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制作尸体骨骼标本方法有水煮法[1]、自然腐蚀法[1,2]和药物腐蚀法[3,4]等,其各有利弊.传统水煮法需对煮后骨骼上的肌肉、肌腱、软骨进行剔除,特别是脊椎骨、手脚骨的软组织(肌腱)难以有效剔除,且骨髓腔脂肪消除也难尽如人意,需进行有机溶剂(苯酮、酒精、汽油)长达半年以上时间脱脂,制作骨骼标本用时长;自然腐蚀法虽然操作简便,无需药品和设备等优点,但严重影响周围环境卫生,骨髓腔脂肪也不易消化干净,也须进行脱脂处理,制作骨骼标本用时也较长;药物腐蚀法对骨骼骨质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一般多用于防腐固定局解材料骨骼制作.我们经过长期工作探索,将新鲜或防腐固定过的尸体骨骼标本先采用传统水煮处理,拆开各关节骨骼,稍拔除骨骼较大软组织后,放置塑料箱,添加一定量水进行自然腐蚀,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制作保留骨骼的头颈部血管铸型标本,通常采用硫酸钙饱和液腐蚀法、次氯酸钠溶液腐蚀法、混合腐蚀法、自然腐蚀法和强碱高温腐蚀法。硫酸钙饱和液腐蚀法和次氯酸钠溶液腐蚀法对骨质的损害较大;混合腐蚀法和自然腐蚀法标本制作周期长,需半年以上,且污染周围环境;强碱高温腐蚀法,因碱溶解产热较高,细小血管铸型易被溶解或变形,制作出的血管铸型标本只能保留下粗干,不适用于要求精细的显微外科应用解剖学研究的需要。且脂肪不能完全腐蚀,并生成皂化物,影响标本美观。我们经过长期实验研究,采用Ca(OH)_2饱和的乙醇碱液制作保留骨骼的头颈部血管铸型标本,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头颈部保留骨骼的血管铸型标本,其腐蚀方法有自然腐蚀法[1]、硫酸饱和液腐蚀法[2]和氢氧化钙饱和液腐蚀法[3]等.自然腐蚀法污染环境,且制作周期长,不易用作在短期内收集较多材料的科研工作.饱和的硫酸钙和氢氧化钙溶液,对骨骼有保护作用能阻止化学腐蚀剂对骨骼的过渡腐蚀,这两种方法制作周期短,对环境污染小,只是配制腐蚀液的过程较复杂.我们采用碱粉(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直接铺洒腐蚀,结合局部注射腐蚀,方法简单、效果较好(图1).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铸型标本的腐蚀方法很多,如酸腐蚀、硷腐蚀、自然腐蚀和炭化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常采用的酸硷腐蚀法,可以获得立体结构观念强的良好效果,但由于全部软组织和骨骼已不存在,缺乏重要的眦邻关系,是一个较大的缺陷。而自然腐蚀法能保存骨骼支架,使某些标本更有参考意义。我们对头颈部铸型标本,用自然腐蚀法处理,做出了一些质量较好的标本,现将实践体会介绍如下。材料尽可能新鲜,在颈根部截断。如灌注动脉系统,可在左右颈总动脉和左右椎动  相似文献   

5.
多碱混合溶液制作保存骨关节血管铸型标本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制作保留骨骼的血管铸型标本,通常有碱腐蚀法、自然腐蚀法、硫酸钙饱和腐蚀法及混合腐蚀法[1-4],但要制作保存骨和关节的血管铸型标本却只能采用碱腐蚀,常用的碱腐蚀法为Ca(OH)2饱和的乙醇碱腐蚀法[5-7]和饱和次氯酸钠溶液腐蚀法[8]2种.Ca(OH)2饱和的乙醇碱腐蚀法采用50%的强碱液添加Ca(OH)2,使碱腐蚀液中的Ca(OH)2量达到饱和状态,继续反应生成的Ca(OH)2覆盖在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阻止腐蚀液对标本骨骼的破坏;添加乙醇能使油脂分解消化,但作用较慢,腐蚀时间过长会生成少量皂化物[5-7].  相似文献   

