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夏枯草总三萜(TTP)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的影响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TP(10、30、100、300、1000 μg/mL)对乙醛刺激的HSC-T6进行处理,四甲基偶氮唑蓝(MTF)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HSC-T6中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前胶原(Procollagen Ⅰ)、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下游中介分子Smad2、Smad3、Smad7 mRNA表达.结果:TTP可抑制乙醛刺激的大鼠HSC-T6增殖,诱导其凋亡,下调HSC-T6中α-SMA、ProcollagenⅠ、Smad2、Smad3的mRNA表达,上调Smad7的mRNA表达.结论:TTP对乙醛刺激的HSC-T6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能够促进其凋亡,下调α-SMA、Procollagen Ⅰ表达量,其机制可能与TTP能抑制Smad2、Smad3表达,升高Smad7的表达,从而对TGF-β/Smad信号通路发挥调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半枝莲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HSC-T6)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与不同剂量半枝莲(高、中、低剂量组)共同孵育48 h后,应用Annexin-V-碘化丙锭染色检测半枝莲对大鼠HSC-T6凋亡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结果:半枝莲能使大鼠HSC-T6凋亡明显增多,同时可使凋亡抑制分子Bcl-2表达下调,使凋亡分子Bax表达增强(P<0.01)。结论:半枝莲可下调Bcl-2/Bax比率,促进HSC-T6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排钱草生物碱对乙醛刺激的人源肝星状细胞(LX-2)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外基质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排钱草生物碱对乙醛刺激下人源肝星状细胞的增殖的作用;LDH比色法检测排钱草生物碱对LX-2的细胞毒性;运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细胞中α-SMA、Co1-Ⅰ、MMP-2及TIMP-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排钱草生物碱对乙醛刺激下的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排钱草生物碱各剂量组培养上清液中LDH活力差异无显著性。LX-2细胞中的α-SMA、Co1-Ⅰ、及TIMP-1 mRNA随药物浓度增加,其表达下降,MMP-2 mRNA表达上升。结论 排钱草生物碱可能通过抑制LX-2细胞的增殖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鸢尾黄素对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以及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鸢尾黄素对肝星状细胞的Ⅰ型胶原、α-肌动球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剂(TIMP-1)mRNA的表达的影响。结果:鸢尾黄素能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中Ⅰ型胶原及活化标志α-SMA mRNA的表达,增强肝星状细胞中MMP-13 mRNA的表达,降低TIMP-1 mRNA的表达。结论:鸢尾黄素既可以有效地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同时又能减少肝星状细胞胞外基质的合成以及增加胞外基质的降解,因而具有潜在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Ping J  Gao AM  Xu D  Li RW  Wang H 《药学学报》2011,46(8):915-921
研究吲哚-3-原醇(I3C)对猪血清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腹腔注射猪血清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用I3C治疗17天。采用HE和Masson三色染色法分别观察肝脏病理学和胶原含量改变;生化比色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肝脏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进一步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用13C处理24 h后,FITC-Annexin V/PI双重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mRNA表达。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I3C治疗组的肝组织Hyp含量不同程度降低,肝细胞损伤减轻,胶原纤维沉积减少(P<0.01),α-SMA表达降低(P<0.01)。细胞实验显示,I3C可明显增加HSC-T6细胞凋亡率,升高Bax/Bcl-2的mRNA表达(P<0.05)。以上结果说明,I3C对猪血清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治疗作用,可能与其诱导活化HSC凋亡继而促进基质胶原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α1(I)型胶原mRNA合成、IκB和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和凝胶电泳迁移率技术(EMSA)检测HSC的增殖和胶原基因表达。结果乙醛刺激HSC增殖、α1(I)型胶原mRNA合成 ,使IκB表达下降、NF-κB活性增加。红景天苷(0.5~2.5 mg·mL-1)对上述影响有抑制作用,且以1.5 mg·mL-1组效果最好。结论红景天苷明显抑制乙醛刺激的HSC增殖及胶原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干扰β-arrestin2表达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epatic stellatecell T6,HSC-T6)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化学合成的siRNAβ-arrestin2以Lipofectamine包裹,转染HSC-T6细胞,设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检测细胞β-arrestin2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Bcl-2、Bax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转染siRNA的HSC-T6细胞β-arrestin2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β-arrestin2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比对照组分别下调了70%±1.76%和68.43%±2.88%(P<0.01);Bcl-2蛋白被抑制了32.58%±3.46%(P<0.01),而Bax表达增加38.00%±3.72%(P<0.01);转染β-arrestin2 siRNA的HSC-T6细胞凋亡率为37.5%,明显高于正常HSC对照组。结论 siRNAβ-arrestin2能高效抑制HSC-T6细胞β-ar-restin2表达明显减少Bcl-2的表达,增加Bax的表达,从而促进HSC-T6凋亡,具有预防及治疗肝纤维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平键  成扬  徐列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10):1295-1299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作用,以及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信号之间的关系。方法肝脏原位灌流酶消化、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培养大鼠HSC,传代培养并使用药物处理。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PARγ的细胞内分布。收集裂解细胞分别抽提RNA、总蛋白和核蛋白,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目标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活化HSC几乎没有凋亡发生,而姜黄素处理诱导了HSC凋亡,促进了HSC中PPARγ的核转位和(或)重分布。姜黄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增强HSC胞核PPARγ表达,抑制了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促进了促凋亡因子Bax表达;这些作用能够被PPARγ阻断剂所拮抗。