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治疗Ⅰ组(常规瑞舒伐他汀剂量)30例和治疗Ⅱ组(高瑞舒伐他汀剂量)42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hs-CRP、TNF-α、IL-6、LVESD、LVEDD、LVEF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d LVE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d,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LVESD均低于同组术前,LVEF均高于同组术前,治疗Ⅱ组患者hs-CRP、TNF-α、IL-6、LVESD均低于治疗Ⅰ组,LVEF均高于治疗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应用后,改善炎性介质和心功能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PCI前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的心肌保护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ACS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在术后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50例在术前2 h接受1次瑞舒伐他汀治疗,术后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血清心肌酶(CK-MB)值与心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2 h对照组患者cTNT、CK-MB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观察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手术前,给予患者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可促使术中患者心肌损伤概率大幅降低,降低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对心肌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前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90例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40mg口服,且在介入治疗前2h加服一次瑞舒伐他汀40mg,术后治疗同术前;对照组术前应用瑞舒伐他汀10mg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心肌肌钙蛋白( cTnT )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肌坏死标志物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出现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对照组出现心肌梗死1例(2.22%),未出现心源性死亡。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均给予瑞舒伐他汀,可有效保护心肌,提高再灌注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PCI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于PCI术前30min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对照组于PCI术前30min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2组术后均继续每天口服瑞舒伐他汀钙10mg。比较2组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术前,2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2组患者的hs-CRP、TNF-α、IL-6水平均比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2组LVESD、LVED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LVEF均比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30d,2组LVESD及LVEDD显著低于术前、LVEF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心功能,且高剂量(20mg)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脂联素(APN)、脑钠肽(BNP)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择96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行PCI术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一般治疗)、治疗组32例(瑞舒伐他汀,10 mg/d)和强化组32例(瑞舒伐他汀,20 mg/d),记录住院期间及院外不良事件的发生.治疗组和强化组患者术前1周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开始服用上述药物,术后第1天、第4周及第8周空腹,取血清分别用EL]SA法和酶谱法检测APN、BNP浓度.结果 PCI术后第1天、第4周及第8周血浆中APN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5)术后第4周、第8周强化组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血浆中APN水平明显升高(P<0.05).PCI术后第1天、第4周及第8周血浆中BNP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4周、第8周强化组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血浆中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本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显著升高血浆中APN水平,降低血浆中BNP水平,从而保护冠脉血管内皮细胞,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效果优于瑞舒伐他汀普通剂量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选取我院治疗的129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所用他汀类药不同分为瑞舒伐他汀组67例和阿托伐他汀组62例,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血脂水平以及心功能分级变化程度。结果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TC、TG、LDL、hs-CRP明显下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但心功能等级、药物不良反应(4.48%)、心血管不良事件(10.45%)与阿托伐他汀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血脂、炎性因子的改善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瑞舒伐他汀的具体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患者12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每组31例,A组术前服用安慰剂,术后服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B组术前服用40mg瑞舒伐他汀,术后服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C组术前服用40mg瑞舒伐他汀,术后服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D组术前服用80mg瑞舒伐他汀,术后服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比较四组患者服药前后血脂水平、白介素18(IL-18)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总有效率。结果 服药前,四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服药后,C组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四组患者IL-18和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C组患者IL-18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B组、C组和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97%、70.97%、90.32%和74.19%,C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术前服用40mg瑞舒伐他汀,且术后按照20mg/d的剂量口服,可以显著改善体内炎性因子水平,调节血脂,整体效果较好,在临床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7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瑞舒伐他汀10mg组和瑞舒伐他汀20mg组,均综合干预高血压、高血脂等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血清TC、LDL-C、TG治疗后1个月开始明显下降,3、6个月均下降明显(P<0.05,0.01),Hcy瑞舒伐他汀10mg组6个月开始明显降低(P<0.05),瑞舒伐他汀20mg组3个月开始明显降低(P<0.05),两组颈动脉IMT 6个月开始明显降低(P<0.05),瑞舒伐他汀20mg组对Hcy及IMT作用明显优于10mg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舒伐他汀具有良好的调脂、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治疗6个月后可明显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  相似文献   

9.
