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脑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后脑组织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规律 ,为进一步探讨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机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应用荧光素钠 (分子量 3 86 ,Fl Na)和 FITC标记的右旋糖苷( FD4,分子量 40 0 0 )为荧光示踪剂 ,以单侧颈总动脉远心端及同侧颈静脉插管并连接二管造成颈总动脉向颈静脉的引流 ,同时用动脉夹夹闭对侧颈总动脉造成脑缺血模型。缺血 1h后松开动脉夹并中断引流造成再灌注模型。测量脑组织荧光强度反映脑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结果 :单纯的脑缺血即可引起脑组织微血管通透性的增强 ,再灌注后对小分子量物质的通透性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有增加的趋势 ,而对较大分子量物质的通透性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结论 :即使是在再灌注损伤最严重时 ,脑微血管对较大分子量的物质通透仍不明显 ,说明血 -脑屏障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防止有害物质通过微血管壁侵入脑组织 ,但一旦进入脑组织 ,将滞留于脑组织中不易清除。  相似文献   

2.
颅脑损伤时脑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与微循环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微循环障碍是颅脑损伤后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 ,在继发性脑损害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 ,颅脑损伤后存在脑缺血和脑充血两个过程。脑循环状态主要决定于脑血管阻力而与脑灌注压关系不大 [1~2]。神经、代谢等诸多因素通过调节脑血管阻力而影响脑血流。脑血管的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少 ,α -受体密度也低 ,故脑微循环的血液灌流的调节主要受局部代谢因素的直接影响。许多因素对脑微循环的影响都通过血管内皮细胞来实现。本文就颅脑损伤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几种体液因子在脑循环障碍中的作用作一介绍。1扩血管物质1.1一氧化氮…  相似文献   

3.
脑创伤后脑微血管扫描电镜观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扫描电镜下脑微血管形态学改变,为脑损伤后继发性损害提供微循环基础。方法:制作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复合甲基丙烯酸甲酯脑微血管铸型,50%盐酸腐蚀脑组织,制作脑微血管标本,扫描电镜观察正常大鼠正常大鼠脑微血管和急性脑损伤后3、12、48、72h脑微血管形态学的改变。结果:对照组脑内有较稠密的微血管,分布均匀,外形规则、平滑,粗细均匀,行走弯曲自然。脑损伤后3h观察到小动脉行走僵硬,毛细血管充盈差,吻合减少,行走过度弯曲或形成盲端。24h和48h的血管有较多的渗出,铸型剂聚集或囊性扩张。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脑微血管功能失调是导致加重继发性脑缺血缺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微循环动态参数测试方法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循环是一个交叉学科研究的领域,它的许多研究成果取决于微循环动态参数测试方法的先进程度。本文着重介绍微血管中红血球的流动速度、微血管直径、微血管红血球比积、微血管内压力及微血管壁的通透性等主要微循环参数测试方法的国内外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损伤动物经高压氧暴露治疗后大脑微血管及局部组织灌流的作用。方法 :沙士鼠 188只 ,分为正常对照组、脑缺血组和缺血后高压氧暴露组。用激光微循环血流计测定正常对照组高压氧暴露治疗后脑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动态改变 ;用布氏和OPTON显微镜观测了动物血细胞流变性的变化 ;用微电极测定了动物脑微血管NO含量的变化 ;观测了高压氧暴露时离体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2 的变化 ;用H 70 0 0电子显微镜等探讨了脑损伤后用高压氧治疗对脑皮质及海马区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用夹闭双侧颈动脉造成脑缺血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缺血性脑损伤所致的微血栓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成年沙土鼠150只 ,随机分为脑缺血损伤组、高压氧暴露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时 ,动物用20 %urethane(1.2g/kg·BW)或20%pentobarbitalsodium(40mg/kg·BW)腹腔注射麻醉。用夹闭双侧颈动脉30min ,造成动物急性缺血性脑损伤。高压氧组 ,脑损伤后在0.25mPa高压氧暴露60min;脑缺血损伤组暴露于0.25mPa常氧高氮环境60min ;对照组 ,不阻断颈动脉 ,仅在舱内暴露60min。用LMD -1型激光微循环显微镜和LDF -3激光Doppler血流计检测微循环血流动力的变化。同时还观测了脑缺血损伤及高压氧暴露前后微血栓的演变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与结构变化。结果阻断动物颈动脉20min ,大脑微循环血流速度明显减弱或完全停滞 ,大脑微血管内开始有微血栓形成。阻断颈动脉30min ,可见微血管明显栓塞 ,内皮细胞轮廓模糊不清 ,血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发生黏附或融合 ,红细胞受挤压和变形 ,在微血管中形成填塞状。颈动脉恢复灌流后 ,大脑血液灌流量有一定改善 ,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微血栓难以消除。动物脑缺血损伤后经0.25mPa高压氧暴露60min后 ,人脑微循环灌流量明显增加 ,并可见较强的血流动力对微血管栓塞部位形成一定冲击 ,可使梗塞的微血管再通 ,未见新形成的栓塞病灶  相似文献   

