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观察庚型肝炎病毒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感染情况,对239例急性肝炎患者的血清,采用两步法筛选进行HGV RNA的检测,并经HGV RNA确证试验,结果显示:HGV RNA阳性者9例,其中合并乙肝1例,合并丙肝3例,合并戊肝1例,非甲-戊型肝炎中占4例。提示:①HGV与其它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较多。②6例患者无输血史,而HGV RNA仍为阳性,提示HGV的输血外传播。③NA-E急性肝炎患者中,HGV的阳性率为23.5%,证实HGV为其病原之一,同时提示还可能存在其它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患者乙、丙、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病人(HDP)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状况、感染方式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160例HDP及30例对照组定期预留血清,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 、抗HBc、HBV DNA、抗HCV、HCV RNA、抗HGV。结果 HDP的HCV、HGV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及P<0.05)。HBV感染率高于对照组,但其差异显著性(P>0.05)。血透加输血组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单纯血透组(P<0.01)。肝炎病毒感染率随透析时间的延长,感染率逐渐增高。结论 HDP HCV、HGV感染率高,其中输血是一重要因素,其次与血液透析本身的医源性感染有关。故应加强对献血员的筛选,尽量少输血,加强透析过程中的消毒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3.
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的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抗HGV和HGV RNA,并对庚肝病毒感染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51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抗HGV阳性者56例,占15.05%;此56例中HGV RNA阳性者21例,占37.50%。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抗HGV阳性率及庚肝抗体阳性者中HGV RNA阳性率分别为:甲肝14.29%(5/35)及20.00%(1/5);乙肝17.29%(37/214)及35.14%(13/37);丙肝14.52%(9/62)及55.56%(5/9);戊肝4.00%(1/25),0.00%(0/1);非甲~戊肝26.67%(4/15),50.00%(2/4)。56例抗HGV阳性者中43例有输血、使用血制品或静脉药癌史,占76.79%。HGV感染在肝炎各临床类型分布为急性、慢性和重型肝炎患者无明显差异,且无性别和年龄分布的差异。HBV重叠感染HGV患者的SALT及TBil水平明显高于单纯HBV感染者(P<0.05),而HGV和其它肝炎病毒((HAV、HCV、HEV)重叠感染患者与单纯其它肝炎病毒感染者的SALT及TBi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武汉地区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可存在HGV感染。HGV可单独感染或与其它病毒混合感染。血液传播是HGV感染的主要途径。乙型肝炎患者合并庚肝病毒重叠感染可加重病情,而甲、丙、戊型肝  相似文献   

4.
庚型肝炎病毒与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庚型肝炎病毒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分别对497倒不同病原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HGV RNA(RT PCR)及其中180例患者进行抗-HGV(ELISA)的检测。结果:①HGV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总的重叠感染率为7.8%(39/497)。②HGV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189%(10/53).高于其他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率,P<0.01。③有输血史的患者HGV RNA阳性率(16.0%,12/75)高于无输血史的患者(6.4%.27/422),P<0.01。④重叠HGV感染组与非重叠HGV感染组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抗-HGV的检出率为12.8%(23/180),但其中仅有21.7%(5/23)同时为HGV RNA阳性。结论:①输血可能是传播HGV的主要途径之一,但HGV也可经非输血途径传播。②HGV致病性可能较弱。③抗HGV阳性并不一定代表HGV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5.
庚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1,(5):129-133
河南省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和基因变异的研究——邢培清等(河南郑州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450053);《河南医学研究》,2000,9(4):300-303[目的:为了探讨河南省庚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和河南株庚型肝炎病毒基因的变异特征。方法:利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庚型肝炎病毒RNA。将扩增产物克隆入T载体,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非甲一非戊型肝炎中庚型肝炎病毒RNA阳性率为3.33%(1/30),在丙型肝炎患中阳性率为6%(3/50),献血员中阳性率为0.5%(1/200),对河南株庚型肝炎病毒RNA阳性扩增、克隆、测序,与GenBank中HGV对应位置序列的同源性为90%-98.8%。结论:河南省存在庚型肝炎病毒的感染,HGV与HCV有重叠感染的现象。献血员中有HGV携带。  相似文献   

6.
