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交实验优选复方白川贴剂的基质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癸二酸二丁酯和增粘剂作为岵剂基质时,对复方白川贴剂透皮特性的影响。方法:运用正交设计和改进的Franz扩散池研究处方基质组成对药物透皮释放的影响,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的透皮累积释放量。结果:实验发现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增粘剂对药物的稳态渗透速率有显著性影响,随二者用量的增加,稳态渗透速率呈下降趋势;而癸二酸二丁酯对稳态渗透速率尤明显作用。结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4),癸二酸二丁酯(45%),增粘剂(8%)为最优的基质组成。  相似文献   

2.
用正交设计法优选湿疹乳剂的基质组成及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优选湿疹乳剂的基质组成及工艺。方法:针对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用正交设计法,以油相、乳化剂和乳化温度为可变因素,选用L9(34)表进行实验。结果:最优的基质组成及工艺是:硬脂酸7.0g,液体石蜡4.0ml,凡士林0.6g,单硬脂酸甘油酯3.4g,三乙醇胺0.65ml,吐温802.0g,乳化温度90℃。结论:按此法制备出的软膏符合中国药典1995年版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氟尿嘧啶疤痕乳膏基质组成及工艺。方法针对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用正交设计法,以单硬脂酸甘油脂、三乙醇胺为可变因素,选用L4(23)表进行实验。结果:最优的基质组成及工艺是单硬脂酸甘油脂5%,乳化温度80℃。结论按此法制备出的乳膏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田凤 《黑龙江医药》2014,(3):562-564
目的:确定紫草涂膜剂的成膜材料配比。方法:以外观,成膜时间,溶出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涂膜剂成膜的较优配比。结果:确定工艺为:5份聚乙烯醇(PVA05-88)处理后和1份自制白及胶混合,放入同一容器中,加入30份蒸馏水后,85℃水浴溶化,加入紫草提取物,搅拌至冷后,加入9份酒精制成涂膜剂。结论:通过上述试验确定的成膜配比合理,所制紫草涂膜剂符合涂膜剂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雷公藤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正交试验法,考察雷公藤口服液制备过程的加水量、药材粉碎粒度、提取次数、时间及澄清方法;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有效成分之一雷公藤甲素含量。结果:雷公藤甲素含量在130.6~218.8μg.100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优选出的雷公藤口服液制备工艺为加水量12倍、药材粒度1mm、提取3次(每次分别为3、2、1h)、以ZTC1+1Ⅲ天然澄清剂澄清。结论:该法可用于雷公藤口服液的制备。  相似文献   

6.
复方雷公藤涂膜剂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对复方雷公藤涂膜剂的制备、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制定出了制剂的制备工艺,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了临床观察。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雷公藤甲素。结果:含雷公藤甲素0.015~0.018mg,含量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6.9%。结论:该制剂的制备工艺简便,临床总有效率达92.5%。  相似文献   

7.
复方雷公藤涂膜剂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方雷公藤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语法对雷公藤、川芎、没药进行了定性鉴别,以薄层扫描法对川芎中阿魏改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阿魏酸线性范围为:0.305—2.440g.L^-1,r=0.999,平均回收率为97.4%,RSD为3.24%。结论:该质控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8.
正交试验优选疗筋涂膜剂醇提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得堂  唐洪梅  黄樱华  丘振文 《中国药房》2008,19(18):1379-1381
目的:优选疗筋涂膜剂的醇提工艺。方法:以醇浸膏得率和大黄素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查乙醇浓度、加醇量及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醇提工艺为A2B2C2,即药材加6倍量70%乙醇提取2次,第1次提取1.5h,第2次提取1h。结论:优选的疗筋涂膜剂的醇提工艺简便、快速、准确,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交设计优选雷公藤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雷公藤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雷公藤内酯醇含量、浸出物收率为考察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水量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以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0倍,煎煮提取时间每次1.5h,共提取2次为雷公藤最佳提取工艺。结论: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经验证其结果稳定,指标性成分含量高。  相似文献   