马涛  李薇  薛瑞艳 《贵州医药》2022,46(4):553-554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PCI术前24 h内予以20 mg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照组PCI术前24 h内予以5 mg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两组术后均予以5 mg/d瑞舒伐他汀,检测两组术前术后hs-CRP、CK-MB、cTnI、CCr、SCr指标变化;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hs-CRP、CK-MB、cTnI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Cr、SCr均下降,但观察组CCr高于对照组,SC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肌梗死、对比剂肾病、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予以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有助于心肾功能的保护,降低术后近期不良心脏事件、心梗、对比剂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麝香保心丸对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82例PCI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①瑞舒伐他汀组;②联合组。治疗结束后将复行冠脉造影,比较两组PCI术后再狭窄率的差别,及血脂和CRP的水平。结果联合组冠脉支架再狭窄率低于瑞舒伐他汀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及联合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脂水平与瑞舒伐他汀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CRP水平与瑞舒伐他汀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麝香保心丸可降低血脂、抑制炎症,且可更有效的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  相似文献   

11.
张宏  姚威  罗平 《中国药业》2013,22(5):77-78
目的回顾性分析瑞舒伐他汀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医院行直接PCI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208例,其中106例患者术前应用辛伐他汀40 mg(对照组),102例患者术前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瑞舒伐他汀组)。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PCI术中给予患者硝酸甘油于冠脉内注射并静脉注射肝素。结果瑞舒伐他汀组患者术后CK-MB峰值小于常规对照组,1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常规对照组,STR例数多于常规对照组,1个月内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例数明显少于常规对照组。结论在直接PCI术前口服瑞舒伐他汀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缺血型心肌病患者血清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老年缺血型心肌病患者被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中BNP的水平,并作心脏超声检查及6min步行试验,评估心功能。结果瑞舒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较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容积、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及6min步行试验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降低老年缺血型心肌病患者血浆BNP水平,改善心脏功能,有益于缺血型心肌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单次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8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根据瑞舒伐他汀用药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前12 h给予常规5 mg瑞舒伐他汀联合术后5 mg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术前12 h给予负荷20 mg瑞舒伐他汀联合术后5 mg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学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血清肌酐)水平,术后6个月心肌梗死、心肌损伤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8.12±0.08)mg/L、肌酸激酶同工酶(3.57±1.78)U/L、心肌肌钙蛋白I(0.31±0.17)μg/L、血清肌酐(77.21±10.02)μmol/L低于对照组的(8.98±0.18)mg/L、(5.99±1.89)U/L、(0.56±0.25)μg/L、(89.78±22.82)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74.66±15.67)ml/(min·1.73 m2)高于对照组的(61.21±12.11)ml/(min·1.73 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心肌梗死发生率2.50%、心肌损伤发生率2.5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50%均低于对照组的17.50%、17.50%、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单次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血清学指标,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保护心肾功能,且可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其中A组30例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B组34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使用抽吸导管,C组32例行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三组术后者血管再通时的血流血管心肌梗死溶栓( TIMI)分级、TIMI心肌灌注( TMPG)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心肌酶学的变化、左室射血分数、左室重构指数等。结果3组临床基本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无明显差异( P﹥0.05)。C组TIMI 3级、TMPG 3级、心电图ST段回落超过50%的比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重构指数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CK-MB峰值及达峰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较A组TIMI 3级、TMPG 3级、心电图ST段回落超过50%的比例、CK-MB峰值及达峰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重构指数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PCI术不仅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再灌注,还可以提高患者左心室功能,抑制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74例未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脂正常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mg,睡前服用,1次/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于治疗后2周、12周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治疗组治疗12周hs-CRP、LVEDV、LVESV均较治疗2周和对照组均降低,LVEF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2周与治疗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逆转作用,可有效抑制心室重构,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探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机理。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住院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利尿、强心、扩血管等),治疗组予常规治疗结合小剂量瑞舒伐他汀5 mg/d治疗。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量2组血浆NT-proBNP、炎症因子(IL-6、IL-10、hs-CR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最大流速比值(E/A),并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判断疗效。小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后,NT-proBNP及炎症因子(IL-6、IL-10、hs-CRP)水平显著下降(P<0.05); LVEDD显著降低(P< 0.05),而LVEF和E/A显著升高(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小剂量瑞舒伐他汀能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NT-proBNP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7.
