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鼻咽癌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误诊误治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42例儿童鼻咽癌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误诊误治原因及确诊方法。结果 临床多以颈部肿块(18例),头痛(10例),鼻塞、鼻衄(8例),耳鸣、耳痛、听力下降(9例),面部疼痛(8例),视力下降、复视或斜视(5例)等为首发症状,部分患儿出现两种以上症状。影像学表现为鼻咽部不规则软组织肿块或软组织不同程度增厚,邻近组织受侵,周围淋巴结肿大,颅底骨质破坏和颅内蔓延。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同程度强化.误诊38例,其中误诊为颈淋巴结结核者12例,血管神经性头痛7例,鼻窦炎6例,中耳炎5例。全部病例均在鼻咽镜下行鼻咽腔活组织检查或颈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和(或)细胞检查,免疫组化和VCA-IgA、EA-IgA等检查确诊。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儿童鼻咽癌的重要方法,认识不足和首发症状不典型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掌握儿童鼻咽癌的临床特征并与多种检查相结合是减少误诊误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体表部位神经鞘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7例体表部位神经鞘瘤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超声检查记录肿块部位、数量、大小、形态、内部及周边回声、边界、包膜、后方回声、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 结果97例神经鞘瘤(四肢53例,颈部19例,体表其他部位25例)具体如下:(1)病灶数量:97.9%(95/97)的病例为单发病灶;(2)肿块包膜:边界清晰,所有肿块均见较完整或完整的包膜回声;(3)肿块内部回声:71例肿块(73.2%,71/97)内部为均匀或不均实质性低回声;26例(26.8%,26/97)肿块内部可见大小不等的暗区,其中有12例"呈蜂窝"样改变,另有3例为囊性;(4)"鼠尾征":71例肿块一端或两端见"鼠尾征";(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71例(73.2%,71/97)肿块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97例中71例术前超声提示神经鞘瘤,超声总体诊断符合率为73.2%(71/97)。误诊及未明确诊断的情况:颈部4例误诊为肿大淋巴结;颈部2例误诊为颈动脉体瘤;四肢3例误诊为神经纤维瘤;腘窝处有3例误诊为腘窝区囊肿;下肢2例误诊为纤维瘤;12例仅限于超声物理诊断,未能提示神经鞘瘤。颈部与四肢两组共72例,其中颈部19例中12例超声提示符合病理,四肢53例中45例超声提示符合病理。四肢组神经鞘瘤的超声提示符合率(84.9%,45/53)高于颈部组(63.2%,12/1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5)。 结论多数体表部位神经鞘瘤声像图具有一定特征,高频超声具有一定的诊断准确率;四肢部位较颈部诊断准确率更高;当声像图缺乏特征性表现时,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其他影像学检查,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为鼻咽部粘膜上皮发生的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鼻咽癌解剖结构复杂,发病部位隐蔽,临床症状多样,因此极易误诊。为提高本病早期诊断率,兹将我院1982-1997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137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37例中男对例,女46例;男女之比约2:1。发病年龄16-83岁,平均49.5岁。病程2天一36月,平均18月。本组误诊儿例,误诊为颈淋巴结核14例,颈淋巴结炎10例,渗出性中耳炎13例,支气管扩张10例,头痛8例,鼻息肉7例,副鼻窦炎7例,鼻咽炎5例,鼻咽部霉菌3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1例。误诊率56.9%。2讨论鼻咽癌男性多见,4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颈部神经鞘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27例颈部神经鞘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27例患者共29个肿块,超声声像图表现:(1)肿块包膜:25个肿块有完整高回声包膜。(2)肿块内部回声:24个肿块内部呈不均质低回声,10个肿块内部可见大小不等的液性区,其中1个呈筛网样。