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医学与社会》2012,(11):94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老年期痴呆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根据我国部分地区调查,60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4.2%。北京市2007年调查显示,65岁及以上人群抑郁症患病率为4.4%。  相似文献   

2.
<正> 老年性痴呆指发生于老年人原因未明的脑萎缩性痴呆,不包括发生于老年人的脑血管病、脑炎、脑肿瘤和脑外伤等继发性痴呆。二者统称为老年期痴呆,其中以前者为多见,其次是脑血管病性痴呆。随着老年人口增多,老年性痴呆将会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老年性痴呆初期无何不适,其记忆障碍容易被忽视,直到智力和人格明显障碍才引起注意。老年性痴呆约占老年人口的2~4%,占老年期痴呆的30~40%,占老年期初次发作的精神、行为异常的22.7%。老年性痴呆好发于75岁以上,其发病率随增龄而增多,女性多  相似文献   

3.
《医学与社会》2012,(11):74
社会老龄化应当重视精神疾病危害。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78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国际研究表明,精神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其中主要为老年期痴呆和抑郁症。根据我国部分地区调查,60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4.2%;北京市调查显示,65岁及以上人群抑郁症患病率为4.4%。老年人要积极应对老龄伴随的身心改变。老龄是  相似文献   

4.
成都地区老年期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期痴呆(AD)患病率已有较多报道。但患病率受痴呆发病、病程及病人生存率影响,这些因素与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要准确地对疾病情况进行比较,发病率研究更为合适,更能准确反映老年人群中痴呆发生情况。因此,我们对成都市城乡老年期痴呆发病率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基层社区医生对抑郁症和老年期痴呆诊治技术需求与了解情况。方法设计了《抑郁症和老年期痴呆诊治问卷》,选择浙江省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医生为调查对象。结果对20项常用技术表达需要和非常需要的比例较高,其中有7项达到90%以上,有18项达到85%以上,基层社区医生对抑郁症和老年期痴呆防治技术“不了解”的占47%-73%,而对痴呆患者的管理技术“不了解”者高达73%。基层社区医生对抑郁症和老年期痴呆防治知识和相关技术的了解少,但他们对抑郁症和老年期痴呆防治知识有浓厚兴趣,表达出对相关技术的强烈需求。结论基层医务人员作为精神疾病防控、康复的第一线,对相关知识有较强的需求,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把专业知识向基层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认知障碍国内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莲 《柳州医学》2006,19(4):209-212
Alzheimer病(AD)及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构成老年期痴呆的两大病因。我国新近在北京地区的痴呆发病率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得出:60岁老年人痴呆平均发病率为1.6%,其中老年性痴呆为1.0%,血管性痴呆为0.43%,混合性痴呆0.07%。随着社会老龄化,脑血管病的高发率及我国的人口基数巨大,VD的患病率将逐年上升,成为中老年人群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威胁,痴呆的前期防治成为国家主要健康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这种情势下人们引进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Alzheimer氏病和脑血管性痴呆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zheimer氏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退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痴呆综合征。本病起病缓慢,病因不明。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痴呆中,AD和脑血管性痴呆(VD)最为常见。国外资料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为4%—6%,随年龄增高患病率也增高。国内1989年北京城区65岁以上人群中,中重度痴呆的患病率为1.8%。为了探讨海南省AD和VD流行病学情况,2002年5月—10月,选择海口市、儋州市和三亚市60岁以上人群进行AD和VD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湖北民族地区老年期痴呆症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患病率和特点。方法 采用多层分级整群抽样调查,分类进行统计。结果 在3908名≥55岁的调查对象中,痴呆、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病率分别为2.75%、2.00%和0.46%。结论 我地区老年期痴呆症患病率与其他地区相当,痴呆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急剧增高,女性均高于男性,城镇高于农村,不同民族间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期痴呆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以血管性痴呆( VD)和老年性痴呆 ( SDAT)为主 ,两者大约共占老年期痴呆的 80 %~ 90 %。其中 VD是由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 ,其发病率有随年龄而直线上升的趋势 ,且国家之间差异很大。在欧美 VD占老年期痴呆的 1 0 %~ 1 5% ,日本占 60 %~70 % ,我国占 60 .5% [1]。根据我国 1 1个城市和农村的普查 ,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 ,VD的患病率为 32 4 / 1 0万人口 ,SDAT为 2 38/ 1 0万人口 ,VD略高于 SDAT[2 ]。由于人口的老龄化 ,本病已成为老年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性痴呆是伴随着人类衰老而出现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两大主要类型。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痴呆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中已占有十分重要且突出的地位,并成为老年人群中仅次于心脏病、恶性肿瘤和脑卒中之后的第4位死亡原因,严重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流行病学调查,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占老年人的7%~8%,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我国上海市和美国多家科研机构联合进行痴呆患病率的调查结果表明,AD是引发痴呆的首位原因,约占2/3。因此,对于老年性痴呆的认识和治疗有着重要的医学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3—2019年北京市≥60岁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情况,探究因不同疾病住院老年人的接种趋势变化。方法: 从2013—2019年北京市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信息登记数据库和2013—2019年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库分别提取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信息和住院信息后合并分析,比较因不同疾病住院的老年人的流感疫苗接种趋势,并描述2018—2019年流感季接种人群的分布情况。结果: 北京市因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住院的老年人的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14.6%、13.4%、13.4%和11.8%,其中因心血管疾病住院老年人连续六个流感年度接种率均保持在最高,因糖尿病住院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保持在最低且年均下降幅度最大(-7.85%)。2018—2019年流感疫苗接种人群分布情况在不同年龄、性别、住院结局和合并症严重程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因4种疾病住院的老年人中,70~79岁老年人接种率均为最高,而60~69岁老年人接种率均为最低。在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的老年人中男性流感疫苗接种率优于女性,而在因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住院的人群则表现相反。住院结局较差的老年人接种率更低。糖尿病患者中无共病的接种率最低(7.9%)。结论: 北京市2013—2019年因不同疾病住院的≥60岁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应重点关注糖尿病和60~69岁老年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并开展更多流感疫苗保护作用研究以支持流感疫苗在慢性病人群中的普及。  相似文献   

