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对82例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病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IgM动态变化进行观察,82例患者均检测到抗-HCV抗体,其中51例抗-HCVIgM阳性。抗-HCVIgM出现规律表现为4种类型:(1)持续检出型24例(29.27%);(2)间断检出型8例(9.76%);(3)短暂检出型19例(23.17%);(4)阴性型31例(37.80%)。将82例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抗-HCVIgM出现类型与丙氨酸转氨酶(ALT)、HCVRNA消长情况比较,发现阴性型具有较低的ALT峰值,而其它3型ALT峰值较高(P<0.01)。8例经干扰素治疗的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均有ALT明显异常及HCVRNA、抗-HCVIgM阳性,治疗后1~3个月ALT均转为正常,HCVRNA转为阴性,但其中只有3例伴抗-HCVIgM的阴转,随访1年发现,只有抗,HCVIgM阴转的3例病人得以痊愈,其余5例均在治疗后半年内病情复发。提示治疗中伴有抗-HCVIgM阴转的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重组HCV抗原片段C22和33C包被酶标板孔,以间接ELSIA方法,检测40例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IgM。40例患者均在起病后40天内出现抗-HCV-IgM阳性,抗-HCV-IgM阳性与HCV RNA阳性密切相关,抗体阳性持续时间因病程是否转为慢性而不同。23例自限性急性丙型肝炎(丙肝)患者,在起病后6个月内抗-HCV-IgM全部阴转并伴有HCV RNA阴转,而17例转慢的急  相似文献   

