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神阙隔药灸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观察神阙隔药灸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自身免疫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神阙隔药灸疗法,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和甲硝唑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变化和总疗效,观察血清免疫球蛋白、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自然杀伤细胞(NK)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0.0%、86.7%,明显优于时照组的23.3%、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IgG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IgA、IgM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姐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NK细胞含量均不同程度增高,增高幅度与疗效呈正相关。结论:神阙隔药灸疗法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满意方法,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2.
隔药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隔药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患者采用隔药灸治疗。主穴:中脘、气海、足三里、大肠俞、天枢、上巨虚。药物:附子、肉桂、丹参、红花、木香、黄连。结果:基本治愈32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8%。结论:隔药灸治疗轻、中度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隔药灸、隔麸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和对结肠黏膜TNF-α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将67例UC患者随机分为隔药灸组(35例)和隔麸灸组(32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两组结肠黏膜TNF-α及其受体的变化。结果隔药灸组在腹泻、矢气、神疲乏力、里急后重、腰酸症状的改善方面优于隔麸灸组;隔药灸组结肠黏膜TNF-α、TNF-αR1、TNF-αR2的表达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隔麸灸组仅见TNF-αR1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艾灸对UC患者各项症状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在腹泻、矢气等部分症状的改善方面隔药灸优于隔麸灸;隔药灸能够下调结肠黏膜TNF-α、TNF-αR1、TNF-αR2的表达,隔麸灸仅能下调TNF-αR1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特定穴埋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穴位埋线 ,对照组口服西药柳氮磺胺吡啶片。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副作用小 ,易于接受。结论 :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 ,应首选穴位埋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电针加灸法结合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与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治疗组运用电针加灸法结合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病情、临床表现、肠黏膜表现、肠黏膜病理学分级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效果及完全缓解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加灸结合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肠黏膜炎症消退,加快其修复,有效缓解病情,降低复发,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予以隔药饼灸治疗,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5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5例,占83.3%;好转4例,占13.3%;无效1例,占3.4%,总有效率为96.6%.结论:隔药饼灸治疗渍疡性结肠炎操作简便,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隔药饼灸与西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效应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神阙隔药饼灸疗法,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和甲硝唑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变化和总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0.0%、90%,明显优于时照组的23.3%、6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 相似文献
8.
9.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与隔药灸治疗作用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采用免疫学方法制备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并验证了隔药灸治疗的有效性。组织学与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证实,隔药灸治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优于消炎药物柳氮磺胺吡啶的疗效(P<0.01)。提示隔药灸气海、大肠俞具有健脾止泻、强壮补虚、促进溃疡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隔药饼灸天枢穴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方法采用隔药饼灸天枢穴治疗寻常痤疮62例,并进行分析。结果隔药饼灸治疗寻常痤疮总愈显率为83.9%,病程1年以内患者愈显率、治愈率(94.4%、50.0%)明显优于病程1年以上者(69.2%、7.7%)(均P〈0.01)。肠胃湿热型患者的愈显率优于肺经风热型(P〈0.05)。结论寻常痤疮患者越早治疗,疗效越好,且肠胃湿热型患者疗效优于肺经风热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灸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大鼠结肠损伤的改善作用,以及对Bcl-2mRNA、Bax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加局部刺激制备实验性UC大鼠模型。造模后采用不同灸法治疗14次,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肠组织Bcl-2mRNA、BaxmRNA表达。结果:(1)各治疗组结肠大体形态损伤积分和光镜下组织学损伤积分较模型组比较有明显改善(Jp〈0.05,P〈0.01):(2)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Bcl-2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大鼠沪〈0.01),而Bax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大鼠(P〈0.01);(3)治疗后,隔药灸组、隔姜灸组、隔蒜灸组大鼠结肠组织Bcl.2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隔药灸组、隔姜灸组Bax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隔药灸、隔姜灸、隔蒜灸、温和灸治疗均能有效改善UC大鼠结肠病理损伤,隔药灸、隔姜灸、隔蒜灸可不同程度抑制UC大鼠结肠组织Bcl-2mRNA和BaxmRNA的表达,调节Bcl-2/BaxmRNA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乌梅丸配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西药柳氮磺砒啶片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乌梅丸加味方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随访6~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加味乌梅丸配合西药治疗溃疡型结肠炎有着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近10年针灸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并对文献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1篇临床研究文献入选。对11项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χ2=8.55,P=0.67,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合并后OR=3.82,95%可信区间为2.65-5.52,菱形位于中间线的右侧,经Z检验,Z=7.14,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即针灸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西药,且副作用少,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消疡方加锡类散灌肠联合整肠灵丸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门诊和住院患者共62例,分为治疗组、美沙拉嗪组、柳氮磺嘧啶组,治疗组以自拟清热消疡方1剂/d加锡类散灌肠,并予整肠灵丸5g,tid口服;美沙拉嗪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1g/次,4次/d;柳氮磺嘧啶组采用柳氮磺嘧啶片1g/次,4次/d;均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上优于美沙拉嗪组(P〈0.05)及柳氮磺嘧啶组(P〈0.01),美沙拉嗪组优于柳氮磺嘧啶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0.9%,美沙拉嗪组总有效率85.0%,柳氮磺嘧啶组总有效率60.0%。结论:自拟清热消疡方加锡类散灌肠联合整肠灵丸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和分析中医辨证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2011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6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中医辨证疗法和西医治疗,判断两种治疗方法究竟哪个更适合治疗此类疾病。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即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比西药治疗该病更为有效。结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医辨证疗法要明显优于西医治疗,临床应推广对该病的中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炎症和泛素(ubiquitin)、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UC的抗炎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条灸组和西药组。采用自由饮用35g/L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制备大鼠UC模型。艾条灸组取双侧天枢穴,给予温和灸治疗;西药组给予美沙拉嗪溶液灌胃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不进行任何治疗,只做与艾条灸组相同的抓取和固定。治疗结束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并评分;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结肠ubiquitin蛋白的表达;运用兔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白细胞介素(IL)-1β和NLRP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严重,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1),结肠ubiquitin、NLRP3及IL-1β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条灸组及西药组大鼠结肠损伤有所修复,炎症反应减轻,病理评分均降低(均P<0.01);ubiquitin、NLRP3及IL-1β蛋白的表达减少(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结肠组织ubiquitin蛋白与结肠病理评分、NLRP3蛋白的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r=0.677,P<0.01;r=0.536,P<0.05).结论:艾灸能下调UC大鼠结肠ubiquitin、NLRP3和IL-IP蛋白的表达,该作用可能是其促进结肠炎性损伤修复、发挥抗炎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确诊为UC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自拟益肠汤保留灌肠治疗。6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57%,8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UC较单用柳氮磺吡啶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口服汤剂与中药外治法相结合的临床疗效,探讨总结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证经验。方法:68例患者采用口服中药自拟方汤剂加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5.59%。结论:中药口服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