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贝伐株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建阳第一医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39例.常规组予以含伊立替康的FOLFIRI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伐株单抗.比较2组临床疗效,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  相似文献   

2.
李杰 《河北医药》2012,34(8):1157-1158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与伊立替康联合用于晚期结直肠癌二线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2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贝伐单抗与伊立替康联合的生物化疗手段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2例患者中,有8例(36.4%)部分缓解(PR),12例(54.5%)稳定(SD),2例(9.1%)进展(PD),有效率(ORR)为36.4%,疾病控制率(DCR)为90.9%.治疗耐受性良好,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和腹泻.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二线治疗效果好、疾病控制率高、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与雷替曲塞方案在氟尿嘧啶类药物耐药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2019年收治的氟尿嘧啶类耐药的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照组30例,应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方案(IR);实验组30例,应用IR联合贝伐珠单抗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ORR分别为6.67%和3.33%,DCR分别为66.67%和53.33%,两组ORR和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位PFS分别为6.0个月和3.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 4)。两组不良反应以Ⅰ/Ⅱ级多见,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实验组蛋白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如出血、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皮疹、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与雷替曲塞方案可提高既往氟尿嘧啶类治疗耐药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期增加,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分析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贝伐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晚期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经过了一线治疗无效,采用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贝伐单抗进行二线化疗,3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70例患者在治疗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1.4%(36/70);疾病的控制率为80%(56/70);所有患者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在经过针对性的治疗后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采用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贝伐单抗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能够达到有效地治疗效果,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的耐受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伊立替康是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药物,本文阐述了伊立替康在多项Ⅱ期、Ⅲ期临床研究中的研究结果,表明伊立替康与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帕尼单抗等靶向药物联合在一线、二线、多重耐药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但伊立替康与酪氨酸激酶抑制药、舒尼替尼等小分子靶向药物联合疗效不佳。而具体的药物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与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应用贝伐单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治疗于我院的6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不可一期切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贝伐单抗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方案化疗组)31例和对照组(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方案化疗组)32例,比较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用药4个周期后有效率为51.7%、病情控制率为8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应用贝伐单抗能显著增加化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贝伐单抗与化疗药物联合用于晚期结直肠癌一线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贝伐单抗联合5-Fu化疗方案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观察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疾病进展时间。结果 20例患者中,8例部分缓解(40%),10例稳定(50%),2例进展(10%),客观有效率为40%,疾病控制率为9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6个月。不良反应轻微,所有患者均可耐受。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效果较好、疾病控制率较高、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和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结直肠癌53例,其中试验组27例,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及卡培他滨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伊立替康及卡培他滨治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近期疗效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CR+PR(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24.15%,21.91%, P>0.05),疾病控制率(CR+PR+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30%,61.24%,P<0.05)。远期疗效比较,两组TTP分别为10.3个月、6.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8.2个月、1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没有差异,但试验组高血压发生率为27%,表现为舒张压升高,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及卡培他滨方案较单纯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且疾病控制率好,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可成为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粟英  罗聪 《中国新药杂志》2012,(24):2903-2906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肿瘤血管在肿瘤组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针对肿瘤血管的靶向治疗成为各种肿瘤治疗的策略之一。贝伐单抗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是抑制血管生长的重要单克隆抗体药物。本研究分析了贝伐单抗在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CPT-11)联合氟尿嘧啶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61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为经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等药物一线化疗失败者,行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方案治疗,第1天伊立替康180 mg/m2静脉滴注90 min,第1天、第2天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2天...  相似文献   

