等低表达有关 ,导致细胞因子不平衡 ,…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泵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短效胰岛素(CSII)对儿童1型糖尿病(T1DM)的治疗效果。方法 ①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治疗6例传统胰岛素治疗(CIT)血糖控制不满意的TDM患儿。并比较其用泵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k)、胰岛素(INS)用量、胆固醇(CH)及甘油三酯(FG)的变化;②治疗组用泵后上述代谢指标与33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①治疗组用泵后FBG、2hPBG、HbAk、INS用量、TG均较用泵前显著降低;用泵后INS用量减少16%;用泵后患儿依从性增高。②治疗组用泵后FBG、CH及TG均较正常对照组无差异,2hPBG、HbAk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但均达到强化治疗目的。结论 ①CSII治疗儿童TDM可显著改善其代谢指标,使血糖和血脂降至正常和接近正常。②CSII治疗儿童通过改善HbAk及血脂TDM,可延缓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
邱卫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7,(9):33-33
运动早已成为心脏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必备治疗手段。但对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是否同等重要?过去因为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尚少,因之其结果尚未有定论。最近,研究显示,如果不是同等重要,也应该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