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门诊处方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全年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按年龄区间的处方数和连续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并对各药的使用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分析.结果 在我院使用的6种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UI均不大于1.0;大于40岁患者用药多,连用药时间也较长.结论 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一部分老年患者连续用药时间过长,呈现滥用甚至出现依赖的情况,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2006-2008年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第二类口服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第二类口服精神药品的用药总量、使用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分析。结果:医院第二类口服精神药品的用量比较平稳。最常用的药品是阿普唑仑、氯硝西泮、艾司唑仑。结论:我院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在门急诊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法,对我院2012年1–12月门急诊995张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急诊使用的8种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UI≤1.00。男性患者使用量所占比例高于女性,占51.36%,并且主要分布在36~50岁;用药频度排序前3位的是艾司唑仑片、地西泮片和酒石酸唑吡坦片。结论:苯二氮类药物在我院门急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中占主导地位,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32):4479-4481
目的:为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2014年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的趋势以及用药结构的合理性。结果:我院2012-2014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有9个品种,其中口服剂5种,注射剂4种。2012-2014年第二类精神药品销售总金额分别为22 551.33、31 489.95、57 742.87元,2013和2014年增长率分别为39.64%和83.37%。用量逐年递增,其中艾司唑仑片用量最大,连续3年排第1位,且3年DDDs均排第1位;苯巴比妥片DDC值最小。结论:我院2012-2014年第二类精神药品以口服药物为主,结构合理。使用数量和金额逐年增长,增长幅度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门诊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法,对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药房共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10种,其中8种DUI〈1。使用频率较高的依次为阿普唑仑片、酒石酸唑毗坦片、艾司唑仑片、盐酸曲马多胶囊。结论我院门诊药房第二类精神药品用药基本合理,但个别药物的使用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1年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DDDs排序居前10位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中苯二氮类占8个品种,3年来DDDs排序前3位的为马来酸咪达唑仑片、艾司唑仑片和酒石酸唑吡坦片。结论: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基本符合我国目前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09年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其用药情况和用药趋势,为此类药品的临床使用和采购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DDD值和DUI,对我院2009年门诊药房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共计3897张,苯二氮卓类片剂使用量居多;口服片剂主要在门诊内科,注射剂主要在急诊科室使用;曲马多缓释片DUI〉1.结论 我院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2007~2010年第二类口服精神药品的用药总量、使用频度(DDDs)进行分析.结果医院第二类口服精神药品的用量比较平稳,最常用的药品是:艾司唑仑、氯硝西泮、盐酸曲马多和阿普唑仑.我院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
门诊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茹建华 《海峡药学》2004,16(3):112-114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精神药品用药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选取门诊一季度精神处方,对病人的年龄、使用科室,药品DDDs和DUI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36~50岁年龄段病人使用最多,临床科室中内科使用最多,DDDs排前3住的药物依次是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硝西泮,除阿普唑仑和苯巴比妥片外其它精神药品的DUI均≤1。结论 我院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0.
朱新昌  张霞  周荷盈 《安徽医药》2014,18(4):767-770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现状和用药合理性.方法 对2010-2012年该院门诊系统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统计,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药品限定日费用(DDDc)和药品利用指数(DUI)等进行用药分析,评估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在用的12个第二类精神药品,11个品种DUI<1,处方用药合理.DDDs排名前3的是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和氯硝西泮,此3个药品具有较低的DDDc,物美价廉,在临床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 该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酒石酸唑吡坦有待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该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合理性。方法对2689张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利用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统计。结果艾司唑仑片使用最多883张(32.8%),曲马多注射液使用最少105张(3.9%)。用药频度(DDDs)排序依次为艾司唑仑片、苯巴比妥片、曲马多片、地西泮注射液、苯巴比妥注射液和曲马多注射液,其中苯巴比妥片DUI〉1.0。结论该院精神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对处于合理用药的边缘药品,应适当减少用量,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合理使用情况与可负担性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6月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按用药总量、年龄、性别、疾病诊断情况等进行统计,分别按照WHO推荐的药物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WHO/HAI的标准方法分析药品合理使用情况和药品可负担性。结果与结论:我院使用的所有二类精神药品的DUI值均<1.0,药物使用情况合理;大部分药品可负担性良好,劳拉西泮片可负担程度相对较低,我院应继续加强基本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提供参考.HT5"H方法 将我院门诊2013~2015年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门诊2013~2015年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有9个品种,其中口服剂6种,注射剂3种.2013~2015年第二类精神药品销售总金额分别为257172.15、212536.49、199441.78元,逐年递减;其中右佐匹克隆片的DDDs连续三年均是第一,说明该药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结论我院门诊以口服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为主,结构合理,且销售总金额呈现递减的趋势,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对2011年10~12月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采取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评价其合理性。结果我院门诊使用的九种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UI均<1.0。结论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5.
廖庆权  陈彩云  朱军  梁丹 《海峡药学》2008,20(5):117-118
统计分析生成报表比较、排序,按年龄区间的处方数和连续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并对各药的使用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分析。结果在我院使用的6种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UI均不大于1.0;大于40岁患者用药较多,连用药时间也较长。  相似文献   

16.
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用药情况,为临床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2006~2007年门诊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法,对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应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常用的6种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Ul均〈1.0,使用频率较高的依次为艾司唑仑片、地西泮片、唑吡坦片、氯硝西泮片。结果及结论: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基本合理,但应用中存在各种不合理原因,有必要引起我们医药人员的高度注意.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袁明勇  赵霞  郑玲利  李燕  董菲  钟玲 《中国药房》2012,(24):2273-2275
目的:为我院精神类基本药物合理用药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用药频度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1-12月共15070张精神类基本药物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精神类基本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的依次是艾司唑仑片、咪达唑仑注射液、阿普唑仑片;有6种精神药品的DUI值均≤1.0。结论:我院精神类基本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个别药品使用的监控,进一步促进其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二类口服精神药品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的二类口服精神药品门诊处方5 488张,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约定日剂量(DDD)为药品利用动态的客观指标,药物利用指数(DUI)为分析判断的指标,将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其使用情况.结果 我院使用的二类口服精神药品中有5个DUI值小于或接近于1.0,另2个略大于1.0.结论 我院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个别处方量略偏大,需加强对医师在精神药品的使用和管理上的培训,促使其合理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2014—2016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有9个品种,其中苯二氮类药物有7种,新型非苯二氮类有2种.药品销售金额逐年增加,第二类精神药品的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氯硝西泮片的用量及销售金额排前列,且连续3年DDDs排第1位.佐匹克隆片的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苯二氮类药物DDC值稳定且小.佐匹克隆片的B/A逐年增加并逐渐接近于1.结论 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第二类精神药品以苯二氮类药物为主,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我院2010年1~12月的门诊7283张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我院门诊常用的9种第二类精神药品中,8种药品的DUI≤1.00,1种药品的DUI〉1.00。结论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