12.
CONTEXT: Alzheimer disease (AD) represents a major and increasing public health problem. If populations were identified with significantly lower or higher incidence rates of AD, the search for risk factors in the genesis of AD could be greatly enhanced. OBJECTIVE: To compare incidence rates of dementia and AD in 2 diverse, elderly community-dwelling populations. DESIGN: The Indianapolis-Ibadan Dementia Project, a longitudinal,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study consisting of a baseline survey (1992-1993) and 2 subsequent follow-up waves after 2 years (1994-1995) and 5 years (1997-1998). Each wave followed a 2-stage design, with an in-home screening interview followed by a full diagnostic workup of a subsample of participants based on screening performance. SETTING AND PARTICIPANTS: A total of 2459 community-dwelling Yoruba residents of Ibadan, Nigeria, without dementia, and 2147 community-dwelling African American residents of Indianapolis, Ind, without dementia (all aged 65 years or older). The cohor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 mean of 5.1 years and 4.7 years, respectively. MAIN OUTCOME MEASURES: Incident cases of dementia and AD in each of the 2 populations. RESULTS: The age-standardized annual incidence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mong Yoruba than among African Americans for dementia (Yoruba, 1.35%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13%-1.56%]; African Americans, 3.24% [95% CI, 2.11%-4.38%]) and for AD (Yoruba, 1.15% [95% CI, 0.96%-1.35%]; African Americans, 2.52% [95% CI, 1.40%-3.64%]). CONCLUSION: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incidence rate differences for dementia and AD in studies of 2 populations from nonindustrialized and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using identical methods and the same group of investigators in both sites. Further explorations of these population differences may identify potentially modifiable environmental or genetic factors to account for site differences in dementia and AD.  相似文献   

