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毅  郭咸希  张玲莉 《中国药师》2013,(10):1577-1579
摘 要 目的: 分析国产注射用伏立康唑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方法: 分析两例患者合用国产注射用伏立康唑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后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的过程,探讨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结果:国产注射用伏立康唑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是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国产注射用伏立康唑专用溶剂中所含的乙醇同时被机体吸收所致。结论:医师和临床药师在设计治疗方案时,除了需要注意药物本身的配伍禁忌及药物相互作用外,还需注意药品辅料(如溶媒、赋形剂等)中的成分对合并用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林群 《中国实用医药》2014,(11):141-142
目的:观察注射用伏立康唑治疗ICU耐氟康唑肺部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2012年鞍山市中心医院ICU住院病例中应用伏立康唑治疗ICU耐氟康唑肺部念珠菌感染患者15例。已接受静脉滴注氟康唑治疗至少1周但无效,接受注射用伏立康唑治疗。给予伏立康唑首日200 mg/次,2次/d ,以后200 mg/d,1次/d,静脉滴注。疗程最短12 d。结果采用伏立康唑治疗耐氟康唑念珠菌肺部感染患者共15例。痊愈率7/15,有效率14/15,真菌清除率7/1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结论伏立康唑是治疗ICU耐氟康唑肺部念珠菌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制伏立康唑亚微乳剂与市售制剂的大鼠静脉给药后的组织分布。方法:制备伏立康唑冻干亚微乳剂,按照36 mg.kg-1的给药剂量大鼠尾静脉给药,考察伏立康唑在预定时间的组织分布情况。HPLC测定大鼠血浆和各组织中伏立康唑的浓度。结果:给予2种伏立康唑制剂后,在0.5,2和8 h时大鼠各组织内药物分布接近。在脂肪、肝、心等组织内的药物浓度偏高,在肌肉、盲肠、子宫等组织内浓度相对较低。结论:大鼠给予伏立康唑亚微乳和注射用伏立康唑后,二者在大鼠体内具有类似的组织分布行为。  相似文献   

4.
羟丙基β-环糊精对伏立康唑增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民 《安徽医药》2007,11(3):207-208
目的 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对伏立康唑增溶作用,为注射用伏立康唑的制剂加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相溶解度法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对伏立康唑的包合作用,依据相溶解曲线考察羟丙基β-环糊精对伏立康唑增溶作用,进而测定其包络常数.结果 伏立康唑被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后,其溶解度大大提高,溶解度随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两者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包合物的组成比基本呈1:1关系,包络常数约为311.1 mol·L-1.结论 羟丙基β-环糊精对伏立康唑具有较强的增溶作用,是制备注射用伏立康唑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伏立康唑(voriconazole,威凡)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观察我院2006年1月~10月间使用伏立康唑治疗的安全性,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不良事件表现、处理方法与结果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感染者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为37(14~75)岁。全组静脉用药中位时间3(1~11)d,序贯治疗总疗程中位时间11(2~99)d。16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其中特殊感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症状的构成比依次为25.00%、21.88%、18.75%。其他不良事件有皮疹、手指肿胀等。5例患者因严重不良反应停药。结论伏立康唑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较为安全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某院伏立康唑预防/治疗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伏立康唑的用药合理性.方法 对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使用伏立康唑的住院患者信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根据制定的合理性评价标准,对伏立康唑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期间共计有425例至少使用过一次伏立康唑的住院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平均年龄为58岁,男性占65.4%,平均住院时间27.80 d,应用最多的为呼吸科和血液科.微生物样本送检率为95.3%,分离培养出病原菌61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样本多来源于痰.340例伏立康唑临床应用不合理,表现为适应证不适宜(19.06%)、药物选择不适宜(4.24%)、药物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12.24%)、用法用量不适宜(80.00%)、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2.12%).结论临床伏立康唑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临床医师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促进伏立康唑的安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伏立康唑相关肝损伤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伏立康唑及处理伏立康唑相关肝损伤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5年版)》,对2011-01-01至2021-06-30的108例北京地区伏立康唑相关肝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用药情况、临床表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转归情况、肝损伤类型及分级、保肝药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8例伏立康唑相关肝损伤发生时间平均为(7±6)d,药物不良反应结局均为好转或痊愈。肝损伤类型以混合型多见,轻中度肝损伤占96.88%,肝损伤严重程度分级,其中1级占92.19%,2级占4.69%,3级3.13%。83.3%的患者停止使用伏立康唑,且58.3%的患者使用了保肝药物,平均保肝药物品种数为1.9±1.2。结论 伏立康唑用药期间需严密监护患者肝功能,尤其在用药前1周内,且应严格掌握停药标准及保肝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7,(17):2343-2346
