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祥  马骏  李娟  康芳  柴小青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821-1822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下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S组于手术开始后持续吸入1.0MAC七氟醚,至体外循环开姑时结束;C组不用任何吸入性麻醉药.分别于麻醉前(T0),主动脉阻断即刻(T1),主动脉开放后0.5 h(T2)和1 h(T3),术后8 h(T4)和24 h(T5)采集桡动脉血,检测血浆心肌肌钙蛋白1(cTnl)的浓度、肌酸磷酸激酶(CK)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cTnl水平、CK和CK-MB活性均在正常范围,在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明显升高(P<0.05);S组血清中cTnl水平、CK和CK-MB活性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C组.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程七氟醚维持麻醉对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影响.方法 随机双盲法将80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A组采取全程七氟醚维持麻醉,B组则行丙泊酚全程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主动脉开放后2、8、24、48 h时cTnI、CK-MB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七氟醚维持麻醉能明显减轻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且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案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二尖瓣置换术,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醚组,各49例,七氟醚组患者全程吸入七氟醚进行麻醉,丙泊酚组患者采用丙泊酚全程把控输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主动脉开放后30min(T2)、主动脉开放后6h(T3)、主动脉开放后24h(T4)的心肌钙蛋白I(c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统计两组心脏自主复跳率、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T1时,两组cTn I、CK-MB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T2~T4时,两组上述指标均较T1时显著上升,P<0.05;七氟醚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丙泊酚组,P<0.05;七氟醚组MACE发生率(8.16%)显著低于丙泊酚组(24.49%),P<0.05;七氟醚组心脏复跳率(91.84%)显著高于丙泊酚组(71.43%),P<0.05.结论:与丙泊酚全程把控输注麻醉相比较,全程吸入七氟醚麻醉可显著减弱心肌酶的释放,减少MACE发生率,且能保护心肌、提高心脏主动复跳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主动脉开放即刻靶控输注丙泊酚1mg/L对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40例,ASA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丙泊酚后处理组(P组)各20例。S组全程吸入0.5%~2%七氟烷;P组在主动脉开放前持续吸入0.5%~2%七氟烷,主动脉开放即刻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1mg/L,同时下调七氟烷吸入浓度,维持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在40~60范围直至手术结束。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主动脉开放后10min(T1)、回重症监护病房(ICU)后即刻(T2)、6h(T3)、12h(T4)、24h(T5)取桡动脉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CD11b水平。结果:2组不同时点cTnI、CK-MB、sICAM-1和CD11b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P组cTnI和CK-MB浓度在T3~5时降低、sICAM-1浓度在T2~5时降低、CD11b表达在T1~5时降低;2组术后心肌梗死、房颤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婴幼儿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气管插管后吸入空气-氧气混合体,观察组患儿气管插管后吸入七氟醚,10 m洗脱,保证主动脉阻断前七氟醚吸入浓度为0。利用分光光度计、酶标仪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CTA)水平,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仪检测诱导后、主动脉开放6 h后两组患儿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主动脉开放30 min后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主动脉开放30 min后SOD及CT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主动脉开放30 min后cTnI、Mb及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12.00%)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室间隔缺损婴幼儿围术期应用七氟醚预处理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减轻患儿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七氟醚缺血及再灌注早期处理对肺内激活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方法 40例二尖瓣或者主动脉瓣膜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七氟醚组患者在阻断升主动脉前吸入2%七氟醚15 min,阻断后经膜式氧合器吸入2%七氟醚15 min,主动脉开放前经膜式氧合器吸入2%七氟醚15 min,开放后恢复机械通气继续吸入2%七氟醚15 min;对照组整个过程不给予任何吸入性麻醉药物。分别于体外循环前(T1)及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2)抽取左右心房血样检测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心粒细胞表面CD11b的表达。