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男,16岁。因“掷铅球时腰部扭伤后疼痛1d”于 1999年3月12日入院。入院查体:腰部左侧椎旁肌压痛明 显,L1、2棘突轻度后突畸形。余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腰 椎X光片示:腰骶椎体后缘吸收明显,椎间孔扩大,椎弓根 间距增大。腰骶MRI示:腰2以下巨大硬膜囊,最宽处约 4cm×4.8cm。诸椎体后缘骨质吸收,腰椎过度前弓,椎间孔 异常扩大,L2 3伴椎间盘突出,L3椎弓根缺如。临床诊断 先天性巨大硬膜囊畸形(腰骶段)。针对腰扭伤予以卧硬板 床休息1周后不适症状消失出院。嘱患者避免负重和腰部 剧烈活动。患者近3年身体生长较快,身高1.58米至 1.…  相似文献   

2.
1例男性患者早期依据腰椎平片被误诊为腰椎骶化并腰5骶1隐裂,后由于患多发脊椎结核行颈胸椎影像学检查才发现诊断错误予以纠正。提示常规仅凭腰椎影像资料有可能漏误诊骶椎腰化并骶1~2隐裂的诊断,脊柱全长片对明确判定腰骶椎畸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发生在脊髓圆锥部位的结核性脊髓炎临床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女,32岁。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8 d,伴小便困难1 d"于2010年3月3日入住我院骨科。患者于2月23日无明显原因感双脚痛,2 d后出现双下肢无力,并逐渐加重;28日在外院行腰椎CT平扫无异常;入我院骨科。发病前1周有发热、咽痛史,诊治过程不详。查体:脊柱生理弯曲存在,腰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36岁,因头痛,双眼黑朦一年余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双眼底视乳头水肿,双眼视力0.7,头颅平片示蝶鞍扩大,骨质吸收,头颅CT平扫及强化扫描示:双侧脑室扩大及三脑室扩大,脑池增宽,四脑室大小及位置正常,提示阻塞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中测颅内压为560mmH_2O。术后患者高颅压症状明显缓解,术后三周,患者诉腰骶部疼痛,并向双下肢及会阴部放射,追问病史,患者于两周前即有上述症状,术后加重。体查:马鞍区感觉减退,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腰穿脑脊液呈黄色易凝,蛋白400mg%,腰椎平片未见异常,CT示腰_(45)有一低密度病灶,奎肯实验及脊髓造  相似文献   

5.
以腰骶神经根痛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腰骶神经根痛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较少见 ,现报告 1例如下。1 病例 男 ,46岁。因发作性腰骶部剧痛 2个月于 1 998年1 0月 1 7日入院。患者 2个月前开始出现腰骶部剧痛 ,向双下肢放散 ,左下肢为著 ,咳嗽及用力时加剧 ,午后及夜间更甚 ,每次持续约 1 0小时 ,均需肌注度冷丁方缓解。腰椎CT示腰4~ 5及腰5骶1 椎间盘突出 ,骨科行腰4~ 5、腰5~骶1 半椎板开窗术及腰5~骶1 髓核摘除术。术后疼痛无明显缓解。查体 :神志清楚 ,左眼底视乳头边界模糊 ,上缘有 2处小片状出血 ,右眼外展不全 ,眼球向右上注视时有水平眼震 ;左下肢臀部肌肉…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4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6年.83年后出现下背部剧痛,有间断缓解.86年后卧床不起.查:双肩、腕及踝部肿胀,压痛.胸腰段脊柱明显后凸.无感觉与运动障碍.站立及行走时述疼痛.有关血清学检查结果阴性,无狼疮细胞.X线素片示腰椎有明显骨质疏松,胸腰段后凸40°.T_12~L_3椎体可见严重骨质破坏,其中T_12、L_1呈楔形变.X线断层示L_2椎体下缘有明显的侵蚀样改变.虽经药物及理疗仍不能遏止病情进展.至86年11月突发双下肢无力,3日后出现尿失禁.T_12至尾部皮肤感觉障碍,下肢反射消失.脊髓造影示L_(1、2)水平完全性梗阻.CT示椎体破坏程度加重.第6天行L_(1、2)椎板切除,并行Luque棍后侧固定.术中见明显滑膜组织增生,第1、2腰椎关节面破坏,椎间关节不稳定.右L_1神经根被肉芽组织挤压移位,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资料男,19岁,因左侧腰部疼痛进行性加重伴左下肢麻木、行走困难1个月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肌张力正常,肌力5级,腰椎棘突压痛及棘突旁压痛,按压棘突时左侧下肢麻木无力;直腿抬高试验左侧阳性、右侧阴性。腰椎MRI平扫+增强示腰2~3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占位并不均匀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8.
例1 男,26岁。腰痛伴双下肢麻木40天,下肢瘫痪,小便失禁20天。检查:腰_3棘突叩击痛,胸_(11)以下浅感觉消失,双下肢软瘫。X线平片示胸_8下缘骨质破坏。脊髓碘油造影:腰_3完全梗阻。术中见腰_(1~4)硬脊膜外烂鱼肉样肿瘤,两端未见正常  相似文献   

