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大凡女子白天癸既通而后,气血调和,则水如期,不先不后,自无崩漏之患,若劳动过极以致脏腑亏伤.而任、冲二脉亦虚不能约束期经血而不固,忽然暴下.若山之崩,如器之漏,故曰:崩漏.  相似文献   

2.
李丹萍 《河北医药》2000,22(12):923-923
本人自 1989年以来 ,运用补中益气汤为主对妇科病 ,主要是月经失调性疾病进行探索性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观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共 82例 ,年龄 12~ 5 1岁 ,12~ 40岁 5 4例 ,41~ 5 1岁 2 8例 ;功能性子宫出血 42例 ,排卵期子宫出血 5例 ,月经稀少及闭经19例 ,经前期紧张症 8例 ,更年期综合征 5例 ,闭经 泌乳综合征伴不孕 3例。2 治疗方法2 .1 选用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剂 :黄芪 15g ,甘草 5g ,人参 10g ,当归 10g ,陈皮 10g ,升麻 3g ,柴胡 3g ,白术 10g。2 .2 治疗当中选用基本方 ,再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及发…  相似文献   

3.
近三年来,笔者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梅尼埃病4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48例,均为门诊患者。男性15例,女性33例,年龄28~76岁,平均58岁,病程3天~6年,平均4个月。[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由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组成,具有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之功效。主治脾胃气虚、气虚发热及清阳下陷,在临床中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辩证治疗对气虚发热、失眠、气虚头痛、内脏下垂等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清代医家柯琴说:劳倦形衰,气少阴虚而生内热者,表证  相似文献   

5.
补中益气汤创于李东垣,是根据《内经》"虚者补之"、"劳者温之"、"陷者举之"的原则而制定,临床适应病证甚广,凡因脾气不足而形成的疾病,或因其它脏腑发生疾病而导致的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清阳不升等症,均可加减用之。1临床运用1.1眩晕中气不足,脑髓失养。症见头昏目眩,气短心慌,四肢疲乏,纳谷不香,自汗,脉细,舌质淡苔白。用补中益气汤加淮山药、炒酸枣仁、白术、龟板。1.2胃脘痛(胃下垂)中气不足,浊阴内聚。症见上腹部饱胀,并有不规则的间歇性隐痛,纳差,嘈杂吐酸,形寒怕冷,乏力,脉细弱,舌淡胖苔薄白。用补中益气汤加砂仁、乌贼  相似文献   

6.
7.
李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2,(25):287-288
目的探讨胃溃疡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要用西药联用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中医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中,治愈27例,占60%;好转17例,占37.8%;无效1例,占2.2%,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45例中,治愈16例,占35.6%;好转18例,占40%;无效11例,占24.4%,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溃疡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可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补中益气汤治疗肛肠疾病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肛肠疾病 5 5例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男 16例 ,女 39例 ;年龄 38~ 72岁 ;病程 2天~ 2年4 5例 ,2年以上 10例。内痔出血 15例 ,内痔脱出 12例 ,直肠内脱垂 5例 ,妇女子宫后倾致便秘 10例 ,老年性便秘 5例 ,肛肠病术后并发疼痛、低热等症 8例。2 药物组成及用法本组 5 5例肛肠疾病患者 ,治疗上均以补中益气为主 ,方用补中益气汤 ,并根据临床症状随症加减。药用 :党参 15~ 30 g,黄芪 15~ 30 g,当归 6~ 9g,升麻 3~ 9g,柴胡 3~ 9g,白术 10 g,陈皮 6 g,甘草 3g。内痔出血加槐花、地榆、侧柏各…  相似文献   

9.
10.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和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中益气汤出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脾胃论》,作者用之加减治疗内、妇科杂症,颇有效验,现介绍如下。1神经性头痛阿某某,女,48岁,维吾尔族。2005年4月8日初诊。患者头痛病史8年,每因劳累,受寒或精神刺激而发,发作时需服用大量止痛药并卧床休息方得缓解。曾在城区多家医院检  相似文献   

