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然  孙划  陈晓云 《医药世界》2010,(11):1486-1486,1489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诊断输尿管结石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CT资料,均行16排螺旋CT扫描,其中2例经加扫CT增强。扫描层厚5.0mm,层距5.0mm,行B20f Smooth重建函数,重建为0.75mm图像作为源数据传递至Wizard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最小密度重建(MIP)成像观察。结果 35例患者中检出输尿管结石33例,结石37枚,其中双侧输尿管结石者4例;2例误诊为输尿管肿瘤。确诊率为94.3%。结论 16排螺旋CT因扫描速度快,质量高,无需肠道准备,能快速、准确对结石定位、定性诊断。尤为对阴性结石及小结石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目前检查输尿管结石的最好、最可靠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泌尿系疾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平扫、双期增强以及延时扫描.利用后处理技术对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得到包括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在内的完整泌尿系三维图像.结果: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清晰显示了泌尿系的解剖结构以及病变和尿路之间的空间关系.诊断泌尿系结石19例,肾输尿管肿瘤7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7例,肾位置异常2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肿瘤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余病例与超声检查结果相符.CT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100%.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显示泌尿系病变部位、病因和尿路梗阻的程度具有高速快捷、安全可靠的特点,可提供高分辨率全尿路三维图像,是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无创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泌尿系疾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平扫、双期增强以及延时扫描.利用后处理技术对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得到包括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在内的完整泌尿系三维图像.结果: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清晰显示了泌尿系的解剖结构以及病变和尿路之间的空间关系.诊断泌尿系结石19例,肾输尿管肿瘤7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7例,肾位置异常2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肿瘤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余病例与超声检查结果相符.CT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100%.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显示泌尿系病变部位、病因和尿路梗阻的程度具有高速快捷、安全可靠的特点,可提供高分辨率全尿路三维图像,是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无创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孙玉亮  朱洪峰 《华北国防医药》2010,22(2):132-133,F000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利用原始数据在AW4.4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结果64层螺旋CT横轴位图像上可观察到真假腔形态、大小、剥脱的内膜瓣片、破口位置及内膜和主动脉壁钙化。三维重建图像能观察主动脉弓受累情况,确定内膜剥离范围,显示内膜与各分支血管之间的关系。按DeBakey分型,表现为Ⅰ型3例,Ⅱ型1例,Ⅲ型19例。结论应用64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对主动脉夹层明确诊断并分型,具有准确、快捷、简便及无创的特点,是诊断该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利用原始数据在AW4.4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结果64层螺旋CT横轴位图像上可观察到真假腔形态、大小、剥脱的内膜瓣片、破口位置及内膜和主动脉壁钙化。三维重建图像能观察主动脉弓受累情况,确定内膜剥离范围,显示内膜与各分支血管之间的关系。按DeBakey分型,表现为Ⅰ型3例,Ⅱ型1例,Ⅲ型19例。结论应用64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对主动脉夹层明确诊断并分型,具有准确、快捷、简便及无创的特点,是诊断该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朱素英  池书平  张清华 《河北医药》2013,35(9):1353-1354
由于交通运输业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尤其家用汽车数量的急剧上升,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的胸部外伤逐年递增,胸部外伤中肋骨骨折及肋软骨损伤的发生率约56%[1]。传统X线片受其密度分辨率低及结构重叠的影响,肋软骨几乎不能显示(肋软骨已钙化除外)。多层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为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头颅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并利用后期三维重建技术评价动脉瘤的位置、瘤颈及瘤体大小.方法 使用美国通用公司Lightspeed 16层螺旋CT,采用头颅CTA血管增强技术对25例临床怀疑有颅内动脉瘤诱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行头颅CTA检查,并采用数字减影技术、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阴影显示(SSD)、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观察头颅动脉血管是否存在诱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动脉瘤,如有则明确动脉瘤的位置、瘤颈及瘤体大小.结果 25例患者均可以获得图像清晰、边界清楚且直观的颅内动脉血管图像.结论 16层螺旋CT头颅CTA及后期三维重建可以在无创或者微创的条件下清晰地显示颅内动脉血管,为临床判断是否有动脉瘤及后期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临床可常规开展.  相似文献   

8.
侯铮  师俊芳  魏炜 《河北医药》2011,33(21):3249-3251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方法、影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以及在临床中对冠心患者的诊断和对高危人群的普查价值.方法 对60例冠心病患者应用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以及应用曲面重建、容积再现,仿真内窥镜等计算机重建和后处理方式,获得各冠状动脉有诊断价值的影像资料.结果 60例患者,275支血管中检出正...  相似文献   

9.
在骨关节损伤的诊断中,传统X线片、CT轴位像观察缺乏立体感和直观感,对治疗、手术计划的制定有局限性.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骨关节损伤提供可靠而准确性较高的诊断方法[1,2].本文分析我院2002年7月~2006年2月63例骨关节损伤的X线片及MSCT三维重建成像,重点探讨MS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附6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骨关节损伤的诊断中,传统X线片、CT轴位像观察缺乏立体感和直观感,对治疗、手术计划的制定有局限性.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骨关节损伤提供可靠而准确性较高的诊断方法[1,2].本文分析我院2002年7月~2006年2月63例骨关节损伤的X线片及MSCT三维重建成像,重点探讨MS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MSCTU)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整理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临床资料完整的泌尿系疾病患者183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获得平扫、动脉期、实质期、排泄期、延迟期图像,并把所有信息传送至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 MPR)及曲面重组(CPR),获得完整的尿路影像结果,回顾性分析其各自特点.结果 肾盂、输尿管结石122例,膀胱结石3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5例,马蹄肾1例,巨输尿管征2例,肾盂癌7例,输尿管癌5例,膀胱癌累及输尿管出口21例,输尿管炎性狭窄13例,输尿管子宫瘘2例,肾盂腹腔瘘1例,外压性病变1例.结论 MSCTU对泌尿系疾病诊断具有明显优势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A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16层螺旋CT对20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行MSCTA检查.结果 20例中,4例为DeBakey Ⅰ型,3例为DeBakerl Ⅱ型,其余13例为DeBakey Ⅲ型.所有病例均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真腔、假腔、内膜片及夹层动脉瘤的部...  相似文献   