7.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微血管通透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方法 :用暂时性脑缺血的大鼠模型 ,以右旋糖酐分子为示踪剂对缺血再灌注后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电镜下见缺血 1h和再灌注后 1、2、3、4、6、9、12h各时点均可见右旋糖酐颗粒穿出血管外 ,微血管通透性增高有二个高峰 ,一是单纯缺血 1h ,另一是再灌注 6h以后。胞浆内出现的大量吞饮小泡 ,细胞间连接的增宽和开放 ,内皮细胞胞膜表面的凹陷及多量微绒毛的出现是微血管通透性增高的结构基础。结论 :单纯缺血和再灌注损伤都可引起微血管通透性的改变 ,但超微结构的变化提示有不同的机制参与通透性变化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早期脑血管病的微循环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血液微循环观测,分析微循环障碍与早期脑血管病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循环显微镜观察人体甲襞微循环的微血管和微血流的动态变化。结果:微循环障碍患者,表现明显微血管痉挛性和淤滞性改变,由于微循环灌注减少,加重组织缺血缺氧,微血栓形成。结论:微血管及微血流的异常影响人体机能代谢的变化,导致微血管内皮损伤、血液的凝固性增强,而外周血流及血管的异常改变,同样可影响脑血流量及供血。提示微循环障碍与早期脑血管病密切相关。对早期预防、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和claudin-5的变化。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采用伊文氏兰(EB)法检测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occludin和claudin-5在缺血脑组织中的分布,采用RT-PCR、Wesrern blot法检测大鼠缺血脑组织occludin和claudin-5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脑缺血2h后血脑屏障通透性显著增加(P0.01),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和claudin-5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呈阳性表达,occludin和claudin-5的mRNA和蛋白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脑缺血时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增加可能与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和claudin-5的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10.
微循环中物质通透性是微循环观察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生物荧光显微技术结合多媒体计算机与图象处理技术研究动物微循环中物质通透性的系统及其软硬件组成,并利用此系统,对糖尿病大鼠的微血管通透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急性局灶性脑挫裂伤对大鼠脑微循环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洪生  郑文济  谭振美 《中国微循环》2007,11(2):102-104,114,F0003
目的探讨脑损伤后脑微循环障碍变化规律,为临床改善脑损伤后脑微循环障碍、治疗脑缺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急性局灶性脑挫裂伤模型。每组6只行内源性过氧化物酶(EGPOX)组织化学染色、脑含水量测定,并进行图象分析。每组3只电镜观察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①脑损伤后30min伤区可见出血灶,伤区内无血管染色,伤区周围存在“微无血管区”。“微无血管区”的存在持续至伤后72h。②脑损伤后30min微血管面密度明显下降,伤后48h达到高峰,直到伤后168h才有所恢复,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③脑损伤后30min微血管平均光密度明显下降,伤后24、48h回升,72h再次下降,至168h仍未恢复正常。④脑损伤后30min,微血管内皮细胞有轻度受损迹象,伤后2h毛细血管腔内有微绒毛形成,伤后6h微绒毛增多。伤后12~72h毛细血管腔明显狭窄。结论EGPOX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能准确反应脑损伤后脑微循环的改变,脑损伤后即发生脑缺血改变,而脑缺血的发生源于脑损伤后脑微血管结构的破坏和微循环灌注不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沙鼠软脑膜微循环指标观测、脑组织细胞Na,K-ATP酶活性测定以及大脑神经细胞组织病理学以及透射电镜观察,探讨了蝮蛇抗栓酶对动物急性脑缺血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蝮蛇抗栓酶对缺血性脑损伤不但具有溶纤、解聚、抗凝作用,而且还能使脑膜细动脉、静脉血流增快,直接改善循环血流动力,使已梗塞的血栓凝块松解,减少微血管内红细胞、血小板的沉积,从而促进微循环再通。同时,蝮蛇抗栓酶还能降低脑缺血时微血管通透性,渗出减少。预先注射蝮蛇抗栓酶可使脑缺血动物的脑膜细动、静脉血流保持在较快水平,减轻大脑细胞Na,K-ATP酶失活程度,并且对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提示蝮蛇抗栓酶对脑缺血损伤从器官到细胞不同层次均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消眩止晕片系重庆碚陵制药厂与重庆市神农中医药研究所共同开发临床用于治疗中医眩晕证(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纯中药制剂。 本研究结果表明,消眩止晕片可显著提高小鼠急性脑缺血的功能维持时间与耐缺氧能力,且可明显减轻大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所引起的脑含水量、脑血管通透性增加与脑组织病理学的改变。还观察到本品可对氯化钾、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痉挛有明显的松弛作用;对正常小鼠脑膜微循环,有扩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区脑微血管结构损害特征及发生机制。方法: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原位分子杂交等技术,观察易卒中型肾血管型高血压大鼠局灶脑缺血2h再灌注6h至7d,再灌注区脑微血管结构改变、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结果: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区的脑水肿加重及并发出血以再灌注12h至3d最为严重,脑微血管基底膜溶解、缺损。同时使基底膜及细胞外间质降解的主要酶类uPA及uPAmRNA表达增加,以再灌注12h至3d达高峰。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区脑微血管基底膜破坏是导致再灌注后脑水肿、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内皮细胞、胶质细胞uPA表达的增加可能是引起微血管基底膜及细胞外间质损害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Y-27632抑制缓激肽选择开放血肿瘤屏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腾  薛一雪 《解剖科学进展》2009,15(4):400-402,407
目的研究Rho associated kinase(ROcK)特异性抑制剂Y-27632是否抑制缓激肽开放血肿瘤屏障。方法应用EVOM测定仪测定跨内皮阻抗值,分析血肿瘤屏障的通透性;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渗漏实验分析血肿瘤屏障的通透性;应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丝状肌动蛋白结构和分布的改变。结果BK作用15min时,跨内皮阻抗值最低,辣根过氧化物酶流量最高,血肿瘤屏障通透性最高;此时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边界的丝状肌动蛋白分布不连续,应力纤维形成增加。ROCK的特异性抑制剂Y-27632显著抑制了由缓激肽引起的血肿瘤屏障通透性升高和应力纤维的增加。结论Y-27632抑制缓激肽引起的血肿瘤屏障通透性升高,可能与丝状肌动蛋白结构和分布的改变和应力纤维的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缺血动物经高压氧暴露后软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及与血细胞粘附变化特点新的检测技术。方法 沙鼠24只,阻断双侧颈动脉造成脑缺血损伤,再置于100 ̄400kPa不同氧压暴露,出舱后经脑灌流固定,取软脑膜制片,用OPTON显微镜和微循环TV录像装置观察微血管及血细胞的图像变化。结果 采用这一技术,能够显示动物在脑缺血损伤及在高压氧暴露后血细胞流变特性,亦能显示脑缺血损伤动物经高压氧暴露后血细  相似文献   

