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终末阶段,肝硬化的进展与体内乙型肝炎病毒水平相关,长期有效的病因治疗使肝硬化部分逆转成为可能。西医抗病毒治疗显示了控制病原学因素的重要临床意义,契合中医学"邪去则正安"的治疗理念。从中医温病学理论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属于"伏邪"范畴,性质为湿热疫毒;湿热疫毒稽留血分、瘀热入络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核心病机。从病证结合角度出发,治疗中强调"祛邪为先",中医基本治法为清热解毒、化瘀消癥,以自拟三甲复肝饮为基本方剂,根据不同病情进行加减,配合规范的抗乙肝病毒治疗,同时辨证应用抗肝纤维化中成药,以期及时阻断、延缓或逆转肝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从肝论治失眠理论基础丰富,针刺从肝论治失眠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基础,本文重点分析针刺从肝论治失眠的取穴思路,以丰富"从肝论治"失眠理论的临床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3.
隐源性肝硬化是指临床上未能查出病因的肝硬化,目前在西医学尚无明确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病属于中医"肝积""积聚"范畴,其形成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常以补益肝肾,疏肝健脾为基本治疗原则。本文通过观察1例经过中医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的隐源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例,探讨肝脾同治在隐源性肝硬化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肝病失眠在慢性肝病发病与治疗过程中极为常见,其病势缠绵,迁延难愈,且患者主观感受痛苦,对患者精神及生活易造成不良影响,从而阻碍肝病的治疗恢复。尹常健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30余年,对中医药防治常见肝脏疾病的诸多领域见解独到,对于肝病失眠的治疗亦是成效显著,经验颇丰。从以下几方面深入阐述了尹常健治疗肝病失眠的用药经验及学术思想:慢肝失眠的特点;治疗慢肝失眠的重要环节;慢肝失眠的主要证型;"急则治标"是治疗慢肝失眠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从肝论治"焦虑障碍的研究显示,机体内部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常,经脉郁滞不畅是焦虑障碍的基本病机;以焦虑为主症的患者多表现为易怒、多虑、失眠、多梦、心悸、乏力、善太息、脉弦等症状,而此类症状多与肝的生理功能关系密切;从肝论治为主要治疗方向,结合其他脏腑气血阴阳辨证论治,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肝炎后肝硬化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使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属于中医的"肝积"、"积聚"、"胁痛"范畴。在我国,由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居于首位[1]。肝硬化发展至中晚期,则易并发肝硬化腹水、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危重症。  相似文献   

7.
<正>王辉武为重庆市名中医,学验俱丰,现将其治疗失眠的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火热是导致失眠最常见的病因。在《内经·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论述中,"皆属于火"的有五条,均与失眠有关。"火"有"实火"或"虚火"之别。王教授认为,心藏神而主睡眠,起主导作用,但心主神明需肝、脾、肾共襄。因肝藏血,血舍魂;脾主运化,生化气血,脏腑均赖气血滋养;心为君火,肾为真水,水火既济方可心肾相交。失眠的基本病机为心神出  相似文献   

8.
黄俊山教授从肝脏生理病理特点认识失眠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肝郁失疏、心神不宁或肝血亏虚,心神失养是肝脏病变导致失眠的主要病机。黄俊山教授临床辨证论治,将失眠归纳为肝郁型、肝亏型及肝郁血亏型三类基本证型,从肝论治,分别以松郁安神方、酸枣仁汤、松郁安神方合酸枣仁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对黄俊山教授从肝论治失眠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肝硬化(以下简称乙肝肝硬化)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到后期的结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在肝硬化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长期以来诸多医家采取"肝脾同调"治疗肝硬化取得较好疗效。文章通过对肝脾在生理、病理方面的联系与影响,结合中医经典理论、临床实践经验读书心得,从疏肝、柔肝、补肝三方面探讨"肝脾同调治疗乙肝肝硬化"。  相似文献   

10.
失眠为当今社会困扰人们的常见疾病之一,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中医药文献记载失眠的病因病机虽多,但总体以阴阳不交、营卫失调、脏腑功能失衡为多见,而五脏之中尤与肝关系密切。肝主疏泄与藏血、开窍于目、丑时肝经旺盛均与失眠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为从肝论治失眠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临床上依据从肝论治失眠的中药方剂、针灸推拿、针药结合等治疗方法已取得显著疗效,可见现今临床对于失眠的诊疗可以从肝论治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梁瑞敏主任医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所长。结果梁瑞敏主任医师认为"邪(毒)瘀成积,积损致虚,毒、瘀、虚博弈,肝脾肾受损,气血水失调"是肝硬化鼓胀腹水的基本病机,临床上主张以治病求本为基本治则。结论其治疗经验为:突出祛邪解毒、益气活血补虚之法;病、证结合,治病必求其本。  相似文献   