13.
16层螺旋CT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对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结直肠癌患者螺旋CT检查、手术及病理学资料.结果:16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100%,重建三维图像后发现45个病灶.螺旋CT检查可清晰地显示肿瘤及其向肠腔内突人生长情况、肠壁厚度、肠壁周围组织受侵程度以及有无远处转移.结论 16层螺旋CT扫描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2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所有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结果心率〈70次/min且较平稳时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最佳,可较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通畅情况、冠状动脉斑块、狭窄程度及管壁病变。对于桥血管及支架植入是否通畅和有无再狭窄显示良好。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安全、快捷、无创,对冠状动脉疾患的筛选、内支架术后疗效随访等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于双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怀疑或确诊双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CTA),使用Vitrea2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并将图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照。结果:本组患者所有CTA图像成像清晰,血管管壁钙化、管腔闭塞及狭窄均能得到良好的显示,经DSA检查对照,CTA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符合率为99.2%,下肢动脉狭窄符合率为98.4%。结论: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能准确的显示下肢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狭窄程度,对于临床诊断、随访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48例临床确诊或疑有冠心病,12例为正常体检)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其中12例做了DSA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对冠状动脉各节段显示数量以及有无病变等进行统计、分析,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50%血管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结果60例共显示586个直径≥2mm的节段,有70个节段显示不同程度狭窄,122个节段有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同时做了冠状动脉DSA对照的12例中,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50%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3%、94.8%、92.2%和96.5%。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简便、安全、易行,特别适于门诊患者以及特殊人群的普查;对于介入手术筛选和术后复查,可以部分取代DSA冠状动脉成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脑血管成像 (CTA)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进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平扫检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的脑血管成像检查,采用VR,SSD,MIP技术重建三维脑血管成像.结果:正常21例,异常14例,其中动脉瘤11例,部分闭塞1例,血管畸形2例.64排螺旋CT脑血管成像能清晰的显示颅内大血管影像,对绝大部分的动脉瘤能迅速、准确地诊断.结论:螺旋CT的CTA检查是一种显示颅内血管病变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它较普通螺旋CT更快捷,更准确,相对脑血管造影有无创伤、价格低的优点.对原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因的筛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部空洞性病变的64排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38例经病理或经治疗证实的空洞性病变,全部病例均进行了64排CT平扫,21例同时有CT增强扫描。结果 32例为单发结节空洞,6例为多发空洞。8例炎性空洞中,主要为厚壁空洞,很少或无分叶,模糊征阳性7例,4例有胸膜增厚、粘连,1例有较典型的胸膜凹陷征。20例癌性空洞中,4例为转移性癌性空洞。16原发癌性空洞及2例转移性癌性空洞外缘均有分叶、边缘不规则和毛刺征,大多病灶均有胸膜凹陷征;2例转移性癌性空洞外缘光滑,内缘可见壁结节,行CT增强扫描,CT值提高幅度超过20HU。10例为结核性空洞,很少或无分叶征象,7例为厚壁空洞,4例空洞内外壁均毛糙不光滑,很少强化,所有病灶均可见卫星灶,4例胸膜凹陷征阳性。结论利用64排CT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可以多方位详细观察空洞内部结构、外缘分叶的深浅、周围特征及空洞壁强化特征,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仿真结肠镜(CT virtual colonoscopy,CTVC)及其二维三维重建在结肠占位的CT表现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52例行64排螺旋CT双体位结肠扫描的结肠癌病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结肠充气仰卧位及俯卧位增强扫描,其中20例增加了左或右侧位三期扫描,将MSCT扫描原始数据传送至ADW4.4工作站采用CT仿真结肠镜(CTVC)、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透明重建显示(Raysum)4种方法进行结肠重建处理,对病灶的形态、大小、密度、结肠壁受损的程度、范围以及结肠外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判断。结果结肠、直肠癌52例,全部病例均经过手术及纤维结肠镜检查活检病理证实。结论 MSCT仿真结肠镜可显示结肠占位病变的形态、大小及肠壁、肠周侵犯情况,多体位扫描能使病变肠管扩张充分,更好地显示病灶的细节,提高病变检出的敏感性,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是诊断结肠占位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胸部外伤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对临床怀疑骨折的60例患者进行后重建,运用容积再现技术(VR)及曲面重建技术(CPR)和多平面薄层重建技术(MPR)显示骨折的部位、数量,判断16层螺旋CT诊断胸廓骨折的价值。结果:60例患者中,共发现肋骨骨折259处,锁骨骨折13例,肩胛骨骨折16例,胸椎骨折8例,胸骨骨折2例。运用容积再现技术及曲面重建和多平面薄层重建技术可显示骨折的位置、数量及断端移位情况。各种后处理图像中,VR在显示骨折的空间解剖结构上有优势,CPR在显示微细肋骨骨折上效果较好,MPR像能从冠状位和矢状位判断解剖关系,而轴位图像是诊断的基础。结论:16层螺旋CT利用容积再现及曲面重建图像和多平面薄层重建可准确诊断不同程度的胸壁骨折,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