庚型肝炎病毒(HGV)是1995年由美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型肝炎病毒。目前国内已有中国株庚型肝炎病毒基因检测的报道。为进一步查明HGV在未知病毒所致肝炎患者中的比例以及输血高危人群中HGV的感染状  相似文献   

7.
庚型肝炎病毒是最近从非甲→非戊型肝炎病人中分离到的,并为独立的两组,分别命名为GBV 病毒(GBV-C)和庚型肝炎病毒(HGV)。比较这两种病毒的序列显示高度的同源性,揭示它们是一个病毒的两个基因型。故病毒暂命名为GBV-C/HGV.中国HGV感染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8.
庚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7,(7):115-115
庚型肝炎病毒及其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共感染的研究进展——焦艳梅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100054);(《北京医学)),2007,29(3):174-176[庚型肝炎病毒(HGV)是最近几年发现的、归于黄病毒科的RNA病毒,HGV呈全球范围分布,人体感染后无明显的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
庚型病毒性肝炎17例的临床和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南京地区庚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和病原学特点进行分析。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血清HGV-RNA。从27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检测出17例庚型病毒性肝炎,观察其临床表现及血清病原学标志,并分析庚型肝炎病毒(HGV)部分核酸序列。结果与结论:17例患者男性成年人多见,全年散发,经输血感染为重要传播途径。HGV可以单独感染,也可重叠(混合)其它肝炎病毒感染。少数为急性肝炎,多数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尤其在重叠(混合)感染。单纯HGV感染者症状轻,多隐匿发病,肝功能损害较轻。重叠(混合)感染者多有慢性肝炎的症状,与HBV重叠(混合)感染时有形成重型肝炎的趋势。核酸序列分析表明HGV南京株部分核苷酸序列与HGV美国株HGU 44402、HGU 45966、HGU 36380及HGV河北株在对应位置的核苷酸同源性从87.27%~93.94%,可能HGV有不同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了解献血者中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情况,避免和减少输血后HGV感染,我们对2000年864例常规筛选合格的有偿献血者和210例无偿献血者进行血清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GV)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95年阿波特公司的研究小组首次发现了GB肝炎病毒,并在非甲、非乙、非丙和非丁型肝炎病人的血清中检测到C型GB病毒(GBV-C)的RNA。此外,有研究者通过对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核酸序列进行分析证实GBV-C和HGV是同一类病毒。大量的研究表明GBV-C/HGV可以造成人体的急性和慢性感染。然而,至今还不清楚HGV感染是否会导致人肝脏的损害。另外,对HGV在丙型肝炎病人中的感染是否会是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对比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武汉地区既往职业献血员血清TTVV DNA及其他几种肝炎病毒基因的状况与特点。方法采用PCR或巢式PCR对74例既往乡村献血员进行血清TTV DNA及HCV RNA、HGV RNA的检测。结果 TTVDNA、HCV RNA及HGV R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2%、23.0%与2.7%,TTV DNA检出显著高于其他肝炎相关病毒,HCV RNA阳性率显著高于HGV RNA阳性率。结论 既往长期的献血已造成地区乡村职业献血员TTV与HCV感染率的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3.
