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沈勤  肖建军 《安徽医药》2012,16(2):230-23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辅助臂丛麻醉时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的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在臂丛阻滞成功后用微量泵泵注右美托咪定,C组不注射任何药物。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Ramsay评分)、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RR(呼吸)、SpO2的变化以及术后对手术操作的遗忘程度。结果D组患者镇静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MAP(T1~T5观察点)和HR(T1~T5观察点)均低于C组(P0.05);RR和SpO2两组间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手术操作的遗忘程度D组显著高于C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时,在手术开始前缓慢(≥10 min)静脉泵注负荷剂量0.8μg.kg-1,继以小剂量0.2μg.kg-1.h-1维持,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可有效地抑制心血管反应,并可产生良好的术后遗忘作用,且无呼吸抑制,其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肢手术患者神经阻滞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手术室接受上肢手术患者6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应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罗哌卡因进行臂丛神经阻滞,试验组30例,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麻醉方案,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成功后感觉及运动神经起效时间及阻滞时间情况。结果实验组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明显提高臂丛神经麻醉起效时间,并延长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临床麻醉效果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张恩军 《江西医药》2014,(5):449-45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45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组)和单纯罗哌卡因对照组(C组)。D组以0.375%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共20ml,C组以0.375%罗哌卡因20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30min时(T2)和手术结束时(T3)记录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OAA/S及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C组比较,D组T1-T3时HR、MAP降低,OA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升高,麻醉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延长,患者满意度升高(P〈0.05),心动过缓、恶心及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较单纯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显著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4.
赵德彩  邓雪峰 《安徽医药》2012,16(7):1014-10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局部麻醉下眼科手术病人术中镇静的可行性。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行眼科手术病人45例,随机分为D1组(右美托咪定0.8μg.kg-1)、D2组(右美托咪定1.2μg.kg-1)和C组(对照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用0.375%布比卡因行球后神经阻滞。术中连续观察SBP、DBP、HR、SpO2和OA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予右美托咪定后10、30及60 minD1、D2组OAA/S评分和SBP、DBP及HR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P0.01),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结束时逐渐恢复接近术前水平。所有病人手术全程SpO2无明显变化,术中未出现躁动、嗜睡及呼之不应等麻醉并发症。结论 0.8~1.2μg.kg-1右美托咪定可安全用于眼科局麻手术中的镇静。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在硬脊膜外麻醉下肛门部手术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择期硬脊膜外麻醉下肛门部手术,ASAⅠ~Ⅱ级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对照组予0.9%氯化钠溶液.观测两组患者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记录两组患者镇静评分(Ramsay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右美托咪定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t1、t2时较T0时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脊膜外麻醉患者肛门部手术可以产生良好的镇静而无呼吸抑制,是很好的麻醉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辅助于臂丛阻滞麻醉中的镇静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 ~Ⅱ级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超声引导下臂丛阻滞成功后,右美托咪定组(D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静脉泵注10 min后按0.2~0.7 μg/(kg·h)的速率维持;丙泊酚组(P组)给予丙泊酚2 mg/kg静脉注射后以2~4 mg/(kg·h)维持;咪达唑仑组(M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后以0.05~0.1 mg/(kg·h)维持.调整各组患者的输注速度使镇静目标维持Ramsay镇静评分为3~4分.术中监测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脑电双频(BIS)指数值、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在相同镇静评分下,D组的BIS值明显低于P、M组(P<0.05);3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D组HR下降较P、M组明显(P<0.05),P组MAP下降较D、M组明显(P<0.05);P、M组RR减慢较D组明显,需要辅助呼吸的比例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 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能明显抑制呼吸,而右美托咪啶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小,辅助于臂丛阻滞麻醉镇静效果比较好,但易诱发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泵注在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0例行纤支镜检查的老年患者,依据检查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46例)与对照组(44例).两组均采用右美托咪定泵注,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喷洒局部麻醉(局麻)药进行麻醉.对比两组各时...  相似文献   

8.