分别于切皮前(T0)、体外循环前(T1)、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2)、开放后2 h(T3)、开放后6 h(T4)、开放后24 h(T5)取桡动脉血检测动脉血气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_2、氧合指数(OI)、观察不同时间点肺功能变化。结果与T1时间点比较,2组患者在T2时间点中性粒细胞计数、CD11b水平及其跨肺前后的差值都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T2时间点七氟醚组白细胞计数、CD11b水平及其跨肺前后的差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T0时间点比较,2组患者在T2、T3、T4、T5时间点P(A-a)O_2均明显升高(P<0.05),而OI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T2、T3、T4、T5时点七氟醚组P(A-a)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O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应用七氟醚缺血和再灌注早期处理可以抑制白细胞的激活、黏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宇  邹俊  张中军 《江苏医药》2012,38(24):2961-2963
目的 观察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肺转流(CPB)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CABG患者20例,随机均分为异氟醚预处理组(A组,CPB开始前持续吸入1.5MAC异氟醚10 min,然后洗脱10 min)和对照组(B组,不行异氟醚预处理),分别于麻醉后(T1)、主动脉开放后15 min(T2)、CPB结束后2 h(T3)和24 h(T4)检测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内皮素(ET)和心肌钙蛋白(cTnI).结果 T2、T3和T4时,两组CGRP明显高于T1(P<0.01),但T2、T3时A组高于B组(P<0.05);T2、T3时,两组ET均明显高于T1 (P<0.01),但A组低于B组(P<0.05);T2、T3和T4时,两组cTnI均高于T1 (P<0.01),但T3和T4时,A组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异氟醚预处理能减少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择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 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100万U(其中30万U为麻醉诱导前给予,40万U预充体外循环机内,30万U为开放升主动脉后给予);对照组不给予其他药物. 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阻断升主动脉30 min(t2)、再灌注1 h(t3)、再灌注6 h(t4) 及再灌注24 h(t 5)各时间点取动脉血,测定红细胞比容(HCT)、血浆肌酸磷酸激酶(CK)活性、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 记录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复跳情况. 结果 与t 1相比,两组患者CK、CK-MB、cTnI在t 3、t 4、t 5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CK-MB、cTnI均在t4达最高值, t5开始下降. 两组患者之间CK、CK-MB、cTnI在t1、t2时无明显差别,对照组CK、CK-MB在t 4、t 5明显高于乌司他丁组(P<0.05), cTnI在t3、t 4、t5明显高于乌司他丁组(P<0.05). 结论 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中使用乌司他丁减轻了体外循环期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丙二醛的影响。方法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0例,年龄37~60岁,体重44~7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 =25):对照组(C 组)和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组(S 组)。S 组在体外循环开始前吸入1.5倍最低肺泡有效浓度七氟醚10 min,并在升主开放后即刻通过体外循环机输注1.5 MAC 七氟醚10 min;C 组不适用任何吸入麻醉药。两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升主动脉开放后15 min、8 h、24 h(T1-4)经中心静脉采集血样,检测血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酸同工酯及丙二醛表达。记录两组患者心脏自动复跳例数、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 T2-4血清血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酸同工酯及丙二醛均高于 T1;与 C 组比较,S 组血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酸同工酯及丙二醛在 T2-4表达下调,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降低,自动复跳率升高(P <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可以降低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酸同工酯水平,产生明显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患者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丙二醛的影响。方法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0例,年龄37~60岁,体重44~70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25):对照组(C组)和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组(S组)。S组在体外循环开始前吸入1.5倍最低肺泡有效浓度七氟醚10 min,并在升主开放后即刻通过体外循环机输注1.5 MAC七氟醚10 min;C组不适用任何吸入麻醉药。两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升主动脉开放后15 min、8 h、24 h(T_(1-4))经中心静脉采集血样,检测血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酸同工酯及丙二醛表达。