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优思氟)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一般护肝治疗。两组均给予控制饮食,饮食结构的调整,适当运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酶学(ALT及AST、r-GT)血脂(TG,TC)和B超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ALT、AST、r-GT、TG、TC下降较对照组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8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胡波 《中原医刊》2005,32(1):24-25
目的 观察血脂康、护肝片、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血脂康胶囊 0 6,1次 /日 ;护肝片 4片 ,3次 /日 ;熊去氧胆酸 0 3 ,2次 /日。对照组 :单用熊去氧胆酸。两组疗程均为 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 ,肝脏B超 ,肝功能 (ALT、TBiL) ,血脂 (TCh、TG)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治愈、好转、总有效率分别为 18例、5例、12例、12例、10 0 %、5 6 67%。两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0 5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血脂康、护肝片、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效且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胶囊和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成本和疗效。方法:将诊治的7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250 mg/次,3次/d。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胶囊,70 mg/次,3次/d,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γ-GT、TC、TG和彩超的变化,并分析两种治疗药物各自的总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γ-GT、TC、TG和彩超表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两组间治疗后的指标比较,观察组γ-GT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的改善程度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效果优于水飞蓟宾,但治疗费用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吕红 《河北医学》2005,11(5):439-440
目的:观察甘利欣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甘利欣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护肝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肝功能:ALT、AST及血脂(TG、TC)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肝功能改善、血脂水平降低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甘利欣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明显改善肝功能和降低血脂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治疗谷氨酰转肽酶(IGGT)持续升高的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给予一般的保肝支持治疗(如口服甘利欣胶囊及B族维生素)及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同时联合熊去氧胆酸(优思弗)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GGT值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GGT值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GG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能有效降低血清GGT值.  相似文献   

6.
贾慧娟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6):1083-1085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肝炎伴胆汁淤积患者采用熊去氧胆酸、氢化可的松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伴胆汁淤积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氢化可的松治疗,在上述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熊去氧胆酸。疗程结束后,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IgG、IgM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炎伴胆汁淤积患者采用熊去氧胆酸、氢化可的松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凯西莱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NAFL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凯西莱0.2g,1次/d静滴,联合服用熊去氧胆酸片300mg/次,3次/d;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片300mg/次,3次/d。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血脂水平(TG)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对照组为53.3%(1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西莱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7):610-612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NAFL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49%(43/47)和70.21%(33/4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及γ-G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TBIL及γ-G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腹泻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轻度恶心2例,均自行缓解。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NAFLD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9.
程明宇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6):103-104,106
目的 探讨思美泰与熊去氧胆酸联合用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ICP孕妇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思美泰10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熊去氧胆酸250 mg口服,2次/d.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250 mg,口服,2次/d.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症状、血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的变化、妊娠结局及围产儿情况.结果 2组孕妇治疗后瘙痒评分、血胆汁酸、转氨酶浓度及总胆红素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瘙痒评分、TBA、ALT、AST、TB的差值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分娩孕周较对照组延长,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羊水污染程度、Apgar评分(≤7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新生儿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思美泰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ICP效果明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水飞蓟素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脂肪肝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水飞蓟素片及甘利欣注射液治疗,观察病人治疗前后血清酶学(ALT、AST、GGT)、血脂(TG、CHO)和B超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58.3%(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酶(ALT、AST、GGT)、血脂(TG、CHO)较治疗前下降明显(观察组P<0.01,对照组P<0.05);且两组间治疗前后ALT、AST、TG、CHO的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水飞蓟素治疗脂肪肝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谷胱甘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将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依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予谷胱甘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25例,予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两组治疗前后ALT、AST、GGT、TC、TG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ALT、AST、GGT、TC、TG降低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谷胱甘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门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对照组单独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疗程24周,比较两组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数值及肝脏超声评分.