17.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病灶及周围区PAI-1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病灶及周围区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表达与脑微血管结构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等技术,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病灶及周围区脑微血管结构改变及PAI-1表达。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6h、3d组病灶及周围区脑微血管外间隙水肿及出血,脑微血管基底膜大量破坏,同时再灌注6h、1d组PAI-1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密度值分别为0.16±0.43和0.33±0.61,与对照组(2.19±1.03)差异显著(P<0.05)。再灌注后期7d组、14d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同时PAI-1表达增加,密度值分别为9.48±1.76和8.61±1.3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病灶及周围区脑水肿及出血以6h至3d最严重。PAI-1表达降低可能是导致脑微血管基底膜破坏的原因之一。再灌注后期PAI-1表达增加可能参与脑微血管的再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脑缺血时肾脏微循环超微结构的改变,从而探讨脑缺血时其它脏器微循环的相应性变化,为治疗建立机体的整体观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戊巴比妥钠麻醉后、结扎颈总动脉,建立急性脑缺血模型。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盐水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按实验要求观察后处死动物,立即取材,用常规超薄切片技术制样,作电镜观察。结果急性脑缺血时肾小球毛细血管有缺血性改变。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体积缩小,电子密度深,核固缩,染色质分布异常,核膜不清晰。胞浆减少,细胞器稀疏且数量少。毛细血管基底膜浑浊,电子密度减低。基底膜外足细胞形态不规则,体积缩小,足细胞胞浆内空泡较多,细胞器减少,足突排列紊乱。结论急性脑缺血后,产生的微循环障碍不仅限于脑微循环。脑缺血可以引起全身微循环紊乱,可以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微循环失调。提示机体微循环是个统一的、有密切联系的网络系统。临床治疗时应建立整体现。  相似文献   

19.
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脑微循环受神经因素和化学因素调节脑微血管紧张度,控制脑微血管血流量,共同维持脑微循环内环境稳态。下面就影响脑微循环化学因素的国外若干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的微循环障碍,借以讨论临床某些病人的脑功能紊乱。方法:用两种方法进行研究,一是压迫静脉造成颅内高压模型;另一种是应用荧光素钠作脑血管造影,观察脑外伤后荧光素自脑微血管内向外渗漏的范围。用家兔作实验,通过颅骨窗观察脑软膜的微循环变化。结果:高颅内压时脑微循环停流,当颅内压降低时脑微循环流态正常,无论微血流停流或复流过程均无粒摆流。脑外伤后荧光素自脑微血管中向外渗漏,标识出脑损伤的范围。结论:脑微循环障碍是颅高压的合并症,荧光素自脑微血管向脑组织通道渗漏可显示脑外伤的范围,对脑外伤后某些综合病征和后遗症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