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目的评价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AS)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107例经足量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12周后AS病情活动且伴焦虑抑郁的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及TNF-α拮抗剂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于基线期、治疗4及12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及功能指数(BASFI)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AS患者BASDAI、BASF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AS患者HAMD、SAS、BASDAI、BASFI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AS患者临床缓解率及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在改善AS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同时,还可以降低AS患者疾病活动度。  相似文献   

2.
陈维飞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103-3104,3106
[目的]了解IL-18在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53例AS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组。活动期AS患者均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改善病情药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l2周、24周测外周血IL-18和TNF-d水平,并动态观察临床病情活动指标(BASDAl指数、BASFl指数、BASMl指数)及ESR、CRP变化。[结果](1)治疗前A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IL-l8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12周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周与治疗12周比较血清IL-18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2)所有AS患者治疗后临床病情活动指标(BASDAl指数、BAS-Fl指数、BASMl指数)明显改善(P﹤0.05),Pearson直线相关法分析显示血清IL-18水平与BASDAl、BASFl、BASMl呈正相关(r=0.632,0.583,0.480,P﹤0.05);(3)活动期AS患者治疗前后比较ESR、CRP、TNF-a水平明显下降(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18水平与ESR、CRP、TNF-a呈正相关(r=0.520,0-672,0.522,P﹤0.05)。[结论]活动期AS患者血清IL-18、TNF-a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血清IL-18水平与AS病情活动指标呈正相关,提示IL-18可能参与AS的发病,并可作为临床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30例强直性脊柱炎(AS)的调研,对AS患者的隐蔽性和致残性有深刻认识.方法:调研30位AS患者,对其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放射线检查,遗传学调研,多方面回顾性比较和探讨.结果:AS患者是一种较顽固性疾病,只有对AS患者的症状,体征有较强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减少致残性.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可造成人体畸形和残疾.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其早期的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差异性而延误治疗.为了提高对A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本文对38例AS的临床表现作了全面分析并总结了疗效.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自动多野排序执行技术(auto sequence,AS)在调强放疗中各种常见的应用,如创建、删除自动多野排序执行技术组(以下简称AS组),批准AS组中的射野,在AS组内设置中断设置及恢复使用设置的中断等技巧,解决了自动多野排序执行治疗以及仅完成部分照射的AS组后续恢复治疗等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指出了自动多野排序执行技术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多野照射排序治疗,大大提高了调强放疗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质量控制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 AS)集中调配相关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为临床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3-12月PIV AS配制静脉药液治疗的300例患者和2014年3-12月PIV AS实施静脉用药调配质量控制之后治疗的300例患者,对静脉用药调配质量控制实施前后患者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并对两年PIV AS相关物品的合格率、空气培养质量、工作人员手卫生以及使用PIV AS静脉用药后感染率的统计结果对比。结果 2014年PIV AS内相关物品的卫生合格率显著优于2013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PIV AS内空气培养质量和工作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显著高于2013年,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质量控制管理后2014年内静脉用药调配和员工操作的出错率明显降低(P0.05);2014年PIV AS配制的静脉药液应用于患者后住院期间出现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2013年(P0.05)。结论质量控制环节对于PIV AS控制医院感染十分关键,能优化PIV AS体系的管理,减少药品浪费,减少患者的医院感染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7.
蛋白同化激素(anabolic steroids,AS)多用于严重消耗性疾病的治疗如严重创伤、烧伤等,以增加体重,促进伤口愈合。20世纪70年代发现了AS受体即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er,AR),大多数学者认为AS的作用是由AR介导的。目前,对AR的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其对前列腺疾病及男性不育症的作用方面,而AS与AR促进创伤修复的作用机制国内外报道较少。本文对AR从结构与功能、分布及定位、作用机制、活化与进核、与雄激素反应元件(androgen response element,ARE)结合、与AS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同时综述了其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京丹  马玉琛 《医疗装备》2011,24(10):39-40
目的:探讨肾虚督寒型AS经马玉琛导师的强脊I号方治疗后的甲功五项(T3、T4、FT3、FT4、TSH)变化。方法:随机对84例确诊为肾虚督寒型AS的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给予尼美舒和强脊I号方3个月。结论:肾虚督寒型AS的患者经强脊I号方治疗后,通过检测甲功五项可以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C对冠心病患者抗氧化作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内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修饰,特别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AS的形成密切相关,它参与AS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抑制脂蛋白、特别是LDL在体内氧化修饰可以阻止延缓AS斑块的形成发展。我们选用口服VitC,治疗以确认冠心病(CHD)病人,探讨VitC对冠心病病人抗氧化作用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患强直性脊柱炎(AS)官兵的抑郁情况,为辅以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SDS)测评53例未经治疗的初诊AS病人抑郁情况。结果患AS官兵SDS平均总粗分为42±6,标准分为52±8;47%病人具有抑郁症状表现,常见的抑郁症状为忧郁、能力下降、易激惹、睡眠障碍、生活空虚感、兴趣丧失。抑郁状况受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职务和AS病程的影响(P<0.05,P<0.01)。结论在AS官兵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关注抑郁者的心理和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探索影响AS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为指导临床治疗,评价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门诊确诊的AS患者129人,采用SF-36量表对这些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影响AS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一般人群相比,AS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与活动性AS患者组bath AS疾病活动性指数(bath A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4相比稳定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组(BASDAI〈4)的各维度得分除社会功能维度外,其余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功能状态较好bath AS功能指数(bath ASfunctional index,BASFI)〈5的AS患者与功能状态较差(BASFI≥5)的AS患者相比,前者的SF-36得分除社会功能维度外,其余均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治疗前景的态度、BASDAI、BASFI可能影响AS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 AS患者的生存质量与一般人群相比下降。