结论姜黄素促进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表达和核转位/重分布,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丹参酚酸B(SAB)和姜黄素(Cur)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活化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作用。方法培养大鼠HSC-T6,使用SAB和Cur处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收集裂解细胞并抽提细胞总蛋白,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ERK和磷酸化ERK的影响。结果Cur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HSC的增殖和活化,SAB和Cur显著降低α-SMA的表达水平(P<0.01);SAB对I型胶原的分泌无影响(P>0.05)而Cur显著减少I型胶原的分泌(P<0.05)。SAB和Cur对ERK表达水平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显著降低了磷酸化ERK的表达水平(P<0.01 vs.P<0.05)。结论SAB和Cur能够抑制HSC的增殖、活化和ERK的磷酸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 derived growthfactor-BB,PDGF-BB)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kinase 1/2,p-ERK1/2)表达的影响,探讨Art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PDGF-BB组、PDGF-BB+Art组和PDGF-BB+PD98059组。以PDGF-BB诱导HSC增殖,再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Art和ERK1/2抑制剂PD98059。CCK-8法检测各组HSC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的含量,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ERK1/2的表达及活化情况。结果:PDGF-BB可诱导HSC细胞增殖,p-ERK1/2表达增高,而PDGF-BB+Art组、PDGF-BB+PD98059组HSCⅠ型胶原的含量及p-ERK1/2活性均降低。结论:ERK1/2参与了PDGF-BB诱导HSC细胞增殖的作用,Art抗PDGF-BB所诱导的HSC细胞增殖作用与其抑制ERK1/2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西红花酸(crocet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CFB,建立AngⅡ诱导新生大鼠CFB纤维化模型;MTT法检测CFB的增殖;羟脯氨酸测定检测CFB胶原含量;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Ⅰ型、Ⅲ型胶原蛋白、间质胶原酶(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基因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27^kip1(P27)蛋白的表达。结果:(1)在一定浓度范围里,crocetin能抑制AngⅡ引起的CFB增殖和胶原合成,并呈剂量依赖;(2)CFBG0/G1期百分率随crocetin浓度增加而增加,S期、G2/M期百分率和增殖指数随crocetin浓度增加而减少,与Ang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Crocetin能明显降低Ⅰ型、Ⅲ型胶原、TIMP1、TGF-β1的表达,提高MMP-2的表达;(4)Crocetin能增加P27蛋白表达。结论:Crocetin通过抑制AngⅡ诱导的CFB增殖和胶原合成起到抗心肌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因子分泌和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2.
西红花酸在AngⅡ诱导的大鼠肺成纤维细胞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西红花酸(CRT)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LFB)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COL-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RK1/2和P-ERK1/2基因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酶消化法提取原代LFB,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RT-PCR法相对定量检测TGF-β1和COL-Ⅰ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ERK1/2和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10-7、10-6 mol· L-1西红花酸可显著减少AngⅡ诱导的LFB细胞增殖,降低TGF-β1和COL-Ⅰ mRNA的表达,降低α-SMA和P-ERK1/2的蛋白表达.结论:西红花酸可显著减少AngⅡ诱导的LFB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ERK1/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刘琳  申莉  华海婴  叶启霞  张明智 《中国药房》2012,(35):3282-3284
目的:研究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ACA)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法检测ACA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因表达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MCF-7细胞经50、100、150μmol·L-1ACA干预后,Bcl-2 mRNA表达显著下降,Bax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50、100、150μmol·L-1ACA作用后细胞中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ACA诱导的Bcl-2 mRNA表达的下调和Bax mRNA表达的上调可能参与了其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作用。ACA能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从而抑制其侵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体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信号通路的激活对于HSC表达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大鼠原代HSC并体外培养;以MTT实验检测PDGF对HSC增殖的作用;以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PDGF对PDGF-βR与CTGF、ECM成分α-SMA、α1(I)collagen和fibronectin,以及调控ECM降解平衡的MMP-2和TIMP-1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结果表明PDGF以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促进HSC的增殖。PDGF可以促进其受体PDGF-βR和CTGF的蛋白与mRNA表达。PDGF还可明显上调ECM成分α-SMA、α1(I)collagen和fibronectin的表达。此外,PDGF影响ECM的降解平衡,表现为TIMP-1的表达上调,而MMP-2的表达下调。结论 PDGF/PDGF-βR信号转导途径可明显促进HSC活化与ECM生成,抑制ECM降解。所得结果可以为药物阻滞PDGF信号转导从而抑制肝纤维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西红花酸对3T3-L1前脂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3T3-L1细胞分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培养前脂肪细胞3T3-L1,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西红花酸对其生长活性和增殖的影响;油红O染色和染色比色法分析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检测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AM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西红花酸高、中剂量(10-5、10-6mol/L)组均可以显著抑制前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P〈0.01),而低剂量组(10-7mol/L)也可以抑制其增殖、分化(P〈0.05);各剂量的西红花酸都能够增加AMPK的mRNA的表达、提高p-AMPK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西红花酸具有抑制前脂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可能和增强AMP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中药小柴胡汤对肝纤维化大鼠MMPs与TIMPs mRN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帅峰 《安徽医药》2009,13(2):139-141