记录两组患者心脏自动复跳例数、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T_(2-4)血清血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酸同工酯及丙二醛均高于T1;与C组比较,S组血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酸同工酯及丙二醛在T2-4表达下调,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降低,自动复跳率升高(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可以降低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酸同工酯水平,产生明显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患者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动态观察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的变化 ,比较麻醉剂异丙酚、异氟醚以及它们联合用药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对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择期行冠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异丙酚组、异氟醚组和联合用药组。麻醉诱导和维持异丙酚组用异丙酚等 ,异氟醚组用异氟醚等 ,联合用药组异丙酚复合异氟醚等。分别于麻醉后转流前 (T0 )、开放升主动脉后 30min(T1)以及停机后 4h(T2 )、2 4h(T3 )、4 8h(T4)测定血浆cTnI、CK MB、SOD、MDA浓度。结果 :各组患者血浆cTnI、CK MB及MDA自T1均不同程度升高 ,异丙酚组、异氟醚和联合用药组cTnI及MDA值分别于T2 、T3 时显著低于对照组 ,联合用药组血浆cTnI于T3 时显著低于异丙酚组 (P <0 .0 5 ) ,联合用药组的心脏自动复跳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P <0 .0 5 )。结论 :在冠脉搭桥术中 ,麻醉剂异丙酚、异氟醚的应用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由脂质过氧化反应介导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尤以异丙酚、异氟醚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析老年冠心病患者胃癌根治术中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入选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冠心病合并胃癌老年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胃癌根治术,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进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6、12、24 h的CK-MB、cTn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胃癌根治术进行七氟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保护心肌效果更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磷酸肌酸含血灌注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含血圣.托马斯2(STH2)液加入外源性磷酸肌酸对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30例同期行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磷酸肌酸治疗组灌注液中加入外源性磷酸肌酸,对照组用等量含血STH2液,分别经主动脉根部或切开主动脉冠状动脉窦灌注,观察心脏复跳、术后机械通气及监护室停留时间,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后,主动脉阻断开放后61、6 h,采集患者中心静脉血,测血细胞比容(HC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I(cTnI)。结果磷酸肌酶治疗组心脏自动复跳率较对照组高,术后多巴胺用量较对照组少,两组术后CK-MB、cTnI较术前高,实验组较对照组高。结论外源性磷酸肌酸加入心灌注液中能显著提高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0~6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6μg /kg(15min内),随后以0.2μg?kg-1?h-1速率输注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后30min(T1)、6h(T2)、12h(T3)、24h(T4)、48h(T5)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以及血清TNF-?和IL-6的浓度。记录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开放后自动复跳率、CPB时间、术后气管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与T0时比较,T1~4时C、D两组血浆cTnI和CK-MB浓度及血清TNF-?和IL-6浓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T1~4时D组血浆cTnI和CK-MB浓度及血清TNF-?和IL-6浓度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术后气管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缩短(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减轻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异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的保护作用以及再灌注后早期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CGRP)、内皮素 ( ET)、心钠素 ( ANP)、心肌钙蛋白 ( c Tn I)的变化 ,将 2 0例瓣膜置换术患者 ( ASA2~ 3级 )随机分为预处理组 ( I组 )和对照组 ( C组 ) ,分别于麻醉后 ( T1)、主动脉开放后 15分钟 ( T2 )、2小时 ( T3 )、2 4小时 ( T4)时间点取血样 ,检测血清 CGRP、ET、ANP、c Tn I。结果显示 ,异氟醚预处理能减少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促进体外循环后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异氟烷预适应对心内直视手术中缺血/再灌注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异氟烷预适应组(Ⅰ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两组病人均采用相同剂量芬太尼麻醉(30μg·kg-1),其中异氟烷预适应组在主动脉阻断前吸入10 min 1 MAC的异氟烷,随后继以5min的洗脱期,而对照组只给予15 min的纯氧吸入.观察麻醉前(T0),主动脉开放后即刻(T1)、2 h(T2)、6 h(T3)、24 h(T4)、48 h(T5)、各时点的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以及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主复跳率.结果预适应组在主动脉开放后血浆CK-MB(T2,T3)及cTn-I(T1~T5)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并且心脏自主复跳率有显著增高.