3.
采用重组HCV抗原片段C22和33c包被酶标板孔,以间接ELISA方法,检测40例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IgM。40例患者均在起病后40天内出现抗-HCV-IgM阳性,抗-HCV-IgM阳性与HCVRNA阳性密切相关,抗体阳性持续时间因病程是否转为慢性而不同。23例自限性急性丙型肝炎(丙肝)患者,在起病后6个月内抗-HCV-IgM全部阴转并伴有HCVRNA阴转,而17例转慢的急性丙肝患者中15例抗-HCV-IgM持续阳性,其HCVRNA亦持续阳性或间断阳性。提示急性丙肝检测抗-HCV-IgM,可作为抗-HCV-IgG和HCVRNA检测的一个补充,在反映病情和判断预后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66例血清抗居细胞病毒抗体IgM(CMV-IgM)阳性孕妇的新生儿脐血进行了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CMV-DNA)与CMV-IgM检测。结果显示,其CM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CMV-IgM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表明用PCR技术检测胎儿脐血CMV-DNA有助于巨细胞病毒(CMV)宫内感染的早期诊断,且CMV宫内感染影响胎儿发生发育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ABC法对153份维吾尔族妇女和201份汉族妇女血清进行抗巨细胞病毒(CMV)IgM抗体测定。未婚育龄妇女均处于低感染水平,妊娠期妇女CMV IgM抗体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且维吾尔族早孕和围产期妇女抗体阳性率高于汉族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表明:了解孕妇CMV感染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指导优生优育并对降低先天性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标记第二抗体间接ELISA发现,IgG-抗HEV阳性率23.5%(46/196),其中IgM-抗HEV阳性10例(5.1%)。于1993年2月~1994年1月继续观察IgM-抗HEV免疫检出率为6.7%(101/1515),IgM-抗HAV检出率为14.2%(302/2133)。按月和月/年统计阳性率动态,表明戊型与甲型肝炎全年呈双峰型相伴流行。提示IgM-抗HEV是诊断现患戊型肝炎的主要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7.
膦甲酸钠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国产膦甲酸钠(PFA)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肾移植术后55例CMV活动必发6例有明显临床症状)患者使用PFA,随机另选10例静止期感染患者不予处理作对照。PFA用量为40mg/kg,2/日,2~3周为1疗程。结果:无症状者PF和3.4天后血清学抗CMV-IgM。转阴,有症状者14天后全部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血清学抗CMV-IgM转阴,另2例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指导风湿热的防治并改善其预后,寻找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指标以探讨风湿热活动性。方法:采用最具生物活性的A组链球菌壁多糖部分作包被抗原,以ELISA法测定抗链球菌壁多糖抗体(ASP)IgG、IgM。结果:风湿性心脏病活动期ASPIgG、IgM的水平(3652±2195和2619±0748)和阳性率(561%和756%)显著高于正常人、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心脏病静止期(P<005~00001),后二者ASP-IgG、IgM的水平和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001);随治疗ASP-IgM下降较快(P<0001),ASP-IgM与反映风湿热活动的传统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等)之间具有正相关性,ASP在风湿热活动中的阳性率(854%)明显高于ESR、CRP和ACL。结论:ASP在判断风湿热活动性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肿瘤坏死因子(TNF)及血浆内皮素(ET)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测定急性心肌梗塞组(20例)、冠状动脉狭窄组(2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血清人类巨细胞病毒抗体,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及ET的浓度。结果急性心肌梗塞组HCMVIgM阳性14例(70%),HCMVIgG阳性20例(100%),HCMVIgM、IgG双阳性14例(70%);冠状动脉狭窄组HCMVIgM阳性19例(95%),HCMVIgG阳性19例(95%),IgM、IgG双阳性18例(90%);正常对照组HCMVIgM阳性6例(20%),HCMVIgG阳性26例(82%),IgM、IgG双阳性6例(2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5,P<0001);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组、冠状动脉狭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TNF、血浆ET显著增高(P<0001)。结论患者的HCMV感染、内皮细胞受损和TNF作用可能参与了冠心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心脏病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关系。先心病组103例,CMV-IgG阳性78例,阳性率75.73%;对照组103例,CMV-IgG阳性53例,阳性率51.4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X2=15.49,P<0.05,OR=3.78,95%CI=1.81~7.88)。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先心病与CMV感染的关系,OR=4.42,95%CI=1.83~10.67。表明先心病与CMV感染间的病因联系强度具有统计学意义,先心病与母亲流产史、母亲妊娠初期感染史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系统探讨α-2b干扰素在呼吸道感染儿对阳性的柯萨奇B组病毒抗原(CVB-Ag)的消除效应。CVB-Ag阳性呼吸道感染病儿38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6例,下呼吸道感染22例,年龄2~10岁,平均4.55+3.81岁,男21例,女17例。分A(18例),B(20例)2组。CVB-Ag和CVB-IgM测定采用ELISA法。α-2b干扰素,皮下或肌肉注射5~7天,每天100万U。连续3周观测2组CVB-Ag阳性率变化,并分析CVB性心肌炎发生率。结果显示:(1)用α-2b干扰素后1~2周抗原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2)用α-2b干扰素后CVB性心肌炎发病率明显降低(P<0.01)。(3)α-2b干扰素不良反应轻。提示α-2b干扰素有快速消除CVB抗原的功效,并对降低CVB性心肌炎的发病有益。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应用间接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了106例冠心病患者及80例健康对照血清抗HCMVIgG、IgM及IgA抗体。冠心病组抗HCMVIgG、IgM及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3%、12.3%、13.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85.0%、2.5%、3.8%)。冠心病患者HCMV感染率、活动性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HCMV可能为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致病因子。潜伏于体内的HCMV不断被激活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一定作用。实施针对HCMV的预防及治疗,有可能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治疗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M、IgA)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33.33%与12.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依支气管感染的程度将57例COPD分为轻、中、重度感染3组,以重度肺部感染组CMV-IgM、IgA阳性率最高(52%、63%),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显著。  相似文献   