目的探讨中药小柴胡汤对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MMP-2、MMP-9、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40%的四氯化碳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用不同剂量的小柴胡汤进行干预。应用HE常规染色法对肝组织切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半定量测定大鼠肝组织中MMP-2、MMP-9、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1)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小柴胡汤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2)小柴胡汤治疗组TIMP-1 mRNA与模型组比显著降低(P〈0.01),而MMP-2、MMP-9 mRNA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结论小柴胡汤能显著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下调TIMP-1 mRNA的表达而发挥作用.对MMP-2、MMP-9 mRNA表诀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双苯氟嗪(d ipfluzine,D ip)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 iac fibrob lasts,C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用消化法培养新生SD大鼠CFB,建立AngⅡ诱导新生大鼠CFB纤维化模型。采用MTT法检测D ip对CFB增殖的影响;羟脯氨酸测定检测CFB胶原含量;流式细胞分析仪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RT-PCR检测Ⅰ型、Ⅲ型胶原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心肌成纤维细胞经典型蛋白激酶Cα亚型(cPKCα)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D ip能明显抑制AngⅡ诱导CFB的增殖和胶原合成(P<0.05或P<0.01)。②CFB细胞G0/G1期百分率随D ip浓度增加而增加,S期、G2/M期百分率和增殖指数随D ip浓度增加而减少,与AngⅡ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③D ip能降低PCNA蛋白表达,与AngⅡ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④D ip能够明显降低Ⅰ型、Ⅲ型胶原和TGF-β1mRNA的表达(P<0.05或P<0.01)。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 ip(10、100μmol.L-1)组ERK1和cPKCα阳性表达低于AngⅡ组(P<0.05或P<0.01)。结论D ip通过抑制AngⅡ诱导的CFB增殖和胶原的增加而起到了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其抗纤维化作用与其降低TGF-β1基因表达以及抑制cPKCα、ERK1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和Ⅳ型胶原(Ⅳ-C)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厄贝沙坦干预后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糖尿病模型+厄贝沙坦(50mg·kg-1)组(DI组)。后2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建立糖尿病模型后DI组灌胃厄贝沙坦。8周后,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MMP-2、TIMP-2及Ⅳ-C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大鼠肾小球MMP-2蛋白、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TIMP-2及Ⅳ-C蛋白、mRNA明显增强(P<0.01),出现糖尿病肾病典型的病理改变。与DM组比较,DI组MMP-2蛋白、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TIMP-2和Ⅳ-C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厄贝沙坦可能通过调节MMP-2/TIMP-2的平衡,减少细胞外基质Ⅳ-C积聚而发挥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姜黄素衍生物(Curc-OEG)抑制原代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活化以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IV型胶原酶、DNA酶消化SD雄性大鼠肝脏,percoll梯度离心得到纯化的肝星状细胞。细胞分离后1d分别加入0、6.25、12.5μg/mL的姜黄素衍生物,作用7d后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α-SMA、TGF-β1、Smad2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在第14天分别加入0、6.25、12.5、25、50、75μg/mL的姜黄素衍生物,作用24h后RT-PCR检测凋亡基因Bax、Bcl-2的mRNA水平和纤维化相关基因TGF-β1、collagen I、NF-κB及TIMP-1的mRNA水平。结果:药物作用7d后,6.25μg/mL和12.5μg/mL浓度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数目分别减少了56%和86%。在12.5μg/mL浓度药物作用下,原代肝星状细胞α-SMA、TGF-β1及Smad2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调83%、85%及75%,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94%、92%及73%(P〈0.05)。25μg/mL浓度药物作用24h后,细胞凋亡明显。在50μg/mL浓度药物作用下,活化的肝星状细胞Bax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约2.3倍,Bcl-2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约5.6倍;TGF-β1、collagen I、NF-κB及TIMP-1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调90%、83%、74%、65%(P〈0.05)。结论:姜黄素衍生物可以明显抑制原代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促进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凋亡及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雌二醇对肝星状细胞(HSC)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培养大鼠HSC,初次传代后,HSC随机分为4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雌二醇,噻唑蓝(MTT)法检测雌二醇对HSC增殖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其对HSC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因子(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的mRNA表达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分析其对HSC的α—SMA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法发现雌二醇抑制HSC的增殖,并且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与阳性对照组比较雌二醇干预组HSCMMP-2mRNA表达增加(P〈0.01),TIMP—1mRNA的表达下降(P〈0.01),α-SM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雌二醇具有抑制肝纤维化作用是因为:①可以抑制HSC的增殖、活化;②促进MMP-2mRNA的表达,抑制了TIMP-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