10.
清凉油在贮存过程中常因挥发油、氨溶液等挥发散失而出现表面龟裂、塌缩等现象。为此我们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试验,分析组成基质的石蜡、凡上林、他蜡等成份的组成对清凉油稳定性和滴点的影响,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仪器与药品:滴点计(我厂自制,符合中国药典1990年版炬点测定法第三法[’l要求);清凉油液装机(PYX-YDH-500X600)2.实验方法:2.1实验方案:实验根据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基质配方.拟考察因素和水平(见表1),采用L。门句表安排试验.2.2作品的制备:按《福建省药品标准》1988年版清凉油项下的…  相似文献   

11.
盛国荣 《中国药业》2010,19(4):17-19
目的筛选肤康涂膜剂处方的最佳药物用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不同处方的肤康涂膜剂对实验性小鼠的镇痛作用和对豚鼠皮肤石膏样毛癣菌感染模型的治疗作用,根据考察数据设计最佳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1000mL肤康涂膜剂中含水杨酸30g,酮康唑20g,薄荷脑20g,氯霉素10go结论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肤康涂膜剂的处方,方法可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鱼胆草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鱼胆草中的獐牙菜苦苷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提取时间、乙醇用量、浸泡时间3个因素对提取的影响。结果鱼胆草的最适提取工艺条件是:浸泡0.5 h,回流提取2次,加50%乙醇量分别为10、8倍,提取时间依次为1.5、1.0 h。结论本提取工艺设计合理,稳定可行,操作简便,为鱼胆草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痛风颗粒的醇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条件,以苍术素,盐酸小檗碱和干膏收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乙醇用量,乙醇浓度、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对醇提工艺条件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6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0.5小时。结论:优选所得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适用于痛风颗粒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正交试验优选仙鹤草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优生  张焜  王希 《安徽医药》2010,14(12):1389-1390
目的优选仙鹤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对照计算总黄酮含量,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不同因素和水平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80℃水浴,料液比为1∶10,乙醇浓度为70%,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10.52%。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为大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化透肤洗剂的提取工艺,提高透肤洗剂的质量。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苦参碱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的加水量是饮片量的8倍,提取2次,每次90 min。结论 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性好,可保证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尼美舒利乳膏剂的处方。方法选用L9B(3P4P)正交设计对尼美舒利乳膏的处方进行优化筛选,选氮酮、丙二醇和平平加O20为3个影响因素,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用药物透皮扩散试验仪,以离体小鼠腹部皮肤为屏障,pH 7.4磷酸盐缓冲液为接受介质,(37±1)℃恒温水浴,转速500 r/min,测定不同处方的渗透速率。结果氮酮是影响透皮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平平加O20。最佳工艺条件是氮酮3%、丙二醇15%、平平加O20 1%。从累积渗透量–时间曲线方程可以看出,透皮吸收符合零级方程。结论尼美舒利乳膏剂的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7.
优选复方替硝唑霜基质及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复方替硝唑霜的基质组成及对物理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用正交试验法,以液体石蜡、十六醇、单甘酯、凡士林的配比为因素,在3个水平上进行拟合,以乳剂在45℃的分层时间及外观为指标,用L9(3^4)表进行实验。结果:最优基质组成为:液体石蜡5%,十六醇15%,单甘酯2%,凡士林10%。结论:按此比例制备的复方替硝唑霜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正交实验法优选复方水牛角颗粒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雯  许道龙  李铁军 《药学实践杂志》2010,28(3):209-210,222
目的选择复方水牛角颗粒制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对提取溶剂、加水量、提取次数及提取时间作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法每个因素拟订3个水平,并用相应的药效学实验结果评价每一种工艺的药效作用的优劣,再结合得率和实际生产选择最佳工艺。结果用8倍量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此工艺所得的复方水牛角颗粒制剂的得率和药效学结果最佳。结论采用正交设计和相应的药效学实验的结果优选提取工艺是一个合理的和值得提倡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