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气支气管征在CT诊断外周型肺弧立结节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空气支气管征鉴别诊断外周型肺孤立结节(直径≤3em)的价值。方法作者回顾分析了经手术或/和纤支镜或/和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90例外周型肺结节的空气支气管征的薄层CT影像。结果100例肺癌CT显示空气支气管征52例(52%),其中腺癌71.9%(22/31)、鳞癌34.1%(14/41)、腺鳞癌4/5、小细胞癌7/14、低分化癌5/9。50例炎性假瘤CT显示空气支气管征29例(58%)。32例结核球、5例错构瘤及3例肺囊肿均无肺空气支气管征。结论空气支气管征可见于多种结节性肺病变,它似乎不是外周型小肺癌尤其腺癌的特征。也不能帮助鉴别良恶性肺结节。  相似文献   

2.
作者回顾了161例胸外恶性肿瘤合并肺内转移的病人的胸部CT和平片。经支气管镜证实,有6例支气管内转移。作者认为,支气管内转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肿瘤直接转移到支气管壁,形成腔内息肉样病灶;二是先转移到淋巴结或支气管周围肺实质,然后沿支气管树生长,并在一些部位侵入支气管内,形成在支气管镜下能见到的病灶。此6例包括以上两种含义。  相似文献   

3.
作者首次报导了20°头侧斜位CT扫描对肺段及次肺段支气管的显示结果。患者年龄在21-67岁,右肺104例,左肺109例。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的支气管扭曲或移位。扫描间隔10mm,层厚1-1.5mm,扫描时间2~3秒。扫描架均向足侧倾斜20°。比较扫描结果与右肺107例和左肺113例的垂直扫描。用窗宽1700HU和窗位700HU观察。结果表明,斜位扫描对肺段支气管的显示率明显高于垂直扫描,对大部分次肺段支气管的显示率也有提高。垂直扫描时,右肺B~4和B~5显示率为50%和58%,B~9和B~(10)小于60%;左肺B~8、B~9和B~(10)显示率小于58%。20°斜位扫描时,RB~1、LB~(1+3)、RB~3、RB~6及两肺B~2的显示率轻度到中度增加,对下列肺段支气管的显示率明显增高:RB~4和RB~5显示达79%和  相似文献   