目的:考察注射用伏立康唑与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参考药品说明书,取注射用伏立康唑200mg经注射用水溶解并定容至20 m L后,分别与果糖注射液250 m L、转化糖注射液250 m L配伍。在室温条件下,分别于配伍后0、1、2、3、4、5 h观察各配伍液的外观,测定其p H和不溶性微粒数,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伏立康唑的含量。结果:在上述条件下,各配伍液在5 h内外观和p H均无明显变化,粒径≥10μm和≥25μm的微粒数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伏立康唑的相对百分含量呈下降趋势(95.28%~100%),但其变化均在±5%范围内(RSD<2%,n=6)。结论:注射用伏立康唑与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条件下5 h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并评价伏立康唑片。方法采用预胶化淀粉、一水乳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维酮、硬脂酸镁制备伏立康唑片,并对其进行薄膜包衣。采用正交设计法确定最佳处方。对其硬度、脆碎度和溶出度进行考察并与市售伏立康唑片比较。结果预胶化淀粉、一水乳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镁的用量分别为片重的40%,21%,3%和1%,采用5%聚维酮K90水溶液做黏合剂,片芯硬度为15 kg.cm 2,包衣厚度为4%左右时,伏立康唑片的溶出度接近原研产品。结论伏立康唑片的制备工艺简单,重现性好,药物的溶出行为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0.
1例72岁老年男性因肺曲霉感染入院,住院期间给予伏立康唑(威凡;首日400 mg,ivgtt,ql2h;维持200mg,ivgtt,q12h)抗真菌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并予以伏立康唑片(威凡;200mg,po,bid)序贯治疗.口服伏立康唑片期问患者反复出现发热,伴腹部肌肉痉挛性疼痛,而使用注射用伏立康唑时并无不适症状.结合患者用药情况,并追问患者病史,临床药师考虑上述症状是伏立康唑片剂中的辅料引起的过敏反应,故建议患者换用与伏立康唑片剂中辅料基本不同的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序贯治疗.一周后,电话随访患者,病情控制平稳,未出现类似过敏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与万古霉素联用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伏立康唑与万古霉素联用致急性肾损伤的药学监护,通过Naranjo评分判断该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分析该药物相互作用的作用特点。结果 患者用药前肾功能正常,伏立康唑与用量低于常量的万古霉素联用后,仍出现了急性肾损伤。该患者后经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得以缓解。结论 伏立康唑的辅料倍他环糊精与万古霉之间存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加重了对肾功能的影响。应谨慎万古霉素与伏立康唑注射剂的联合使用,必须联用时尽量选用伏立康唑的口服剂型,并应加强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和肾功能的动态监测,以减少急性肾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干血斑中伏立康唑及其主要代谢产物氮氧化伏立康唑质量浓度的LC-MS/MS法。方法将2滴血滴在Whatman 903滤纸上制备干血斑,干血斑经甲醇萃取后直接进样分析。色谱柱为Hypersil GOLD aQ,流动相为甲醇-1 mL·L~(-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正离子检测,扫描方法为选择性反应监测,伏立康唑、氮氧化伏立康唑和内标酮康唑的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 350.1→281.0,365.8→224.1和531.3→489.2。结果干血斑中伏立康唑和氮氧化伏立康唑的质量浓度在0.01~10.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二者的最低定量下限为0.01μg·mL~(-1)。伏立康唑和氮氧化伏立康唑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日内和日间相对误差均在-15%~15%范围内,伏立康唑和氮氧化伏立康唑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4.65%~90.49%和85.41%~95.72%,二者无显著基质效应。红细胞压积对二者的测定无显著影响,二者在室温下保存24 h和-80℃保存1个月的条件下稳定。该方法成功应用于伏立康唑和氮氧化伏立康唑在ICU患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结论建立的LC-MS/MS法具有采血无创伤、易于操作和仅需微量血液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基于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儿童患者注射用伏立康唑的药物利用评价,促进其临床合理应用。方法:以注射用伏立康唑药品说明书、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相关指南为依据,建立基于加权TOPSIS法的儿童患者注射用伏立康唑的药物利用评价标准,依据建立的评价标准回顾性评价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伏立康唑使用情况。结果:208份评价病历加权TOPSIS法评价显示,与最优方案最高接近度为88.92%,最低接近度为35.27%;相对接近度小于60%的有21例(10.10%),相对接近度介于60%~70%的有22例(10.58%),相对接近度介于70%~80%的有148例(71.15%),相对接近度介于80%~90%的有17例(8.17%),没有相对接近度大于90%的病历。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的儿童患者注射用伏立康唑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可以用于该药在儿童患者的用药合理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院注射用伏立康唑临床应用中基本合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进一步加强管控。  相似文献   

14.