(3)"鼠尾征":3个肿块一端或两端呈"鼠尾征"。(4)椎旁肿块:3个肿块位于椎管旁,形态不规则,包膜显示不完整。(5)肿块神经来源:11例(11个肿块)明确了神经来源。(6)血流信号:多数肿块血流信号较丰富,Ⅱ级及以上占69.0%(20/29)。误诊情况:9个肿块因未扫查到"鼠尾征"、内部无液性区误诊为肿大淋巴结,2个肿块因血流信号较稀疏误诊为神经纤维瘤,1个肿块因与病变的甲状腺分界不清误诊为甲状腺腺瘤,1个肿块呈筛网状误诊为淋巴管瘤,1个肿块因位于咽旁间隙误诊为恶性肿瘤,1个肿块因位于颈动脉分叉处误诊为颈动脉体瘤。颈部神经鞘瘤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41.4%(12/29)。结论当声像图同时显示"包膜完整"、"液性区"、"鼠尾征"等特征性表现,超声可对神经鞘瘤作出正确诊断,并可根据肿块不同分布部位推断其神经来源。神经鞘瘤声像图特征性表现较少,术前超声诊断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鼻咽部位的癌症。由于鼻咽的位置深而且隐蔽,所以鼻咽癌在发病时很难被发现,而且容易误诊:肿块会压迫到咽鼓管而导致听力下降,容易被误诊为中耳炎;肿瘤突破鼻黏膜导致出血,也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面对鼻咽癌诸多的“忽悠”症状.应该如何认清它的“真面目”呢?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 (Nasopharyngealcarcinoma ,NPC)为耳鼻咽喉部常见的恶性肿瘤 ,由于其原发部位隐蔽 ,临床表现复杂 ,早期症状不明显 ,如不重视 ,常易误诊。我院1991年 8月~ 1999年 12月共诊断鼻咽癌 2 5例 ,其中 8例误诊 ,误诊率 32 %。为吸取教训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8~ 5 9岁。1 2 临床表现 头痛 5例 ,鼻塞 3例 ,鼻出血或涕血 2例 ,耳鸣、耳堵塞感 1例 ,体检发现颈部肿块 2例。1 3 误诊疾病 初次诊断为慢性鼻炎 3例 ,鼻出血、卡他性中耳炎、鼻咽血管纤维瘤、急性颈淋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咽癌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125例鼻咽癌误诊病例职业构成及误诊疾病、科室、医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本组占我院同期收治鼻咽癌55.1%(125/227).首发症状为颈部肿块55例,鼻部症状56例,耳部症状25例,眼部症状4例,其他症状24例(其中头痛18例).误诊为颈淋巴结炎46例,慢性鼻炎鼻窦炎31例,神经麻痹12例,偏头痛10例,分泌性中耳炎8例,鼻息肉6例,鼻出血原因待查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3例,鼻咽纤维瘤、青光眼、颌下肿瘤、三叉神经痛各1例.首诊在内外科和一级医院误诊率最高(67.2%和81.3%).51例误诊与不遵医行为有关,以农民患者居多.结论 基层医院及非耳鼻咽喉科医师要加强对鼻咽癌多种临床表现认识,对出现颈部肿块、头痛及耳部、眼部、口腔颌面部症状者,在排除本专科疾病后应考虑鼻咽癌,及时请专科医师会诊,并行鼻咽部活检病理检查,以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彩超诊断浅表神经鞘瘤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长部位和声像图表现浅表神经鞘瘤易误诊为肿大淋巴结。为提高对神经鞘瘤的认识 ,对我院术前经彩超检查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 ,有详细记录的 7例浅表神经鞘瘤 ,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 7例中 ,男性 4例 ,女性 3例。年龄 3 6~ 65岁 ,平均 42岁。颈部神经鞘瘤 3例 ,上臂正中神经及窝部胫神经鞘瘤各2例。使用百胜Au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线阵探头频率 7 5~ 10MHz。充分暴露检查部位 ,采用直接探测法 ,对病变进行多方位扫查 ,着重观察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观察…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近几年鼻咽癌误诊 2 7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8例 ,女 9例 ,年龄 2 2~ 73岁 ,平均 4 3岁。误诊为分泌性中耳炎 3例 ,神经性耳聋 1例 ,颈淋巴结炎 2例 ,颈淋巴结核 1例 ,颌下腺 1例、腮腺肿瘤 1例 ,淋巴瘤 2例 ,鼻咽纤维血管瘤 2例 ,内翻性乳头状瘤 2例 ,鼻窦炎并鼻息肉 2例 ,鼻中隔偏曲 1例 ,咽旁神经鞘瘤 1例 ,扁桃体周围炎 2例 ,颅脑肿瘤 1例 ,三叉神经痛 1例 ,偏头痛 1例 ,左侧中组神经损害综合征 1例 ,皮肌炎 1例 ,眼直肌麻痹 1例。误诊科室有内科、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眼科 ,误诊时间最短 1周 ,最长 2 …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容易误诊的少见临床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颈椎病常见的颈肩疼痛、颈部活动受限、颈部肌肉僵硬、位置性眩晕、上肢麻木等症状 ,已为临床医生所熟悉。