4.
作者给36例临床或X线平片认为支气管扩张的病人(男19,女17,年龄17~66岁)施行了CT和支气管造影。所有病例均在支气管肺感染或咳血发作后两个月以上,胸部X线平片无实变后施行,CT在支气管造影前1~7日施行。支气管造影单侧28例,双侧8例,双侧者分别进行,间隔10~20日。CT扫描层厚为1.5mm,间隔10mm,从肺尖到膈顶下3cm连续扫描,扫描时间3.4或6.8秒,患者适当吸气,不需静脉内注射造影剂。44个肺中有42个CT和支气管造影所见一致:27个有支气管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临床及X线表现。方法:收集我院于1999年10月至2005年10月间住院并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80例胸片进行分析。结果:毛细支气管炎的X线表现主要为弥漫性肺气肿,肺门周围问质浸润及支气管周围炎,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通过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特点,胸部X线表现及病理基础的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是难以与肺癌相鉴别的良性病变之一。作者研究18例经组织学证实的病例,以明确本病的CT特征。10例男性,8例女性,年龄33~77岁,平均55岁。所有病例胸平片均疑为肺癌。15例患者无症状,3例有咳嗽及咯痰。8例病灶直径小于2cm,3例为2~3cm,4例为3~4cm,3例大于4cm。18例病灶均位于外围肺实质,7例(39%)与胸膜面相接,6例(33%)沿支气管血管束,5例(28%)与胸膜或支气管血管束无关。5例(28%)病灶呈圆形,13例(72%)呈卵圆、梭形或梯形。16例(39%)结节与周围肺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49例患者施行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其中恶性肿瘤46例,良性病变3例。恶性肿瘤分期Ⅰ期29例,Ⅱ期15例,Ⅲa期2例。支气管袖状上叶肺切除术43例,支气管楔形右上叶切除术2例,支气管成形肺动脉成形左上肺切除术2例,支气管成形左下肺叶切除2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无支气管吻合口瘘及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恶性肿瘤术后承访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0%、48.1%和8.3%。结果提示,对肺癌患者选择术式应视病人个体情况而定,为了尽可能多地保存健康肺组织,对心肺功能差者应选择袖状肺叶切除,避免全肺切除,以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血管束异常在肺弥漫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血管束异常对于肺弥漫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72例肺弥漫性病变中,经病理证实15例,其余57例均经临床证实。其中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33例,肺弥漫性实质性病变5例,支气管病变14例,播散性病变20例。全部病例均做了胸部CT常规扫描,少数病例同时做了HRCT扫描,每例均由两位主任医师共同观察。结果:支气管血管束异常征象:(1)支气管血管束变细,主要见于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和慢性支气管炎。(2)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主要见于肺间质性病变及播散性病变,结节病与癌性淋巴管炎多呈串珠状增粗。(3)支气管血管束显示率增加,主要见于毛细支气管炎及播散性病变。结论:支气管血管束异常是肺弥漫性病变的CT征象,占80%,支气管血管束异常无特异性,但呈串珠状增粗多见于结节病及癌性淋巴管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及慢性支气管炎伴弥漫性间质性病变时,参考横膈位置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前者横膈位置正常或升高,后者横膈位置低平。支气管血管束从正常演变到异常,表示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974年Remy等首次报道对嗒血的动脉栓塞疗法。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已多有报道,但对体循环动脉栓塞术罕有报道。作者对21例咯血病例作了23次支气管动脉及体循环动脉栓塞术。其中支气管扩张6例,肺结核5例,曲霉菌病2例,肺癌1例及特发性肺出血7例。因为咯血病例多合并慢性肺疾患,所以支气管动脉及体循环动脉异常为多血管性改变。其血管造影表现主要有:1.支气管动脉异常(扩张、蛇行、动脉瘤形成);2.支气管动脉以外的体循环动脉(肋间动脉、内乳动脉、膈下动脉及腋动脉等)增多增粗;3.肺野血管增多;4.体循环-肺循环短路(瘘),咯血量与血管造影所见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气管黏液嵌塞的临床表现及C T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6例支气管黏液嵌塞患者进行C T 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表现及CT表现。结果16例患者有4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条状、柱状胶状物,2例肺癌经手术证实在其远侧扩张的支气管中存在黏液栓。16例患者中原发病为肺癌2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肺结核3例,肺炎6例,支气管扩张2例。病变部位包括:右肺上叶2例、左肺上叶4例、右肺中叶2例、右肺下叶3例,左肺下叶3例,两肺下叶2例。肺叶、肺段及以下支气管均有发生。支气管黏液栓CT表现主要形态为一支或多支支气管呈树枝状(包括“Y”及“V”形等)10例,占62.50%、棒状6例,占37.50%。CT值约18~65H U ,增强后无强化。其共同表现为主轴均指向肺门且与支气管走行一致,支气管伴有不同程度扩张,密度低于软组织密度13例,占81.25%。结论 C T诊断支气管黏液嵌塞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DR)诊断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DDR胸片的影像学资料。结果:常规DDR胸片26例中有异常表现24例(92.3%),无异常表现2例(7.7%)。病变跨肺叶20例,肺野透亮度增强14例,肺纹理增多6例、纹理增粗19例、纹理紊乱13例、纹理模糊16例、纹理僵直13例,肺野内粟粒状或斑点状阴影6例,絮状阴影19例,肺门增大9例,肺门结构模糊19例。结论:通过分析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DDR胸片表现,加强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提高对该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作者应用IADSA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25例,23例同时作了胶片法动脉造影。其中肺癌18例、纵隔淋巴结转移4例,肺类癌2例、错构癌1例。除因其它原因2例不能对比外,21例比较结果如下:(1)肿瘤血管变化胶片法优良者10例(47.6%),可作出相等评价8例(38.1%),DSA法优良者3例(14.3%)。(2)肿瘤染色胶片法优良者  相似文献   

13.
术前CT诊断 :纵隔障囊肿。右胸腔包裹性积液。手术所见 右肺上叶一带蒂肿物 ,8.0cm×6 .0cm× 5 .0cm大小 ,椭圆形 ,内容物为液性 ,蒂部位于右肺上叶下缘 ,肿物游离于右胸腔内 ,包膜完整。病理诊断 支气管囊肿。讨论 支气管囊肿是由于胚胎时期支气管或肺芽发育异常所致。如果发育障碍的支气管某一部分仍保持实心状态 ,则管腔不通 ,远端支气管分泌的黏液潴留而形成囊肿。多发生在肺内。在纵隔内称为纵隔支气管囊肿。发病年龄一般在 30岁以下 ,较大作者单位 :5 3 5 0 0 0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囊肿压迫肺、纵隔可引起呼吸困…  相似文献   