9.
背景:植骨材料来源、形态及植骨方式对腰椎融合的影响目前仍有争议。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作为一种新的植骨方式,具一定的优点,但目前在腰椎融合的临床应用报道不多。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联合自体颗粒骨打压移植治疗退行性腰椎疾患的临床可行性。 方法:纳入接受后路腰椎融合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21例(28个节段),其中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节段性不稳定7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6例,退变性腰椎不稳8例。对21例(28个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行后路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根据植骨前后X射线片评价植骨融合率,采用腰腿痛VAS目测评分法、ODI评分法及标准Macnab疗效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与结论: 全部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3~5个月后可见骨融合征象,无高度及复位丢失、螺钉断裂等现象,患者腰腿痛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末次随访VAS目测类比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 0.01),脊柱融合率为95%。1例患者术后6 d CT检查示椎管内小骨粒压迫神经;1例术后第5天出院后伤口浅表软组织感染。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结果:优10例,良9例,差2例,优良率91%。说明后路自体颗粒骨打压移植联合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疾患短期临床效果良好,植骨融合率高,手术并发症少。 关键词: 自体颗粒骨; 打压植骨; 椎体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硬组织植入物  相似文献   

10.
腰骶神经根病变:主要是由椎管内和脊椎病变所致,其中以腰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1]。现将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30例腰骶神经根病变患者应用神经传导速度、H反射、肌电图检查联合诊断腰骶神经根病变的神经电生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3.5±13.8岁,病程7.5±1年。全部病例均有患侧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温痛觉减退,其中有3例患者患肢背屈受限,胫前肌有肌肉萎缩,有1例患者患肢足下垂,胫前肌肌肉萎缩明显。有6例患者患肢跖屈受限,腓肠肌肌肉萎缩。20例患者直腿抬高实验(+)。2例患者腰椎X线平片示腰椎不同程度骨质增生。15例患者CT显示2例腰椎退行性变,8例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5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13例患者MRI显示4例病人腰椎不同程度椎间盘膨出,6例病人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3例病人腰5骶1椎间盘突出。腰骶神经根包括腰1-5(L1~L5)神经根,骶1-5(S1~S5)神经根和1条尾神经根,在绝大多数病人腰椎间盘突出多累及L4/L5椎间隙和L5/S1椎间隙而累及L3/L4椎间隙者少见,对于其他较高或...  相似文献   

11.
腰椎穿刺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因患者椎间韧带钙化,腰椎畸形等原因按一般腰椎穿刺术方法确有困难或无法实施。我院自1996-07~2004-12对7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采用庞亚东等〔1〕撰写的椎旁腰椎穿刺术方法,行脑脊液置换495人次,均获得成功。此法无一人次外伤出血和其他不良反应。现介绍椎旁腰椎穿刺术如下:术前准备与一般腰椎穿刺术相同。穿刺点在腰椎棘突正中3~4或2~3或4~5腰椎间隙旁开1·5~2cm处。用1%~2%普鲁卡因2ml局麻,腰穿针在此点向内呈45°角经棘间孔缓慢直接刺入腰骶池。如进行到一定深度,针尖…  相似文献   