14.
对江苏省南通市不同人群770例份血清联合检测C100-3抗体和第2代抗体,并对其中抗-HCV阳性和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用多聚酶链反应(RCR)法检测了HCVRNA。在89例急性肝炎中。检出的14例急性丙型肝炎(丙肝)HCVRNA全数阳性,第2代抗体2例阳性,C100-3抗体均阴性。慢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230例共检出HCV感染24例(10.4%),451例献血员检出丙肝3例(0.7%),以上两组患者3项标记阳性率相近。在检出的42例HCV感染中,仅14例有输血史。比较3项标记,PCR法检测HCVRNA最灵敏,对急性丙肝尤有诊断价值,并能直接反映HCV复制;抗-HCV可用于慢性HCV感染的检测,第2代抗体优于C100-3抗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心室晚电位(VLP)预测心律失常事件(AE)的价值。方法:对26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小时Holter和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检测,其中AMI患者于发病后2~4周行SA-ECG检测。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随访。结果:261例冠心病患者中VLP阳性率149%,随访136±69(4~36)月,发生AE18例。VLP阳性组AE发生率297%,明显高于VLP阴性组AE发生率36%(P<00001)。发生AE组VLP阳性率611%,明显高于未发生AE组VLP阳性率123%(P<0001)。VLP时域分析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AE的敏感性611%、特异性877%、阳性预测值297%、阴性预测值964%、准确性856%。结论:VLP预测AE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VLP有助于冠心病(尤其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性分层。  相似文献   

16.
1.对象:28例均是1993年1月至1998年7月本院住院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1月至12岁,其中<1岁6例,-4岁8例,~12岁14例。急性重型肝炎(急重肝)6例,亚急性重型肝炎(亚重肝)22例。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会议修订标准。同期收治病毒性肝炎患者981例,重型肝炎占2.85%。2.病原:甲型肝炎7例,乙型肝炎10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6例,均经抗一HAV·IgM、HBV血清标志物、CMV一IgM·IgG确诊。未发现抗HCV阳性,5例患者上述四种病毒检测均为阴性。3.临床:…  相似文献   

17.
选用抗μ链捕获法或间接ELISA法测定了8149例健康初孕妇(对照组)和有先天性心脏病(CHD)家族史孕妇(312例)的血清CMV-IgM抗体,并用PCR法检测心肌组织DNA。结果8149例对照组孕妇CMV-IgM阳性1040例(12.76%),有CHD家族史组312例孕妇CMV-IgM阳性73例(23.39%),其中1例被干预CHD胎儿心肌组织CMV-DNA阳性。提示孕妇血清CMV监测对CHD家族史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慢性HCV感染者IFN治疗前后血清HCV RNA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IFN对丙肝患者病毒血症水平的作用.方法竞争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CRTPCR)法定量检测12例慢性HCV感染者(男8例,女4例,HCVRNA阳性,ALT异常持续6个月以上)IFN治疗(IFNa2b3MU,肌注,3次/周,疗程3个月)前后(随访6个月)血清HCVRNA水平.结果慢性HCV感染者12例,3例呈完全反应,6例呈部分反应,另外3例无反应.9例有反应者中4例复发,有反应者治疗结束时血清HCVRNA水平明显下降(517±0408vs206±155,10copies/50μlserum,x±s,P<005),无反应者血清HCVRNA水平未见明显下降(567±058vs45±087,x±s,P>005).3例完全反应者仅1例血清HCVRNA持续阴性,3例无反应者2例血清HCVRNA水平略有下降.结论IFN治疗丙肝有效,但IFN不能有效清除病毒,仅抑制病毒复制,未见治疗前血清HCVRNA水平与复发与否有关.  相似文献   

19.
联检C100—3抗体,第2代抗体与HCV RNA诊断丙型肝炎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南通市不同人群770例份血清联合检测C100-3抗体和第2代抗体,并对其中抗-HCV阳性和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用多聚酶链反应(RCR)法检测了HCV RNA。在89例急性肝炎中。检出的14例急性丙型肝炎(丙肝)HCV RNA全数阳性,第2代抗体2例阳性,C100-3抗体均阴性。慢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230例共检出HCV感染24例(10.4%),451例献血员检出丙肝3例(0.7%),以上两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变(LC),原发性肝癌(HCC)发生和发展与HCV及HBV感染的关系.方法HCC28例,LC48例和对照组50例,用ELISA法同步检测HBV及HCV的6项血清标志物(M).结果HCC,LC及对照组HBV_M的阳性率分别为750%,813%和400%;HCV_M的阳性率分别为71%,208%和20%.HCC,LC中HBV_M阴性患者HCV_M阳性率为125%.HCV与HBV重叠感染者占HCC和LC全部患者的132%.结论HCC,LC发生和发展与HBV及HCV病毒感染密切相关,重叠感染者肝功能损害及临床失代偿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