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实验检测三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脂多糖 -被动血凝试验 (LPS-PHA)、肥达氏反应和细菌培养实验诊断伤寒的价值。方法 :用以上三种方法同时对 2 6 2例伤寒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伤寒患者中 L PS-PHA阳性率为 80 .1% ,肥达氏反应阳性率为 5 2 .7% ,血培养阳性率为 35 .1% ,LPS-PHA与肥达氏反应、血培养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血培养时间长 ,肥达氏反应特异性较差 ,L PS-PHA可早期快速诊断伤寒可靠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伤寒血凝试验对甲型副伤寒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的伤寒、副伤寒实验诊断仍为传统的血液培养及肥达氏反应 ,因传统的细菌培养所需时间较长 ,难以达到早期诊断目的 ,而肥达氏反应操作繁杂 ,结果不易观察 ,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均不够理想。副伤寒脂多糖 -被动血凝试验(LPS -PHA)对甲型副伤寒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笔者以该法检测 10 0例甲型副伤寒患者 ,同时比较血液培养及肥达氏反应 ,现报道如下。1 实验资料1 1 标本来源 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5月临床诊断为甲型副伤寒 10 0例 ,其中男 6 9例 ,女 31例 ;年龄 10~ 5 4岁 ,平均 30 .3岁。 4 8例血液培养阳… 相似文献
3.
肥达反应对伤寒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达反应迄今仍然是临床诊断伤寒的重要实验室指标,但近年来,随着轻症和亚临床病例增多,肥达反应的阳性率有下降趋势,故对其诊断价值发生了争论。为此,笔者对细菌培养阳性的确诊伤寒病例,进行肥达反应的动态观察,就其对伤寒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再探讨。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对490例伤寒住院病人中出现并发症的316例进行了分析,认为伤寒的并发症除发和高,且种类繁多,其中溶血性贫血是伤寒一种值得重视的并发症。胆囊炎、肝炎亦占重要比例,肠出血并不少见。伤寒的多功能损害近年有增加趋势,并发症的发生期也不只在病程的2至3周,本组近半数在其他时间。并发症仍为伤寒病死的主要因素。故减少误诊,提高对并发症的治疗水平,是减低伤寒死亡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490例伤寒住院病人中出现并发症的316例进行了分析,认为伤寒的并发症除发生率高(本组占64.4%),且种类繁多,其中溶血性贫血是伤寒一种值得重视的并发症。胆囊炎、肝炎亦占重要比例,肠出血并不少见。伤寒的多功能损害近年有增加趋势,并发症的发生期也不只在病程的2至3周,本组近半数在其他时间。并发症仍为伤寒病死的主要因素。故减少误诊,提高对并发症的治疗水平,是减低伤寒死亡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5年来本地区伤寒病例误诊原因.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92例确诊伤寒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寒四季均发病,以夏秋季多见,92例中均有发热,大多有多系统损伤表现,玫瑰疹未见,白细胞在正常范围48例(52.2%),嗜酸性粒细胞均低于正常,血培养阳性54例(58.7%),肥达氏反应阳性85例(92.4%),误诊30例(26.1%).结论:伤寒缺乏典型流行病特征,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多系统损伤,血培养阳性率低是导致误诊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金法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12):1178-1178
血清肥达氏试验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伤寒杆菌的凝集效价 ,作为伤寒病辅助诊断的一种凝集反应。临床上应以两次标本 (疾病早期及恢复期或中期 )的凝集价有4倍增高作为新近是否感染的指征。至于其他疾病出现肥达氏试验阳性的情况 ,报道尚少。笔者对 1989年 9月~ 1996年 4月 89例肝病患者的肥达氏试验检测情况观察 ,发现部分肥达氏试验结果阳性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肥达氏试验菌液 :均由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1.2 血清标本 ,本院肝科病房的肝病患者 89例 ,其中重度慢性肝炎 38例 ,肝硬化 15例 ,急性肝炎 2 7例 ,重症肝…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观察伤寒药茶治疗伤寒、副伤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满足条件的伤寒、副伤寒患者739例,设治疗组617例,予伤寒药茶,每日2袋,水煎,3次热饮;对照组122例,予氨苄青霉素3g·d^-1、头孢唑钠4g·d^-1静脉给药;两组均治疗8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568例,有效25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96.1%(95%CI=94.57%~97.63%);对照组痊愈37例,有效7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7.7%(95%CI=81.87%~93.5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10.4885,P=0.0000),且两组总有效率的95%CI不重叠。结论:伤寒药茶治疗伤寒、副伤寒疗效优于氨苄青霉素、头孢唑钠,其收益为OR=0.29(95%CI=0.15~0.57),NNT=12(95%CI=7,84~24.57)。 相似文献
13.
王爱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9):1161-1162
伤寒是儿童常见传染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为进一步探讨儿童伤寒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儿童伤寒的认识,现对我院1995年5月-2005年4月收治的72例伤寒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金凌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6):273-274
肠出血是伤寒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笔者采用槐花白头翁汤配合西药治疗伤寒并肠出血 2 3例 ,取得较好疗效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组 2 0例作对照观察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两组病例均为住院病人 ,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治疗组 2 3例 ,其中男 14例 ,女 9例 ,年龄 15~ 4 6岁 ,平均 32 .5岁。平均热程 ( 10 .5±3.3)d。出血程度分级 :轻度出血 12例 ,中度出血 9例 ,重度出血 2例。对照组 2 0例 ,其中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16~ 4 8岁 ,平均 34 .2岁 ,平均热程 ( 11.5±3.4 )d。轻度出血 11例 ,中度出血 7例 ,重度出血 2… 相似文献
15.
16.
病例及方法本组病例均为住院患者。伤寒诊断除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外,均经血、骨髓培养证实,或吧达氏反应滴度"O"1/100,"H"1/200以上者。治疗组:应用200%水杨梅全草煎剂治疗,共3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0例。年龄自12~33岁。血或骨髓培养伤寒杆菌阳性者9例(27.3%),肥达氏反应诊断者24例(72.7%)。治疗方法以水杨梅煎剂口服,每次30ml,每日三次;并服 TMP0.1g,每日二次。体温下降至正常2~3天后水杨梅减半量,TMP停用。体温正常10~14天停用水杨梅。对照组:用 SMZ TMP 治疗共21例,其中男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伤寒呈轻症化、不典型化趋势,小儿尤为显著。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收治的非典型伤寒2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