结果 治疗组的TBIL、ALT、AST、ALP、GGT、CHOL、TG、LDL-C及超声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LT、AST、GGT、CHOL及超声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ALT、AST、ALP、GGT、TG及超声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功能、血脂及超声评分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熊去氧胆酸联合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喜 《河北医学》2009,15(1):69-71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NAFL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中药及单用熊去氧胆酸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及肝脏超声声像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而对照组仅66.7%(P〈0.01)。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中药治疗NAFL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观晓辉  范碧惠 《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619-1620,1628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管理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胰岛素抵抗(IR)以及病情的变化。方法84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服用熊去氧胆酸,疗程24周,对干预组同时实施生活方式管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体重指数(BMI)、腰围(WI)、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氨酶(GGT)等水平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干预前,两组间BMI、WI、TG、TC、HDL-C、ALT、AST、GGT、HOMA—IR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周后,干预组总有效率(78.57%)显著高于对照组(57.14%)(P〈0.05),干预组干预后上述指标显著下降(P〈0.01),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后ALIT、AST、GGT显著下降(P〈0.05),但BMI、WI、TG、TC、HDL—C及HOMA—I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方式管理能改善IR,促进NASH患者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中药结肠透析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结肠透析疗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14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保肝降脂等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ALT、AST、GGT),血脂(TC,TG),B超(肝胆脾)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0.8%,对照组68.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功能(ALT、AST、GGT)、血脂(TC,TG)指标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结肠透析配合保肝降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消脂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健脾消脂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护肝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空腹及餐后血糖、血脂、空腹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分泌功能指数、B超等以评价疗效。结果健脾消脂汤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H)、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降低及胰岛分泌功能指数(HBCI)的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各组治疗前后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无明显变化。治疗组肝脏影像学方面的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消脂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氨基转移酶正常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我院体检中心4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及56例高血压合并氨基转移酶正常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组),比较两组血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γ-谷氨酰转移酶(γ-CGT)、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舒张压(T=1898.5,P〈0.05)、体重指数(t=-5.036,P〈0.01)、空腹血糖(t=-2.026,P〈0.05)、甘油三酯(T=1923.5,P〈0.05)、γ-GGT(T=1789.0,P〈0.01)、血尿酸(T=1715.0,P〈0.01)、高敏C反应蛋白(T=1832.5,P〈0.01)增高,HDL-C降低(T=2357.0,P〈0.01).γ-GGT与体重指数(rs=0.349,P=0.000)、甘油三酯(rs=0.413,P=0.000)、尿酸(rs=0.446,P=0.000)、高敏C反应蛋白(rs=0.350,P=0.000)呈正相关.结论 高血压合并氨基转移酶正常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时,心血管危险因素更加聚集,γ-GGT亦明显升高且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预示心血管危险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干预性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药干预性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运用中医药干预性治疗脂肪肝患者108例(干预组),并与对照组(脂必妥)治疗脂肪肝患者54例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ALT,GGT,TG,TC等各项指标,分析中医药干预性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7.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对降低患者的血脂、血清转氨酶均有明显的作用,两组比较P<0.05,干预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干预性治疗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硫普罗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用药5个月。治疗期间。测量并记录患者用药前后的ALT、AST、TG、TC、BM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有效率92.9%显著高于对照组78.6%(P〈0.05);实验组治疗后ALT、AST、TG、TC、BM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硫普罗宁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更为显著,能明显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丁园  李艳 《河北医学》2016,(12):1951-195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患者血浆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在疾病变化过程中的关系,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随机收集于我院就诊的经过临床相关血液指标、肝脏彩超等临床诊断确诊的88例 NAFLD 患者做为NAFLD组,同时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做为对比参照, NAFLD 组采用口服缬沙坦胶囊进行干预治疗,在治疗干预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谷氨酰基转移酶( GGT)、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HO)、空腹血糖( GLU)、肾素活性( Plasma renin activity, PRA)、血管紧张素Ⅰ( AngiotensinⅠ, AngⅠ)、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 Ⅱ, Ang Ⅱ),将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NAFLD的关系。结果:NAFLD组在未进行干预治疗前,患者血浆中RAS ( P RA、AngⅠ、Ang Ⅱ)、ALT、GGT、TG、TCHO、GLU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呈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RAS( PRA、AngⅠ、Ang Ⅱ)与NAFLD的病情轻重程度呈正相关( P=0.000);NAFLD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其RAS、ALT、GGT、TG、TCHO、GL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浆中RAS的变化可影响NAFLD的发生发展,并能改善NAFLD患者的生化指标,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