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泽兰对家兔血液流变性及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泽兰水煎剂对家兔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腹腔注射泽兰1g/kg(体重),对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和全血还原粘度均有明显降低作用(P<0.01~0.05),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P<0.01)。体外血栓形成实验表明,泽兰能够缩短血栓长度,减轻血栓干、湿重(P<0.01)。腹腔注射泽兰0.5g/kg,可见功能毛细血管开放增加(P<0.01),也能改善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急性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的血瘀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20例偏头痛发作期、间歇期患者的血液流变性、血小板聚集进行跟踪检测。结果,头痛发作期、间歇期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血小板第一相、第二相聚集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发作期与间歇期之间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全血粘度高切与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第二相聚集率与红细胞电泳时间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腔隙性脑梗塞的血液流变性改变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1999-05-06收到,1999-10-15修回,1999-12-20接受 本文就100例腔隙性脑梗塞(腔梗)病人与100例健康人的血液 流变学指标进行监测对比,现报导如下。1资料与方法 腔梗组均为1989年以来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诊断依据美国哈佛中风登记处的诊断标准,经神经内科医生检查并经CT扫描证实为腔梗的患者100例。另以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 血液流变学检测采用上海医科大学研制的血流变仪观察全血比粘度(高切80s-1、低切20s-1)、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指标。2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208例风湿性关节痛患者和60例健康人的血液粘滞性改变。方法:用XN-5型血液粘度计测定低、高切变率、全血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比粘度及红细胞比积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五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比粘度、全血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相关,红细胞比积无明显增高。结论:血液粘滞性增高引起血液流变性异常是风湿性关节痛发生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05例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形成、心肌梗塞)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查,测定了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血小板电泳与纤维蛋白原七项指标,结果显示:冠心病与高血压患者全血比粘度均值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浆比粘度以冠心病组增高最明显,红细胞压积以高血压组  相似文献   

6.
研究终末期肾病肾移植后血液流变性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肾移植后肾功能正常时,低切至高切变率时的全血粘度明显增高,甚至高于正常人。全血粘度的升高主要与红细胞比积、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Casson粘度的增高有关,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及血液屈服应力无明显关系。肾移植后肾功能失活时,红细胞比积及Casson粘度降低,使低切至高切变率时的全血粘度降低,但血浆粘度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肾移植后肾功能正常时,血液的流变特性明显障碍,血液粘度尤其是血浆粘度升高,这可能是肾移植后肾功能失活的重要发病机理,也是血管栓塞性合并症发生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研究单次及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时尿毒症患者血液流变性改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次血透后,红细胞比积明显升高,红细胞刚性明显降低;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Casson粘度、血液屈服应力及低切至高切的全血粘度无明显改变。维持血透患者的红细胞比积、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Casson粘度、血液屈服应力均无明显改变。进一步研究发现,单次血透后血浆渗透比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引起红细胞比积升高、红细胞刚性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梗塞血液流变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探讨急性脑梗塞病人的血液流变性改变的临床意义,我们 在住院病人中选出了血液流变学资料较完整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了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健康对照组: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1~76岁。急性脑梗塞组:100例,均经CT或MRI扫描证实;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41~80岁。1.2方法 采用上海医科大学XF-Ⅲ型血液流变仪,检测全血粘度(ηb,高切80s~1,低切10s~-1)、血浆粘度(ηp)、纤维蛋白原(Fib)采用双缩豚法。血沉(ESR)采用温氏法。红细胞压…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与血液流变性的相互关系,对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血胰岛素含量及血液流变性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发现高血压组血糖(G)、血胰岛素(In)、及G/In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红细胞压积二组比较无差异。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而胰岛素增高导致血脂代谢、细胞内钙含量异常,从而主要影响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及凝聚力,引起血液粘度的增加,血液流变性发生改变;这些因素又是导致循环阻力增加、形成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油酸致大鼠急性肾衰时血液流变性的改变。观察了樟柳碱,东莨菪碱及山莨菪碱对这些改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急性肾衰时,低切至高切变率时的全血粘度均明显增高,红细胞比积,血浆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樟柳碱及东莨菪碱能降低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全血粘度;山莨菪碱能降低血浆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说明,急性肾衰时血液的流变性有明显障碍,三种莨菪药均能改善急性肾衰时血液的流变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成大鼠脑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模型后,大鼠全血粘度(23s-1、5.75s-1)、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内粘度、红细胞刚性系数、Cason屈服应力等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 0.05),其余指标也高于假手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小板亦被激活,发生粘附、聚集反应。预先给予脑脉宝(由生黄芪、丹参、当归、川芎、地龙、水蛭、三七、牛磺酸等组成,具有“益气活血,豁痰,通络,补肾”功效)可显著改善其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液流变性异常,除115s-1切变率下全血粘度、Casson粘度、内粘度外,其余各指标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P<0.010.05),并可改善血小板形态和功能。提示该药可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后血液浓、粘、凝、聚等异常改变,促进血液循环正常运行,减轻脑损害。其机理可能与其使聚集的红细胞解聚及保持红细胞膜、增强红细胞变性等药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高血黏度大鼠血液有形成份及血液流变性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樊勇  白德成 《中国微循环》2005,9(2):104-107
目的检测高分子右旋糖酐法致高血黏度大鼠模型血液有形成份及血液流变性指标,寻找其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高血黏度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检测模型组动物10日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液有形成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白细胞、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逐渐减少-全血黏度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呈正相关增高趋势-血沉增快非常明显,5d后保持在极快水平。结论高分子右旋糖酐可引起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升高,红细胞破坏,红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白细胞和血小板附壁,红细胞聚集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乌拉坦静脉注射所致的溶血现象及其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使用动物麻醉药乌拉坦分别给家兔和大鼠静脉注射,发现其可致溶血,而腹腔注射则无此副作用。同时观测家兔耳缘静脉注射乌拉坦溶血后血液流变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注射乌拉坦后40min、60min时红细胞压积和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表观粘度与注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而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无显著性变化。通过这一实验首次证实乌拉坦静脉注射可导致溶血,而且这一副作用引起了血液流变性变化,无疑也会影响其它相关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旋转磁场对断肢家兔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旋转磁场对断肢家兔血液流变性的影响陈金荣*亢国英*王宝娃*李翠香*董晓青*近年来,随着磁疗在临床和家庭的广泛使用,有关磁疗对生物机体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多,并发现磁场能影响机体的多种生理机能[1]。但磁场对骨折或创伤时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报道较少。本文重点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红细胞聚集改变与纤维蛋白原的关系及其对心绞痛发病的影响。方法 :测定 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 40例健康人的红细胞聚集指数 (光密度法 )、红细胞变形指数 (激光衍射法 )、血浆及全血粘度 (旋转式粘度计 )和纤维蛋白原 (双缩脲法 )。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全血粘度 ( 4 0s- 1 )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0 .0 5 ) ,且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纤维蛋白原呈直线正相关 ,与全血粘度 ( 4 0s- 1 )无相关性。结论 :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是红细胞聚集增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红细胞聚集能力增强导致血液高粘滞 ,与心绞痛发作有关 ;选择 10s- 1 以下切变率测定低切全血粘度 ,利于观察全血粘度与红细胞聚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茶色素对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连美玲1王志荣1陈建辉1曹琼1李东野1鹿群先2茶色素(Teapigment,TP)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以儿茶素为主的多元酚类物质经过化学结构的转化而制成的天然药物,其主要成分为水溶性茶黄素、茶红素、...  相似文献   