华先平  杨勇  陈平英 《医药导报》2011,30(6):743-746
[摘要]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或单药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CAS患者214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72例,瑞舒伐他汀组71例,联合组71例,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正常者60例作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瑞舒伐他汀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 qn,联合组口服瑞舒伐他汀 10 mg,qn,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所有观察对象均低脂肪饮食,CAS患者共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颈动脉IMT、斑块数目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浓度。结果①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阿司匹林组血清hs CRP、MMP 9均明显降低(P<0.05);瑞舒伐他汀和联合组HDL C明显增高(P<0.05),TC、TG、LDL C、hs CRP、MMP 9、颈动脉斑块数目及IMT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②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和联合组HDL C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TC、TG、LDL C、hs CRP、MMP 9、颈动脉斑块数目及IMT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或P<0.01);联合组hs CRP、MMP 9及颈动脉IMT均低于瑞舒伐他汀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均有抗CAS作用,瑞舒伐他汀优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能够发挥更显著的协同作用,机制与调脂、抗血小板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江苏医药》2012,38(14)
目的 探讨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 PCI手术患者182例均分为2组:A组PCI术前72 h应用瑞舒伐他汀20 mg(每晚睡前口服)强化治疗;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睡前口服)常规治疗.观察术前、术后24、72 h的空腹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比较两组CIN的发生率.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24、72 h两组SCr、hs-CRP均明显升高(P<0.05),Ccr明显下降(P<0.05).术后24 h及72 h,A组SCr、hs-CRP低于B组(P<0.05),A组Ccr高于B组(P<0.05).A组CIN发生率低于B组(2.20%vs.8.79%)(P<0.05).结论 PCI术前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可降低PCI术后CIN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麝香保心丸对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82例PCI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①瑞舒伐他汀组;②联合组。治疗结束后将复行冠脉造影,比较两组PCI术后再狭窄率的差别,及血脂和CRP的水平。结果联合组冠脉支架再狭窄率低于瑞舒伐他汀组(P〈0.05);瑞舒伐他汀组及联合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脂水平与瑞舒伐他汀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CRP水平与瑞舒伐他汀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麝香保心丸可降低血脂、抑制炎症,且可更有效的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  相似文献   

20.
陈静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80-3481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疗法与阿托伐他汀强化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体征、血脂指标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瑞舒伐他汀强化组(38例)与阿托伐他汀强化组(38例),瑞舒伐他汀强化组给予20 mg/次瑞舒伐他汀,1次/d;阿托伐他汀强化组给予40 mg/次阿托伐他汀,1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采用生化全自动分析仪测定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评判两组临床疗效,记录心血管事件、ADR事件。结果瑞舒伐他汀强化组与阿托伐他汀强化组治疗后TC、TG、LDL-C、hs-CR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HDL-C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瑞舒伐他汀强化组治疗后TC、TG、LDL-C、hs-CRP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强化组(均P<0.05),HDL-C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强化组(P<0.05)。瑞舒伐他汀强化组与阿托伐他汀强化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92.11%比86.84%、13.16%比1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56、0.126,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疗法较阿托伐他汀强化疗法具有更强的调脂、抗炎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临床效果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