结论在临床心内直视手术中,由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异氟烷预适应可以产生和缺血预适应相似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I-R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2 h)、七氟醚后处理组(心肌缺血27 min后吸入2.5%七氟醚5 min)、苍术苷组(心肌缺血前15 min静脉注射苍术苷5 mg/kg)和苍术苷联合七氟醚后处理组(联合组).灌注结束时测定心肌梗死范围;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Westen blot法测定活化型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细胞色素C(CytC)表达水平;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含量;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与I-R组和联合组比较,七氟醚后处理组心肌梗死范围缩小,AI降低,心肌病理学损伤减轻,活化型Caspase-3和CytC表达下调,NAD+含量升高(P<0.05).结论 七氟醚后处理可通过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对大鼠I-R心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及其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20例拟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C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每组各10例。两组均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8~0.12mg·kg-1、芬太尼5~10μg·kg-1、维库溴铵0.1mg·kg-1施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吸纯氧机械控制通气。麻醉维持C组采用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唑安定,S组采用七氟醚2MAC持续吸入,并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唑安定;两组均按需追加维库溴胺维持肌肉松弛。CPB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均维持在90~120mmHg。CPB开始时停用七氟醚吸入,之后两组均采用同样方法维持麻醉。芬太尼总量C组为40~60μg·kg-1,S组为20~30μg·kg-1。于麻醉诱导插管后即刻(T0)和主动脉开放后30min(T1)、1h(T2)、2h(T3)、6h(T4),分别采桡动脉血3ml,共15ml,并分离提取白细胞,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测定白细胞NF-κB活性,并记录两组患者心脏复跳情况、多巴胺以及硝普纳用量。结果与S组各观测点相比较,除T0外,C组各点白细胞NF-κB活性均增加(P<0.05或0.01),且开放主动脉30min时达到高峰;而S组各点NF-κB活性无明显变化。自动复跳/电击复跳比例C组为4/6,S组为8/2,S组明显高于C组(P<0.01);硝普纳用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巴胺用量C组明显多于S组(P<0.01),且两组患者多巴胺用量与各自EMSA结果的最高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94(P<0.01)。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抑制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周血白细胞NF-κB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丙泊酚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依托咪酯+丙泊酚组(M组)。P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E组患者给予依托咪酯静脉麻醉;M组患者给予依托咪酯+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3组患者诱导前2 min、诱导后2 min及插管后2 min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和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诱导前(T1)、主动脉阻断前(T2)、主动脉阻断30 min(T3)、主动脉开放30 min(T4)、主动脉开放2 h(T5)、主动脉开放24 h(T6)时的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组患者诱导后2 min、插管后2 min SBP、DBP、HR、CVP均显著低于诱导前2 min以及E组和M组(P<0.05);插管后2 min SBP、DBP、HR均显著高于诱导后2 min(P<0.05)。E组患者诱导后2 min、插管后2 min HR均显著低于诱导前2 min,插管后2 min DBP显著高于诱导后2 min(P<0.05),HR显著低于M组(P<0.05);M组患者诱导后2 min DBP、HR显著低于诱导前2 min(P<0.05)。3组患者T3、T4、T5、T6时cTnI、CK-MB、CK均显著高于T1、T2时(P<0.05);E组患者T3、T4、T5、T6时cTnI、CK-MB、CK均显著高于P组和M组(P<0.05)。3组患者麻醉期间SPO2无明显变化且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可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且诱导时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20.
詹峰 《海峡药学》2013,(12):147-148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全麻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例ASAⅠ~Ⅱ级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丙泊酚静脉全麻组(观察组)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组(对照组),比较两组麻醉前(T0)、气腹前(T1)、气腹后15min(T2)和解除气腹后(T3)的MAP和HR,评价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T1、T2和T3时刻的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指令性反应时间都要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静脉全麻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可以维持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但七氟醚吸入麻醉患者术后恢复更加迅速,更适用于短小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