伏立康唑与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常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庆  朱春霞 《中国药业》2010,19(20):47-48
目的测定伏立康唑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常数。方法以伏立康唑为模型药物,采用相溶解度法测定伏立康唑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常数。结果伏立康唑的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常数为162.5 L/mol,伏立康唑的相溶解度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摩尔浓度成正比。结论伏立康唑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可用于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HPLC测定注射用伏立康唑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VP-ODS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5nm。结果伏立康唑在0.1010~0.9605g·L-1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27%。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注射用伏立康唑的质量检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临床药师通过治疗药物监测(TDM)手段,研究利福平和伏立康唑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方法 基于利福平和伏立康唑联用,及停用利福平后使用伏立康唑这两类患者的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揭示利福平和伏立康唑间的药物相互作用强度与持续时间。结果 18例利福平和伏立康唑联用患者,94.44%患者的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范围下限(1.0mg/L),其中72.22%患者低于定量下限0.16mg/L;19例停用利福平后再使用伏立康唑的标本中,停药6d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小于1.0mg/L共12例,占总例数的63.16%,占停药6d内例数的91.67%;停药7d及以上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大于1mg/L的5例,占总例数的26.32%,占停药7d及以上例数的83.33%。结论 利福平会严重降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在停用利福平第7d起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很可能才上升有效浓度范围,因此临床上应避免伏立康唑与利福平联用。临床药师借助TDM成功干预了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TDM是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选用羟丙基倍他环糊精(HP-β-CD)对难溶性药物伏立康唑进行包合,以期提高其溶出速率,并对包合过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研磨法、超声法、溶液搅拌法制备伏立康唑包合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考察伏立康唑/HP-β-CD包合物形成特征。比较pH值为1.0、4.0、7.0条件下,HP-β-CD对伏立康唑的增溶能力并与磺丁基醚倍他环糊精(SBE-β-CD)进行比较。最后考察包合过程中pH值、温度及潜溶剂等因素对溶解度相图的影响。结果以溶液搅拌法制备伏立康唑包合物,当包合温度为25℃,pH值为6.0,不加潜溶剂,以及药物与HP-β-CD的投料质量比为1∶12时,伏立康唑/HP-β-CD包合物形成的ΔH、ΔG和ΔS分别为-36.85、-13.63和-77.90。结论研究制备的伏立康唑/HP-β-CD包合物,性质稳定,包合量可以达到临床用药剂量的要求,包合过程中得到的相关热力学参数,为包合条件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姚毅  唐燕平 《药学进展》2005,29(12):562-565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伏立康唑含量及有关物质的HPLC法。方法采用ShimPack CLC-ODS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0.04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用氨水调节pH值至6.0)-乙腈(50∶5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6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伏立康唑与杂质分离良好,在0.015~0.15g/L范围内伏立康唑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5%,最低检测量为0.5ng,最低定量限为1.5ng。样品中有关物质检查符合要求。结论该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注射用伏立康唑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程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39(23):2428-2431
目的:分析伏立康唑致骨膜炎(voriconazole-induced periostitis,VIP)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伏立康唑"和"骨膜炎"与"voriconazole"和"periostitis"为检索词,检索伏立康唑上市后CNKI、VIP、Wanfang及PubMed数据库收载的伏立康唑致骨膜炎病例个案报道,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有效个案报道32篇,45例患者,男19例,女26例。使用伏立康唑6月后出现骨膜炎31例(68.9%)。临床表现主要为弥漫性骨痛。患者停止使用伏立康唑后,弥漫性骨痛症状消失。结论:骨膜炎是长期使用伏立康唑的可逆性不良反应,应加强用药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骨膜炎。  相似文献   

20.
分析伏立康唑致肌酸激酶升高的原因.通过对1例应用伏立康唑后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的诊治过程及用药合理性分析,找出其肌酸激酶升高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本例患者肌酸激酶值持续性升高考虑与伏立康唑相关,临床药师建议停用伏立康唑,停药后,肌酸激酶指标逐渐恢复正常.伏立康唑在临床使用期间应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及药物基因检测,对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