12.
失眠在当前社会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失眠因用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的优点,已成为中医的一大优势病种。目前中医界治疗失眠多以"心藏神"为理论依据,围绕心主神明来论治,本文另辟蹊径,以"肝藏血,血舍魂"为依据来讨论从肝论治失眠的方法,并结合叶人医师治疗失眠的典型临床案例来阐述从肝论治失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患者中慢性失眠症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中医证候和病机特点。方法:收集启东地区"肝癌早诊早治"队列中HBV慢性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候信息,并发失眠患者进一步采集其失眠相关信息,探讨该人群失眠的中医证候特点。结果:慢性失眠症在调查的HBV感染患者中患病率为7.71%,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为17.37%。慢性失眠症患者的中医证型以湿热蕴结证和瘀血阻络证最为常见,且这两个证型在伴有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较非肝硬化患者更为常见。湿热蕴结证患者的失眠特点为易醒、多梦、睡眠时间短;瘀血阻络证患者失眠特点为易醒、多梦、失眠病史长、入睡困难。在HBV感染并发失眠患者中,瘀血阻络证与湿热蕴结证多相兼为病。结论:失眠为HBV感染患者常见病症,随病程进展患病率增高;其病机与肝胆湿热、热扰心神和瘀血阻络、神窍失用有关,两者常相兼为病,且具有一定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陈华德教授从事中医和针灸研究30余年,擅长运用调肝安神法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较好。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陈师治疗失眠症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失眠多为情志失调,劳倦内伤所致。其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衡。陈师认为,心与肝在调节情志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心主血,肝藏血,两者配合,共同促进血液的运行;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两者协调,气血和平,才能精神饱满,情志舒畅。2治疗方法陈师认为,针刺治疗失眠应以"调达肝气,安养心  相似文献   

15.
失眠的八纲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八纲辨证的角度梳理失眠的常见病因、病位、病性、病机。失眠以里证为多见,病位主要在心、脾、肝、胆、胃、肾、经络,但并非全无表证,可有"表里同病"情形;热证失眠的常见成因为心火、肝火、痰火、脾倦火郁等,寒证失眠多从胆气虚冷立论;虚证失眠常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肝血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肝血虚证、心胆气虚证、心肾不交证、阴虚火旺证等,核心为神失所养;实证失眠常见肝郁化火证、心火炽盛证、痰热内扰证、胃腑不和证、瘀血内阻证等,核心为神识扰动;阳证失眠多为阳不入阴,而阴证失眠则多为阳气入阴困难。  相似文献   

16.
王宝亮教授为河南省名中医,行医三十余载,精于中医内科,擅长治中医脑病,尤擅辨证论治失眠证。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生与心、肝、脾、胃、胆等都有一定的关系,病性有虚有实。王宝亮教授潜心研究,指出失眠与心、肝关系最为密切。心主神明,肝藏魂,神魂不安而不寐。王教授主张从"清心安神、养心安神、镇心安神、泻肝"治疗失眠,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朱祝生教授认为,"失眠"的发病主要和心、肝有关,肝郁血虚是本病最主要的病机;肝为起病之源,心为受病之所。老师临症50多年,审证求因,狠抓病机,辨病、辨症与辨因相结合,临床治病推崇"百病皆生于气"的理论,重视肝对人体气机条畅作用,提出治疗失眠需重视肝的疏泄和调养,疏肝调肝、兼以养血安神贯穿该病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18.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成肝硬化的一个中间过程,目前西医在抗肝纤维化的治疗中存在着较多局限,中医认为本病的基本病理为"血瘀",活血化瘀的中药制剂及复方在肝纤维化的治疗中有着肯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总结周信有教授治疗病毒性肝硬化的经验。认为外感毒邪,血络瘀阻,肝、脾、肾三脏虚损是病毒性肝硬化的基本病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培补肝脾肾、理气利水是其治疗大法。通过应用"复方多法,综合运用,整体调节"的思路,创立了消积1号方治疗病毒性肝硬化肝郁脾虚及肝郁血瘀型、消积2号方治疗脾肾阳虚及虚瘀癥积型。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体质,灵活把握攻补兼施,做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并且重视患者心理状态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正>清利活血汤是海派中医丁氏内科传人、上海市中医医院肝科已故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韩哲仙的治肝名方,对慢性肝病肝功能指标持续异常有较好的疗效。隐源性肝炎(或称原因不明性肝炎)由于发病隐匿,对肝损害的原因不明,临床上常通过各种检测手段,采取排除法来"诊断"。其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肝纤维化指标异常,肝肿大或肝硬化,少数可出现重型肝炎。很多患者发病期间基本无症状,或仅有乏力,神疲,肝区不适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