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PPSF)联合椎体成形术(percuta 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GenantⅢ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使用PPSF联合PVP治疗的83例GenantⅢ度OVCFs患者(联合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9例,女64例,年龄(73.6±11.0)岁。并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行单纯PVP治疗的8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5例,女68例,年龄(75.5±10.6)岁。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6、12、24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日常腰椎活动功能障碍进行评估,并观察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的随访时间>2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10-2013-05有明确外伤史的单节段轻、中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49例,20例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29例行PKP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术后第7天及随访过程中患者疼痛VAS评分,椎体前缘、中部相对高度及局部后凸角(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KP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低于椎弓根螺钉组(P0.05)。术后7天、3、6、1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椎体前缘、中缘相对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局部后凸角明显矫正(P0.05)。两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治疗年龄偏低轻、中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良好,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达到与PKP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0月~2009年4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6例,其中61例82个椎体接受PVP治疗,男21例29个椎体,女40例53个椎体,年龄65~96岁,平均78.3岁;45例55个椎体接受PKP治疗,男17例21个椎体,女28例34个椎体,年龄68~90岁,平均77.1岁。术前及术后1d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测量伤椎高度,随访伤椎高度丢失情况,记录骨水泥渗漏及随访期间邻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PVP组术前和术后1d VAS分别为6.7±1.4分和2.1±0.7分,PKP组分别为6.9±1.2分和2.2±0.9分,每组术后VAS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间点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55例、PKP组4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18个月。PVP组和PKP组术后伤椎高度分别较术前增加2.4±1.8mm和9.2±2.2mm,术后12个月随访伤椎高度分别丢失0.8±0.5mm和1.9±0.8m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术中骨水泥渗漏28例33个椎体,PKP组15例17个椎体,PKP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PVP组(P<0.05)。随访期间PVP组发生相邻椎体骨折9例,PKP组6例,两组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止痛效果均较好;PKP的复位效果优于PVP,较少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术后椎体高度再次丢失较明显;两者术后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2):2103-210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VAS评分、ODI指数及X线片所测伤椎前缘高度来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1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其中男69例,共80椎,女81例,共100椎。年龄58~92岁,平均70.3岁。[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有4椎出现骨水泥渗漏,未出现严重并发症。VAS评分、ODI指数、椎体前缘高度三项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4例(46个椎体),采用经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 每个椎体手术时间平均38 min,出血量平均35 ml,注入骨水泥平均4.2ml.骨水泥渗漏率17.4%.术后24 h内疼痛症状消失25例,明显缓解9例.结论 单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操作简单,手术风险小,术后镇痛效果肯定,远期椎体恢复良好,特别适合中度压缩、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新鲜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收治的63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采用手法复位结合PVP方法分为观察组32例,采用PKP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例数、住院天数、治疗费用,以及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AVH)、伤椎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例数、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AVH、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对比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PVP与PKP治疗OVCF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手法复位结合PVP具有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2):2050-2054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多椎体(≥3)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2016年2月收治的45例(147个椎体)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PKP治疗,术中应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均顺利完成。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和ODI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测量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央高度和Cobb角及随访时的并发症。[结果]11例(15椎)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相关神经或脊髓症状。术后平均随访(16.80±3.51)个月(12~23个月)。患者的VAS评分由术前的(6.73±1.03)分降低到术后的(3.58±0.89)分,末次随访时为(1.16±0.85)分(P<0.05)。ODI评分由术前的(69.62±5.07)%降低到术后的(34.44±3.10)%,末次随访时为(16.27±2.79)%(P<0.05)。影像测量方面,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6.24±1.46)mm恢复到术后的(19.38±1.37)mm,末次随访时为(19.36±1.36)mm;伤椎中央高度由术前的(18.01±1.67)mm恢复到术后的(21.10±1.41)mm,末次随访时为(21.09±1.67)mm;椎体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15.76±5.21)°矫正为术后的(9.23±3.95)°,末次随访时为(9.20±3.87)°;术前与术后影像测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与末次随访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有4例非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可靠,可迅速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9—2018-03间收治的7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组(40例)行PKP。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2组患者术后均获10~12个月随访,术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2组的上述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归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能有效恢复伤椎前缘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减少骨水泥渗漏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本组4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接受经皮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56~85岁,平均68·2岁。本组共61个椎体骨折,其中单椎体26例,两椎体骨折11例,三椎体骨折4例,四椎体骨折2例。椎体骨折部位T7~L5。术后对患者的疼痛、日常功能以及影像学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a以上,平均18·8个月(12~36个月)。平均VAS评分由术前8·6到术后2·3和最终随访2·7(P<0·001),Oswestry评分由术前55到术后30和最终随访35(P<0·01)。手术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由术前的12·20mm到术后的25·38mm和最终随访26·36mm。脊柱矢状位后凸畸形改善平均9·9°(4·3~22°),随访丢失平均1·6°(0·8~1·7°)。