针对影响AS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进行宣传教育及积极治疗对改善AS患者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AS)治疗,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是推荐的一线用药,一般用非选择性NSAID加胃保护剂,或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在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中,认为柳氮磺胺吡啶(SASP)可用于外周关节炎.和AS国际评估工作组(ASAS)建议,在传统药物无效时AS患者应采用TNF-α拮抗剂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联合匹多莫德对过敏性哮喘(AS)患者IL-16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AS患者84例,依照随机数表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2例。联合组予以粉尘螨滴剂联合匹多莫德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粉尘螨滴剂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6(IL-16)、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变化。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IL-16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IgG、IgA、IgM水平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AS患者采用粉尘螨滴剂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并增强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例伴2次长期发热的Angelman综合征(AS)患儿的临床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2013年9月,因"发热3个月,抽搐5次"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的1例居住藏区的9个月龄汉族女性AS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并检索建库至2015年8月,维普、中国知网、万方及PubMed数据库中关于AS伴发热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①病史采集结果:本例患儿2次长期发热,分别于6个月龄时持续发热8个月,18个月龄时持续发热2个月,发热前均有明确呼吸道感染诱因,抗感染治疗后仍发热。患儿有频繁无意义笑容,伴语言发育落后、头部控制差、双目不能追物,以及手、足有较多不自主运动等精神及运动发育落后,反复抽搐发作及脑电图异常,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显示15 q11.2-q13.1缺失,甲基化检查基因分析结果为母源性15 q11-13缺失。对其随访观察3年,期间给予抗癫痫治疗,移居到低温(14 ℃)或低压(氧)地区(海拔2 100 m)可短时间内缓解其发热,抽搐发作及精神、运动发育落后随体温下降而好转。②文献检索结果:在本研究检索条件下,共检索到10篇AS伴发热相关文献,仅其中2篇文献报道了3例长期发热AS患儿,长期发热次数均为1次。 结论长期发热的AS患儿体温,可能受低温及低氧环境影响而下降,其抽搐发作及精神、运动发育落后临床的表现,随体温正常而好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窗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AS)早期斑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AS早期斑块患者70例,均采用常规CT、CT窗技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AS早期斑块的诊断率,分析不同窗宽下AS早期斑块显示情况。结果:CT窗技术检查对AS早期斑块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CT诊断(P<0.05)。窗宽250Hu、窗位200Hu下AS早期斑块图像异常显示率最高;窗宽200Hu、窗位200Hu下AS早期斑块图像异常显示率次之。窗位均为200Hu时,窗宽250Hu对AS早期斑块图像异常显示率明显高于窗宽300Hu、350Hu、400Hu、500Hu(P<0.05)。结论:CT窗技术在AS早期斑块诊断中有重要意义,200~250Hu/200Hu(窄窗)可能是AS早期诊断最佳显示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 对1999年10月至2008年2月就诊的葡萄膜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有腰骶部疼痛病史的患者行骶髂关节X线检查,并根据1984年修订的纽约AS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 AS伴发葡萄膜炎46例(65眼),均有葡萄膜炎复发史.双眼受累19例(41.30%),多为单眼交替发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急性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10眼伴发后极部网膜水肿及渗出.经糖皮质激素和睫状肌麻痹剂滴眼液治疗后56眼最佳矫正视力≥1.0.结论 AS伴发葡萄膜炎多呈急性、复发性、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有时伴有后极部网膜水肿及渗出.治疗方法为局部用糖皮质激素和睫状肌麻痹剂滴眼液,网膜水肿及渗出者,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以侵犯骶髂关节和中轴骨关节为标志,也可不同程度地累及眼、肺、肾脏等器官及心血管系统。发病率为2‰~3‰。多见于青壮年遗传男性。病因尚不清楚。A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早期腰背僵硬或疼痛,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造成严重功能障碍。由于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治疗,因此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一、AS的现行诊断标准1.目前国外AS的诊断标准:关于AS的诊断,国际上先后制订了一系列的诊断标准,其中罗马标准、纽约标准(1966年)及临床筛选标…  相似文献   

18.
研究证实,针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的自身免疫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4〕。目前,临床对AS的治疗主要采用调节血脂和抗炎等方法〔5〕,但该类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抑制机体针对ox-LDL的自身免疫反应。随着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的深入,免疫耐受机制越发受到人们关注,若能利用该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AS性脑梗死治疗中阿托伐他汀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均分为两组(n=35),A组采用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采用4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BI指数评分上升,组内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B组NIHSS评分略低于A组,BI指数略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老年AS性脑梗死患者采用4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更好的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治疗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等老年疾病发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血脂异常作为AS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近几年来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表明血清脂蛋白(仅)[LP(α)]浓度升高与AS的发生相关,并可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1].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为Log(TRG/HDL),其中TRG即甘油三酯、HDL即高密度脂蛋白,TRG和HDL水平影响AIP的大小,AIP的大小影响AS的发生发展[2].但对LP(α)与AIP之间的相关性及调脂治疗对血清LP(α)影响的研究甚少.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对未经调脂治疗的脑梗死、冠心病和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患者150例,观察LP(α)与AIP之间的相关性,并观察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和贝特类药物力平脂对血清LP(α)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