6.
<正>以往制作保留骨骼的血管铸型腐蚀方法常用自然腐蚀法或碱腐蚀法。自然腐蚀法的优点是骨质损伤少,缺点是费时较长;碱腐蚀法的优点是费时较短,缺点是易破坏骨骼组织[1]。作者所用的碱腐蚀法加自然腐蚀法则扬长避短,既能完好保留骨骼,又费时少,且标本质量好(图1)。以前臂血管铸型为例,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保留骨骼的血管铸型标本通常采用传统的自然腐蚀法、碱腐蚀法~([1]),及改进的自然腐蚀法~([2])和改进的碱腐蚀法~([3-6]),自然腐蚀和改进的自然腐蚀法对骨质无损坏,但难以解决标本制作周期长、污染环境等问题。碱腐蚀法和改进的碱腐蚀法能明显缩短标本制作时间,但对骨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且操作复杂易造成铸型支折断。如何缩短标本的制作时间、保持骨质完整、腐蚀完全及铸型支完整是制作保留骨骼血管铸型标本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腐蚀是制作血管铸型标本的主要步骤,常用腐蚀法是酸腐蚀法、硷腐蚀法及自然腐蚀法等(于频,刘正津主编。解剖学技术。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13~216)。自然腐蚀法可保留骨骼及血管铸型,酸腐蚀法只能保留血管铸型,硷腐蚀法可保留骨骼、关节及韧带,但关节及韧带内的血管分布不易观察。为了研究关节的血管与其它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未防腐的人体骨骼标本的常用制备方法包括自然腐蚀法、水煮法和药液浸泡法[1]。1989年开始有动物解剖学者尝试使用蛋白酶分解蛋白的方式来去除(仓鼠和家兔)肌肉组织来获取骨骼标本,他们使用蛋白酶的浓度为0.3%~0.5%[2~4]。然而这一方法是否适  相似文献   

10.
问:我们最近在制作一具动脉铸型标本时希望同时保留骨骼,采用了碱腐蚀法。在35%的工业用碱溶液中浸泡了20小时后,骨已被腐蚀成了粉末,但是浮在液体表面的皮肤、肌肉还有未被腐蚀的现象。我们的操作方法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导致制作失败?该如何正确掌握碱腐蚀铸型标本制作法,将骨骼保存下来。 (提问者:湖南零陵地区卫校解剖教研室刘万胜) 答:你们在操作过程中,将标本在较浓的碱液中浸泡时间过长,导致骨骼被腐蚀。利用碱腐蚀制作铸型标本,要求同时保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显微外科的长足前进,对组织小血管的起源、位置、口径等引起了重视,而采用传统的刀、镊子解剖方法往往难达此要求,故需寻求其他方法来解决。翻阅国内外解剖图,谱,未看到保留骨骼的手、足铸型标本图、国内有用硷性旦白酶和自然腐蚀法做铸型标本的报道,但认为硷腐蚀法不易保留骨骼而不采用。本文就用硷腐蚀法做了手、足、膝关节、肘关节铸型标本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改良自然腐蚀法用于人体骨架标本的制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娟  赵树清 《解剖与临床》2008,13(5):373-373
目前,常用的制作人体骨骼标本的方法有水煮法、药液浸泡法、自然腐蚀法等,处理过程较为复杂,且有碍环境卫生。为了给教学、医疗提供优质的骨骼标本,我们利用收集到的腐烂尸体,在自然腐蚀法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将尸体砌池掩埋,制作数套完整的人体骨架标本。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人体骨骼串成骨架或制备成有机透明玻璃盒装标本,是一种历史悠久综合性的教具,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和临床各手术学科的示教及馆室标本的陈列收藏.这不仅仅是美观实用,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能保存易损坏的薄弱的骨质,尤其是颅骨上的薄弱骨片、减少颅骨的损失和浪费.人体骨标本通常从三方面获得:一是未经防腐固定尸体的骨骼;二是已防腐固定,尸体解剖后剩下的骨骼;三是出土的骨骼标本.后者骨质较差,易损坏.我们选用未经防腐固定尸体进行骨骼制作,既往对此的处理常用人工浸蚀法和自然浸蚀法.前者有水煮法和药液浸蚀法(常用低浓度碱性液腐蚀),由于处理时间或药物浓度等掌握不当易使骨质受  相似文献   