赵海陵 《山东医药》2003,43(20):30-30
为了解有偿献血员丙肝病毒(HCV)和庚肝病毒(HGV)的感染现状和探讨献血员筛选HGV的价值,笔者对44例有偿献血员进行了HCV—RNA、HGV—RNA以及抗-HCV、抗-HGV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发现在一些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存在HGV感染。目前的研究认为,HGV基因结构与HCV相似,为单股正链RNA病毒,主要经输血,注射等肠道外途径传播,并呈全球性分布,可形成持续性感染,且与HCV混合感染较多。在供血员,不同肝病患者,血液透析及静脉药瘾者中均可检出HGV感染标志。为了解我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与HGV重叠感染状况,我们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9例血清和14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京庚型肝炎病毒部分基因的克隆及c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南京地区某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克隆出庚型肝炎病毒(HGV)非结构区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国外发表的庚型肝炎病毒HGU 44402,HGU 45966和HGU 36380(GBV-C)对应位置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9.09%,92.12%和87.27%,与已报道的HGV河北株序列同源性为93.94%。对40份输血后丙型肝炎血清和30份非甲非乙非丙非丁非戊型肝炎血清进行了检测,HGV RNA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6.67%。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患者丁、戊、庚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发病率高,严重危害劳动人民的身心健康,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彻底阐明.近年来美国学者Linen et al[1],Simons et al[2 ]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了新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先前我们的研究发现川北地区存在HGV感染,HGV感染病例肝损伤轻,预后好[3].在重型肝炎组中HGV感染病例病死率较低,预后好[4].国内一些学者[5-8]对乙肝患者感染HCV,HDV及HGV分别进行了研究,但缺乏系统性.乙肝患者中丁、戊、庚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情况如何,它们的感染对乙肝患者病情有何影响,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方面的报道.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丁、戊、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对患者的病原学诊断、判断病情、估计预后有较为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为此,我们对乙肝患者血清进行了丁、戊、庚肝抗体检测,旨在探讨其混合感染情况以及混合感染对发病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来国际上发现的GBV-C和HGV是同属黄病毒科的不同分离株,部分不能明确诊断的输血后肝炎、社区获得性或暴发性肝炎患者体内可发现这种病毒。关于HGV/GBV-C的致病性问题,目前尚有争议。 GBV-C感染常见于输血、静脉吸毒者以及血透  相似文献   

18.
血清HGVRNA阳性病毒性肝炎94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血清HGVRNA阳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全部病例入院后即检测血清AB,C,D,E型肝炎病毒标志及肝功能试验,抗-HGV采用ELISA法,HGVRNA采用RT-PCR法,均由302医院免疫室统一检测.结果在94例血清HGVRNA阳性患者中,单纯HGV感染(单纯感染组)18例,HGV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合并感染组)76例,单纯感染组中以急性肝炎为主(61.1%),合并感染组以HBV+HGV感染最多,占引例(5.3%).51例中,以慢性肝炎(41.2%)及肝硬变(37.2%)为主,单纯HGV感染临床可表现为急、慢性肝炎及重型肝炎,其中,急性肝炎临床特点为:消化道症状较轻:半数以上有轻-中度黄疸,也可有重度黄疸者;ALT轻度增高;全部病例恢复顺利,合并感染组病情恢复也较顺利.11例重型肝炎,生存率45.4%.HGV与HBV合并感染者中,住院期间,HBsAg阴转率24.0%,HBeAg阴转率62.5%,HBVDNA阴转率55.6%结论单纯HGV感染以急性肝炎为主,亦可见于慢性肝炎及重型肝炎,合并感染级以慢性肝炎及肝硬变为主,并分析各自临床特点HGV与HBV合并感染时,对HBV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的肝组织病变特征,HGV RNA及其病毒蛋白的表达状况,对42例血清HGV RNA和(或)抗HGV抗体阳性患者活检肝组织作光、电镜、免疫组化及核酸原位杂交观察分析。结果显示,18例单纯HGV感染肝组织呈急性或轻度慢性病毒性肝炎改变,表现为肝细胞水肿,汇管区和肝小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部分高危人群中庚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首先运用酶标法(ELISA)检测不同人群中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GV),然后对抗-HGV阳性血清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GV RNA。结果 在各类高危人群中,抗-HGV阳性率分别是:手术受血者为35.59%(21/59),静脉吸毒者为38%(19/50),非甲~戊型肝炎病人为18%(9/50);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2%,1/50,P<0.05);职业供血员抗-HGV阳性率也较高(13.79%,8/58),但与对照人群无显著性差异(P>0.05);58份抗-HGV阳性血清有18份血清HGV RNA阳性,其中手术受血者血清1份,静脉吸毒者血清12份,职业供血员血清2份,非甲~戊型肝炎病人血清3份。结论 (1)本研究首次在乌鲁木齐地区部分高危人群中证实有较高的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率;(2)再次证实该病毒主要通过注射、输血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