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良性胆管狭窄是由各种非肿瘤性因素导致的胆管纤维组织增生、瘢痕挛缩形成的胆管纤维性狭窄,多由医源性胆管损伤、肝胆管结石及胆管炎反复发作所致,其中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性狭窄尤为常见。肝门部胆管狭窄部位较高,治疗难度大,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高,是当前胆道外科的难题之一。本文阐述了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发生的常见原因及其发生机制,胆管狭窄的诊断、分型及其与恶性狭窄的鉴别,并详述了胆肠吻合、自体组织修补及内镜下治疗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的优缺点和适应证。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的病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目前难以形成单一固定的治疗模式,应根据不同病因及分型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也称纤维性胆管炎或狭窄性胆管炎,1924年法国医生Delbet首先报道,所以又称Delbet病。PSC是一种慢性胆管壁阻塞性疾病,以肝内外胆管的慢性进行性炎症及纤维化改变、最终导致胆管变形和节段性狭窄为特征的病变。1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前瞻性地评价肝门胆管良性狭窄的处理方式与近远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观察了按病因不同分为4组的25例患者,分别以不同方式治疗所取得的近远期疗效。结果 肝门胆管空肠吻合术治疗良性医源性肝门胆管狭窄疗效确切,随访期间返流性胆管炎1例,发生率较低,仅为10%,肝门胆管原位整形保持了胆管生理学的完整性,惟需可用的良好的自体修补组织及合理的手术设计两个因素;含石的萎缩右半肝切除加肝门胆管整形既达到了清除病灶的目的,又保持了胆管的通畅性及生理功能的完整性;气囊扩张虽对轻度环形狭窄有良效,但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伴肝门管状狭窄气囊扩张疗效欠佳。结论 根据不同病因选择各异的治疗方案(个体化),处理肝门胆管良性狭窄可获近远期良效。  相似文献   

4.
高位胆管梗阻的外科治疗原则对降低再手术率的意义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良性高位胆管狭窄、梗阻多为肝胆管结石和胆管损伤的继发病变。有的病例虽经再次或多次手术仍反复发作胆管炎、梗阻性黄疸。如不及时、有效解除梗阻 ,最终导致慢性淤胆性肝脏改变、肝功毁损或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预后不良。良性高位胆管狭窄梗阻的原因主要是肝胆管结石、反复胆管炎继发胆管狭窄 ,其次为高位胆管损伤所致。我们曾统计一组单纯肝门胆管良性狭窄 73例的原因 ;肝胆管结石占 6 5 8% (48/ 73) ,高位胆管损伤 2 6 % (19/ 73) ,胆囊结石Mirizzi征 5 5 % (4/ 73) ,不明原因的瘢痕性狭窄 2 7% (2 / 73)。实际上高位胆管梗…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我院肝内胆管结石病行保留Oddi括约肌的胆管狭窄整形术(Oddi sphincter-preserved cholangioplasty with hepatico-subcutaneous stoma,OSPCHS)96例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我院1994年6月~2006年12月肝内胆管结石病行OSPCHS后随访达3年以上96例的临床资料,报道OSPCHS术后胆管炎和与肝内胆管结石相关性腹痛复发病例的微创治疗结果及转归。结果96例中完全无症状的64例。症状复发32例,其中有与肝内胆管结石相关的腹痛13例,有胆管炎复发19例,胆管炎复发率为19.8%(19/96)。32例平均随访时间为8.1年(3~13.5年)。复发的原因包括残余胆道狭窄(5例)和残余结石(1例),新结石的产生(18例),新的良性胆道狭窄和结石(5例)以及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3例)。除3例拒绝进一步治疗外,16例经过切开皮下盲襻胆道镜治疗后继续随访3.2年无症状,10例有胆道狭窄合并结石(包括残余狭窄和新的狭窄)的仍然有胆管炎或腹痛症状,3例因罹患肝门部胆管癌死亡。结论OSPCHS术后结石和胆管炎复发的病例通过皮下盲襻切开胆道镜取石等治疗避免了再次开放的大手术。OSPCHS是治疗病变非局限化的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最佳选择;处理胆道狭窄仍然是预防结石和胆管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根据气囊血管成形术导管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经验,1978年 Molnar 首先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气囊扩张术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本文介绍1979~1984年间治疗17例胆管狭窄病人的经验。材料和方法:选择有高度手术危险性的17例胆管良性狭窄病人,男女各半,年龄为26~83岁。过去均曾进行了手术;其中6例为胆管肠道吻合,4例为远端胆管狭窄伴残余结石,3例为肝内胆管狭窄(1例伴肝内脓肿),2例为硬化性胆管炎。经皮肝穿刺引流胆管48小时以上,使肝功能改善和胆管炎消退后,取 Olbert 血管成形气囊导管,气囊直径为6~8mm,内灌造影剂,在透视下沿导引钢丝置入胆管狭窄部,充盈气囊自30秒至2分钟以扩张狭窄部。再重行插入导引钢丝更换多孔导管,作内外胆管引流。结果:经引流和抗菌素治疗后10例的胆管炎症消退,肝功能恢复。术后1例发生中度急性胰腺炎,可能系导管影响姨管,但很快恢复。2例因多次操作而发生胆管炎,其后使用多孔导管引流狭窄胆管的近远端和抗菌素后,未再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良性胆管狭窄是胆管外科复杂的病变与并发症,多由胆管损伤、肝胆管结石和胆管炎反复发生所致。其后果是导致肝实质损害、胆汁性肝硬化,治疗颇为棘手。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经腹腔镜胆囊、胃、十二指肠、肝脏切除逐渐成为常规手术,由此引起的胆管损伤越来越多。良性胆管狭窄处理的难易程度、手术的风险差别较大,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  相似文献   

8.
良性或恶性病变导致的肝总管或肝管分叉处狭窄由于距离肝脏很近,辨认及分离非常困难,胆道再建难于完成.作者曾报道采用手术放置经肝胆道内支架加肝管—空肠吻合术的方法治疗这类疾病.术前经皮穿刺向肝管内插入Ring导管,有助于术中分离肝外胆管及胆道再建.本文报道了55例经该手术治疗的近侧胆道狭窄的病人,术前均行经皮胆管插管.25例系近端胆道肿瘤,19例系硬化性胆管炎,11例系良性胆管狭窄.各例均  相似文献   

9.
高位胆管良性狭窄的诊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位胆管良性狭窄是胆道外科复杂的病变与并发症,多由胆管损伤、肝胆管结石和胆管炎反复发生所致。其后果是导致肝实质损害、胆汁性肝硬变,治疗颇为棘手,至今仍是困扰外科医生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应用带蒂自体组织修复肝门部胆管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带蒂自体组织修复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 1989-2003年应用带蒂胆囊壁瓣修复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38例、直用带蒂胃壁片2例及肝圆韧带脐静脉片2例修复肝总管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术后无明显胆瘘、出血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术后T管造影显示胆道通畅无狭窄。术后随访40例6个月至14年,2例因术后胆管炎发作,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应用自体组织带蒂胆囊壁瓣,肝圆韧带脐静脉片及带蒂胃壁片修复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符合生理,取材方便,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