14.
解剖学技术资料中,用自然腐蚀法制作铸型标本,只适用于头颅、骨关节少的部位,四肢、躯干多采用碱液腐蚀法~([1-4]).改良的碱腐蚀法能较好保留骨和关节~[5],但操作时不易掌握腐蚀程度,对骨质有损伤.笔者用自然腐蚀的方法制作出了全身骨骼、骨关节和血管铸型标本.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用硫酸腐蚀法制作保留骨骼的头颈部血管铸型标本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头颈部铸型标本的腐蚀制作方法中,一般认为欲保留骨骼不宜用酸腐蚀法,而只能用自然腐蚀法.但自然腐蚀法所需时间较长,即使在全年气温都较高的南方.一件标本也需一年半左右,在北方所需时间则更长;且有污染空气,腐蚀场所受限之缺点.近年来.我们做了大量试验和探索,用硫酸作腐蚀剂,也能制作出保留骨骼的头颈部铸型标本,且制作周期仅需15天左右.  相似文献   

16.
我院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收集尸体和自然腐蚀的骨骼制作骨骼教学标本非常困难,我们利用教学使用后软组织破损严重的标本,进行了清除软组织、脱酸、脱脂等工艺处理,在脱脂过程中,尝试了脱脂液脱脂与沙埋脱脂结合的方法,较好的除去了骨骼内脂肪.在骨骼表面采用了漂白、修补、上漆等工艺,制作了一批质量好的骨骼标本投入解剖学教学使用.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人体骨骼标本是人体解剖学中的不可缺少的教具,制作优质的骨骼标本是解剖学实验人员的技能之一,制作骨骼标本的步骤主要包括:清除软组织、脱脂、漂白等。能否彻底脱去骨骼标本的油脂是制作优质骨骼标本的关键。香蕉水(banana oil)是一种有机溶剂,在长期制作骨骼标本的过程中,我们使用香蕉水进行了脱脂处理,现将这方面的知识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用次氯酸钠溶液制作带骨骼血管铸型标本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保留骨骼血管铸型标本的技术方法.方法:用饱和次氯酸钠溶液反复浸泡和冲洗手、足和头颈部血管铸型材料.结果:肌肉腐蚀完全,骨骼和关节保留完好,血管铸型无损.结论:用饱和次氯酸钠腐蚀法制作带骨骼的血管铸型标本,能保留微小血管铸型,具有快捷、安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 静脉系统的标本制作,由于操作上比较困难,因此资料较少。刘正津、王兴海、冯固等作过一些灌注方法的介绍,但用于制作铸型腐蚀标本,目前国内尚未见诸报导,国外的图谱中,仅见McMinn有过头颈部静脉的铸型和脑静脉系统,但显示脑内静脉时,采用的锯开颅顶一侧的方法。为此,我们改进了标本制作设计,既采用了自然腐蚀法,又使用了部分酸腐蚀方法。使头颈部静脉铸型标本既能保持重要的骨骼比邻关系,又能显示颅腔内的立体静脉图形,这种操作法比锯开法安全可靠。现将制作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制作保存骨或骨关节血管铸型标本多采用碱腐蚀~([1-6]),而常用的碱腐蚀法为Ca(OH)2饱和的乙醇碱腐蚀法~([3-6])、饱和次氯酸钠溶液腐蚀法~[7]及多碱混合溶液腐蚀法~[8],笔者根据碱腐蚀作用原理,探索采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溶液(H2O2)、氨水(氢氧化氨)等添加到碱腐蚀溶液中,加强对制作保存骨关节血管铸型标本碱腐蚀的作用,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