但由于颈椎病变对邻近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组织刺激和压迫的不同 ,可发生各种不同症状 ,使得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 ,临床上常发生误诊误治 ,因此 ,有必要了解、熟悉这些不典型的少见临床表现。笔者参阅有关文献 ,对此作一综述。1 颈心综合征颈椎病引起的心脏症状、心电图改变称为颈心综合征。由于颈椎病和冠心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 ,多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产生原因是[1 ,2 ] :1颈椎病可引起 C8- T1 的胸前神经内侧…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外膜中化学感受器的肿瘤,也称化学感受器瘤(chemodectoma)或副神经结瘤(paragangliona)。CBT临床上少见,据统计占颈部肿块的0.22%,常为单侧发病,左、右侧发生率均等,,也可双侧发病约5%,可有家族性,多为良性,可恶变(1)。本病恶性颈动脉体瘤患病率为5%一10%,后期随访可增加到30%;不切除肿瘤,75%的无症状患者会发展成为有症状者,并且最高可有30%死于肿瘤对重要生命结构的侵袭和肿瘤的播散,因此,手术是CBT的首选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应在肿瘤未构成手术危险前早期切除(2)。由于CBT属血管球瘤的一种,有大量的微动静脉瘘,富含血管性,而且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常易误诊为淋巴结肿大、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等。对本病缺乏经验者,而轻率地给予手术治疗,往往对术中出血过多的思想准备不足,不得不终止手术(3-4)。  相似文献   

12.
神经鞘瘤亦称雪旺瘤 ,来源于神经鞘膜上的雪旺细胞 ,大多数为良性 ,极少数可发生恶变。本文统计了我院1990~ 1998年收治的 4 5例面颈部神经鞘瘤 ,其中 16例误诊 ,误诊率 35 .6 %。现对误诊原因做一分析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2 1~ 5 2岁 ;病程最长 12年 ,最短 3个月。1.2 肿瘤部位及症状 :颈部 9例 ,腮腺、舌各 2例 ,颊、唇、口底各 1例。 14例为单个类圆形肿块 ,2例为多发肿块。疼痛 2例 ,表面触及动脉搏动 1例 ,呛咳、声嘶 1例 ,霍纳综合征 1例。全部病例均为手术后病理确诊。1.3 误诊疾病 误诊…  相似文献   

13.
淋巴结炎性假瘤是一种良性淋巴结病 ,由于少见 ,许多医师对其临床与病理特征缺乏了解 ,容易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本文结合文献复习 ,报告 1例淋巴结炎性假瘤误诊误治的经过 ,望引起同道注意。1 病例资料女 ,36岁。因双侧颈部肿块 4年、右腋窝肿块 1年、月经过多 1个月就诊。 4年前发现双侧颈部数个黄豆大小的结节 ,缓慢增大 ,有压痛 ,与周围无粘连 ,皮肤表面无破溃 ,不伴发热、盗汗及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近 2年曾在多家医院诊治 ,先后 5次行颈部肿块活检 ,均报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或可疑淋巴瘤 ,未予特殊治疗。 1年前右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颈部神经鞘瘤CT诊断及鉴别诊断问题。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临床及CT资料。结果 病灶呈形态规则、边缘清楚光滑肿块,较小病灶密度均匀,较大病灶内可有囊变及坏死,甚至完全囊变。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受压并可将两者分离。结论 CT发现颈动脉鞘区肿埠块,临床表现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5.
神经鞘瘤是发生在周围神经鞘瘤雪旺氏细胞的一种肿瘤 ,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 ,以颈部神经鞘瘤较多见 ,而颈部的肿块种类繁多 ,从这众多种类肿块中区别出神经鞘瘤 ,有赖于识别神经鞘瘤的CT表现特征 ,本文收集我院 1990年以来经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 2 1例 ,对其表现进行分析。1 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 1990年以来共 2 1例 ,其中男 13例 ,女 8例 ,年龄 17~ 6 0岁 ,平均年龄 38岁 ,良性 16例 ,恶性 5例。发生部位 :颈鞘周围 14例 ,锁骨上 3例 ,锁骨下 2例 ,腮腺内 2例 ,使用SOMATOMPLUS4V/Z螺旋CT机 ,注射器是MEDRA…  相似文献   

16.