陈晓佳  曾志民 《北方药学》2021,18(6):121-122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协同神经阻滞麻醉对辅助行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病例数64例,均为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病例分组,具体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纳入为对照组的32例患者在给予右美托咪定与神经阻滞麻醉方案中,右美托咪定的使用量为0.2μg/(kg·h),持续静脉注射,纳入实验组的32例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的量为0.6μg/(kg·h),其他类似对照组,观察两组指标差异,具体是进行手术不同时间点镇静躁动评分(RASS评分)与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穿刺即刻、穿刺后、切片时及手术开始后30min时的RA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确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的治疗过程,在右美托咪定联合神经阻滞的麻醉上,将右美托咪定的使用量控制为0.6μg/(kg·h)不但可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同时不良反应发生低.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10):78-8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镇静下神经刺激仪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有效性、优越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2~10岁的需行上肢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A组20例),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神经刺激仪定位行臂丛麻醉方式;对照组(B组20例)采用传统的气管插管全麻方法。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0),麻醉后10min(T1)、20min(手术开始,T2)、60min(T3),手术结束(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麻醉结束后两组患儿清醒时间、疼痛出现时间,术后麻醉恶心、呕吐及烦躁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心率、SBP、DBP在T1时明显低于T0,对照组的心率、SBP、DBP在T 1~T4时较实验组比有明显的降低(P<0.05);实验组患儿术后清醒快,疼痛出现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心动过缓的人数为1例,占总人数的5.0%,有恶心症状的患者为1例,占总人数的5.0%。实验组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心动过缓的人数为2例,占总人数的10.0%,有恶心症状的患者为1例,占总人数的5.0%。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现术后有呕吐症状的患者,经过统计学分析其中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18,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镇静下神经刺激仪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当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为临床麻醉师选择合理麻醉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编码法分成两组,都采取颈丛神经阻滞,一组应用生理盐水(对照组),一组应用右美托咪定(观察组)。对比两组心率、血压、镇痛效果、镇静效果及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T2~T5时刻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镇痛得分、镇静得分以及术中的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都比对照组患者要低(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中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李长青  费起礼 《天津医药》2001,29(4):211-212
目的了解有关应用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转位修复正中神经鱼际肌支和尺神经深支的解剖,总结应用此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6具成人上肢标本,测量其旋前方肌支、正中神经鱼际肌支和尺神经深支的横径,以及正中神经鱼际肌支起始处、尺神经深支起始处至旋前方肌上缘的距离。1996年4月~1997年3月,临床应用5例。旋前方肌支转位修复陈旧性尺神经损伤3例,陈旧性正中神经损伤1例,急性正中神经损伤1例,其中3例需游离神经移植。结果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在旋前方肌上缘处、正中神经鱼际肌支起始处、尺神经深支起始处,神经干横径分别为1.3~1.9、1.5~2.3、1.8~2.3mm。正中神经鱼际肌支起始处、尺神经深支起始处至旋前方肌上缘的距离分别是75.2~84.8mm、53.5~74.0mm。临床应用经12~23个月随访,4例手内在肌功能恢复M3~M4级,1例未见恢复。结论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转位修复正中神经鱼际肌支和尺神经深支可达到肌支-肌支修复的设想,缩短再生距离和时间,有利于手内在肌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证实NGF促进坐骨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夹断小鼠和大鼠坐骨神经轴索,测再生轴索计数及分类,在比目鱼肌远(Dis)、近(Pro)端测神经肌肉电潜伏期(NMEPL).结果:小鼠NGFim05-1kBU·kg-120d增加轴索再生率,2-4kBU·kg-1减轻比目鱼肌萎缩.大鼠NGFim1(40d),2(30和40d),4(20,30,40d)kBU·kg-1均显著增加损伤神经的轴索再生率;高、中剂量增加粗轴索计数;各剂量均缩短DisNMEPL(20d,30d)和ProNMEPL(40d);高剂量在各时点使两者均缩短.结论:NGFim明显促进大鼠和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并减轻骨骼肌萎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尸体解剖 ,分别测量胸背神经和神经转移途径的长度 ,为胸背神经转移与腋神经吻合治疗三角肌麻痹术式的可能性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2 2具成人尸体 ,41侧 ,均为男性 ,测量胸背神经的起始点至前肌支入肌点的长度 ;于上肢下垂位从胸背神经起始点过腋鞘的后侧穿四边孔至其后缘 ,测量神经的转移途径。结果 胸背神经平均长度为 (12 .47± 1.2 0 )cm ,神经转移途径为 (9.62± 1.2 7)cm。结论 胸背神经要比其转移途径的长度长 ,该术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陈利新 《安徽医药》2013,17(11):1917-1918
目的探讨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拟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对照组采用传统异感定位,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及阻滞操作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实验组麻醉成功率达93.3%,而对照组麻醉成功率71.1%,实验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操作简单、定位准确率高、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13例严重的神经卡压综合症患者采用束膜切开术治疗,术后6~56个月的随访结果,优8例,良3例,可1例。认为在受严重卡压时,神经束膜会发生显著的病理改变,不仅不能完成其生理功能,而且可能成为继发的卡压因素。因此只有切开束膜,神经纤维才能获得完全减压。本组病例近期和远期的疗效则从临床实践方面证实,束膜切开对其本身功能的恢复和维持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进  王发斌  周立义 《河北医药》2003,25(6):403-405
目的 了解明胶管 (gelatinconduit)在修复外周神经缺损中的作用。方法 用明胶制成长1.0cm、内径 1.0mm的导管 ,套接修复大鼠右侧坐骨神经缺损 6.0mm ,左侧从同样规格的硅胶管套接作对照 ,于术后 3月进行电生理学、免疫组织化学、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示踪等检查。结果 明胶管内有较多的再生神经纤维。明胶管套接侧胫前肌肌湿重、有髓神经纤维直径方面优于硅酮管 (P <0 .0 5 ) ,明胶管变薄无异物反应及炎症反应、无粘连。辣根过氧化物酶示踪证实在相应的背根神经节找到阳性的神经元。结论 作为一种新材料 ,明胶管能有效桥接坐骨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和坐骨神经阻滞在急诊膝关节以下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小腿、足部或膝关节外伤,拟行清创缝合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超声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行患侧股神经和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定位穿刺,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定位.在穿刺点注入1.5%利多卡因.在30 min内每5 min观察1次感觉阻滞的效果.记录局麻药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效果,镇痛维持时间、并发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超声组的患者局部麻醉药的起效时间比对照组短,超声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和坐骨神经阻滞比传统阻滞方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神经病(OPIDN)的治疗和预后。方法对OPIDN患者给予能量合剂、胞苷三磷酸(CTP)治疗,改善能量供应,给予活血药物改善循环,给予神经营养剂治疗,肌张力增高患者加服降肌张力药。随访1~4年。结果在30例周围性神经损害患者中,29例恢复良好,1例四肢肌肉中度萎缩,生活不能自理。5例中枢性神经损害患者,均遗留肢体肌张力增高,活动笨拙,智力轻度减退;1例年轻女性伴内分泌功能障碍,断经、不孕4年。5例均能生活自理。结论及时纠正缺氧、改善血液循环是早期防治的关键,能量合剂、胞苷三磷酸配合活血和营养神经药物对OPIDN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