11.
回顾性分析本组40例应用贝伐珠单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不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不同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4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与贝伐珠单抗相关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高血压、出血等,发生率分别为10.0%、7.5%,但程度均为Ⅰ~Ⅱ度,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后得到显著缓解并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12.
焦勇  王巍 《北方药学》2016,(1):16-17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一线治疗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例无手术指征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未接受姑息化疗,接受以下方案作为一线化疗:替吉奥40mg/m2,2次/d,口服,d1~d9;伊立替康180mg/m2,静脉滴注, d1;14d为1个周期(IRIS方案)。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随访。结果:有40例可评价疗效,中位化疗周期数8(4~12),部分缓解14例,稳定22例,疾病进展4例,有效率为45.0%,疾病控制率为9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5个月(1.5~10.0个月)。主要毒副作用有皮肤色素沉着、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多为I~II度,III度以上毒性发生率为7.1%,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应用方便,近期疗效与目前标准方案相当,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贝伐单抗是否可以影响伊立替康所致肝脏脂肪变性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方法 建立结肠癌SW48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皮下注射伊立替康或伊立替康联合贝伐单抗,制作肝脏病理切片并观察肝脏的损伤情况,Real-time PCR检测肿瘤及肝脏组织内VE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了结肠癌SW480细胞裸鼠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国产伊立替康联合替加氟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9例,给予国产伊立替康180 mg/m2,d1,静脉滴注;替加氟15 mg/kg,d1~d5,静脉滴注,以21 d作为1个周期。结果对49例患者进行疗效评价,CR 1例(2.0%),PR 24例(49.0%),SD 10例(20.4%),PD 14例(28.6%),总有效率为51.0%,临床获益率为71.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1个月,中位患者生存期为14.5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23例(46.9%)、腹泻20例(40.8%)、恶心呕吐16例(32.6%)、肝功能异常15例(30.6%),主要是Ⅰ~Ⅱ度不良反应。结论国产伊立替康联合替加氟静脉滴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获益率较高,并且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是一种较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K-ras突变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K-ras突变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均接受化疗联合贝伐单抗(5mg/kg,qw)治疗,4周为1个周期,两个周期后根据RECIST标准评价疗效,并观察PFS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中有21例进行疗效评价,其中CR 0例,PR 5例,SD 9例,PD 7例。客观有效率为24%,疾病控制率为6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6.4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腹泻,其次为高血压1例,鼻出血1例,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无胃肠道穿孔病例。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可提高K-ras突变型的晚期结直肠癌的的疾病控制率,且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中伊立替康化疗疗效及毒性预测分子标志物。方法:收集国内外发表的文献并对伊立替康作用机制、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在其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肿瘤的异质性以及患者个体的差异性,不同的患者对于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很大,因此寻找化疗药物的潜在分子标志物是很重要的,可以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周明利  王春明 《安徽医药》2020,24(10):2090-2094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联合贝伐珠单抗对术后复发性大肠癌合并腹腔转移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80例病人(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3年 3月至 2016年 3月的复发性大肠癌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组)与观察组(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联合贝伐珠单抗组进行化疗),每组各 40例,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病人临床化疗效果、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化疗前后测得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差异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RR)与疾病控制率(DCR)(60.00%,  相似文献   

18.
耿淑美 《中国医药》2012,7(10):1254-1256
目的 评价伊立替康联合对症支持疗法在不能耐受联合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原发肿瘤、淋巴结及远处转移(TNM)分期均为Ⅳ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共24例,卡氏行为状态评分为40~ 60分,完全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1例).观察组患者第1、8天给予伊立替康125 mg/m2静脉滴注,30 ~ 90 min内滴完,联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5.4%(2/13),疾病控制率53.8%(7/1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0,疾病控制率为8.2%(2/11).治疗1年后随访,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53.8%(7/13)比27.3%(3/11),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8%(7/13)比27.3%(3/11),P<0.05].化疗的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可耐受,并未因此中断治疗.结论 与单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相比,伊立替康联合支持治疗可以改善不能耐受联合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且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替吉奥联合贝伐单抗对晚期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及癌胚抗原表达检验。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直\r\n肠癌患者62 例,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贝伐单抗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吉奥治疗。检测两\r\n组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指标以及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细胞因子水平无明\r\n显区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胞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r\n后观察组免疫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标志物无明显区别\r\n(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贝伐单抗联合替吉奥进行晚期直肠癌治疗,有着\r\n比较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将病人的免疫指标以及血清标志物水平进行有效改善,有着相对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中大力\r\n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80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进行一线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肿瘤标志物(癌抗原、多肽特异性抗原、癌胚抗原)水平及无疾病进展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57.50%、疾病控制率85.00%均高于对照组的35.00%、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20.00%、蛋白尿发生率15.00%均高于对照组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腹泻、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癌抗原125(36.50±10.50)KU/L、多肽特异性抗原(132.80±80.50)U/L、癌胚抗原(18.13±8.80)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55.30±11.20)KU/L、(278.30±90.60)U/L、(33.90±9.50)μg/L,无疾病进展时间(10.30±1.50)个月长于对照组的(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