14.
自我测验     
(三)〔CPDR 12(3):4—5,1983(英文)〕其中一个或几个答案可能是正确的。1.6个月以下婴儿喘鸣的原因可能是:a.哮喘。b.毛细支气管炎。c.血管畸形。d.吸入异物。2.喘鸣可并发于下列情况:a.外在性支气管阻塞。b.内在性气管阻塞。c.单侧性支气管阻塞。d.弥蔓性支气管痉挛。3.下列哪项对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正确的。a.约半数以上病例是因嗜血流感杆菌感染而发病。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及其阻塞的CT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50例正常肺CT片肺段以上支气管的正常所见,并统计其显示率:舌叶段分支30%,中叶外支70%,内支40%,其余分支均在90%以上。另取支气管阻塞片50例,其CT所见分两类,即直接表现:狭小消失、管腔中断、不整形狭窄、管内息肉,管壁受压移位等。间接表现:管外肿块、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胸水等。结论是:CT诊断支气管阻塞的价值是肯定而准确的,有时可取代常规体层片及支气管造影,但非组织学诊断。  相似文献   

16.
作者用高分辨CT对比了一例尸体的正常次级肺小叶与三例间质性疾病癌性淋巴管炎、类肉瘤病和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病人的异常肺小叶的表现。采用GE9800CT机。得到深吸气后从肺尖到膈面10mm厚连续层面。在主动脉弓、隆突水平采用1.5mm薄层扫描。扫描时间2秒。作者指出,次级肺小叶是肺的一个单位,分布有3~5支末稍支气管,含有纤维隔膜。研究发现,正常尸体肺标本CT显示了连接纤维隔和代表细支气管血管束的多个中心点的多角形态。在正常肺的病人CT只能见到不完全的多角状结构。癌性淋巴管炎CT可以见  相似文献   

17.
儿童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胸部X线片和薄层CT对儿童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0)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诊断证实的BO患儿的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5个月~11岁,所有患儿症状均持续6周以上。12例均行胸部前后位X线片、肺部薄层CT、纤维支气管镜、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功能检查,1例行肺灌注扫描。结果12例均有典型临床特征和肺功能不可逆性小气道阻塞;1例肺灌注扫描示右下肺下段偏外侧放射性缺损低血流灌注表现;9例纤维支气管镜检为支气管内膜炎;4例活检病理提示慢性炎症。胸部X线片表现为:肺透光度增高8例;肺纹理增多,增粗6例;肺实变或不张6例;单侧或局限性透明肺4例。薄层CT表现为:“马赛克”征象,实质密度减低11例,血管细少10例;支气管扩张7例;支气管壁增厚9例;单侧或限局性透明肺4例。实质病变6例;结节征3例;支气管黏液栓5例。结论儿童BO的薄层CT表现比胸部X线片更具有特征性,诊断儿童BO可以基于临床表现、薄层CT和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18.
用金制剂治疗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支气管哮喘,可诱发间质性肺炎(金制剂肺炎)。从用药到发病为止应用金总量为85~3000mg。用药时间为8~45个月(平均11个月)。用药500mg左右,3个月时间多数病例可发病。全部病例均有咳嗽,1/3的病例于出现呼吸道症状前2个月发生皮疹。X线平片表现两肺均有弥漫性斑片状、云絮状、线状、网状及放射状影像。病变多分布于上、中肺野或全肺野。作者将其CT表现分为三种类型:①胸膜下为主的带状高密度影,病变区域血管影消失,可见含气支气管征。②支气管、血管周围密度增高影,病变跨肺叶累及腹背侧。③两肺下叶背侧小囊状、放射状影,肺野密度增高,血管影不规则增粗。经支气管肺活检组织学表现为间质性肺炎,1例尸检见两肺广泛分布的以细支气管、支气符周围为主并累及胸膜的不规则带状纤维化。作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确定孤立肺结节和原发肺外肿瘤的患者单个肺转移、原发性肺癌和良性病变的发生率。材料和方法 :作者评估了 1 4 9例有肺外恶性肿瘤和孤立肺结节的患者的电子图表。结节的组织学特性与肺外肿瘤、患者的年龄及吸烟史相关。结果 :患有头颈部、膀胱、乳腺、宫颈、胆管、食管、卵巢、前列腺或胃癌的病人发生支气管癌比肺转移更有可能 (比率 ,头颈部癌患者为 2 5∶3,其它类型癌症患者为 2 6∶8)。患涎腺、肾上腺、结肠、腮腺、肾、甲状腺、胸腺或子宫癌的病人具有相等的机率 (比率 1 3∶1 6)。黑色素瘤、肉瘤或睾丸肿瘤的病人则肺转移比发生…  相似文献   

20.
肺门区观察困难,上下叶微小异常往往隐藏在动脉、静脉和支气管中间。作者回顾性发现一例支气管癌患者后前位胸片中上叶前段支气管侧壁有微小异常,称之为“前支气管征”。为此作者对100例正常后前位胸片前段支气管的出现率和特点以及对此征的估价和判断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