13.
宋枫  刘吉林  高虎  赵治华 《医学争鸣》2007,28(6):500-502
目的:通过调查西北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老年痴呆及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掌握其健康状况,指导保健工作的开展.方法:对西北地区军队46个干休所18 820人中60岁以上3047名人员进行病史采集、临床体检等检测,由专科医师做出诊断. 使用量表为<长谷川智力量表(HDS)>和<临床记忆量表>.结果: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分别为痴呆期0.7%,痴呆前期1.5%,轻度异常21.4%,总患病率为23.6%. 在多种相对危险因素中女性、高龄、脑萎缩、脑梗死、无喝茶嗜好、冠心病、高血压病、文化程度低等8种危险因素尤为突出.结论:西北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老年痴呆及认知障碍的患病率高于国内其他地区. 8种危险因素严重影响着老年痴呆及认知障碍患病率的高低. 对痴呆前期及轻度异常患者采取积极的综合干预可提高部队离退休老干部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Xu L  Nevitt MC  Zhang Y  Yu W  Alibadi P  Felson DT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4):1206-1209
目的 采用与国际上一致的研究设计和诊断标准,调查北京老年人膝、髋和手骨关节炎(OA)患病率并与美国的白人资料进行比较。方法 对北京市城区人群进行抽样调查,对象为60岁以上的北京老年男女居民,知情同意后均进行人户调查及关节放射学检查。入户调查内容包括病史、职业史、关节病史、关节症状史、骨折史、药物史、体力劳动情况、手指动作、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女性生育史及一般人口学资料。关节放射学检查包括双膝关节X线骨盆片及双手平片。研究方法及OA诊断标准均与美国Fmnmingham骨关节研究一致。结果 共有1012名男性和1507名女性接受了检查。北京老年妇女膝关节放射学OA的患病率高达46.6%,临床OA的患病率为15.4%,高于同年龄的美国妇女。北京男性老人膝关节放射学OA和临床OA的患病率分别为27.6%和7.1%,与美国男性近似。北京男女老人髋关节放射学OA的患病率仅为0.4%~0.8%,明显低于美国人。北京老年男女手关节放射学OA的患病率分别为44.5%和47.0%。和美国资料比较,北京老人手关节OA的患病率较低。结论与美国人比较,北京老年人手和髋关节OA患病率相对较低,但膝关节OA患病率极高,影响着千百万老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Cognitive impairment, especially dementia, is common in elderly individuals and seriously affects life quality. Dementia is the most severe expression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characterized by a progressive functional decline in one or more cognitive domains. The prevalence of dementia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an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dementia will reach 130 million in 2050[1]. The worldwide prevalence of dementia among elderly individuals is approximately 5.0%[2]. In China, more than 220 million people aged over 60 years in 2016. As aging intensifies an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creases, dementia will become a significant public health problem[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重庆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重庆市10所养老机构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面对面的调查方式,应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评价老年人的认知状况,应用自制的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老年人抑郁量表(GDS)收集老年人老年痴呆的影响因素.结果 符合条件的415名老年人中,119名被诊断为老年痴呆,患病率为28.67%,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状况,是否吸烟、饮酒、锻炼,不同家务劳动、参加户外活动频率,是否有宗教信仰,是否患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抑郁老年人的老年痴呆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经济状况,是否食用河鲜、海鲜、鱼油类保健品、肝脏或肥肉、禽蛋,不同亲友邻居交往频率、打麻将或棋牌频率、看电视频率、参加社会活动频率老年人的老年痴呆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70岁、女性、吸烟、超重或肥胖、患有高血压是重庆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在婚、非独居、每天参加户外活动为重庆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老年痴呆的保护因素.结论 重庆市10所养老机构老年人老年痴呆的患病率较高,应重视老年痴呆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作者25年来,对湖北省235例90岁以上长寿老人的综合调查结果,以其中若干生理、生化和免疫指标与成年人、老年人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衰老为一种增龄变化。从而认为人类衰老有其内在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1997-2003年丙型肝炎疫情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丙型肝炎流行趋势.方法 整理分析历年来传染病疫情报告中病毒性肝炎的资料.结果 北京市急性丙型肝炎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1/10万左右.1997-2003年病毒性肝炎总发病数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而急性丙肝逐年发病水平有所上升,急性丙肝报告病例数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总报告数的百分比亦呈上升趋势.急性丙肝主要发病集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结论 目前本市丙肝急性发病处于较低水平,应注重阻断静脉吸毒、性传播、医源性等途径的丙肝病毒传播.  相似文献   

19.
背景:道路交通损伤是一个持续的全球健康问题,其增长的趋势和经济发展、机动车的普及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公布的数据和相关分析缺少对于北京老年人群的研究。 目的:收集北京市急救中心的数据,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呈现出北京市老年道路交通损伤患者的情况。同时,为道路交通安全相关部门和道路交通损伤的防治,提供确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方法:在该回顾性研究中,收集从2004年到2010年期间,年龄在65岁及以上道路交通交通伤患者资料,共计1706例。所有个人信息,损伤时间,急救反应时间,道路使用类型和交通事故车辆类型,以及损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进行卡方和回归分析。 结果:北京老年患者年发生道路交通损伤21.8人/10万人。其发生率从2004年至2010年期间呈下降趋势(p<0.001)。平均年龄是72.92 ? 5.67,其中,911(53.40%)患者为男性。总体来说,大多数患者出现头部损伤(42.9%)和下肢损伤(34.82%)。中等损伤(65.51%)为主。老年交通损伤大多发生在日间,但并非上下班高峰时间。汽车撞击事故(85.64%)是主要交通事故类型,行人受伤者(79.19%)是损伤的主要人群。另外,有三项因素和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包括腹部损伤(p<0.001),损伤部位的数量(p=0.027)和头部损伤(p=0.034)。道路交通伤下降的主要人群是65至74岁的患者和行人损伤患者。损伤程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结论:本研究显示北京老年道路交通损伤在2004年至2010年期间呈下降趋势。尽管交通伤情况在改善,但仍是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仍需要有效的道路交通规定和措施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的道路损伤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2010—2019年连云港市老年肺结核流行特征,为老年人结核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连云港市2010—2019年期间登记的60岁及以上肺结核病例资料汇总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9年连云港市登记年龄≥60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 633例,占全人群病例数的39.21%,年均发病率为101.49/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Z=-27.520 9,P<0.001)。全市各县(区)年龄≥60岁肺结核年均发病率最高为东海县(131.59/10万),最低为连云区(43.48/10万),各县(区)间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47,P<0.01),各县(区)发病率均有所下降,其中灌南县下降程度最高(82.41%)。年龄≥60岁肺结核月累计发病率最高为12月(10.70/10万,822例),最低为1月(6.43/10万,500例);年龄≥60岁活动性肺结核病例中年龄最大的95岁,平均年龄(69.76±7.197)岁;男、女老年肺结核发病性别比为3.52∶1;2010—2019年期间年龄≥60岁肺结核病例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为20 d(11,34),延迟率为67.21%,呈上升趋势(Z=8.699 0,P<0.001)。结论 老年肺结核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加强老年人结核病健康知识宣传,积极开展主动筛查,完善治管措施,全面认真做好老年结核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