11.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所著《脾胃论》一书 ,方由黄芪、人参、炙甘草、当归、升麻、柴胡、白术、橘皮组成。具有调补脾胃 ,升阳益气之功。主治脾胃气虚而致的身热有汗 ,渴喜热饮 ,头痛恶寒 ,少气懒言 ,饮食无味 ,四肢无力 ,舌嫩色淡 ,脉虚大 ;或气虚下陷而致的脱肛 ,久痢 ,胃下垂 ,子宫下垂等病 (症 )。近些年来 ,笔者用来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隐性心衰、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症 ) ,疗效颇佳 ,兹将运用心得小结如下 ,供参考。1 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 ,我们从临床实践中认识到 ,该病病位在脑 ;脾胃虚弱 ,…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采用普罗布考对颈动脉易损斑块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确认有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患者共80例,将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斑块积分、颈动脉IMT与不良反应。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可得,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IMT、斑块积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共1例发生腹泻,但改善用药方式后病情缓解。结论采用普罗布考进行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能够有效改善病情,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郑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241-242
目的分析探讨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河南永煤集团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颈动脉斑块患者共64例,按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饮食控制,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予阿伐他汀,观察时间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量颈动脉IMT和斑块大小。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斑块面积、IMT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的指标的差值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治疗后各血脂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调整血脂水平,减缓或逆转颈动脉IMT及面积,稳定了颈动脉斑块,对颈动脉斑块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马龙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3):75-75
1 例 1 女性 34岁 ,人工流产后声音嘶哑 6个月余 ,说话费力 ,不能持久 ,上午症重午后稍轻。曾服用多种抗生素及激素等药物治疗无效。诊见 :面色苍白 ,咽喉粘膜色淡 ,声带松弛。舌体胖、苔白、脉细。证属气虚喉音。予补中益气汤治疗 :黄芪、党参各 30g ,白术 15g ,当归 2 0g,陈皮、石菖蒲各 10g ,炙甘草、升麻、柴胡各 6g。 1疗程后症状明显得到改善 ,原方再进 3剂后 ,诸症消失 ,1年后随访 ,未见复发。体会 喑哑之病祖国医学多有论述 ,《景岳全书·声喑》 :“喑哑之病 ,当知虚实 ,实者其病在标因窍闭而喑也。虚者其病在本 ,因内夺而喑也。…  相似文献   

16.
崩漏亦称崩中漏下。一般以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为崩;来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尽的为之漏。其发病机理主要由冲任损伤,不能固摄。而导致冲任不固的原因,则有热扰血海、迫血妄行;瘀阻冲任,血不循经;脾气虚弱,统摄无权;肾阴阳虚衰、封藏失职等。在论治中应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后人又补充了清利下焦湿热、活血化瘀之法。以往临床只顾辨病,而忽视了辨证,造成闭门留寇,顾标失本之弊,以致漏下不止,久久难愈。治崩漏之法要从辨证入手,从本论治,如虚则先补气后养血;阏则先化阏,后调补脾胃;热则先清热凉血,后调和冲任等,即是从本论治之道。因妇人以血为用,以冲任为本。冲为血海,冲  相似文献   

17.
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崩漏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妇女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病例均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每天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结果 40例病例平均服药7剂,速效11例,占27.5%;显效18例,占45%;有效8例,占20%;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为92.5%。结论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妇女崩漏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补中益气汤     
老王55岁,多年以来一直觉得胃部不适,食欲不振,想吃又吃不下,吃完饭后总觉得腹部饱胀、呃逆,整个人消瘦了许多。刚开始还认为"有钱难买老来瘦",就没有重视。谁料,最近出现全身无力,越来越不想吃东西。老王急了,连忙到医院检查,一照X光发现:他的胃比正常人下垂6厘米左右!医生给老王开了两种丸药,配合服用6周后,再次检查一看,胃下垂竟然完全恢复了正常。这两种神奇的药丸是补中益气丸和枳术丸。其中,补中益气丸来源于一个著名的古方--补中益气汤。  相似文献   

19.
补中益气汤治疗发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创立之甘温除大热法,是中医治疗内伤发热的重要治法,亦是《脾胃论》一书的核心论题,数百年来一直指导中医临床实践。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著名方剂之一,系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意,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之症而设。李氏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指出“脾胃气衰,元气不足”,会导致阴火内生,并提出“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的治疗原则,拟定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笔者五年来在临证中,对32例应用中西药治疗而罔效的久热病例施以加减的补中益气汤而屡用屡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治疗早产患儿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早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患儿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生素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有效率为57.14%(20/35),观察组治愈有效率为88.57%(31/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多汗、体倦乏力、食少纳呆、大便异常等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对于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儿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