12.
1病例资料 29岁男性,因头痛、头晕伴双手感觉障碍1周入院.头颈部MRI检查示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行小脑扁桃体部分切除+硬膜扩大修复术,严密缝合后,留置皮下引流管.术后2d拔除皮下引流管,术后4 d发现切口愈合不良(图1A),予以清洁换药+生长因子凝胶涂抹促进生长,并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效果不佳.随后切口出现脑...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资料44岁男性,因突发头痛伴呕吐1 h于2017年12月14日入院。入院体格检查未发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颅脑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行颅脑CTA示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累及两侧大脑前动脉A2段起始部。次日在全麻下行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栓塞术,术后予以尼莫地平预防脑血管痉挛。为防止癫痫发作,静脉泵注丙戊酸钠(1.6 g+50 ml生理盐水,2 ml/h),同时予以甘露醇脱水治疗。12月16日,颅脑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胀,双侧侧脑室积血。术后行腰椎穿刺术释放血性脑脊液,病人意识状态较术前明显好转。12月18日,丙戊酸钠剂量调整为1.2 g+50 ml生理盐水,以2 ml/h静脉泵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3岁.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进行性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性,为胃内容物,伴双眼视物模糊及右眼胀痛,时有胸闷出汗等.查体:神清,言语少,双侧视乳头水肿,左侧鼻唇沟变浅,右眼外展受限,闭眼正常.多次行腰椎穿刺提示脑脊液压力大于400 mmH2O.外院应用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6h一次,症状控制欠理想.入院停用甘露醇6h后复查腰穿,测脑脊液压力为450 mmH2O,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均未见异常,墨汁染色未见隐球菌.颅脑MRI示脑室大小形态正常,中线居中,室周间质未见水肿,脑沟脑裂正常,未见占位性病变.颅脑MRV示上矢状窦走形正常,双侧横窦狭窄(图1a).完善相关检查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前调整阀门压力为160 mmH2O,术中间断释放脑脊液,待脑脊液压力下降后再将其连接阀门.术后症状缓解,1周后再次行腰椎穿刺提示脑脊液压力为130 mmH2O,复查颅脑MRV示上矢状窦走形正常,左侧横窦形态同术前,右侧横窦狭窄处再通(图1b).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资料,采用头皮穿刺引流、腰椎穿刺术及腰大池外引流附加头部骨窗处自粘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方法治疗。结果 28例积液基本消失,临床症状改善。1例并发颅内感染,予以抗生素治疗后痊愈。3个月后行颅骨成形术。随访3个月至1年无复发。结论 头皮穿刺引流、腰椎穿刺术及持续腰大池外引流附加头部骨窗处自粘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都是临床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56岁.因双下肢乏力伴头晕5年余,加重伴嗜睡3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因梗阻性脑积水在外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凤凰中压管),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下肢无力伴行走困难,在当地医院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3d后,症状改善,拔管后无加重,4年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仍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后好转,但1个月后出现头痛、倦怠,时有意识模糊,进食差,行走不能,小便失禁,进行性加重,转入我院.既往史:8年前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脾切除术.查体:嗜睡,行走困难,头部及腹部可见手术瘢痕,双上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明显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  相似文献   

17.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7岁,因创伤后一过性意识障碍,双上肢疼痛活动受限13d,四肢无力2d,呼吸困难1d于2012年7月4日由外院转入我院。患者于入院前16d从1米高处坠落,当时意识不清,约4h后意识清楚,发现双上肢疼痛畸形,活动受限,无二便障碍,送至当地医院就诊,腰椎CT示腰4椎体压缩性骨折。头颅CT示脑实质未见异常,蝶窦及双侧筛窦积液。颈椎MRI示未见异常。X线片示双侧桡骨远端骨折,断端错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分析CT神经同层显示技术在腰骶神经根变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因腰腿痛行腰椎检查的55例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机设备进行常规腰椎容积扫描,之后进行常规图像重组与神经重组,并分别观察患者腰骶神经根形态.对存在变异的神经根按照坎贝尔骨科手术学标准分型...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39岁,1年前,自觉双下肢无力,活动不灵活逐渐加重,近半年感双腹殷沟疼痛。体格检查:发育尚可,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及,胸椎轻度后凸畸形,腰背部见一撮毛发,骶部正中见一皮肤陷窝。双下肢肌力Ⅳ度,双膝反射++,双踝反射(-)感觉无异常,双侧 Babinski 征阴性。诊断腰骶神经根病变。影像学诊断:腰椎平片示胸腰椎后凸畸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 ,18岁。 9年前因“梗阻性脑积水”在我院行脑室 -腹腔分流术后病愈出院。 4年前因身体长高致分流管接头脱离 ,行换管术后病愈出院。此次入院前 4天开始出现嗜睡、眩晕、头痛、记忆力下降。体检 :眼底中度视乳头水肿 ,双眼轻度垂直性眼震。辅助检查 :头部MRI检查示双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大 ,中脑导水管及第四脑室无扩张。腰椎穿刺注射造影剂行头部ECT检查示注射造影剂 3小时后基底池、外侧裂池及胼胝体池显影 ,延续 2 4小时后上述影像改变不明显 ,未见大脑凸面影像。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 ,初压16 5mmH2 O ,放出 5ml脑脊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