对颈椎病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颈椎病误诊的解剖基础(1)寰枢椎之间无椎间盘。寰枢关节易发生半脱位,加之寰枢椎之间无椎间盘,可压迫、刺激C2神经,引起头痛;可影响椎动脉,导致头晕、视力模糊等,较易被误诊。(2)颈椎的横突有横突孔,椎动脉通过横突孔,其管壁上有丰富的交感神经附着,当受到压迫,可有交感神经和椎动脉的症状出现。C7横突较大,压迫神经血管可产生胸腔出口综合征。(3)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可产生下肢症状,压迫椎动脉、交感神经可产生脑部及眼耳等症状。(4)颈神经不仅支配颈部,还支配上肢、肩背、后枕耳后等部位的运动和感觉功能。(5)颈交感神经也非常丰富[1],颈椎病变可广泛影响内脏、五官等方面。(6)脊髓有颈膨大,容易受到压迫。(7)环枕筋膜、颈部的韧带、肌肉长期劳伤可增厚、变硬、钙化、骨化,受压穿行的动脉、神经,即可诱发颈部以外的症状出现。2颈椎病临床表现的广泛性及其复杂性2.1颈椎病的病理改变涉及面广可发生炎症、水肿、变性、增生、退变、钙化、骨化、缺血性改变等,涉及筋膜、韧带、神经、肌肉、关节囊、骨关节、椎间盘等组织。是临床表现的广泛性及其复杂性的基础。2.2局部型颈椎病主要临床特点及其易被误诊的疾病主要临床...  相似文献   

17.
中耳结核较少见,临床上常被误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胆脂瘤型中耳炎。作者收治5例,其中4例被误诊。误诊期(自首诊至确诊)为28~60日。本文对误诊原因与如何及时确诊,加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对我院收治的鼻咽癌误诊18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1例,年龄38~65(平均51.5)岁。误诊时间3~10个月。确诊时疾病分期:期0例,期4例,期8例,期6例;所有病例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经鼻咽镜确诊11例,经颈部肿大淋巴切除或针吸活检确诊7例。首诊时主诉症状:头痛、鼻塞、鼻出血6例;耳鸣、听力下降2例;面麻、眶周疼痛、骨转移各1例;颈淋巴结肿大8例。2结果本组误诊为脑梗死、神经性耳聋、偏头痛、高血压、三叉神经痛4例;鼻息肉、鼻炎、中耳炎6例;颈椎病、淋巴结炎(结核)、颅内肿瘤7例;面瘫1例。3讨论3.1误诊原因(1)由于鼻咽的解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对颈动脉体瘤与颈部神经鞘瘤临床诊断的作用,以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9年4月抚顺市中医院收治的36例颈动脉体瘤以及24例颈部神经鞘瘤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诊断确诊,对两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二维声像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6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肿瘤中,图像中未见明显的包膜,肿瘤边界较为清晰,形状相对规则,呈低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肿瘤位置均在颈总动脉分叉位置的平面,包围颈内动脉以及颈外动脉的起始位置,颈总动脉分叉角度较大,颈内动脉以及颈外动脉的起始位置距离加大。29例颈动脉体瘤的肿块图像内部可见明显的血流信号,表现为低阻动脉频谱;6例肿瘤的肿块图像内部可见较少的点、线状的血流信号;1例肿瘤的肿块图像没有明显的血流信号。24例颈部神经鞘瘤中,图像中可见明确的包膜,肿瘤边界清晰,形状较为规则,呈低回声或囊实混合回声。3例肿瘤位置为颈动脉分叉位置的平面,包围颈总动脉分叉的平面,颈总动脉分叉角度较大;4例肿瘤的位置为锁骨上窝;17例肿瘤的位置在颈总动脉的附近,没有包围颈总动脉。15例肿瘤的肿块图像内部可见部分点、线状的血流信号;9例肿瘤的肿块图像内部未见明显的血流信号。结论颈动脉体瘤与颈部神经鞘瘤的超声影像学图像都存在一定的特征,在没有典型的临床特征情况下,以声像图特征进行参考诊断,能够较为准确地进行诊断,在颈动脉体瘤与颈部神经鞘瘤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颈部神经鞘瘤11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总结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11例被误诊的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以无痛性肿块就诊,肿块位于右侧8例,左侧3例.11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行B超检查.术前全部误诊,均经术后病理诊断为颈部神经鞘瘤.术后并发Honner征2例,喉返神经损伤、伸舌偏斜各1例.术后随访3~12个月均恢复.结论:仔细查体并结合B超和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颈部神经鞘瘤的早期诊断,正确的手术切除方法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