17.
南昌地区正常孕产妇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昌地区正常孕产妇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1黄维新2郭丹2刘淮2徐晓兰2习斌蓉2过去血液流变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在产科方面的研究较少,但孕妇的机体为适应妊娠的需要而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因而其血液流变性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为了探明正常...  相似文献   

18.
紫苏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紫苏不同部位(苏叶、苏子、苏梗)提取物对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为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紫苏不同部位提取物都能显著降低低切时(10s^-1)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P〈0.05),并能极显著降低低切时的全血还原黏度(P〈0.01);苏叶、苏梗提取物能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P〈0.05),而苏子提取物对红细胞变形指数无显著影响;苏子、苏梗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血浆黏度(P〈0.05),而苏叶提取物则不能降低血浆黏度;阿司匹林对照组只能显著降低低切时(10s^-1)全血还原黏度和血浆黏度(P〈0.05)。紫苏不同部位提取物对中切和高切时(60^-1,120s^-1)的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正华 《中国微循环》2007,11(4):267-268
目的研究流行性出血热各期血流变的变化,探讨引起流行性出血热各期血流变变化的因素。方法测定30例流行性出血热各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及TK值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烧期、低血压休克期、多尿期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TK值都增高(P<0.01);而少尿期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降低,但红细胞聚集指数及TK值也明显增高(P<0.01)。红细胞比容在发烧期正常,低血压期明显升高,少尿期降低,多尿期虽有回升,但仍显著低于正常。结论流行性出血热各期血流变明显异常;血流变异常是流行性出血热病理变化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以21例Ⅱ期高血压患者、21例Ⅱ期高血压病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及20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以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及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为指标;结果表明Ⅱ期高血压病患者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较正常人高,Ⅱ期高血压病高胰岛素血症患者亦较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进一步增高,同时其血浆甘油三酯较单纯高血压病患者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而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总胆固醇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单纯高血压病患者与正常人组比较血脂无差异。因而认为高血压病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可使高血压病患者增高的血粘度进一步增高,且血粘度的增高主要是红细胞机能、代谢的改变所致。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血脂改变不明显,高血压病患者血脂的改变主要是由高胰岛素血症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