4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最终随访时有3例患者发生3个临近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的高度、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病人的功能,明显减少骨水泥的渗漏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新鲜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间的差异性.[方法]对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137个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折椎体根据术前MRI上信号强度的改变分为3种类型:Ⅰ型为新鲜型骨折,Ⅱ型为修复型骨折,Ⅲ型为陈旧型骨折,通过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压缩椎体前缘及中部高度恢复情况、局部Cobb's角及VAS评分变化情况来评估3种不同类型之间手术疗效的差异.[结果]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所有患者的疼痛症状均得到迅速而有效地缓解,VAS评分由术前的8.09±1.12下降为术后的2.31±0.91及随访时的2.26±0.88.所有骨折椎体Ⅰ型41例、Ⅱ型69例、Ⅲ型27例.Ⅰ、Ⅱ型椎体术后各项评估指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而Ⅲ型椎体手术前后各项评估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新鲜骨折疗效要明显优于陈旧性骨折,应在发现患者存在压缩骨折后尽早施行手术.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PPSF)结合伤椎骨水泥强化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4例胸腰段OVC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1例,女63例;年龄65~70岁,平均67.2岁;T_(11)15例,T_(12)32例,L_129例,L_21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PSF结合PVP治疗组(A组,43例),PVP治疗组(B组,51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骨水泥用量、术后卧床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1年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Cobb角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94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5个月。手术时间A组为(96.2±28.7)min,B组为(31.8±10.6)min;术中出血量A组为(62.2±25.5)ml,B组为(25.4±10.9)ml;伤椎骨水泥用量A组为(5.5±0.5)ml,B组为(4.9±1.1)ml;术后卧床时间A组为(5.1±1.8)d,B组为(1.8±0.7)d。A组较B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伤椎骨水泥用量更大,术后卧床时间更长(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及1年伤椎高度百分比、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恢复。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A组[(85.6±3.5)%和(11.9±5.3)°]均优于B组[(84.2±4.5)%和(15.3±3.4)°](P0.05)。B组出现3例伤椎再次骨折塌陷的情况。两组患者术后3 d、1年VAS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PSF结合PVP较单纯采用PVP治疗胸腰段OVCF,能获得较强的椎体强度和刚度,更有利于改善伤椎的复位效果,维持伤椎高度,防止椎体塌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正骨手法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单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单节段OVCF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60~83(70.43±7.31)岁;骨密度-3.30~-2.50(-2.84±0.24) SD;T10 1例,T11 4例,T12 11例,L1 7例,L2 7例,L3 5例,L4 3例,L5 2例;采用正骨手法结合PVP治疗。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60~82(68.98±6.94)岁;骨密度-3.40~-2.50(-2.76±0.23) SD;T10 2例,T11 3例,T12 13例,L1 11例,L25例,L3 3例,L4 2例,L5 1例;单纯PKP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及术后3、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2个月伤椎局部后凸角、椎体楔形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比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均获得随访,治疗组随访时间13~22(16.82±2.14)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13~23(16.45±2.56)个月。治疗组3例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对照组1例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1例术后出现下肢皮肤感觉障碍;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VAS、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治疗组VAS (3.68±0.62)分与对照组(4.00±0.7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12个月VAS、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及术后12个月局部后凸角、椎体楔形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骨手法结合PVP治疗OVCFs相对于单纯PKP在术后早期疼痛缓解方面更具有优势;在椎体高度恢复方面,正骨手法结合PVP与单纯PKP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6):571-57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PKP)各43例。观察两组围手术期资料、伤椎Cobb角、手术前后VAS评分、术后伤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KP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伤椎高度增加都明显高于PVP组(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压缩率、伤椎Cobb角显著降低,且PKP组术后椎体压缩率、伤椎Cobb角显著低于PVP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效果满意,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改善患者椎体高度、伤椎畸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10-2019-09间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PVP组和PKP组,各48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2组患者的Co...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KP治疗86例老年新鲜OVCF患者,观察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年。VAS评分、ODI、椎体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及中部高度变化等5项指标术后2 d及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未出现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神经或神经根损伤、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PKP治疗老年新鲜OVCF疗效确切,手术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KP手术治疗44例中上胸椎(T8椎体及以上胸椎)OVCF患者。记录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1(14.4±6.0)个月。单个椎体内骨水泥注射剂量1.5~3.8(2.4±0.5)ml,手术时间28~110(45.4±13.8)min。术后3 d、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Cobb角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均无神经压迫症状;术后发生3例其他椎体再骨折,其中2例再次行PKP治疗,1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缓解。结论PKP治疗中上胸椎OVCF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20.
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估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5月-2008年10月应用Kyphon球囊扩张系统行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13例8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男2例,女11例;年龄80~87岁,平均83.2岁。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共17个椎体骨折。随访观察患者的疼痛以及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前VAS评分为(8.8±1.6)分,术后24h为(2.2±1.3)分,随访期末为(2.3±1.5)分,术前与术后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与随访期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高度术前平均为14.60±1.25mm,术后244h为23.30±0.92mm,末次随访时为22.50±0.35mm;伤椎后凸角度术前平均为30.40±1.75°,术后24h为12.30±1.10°,末次随访时为13.51±0.50°。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显著缓解疼痛、有效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