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目前,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为探讨该病的本质及最合理治疗方法,笔者查阅近现代文献,并结合10余年临床实践经验而形成此篇之思考。希望能对当前关于肿瘤的概念及治疗理念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在肿瘤临床综合治疗中的显著效果已被世人所瞩目。辨证论治、治病求本,不但适合于各期肿瘤病人的临床治疗,尤其对中晚期、有严重并发症,或因体质差不适合手术、放疗与化疗的患者,在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更加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而且对手术、放疗、化疗的毒副  相似文献   

3.
温阳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认为目前在肿瘤治疗中存在“重寒凉药,轻温阳药”的片面认识,并总结了近年来采用温阳法治疗肿瘤(如肝癌、肺癌、肠癌等)的临床经验,指出中医治疗肿瘤应重视辨证论治,而不可忌用温阳药,亡投清热解毒之品。  相似文献   

4.
顾振东治疗肿瘤的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晓园  陶凯 《中医杂志》1999,40(7):395-397
顾振东主任医师,师承山东名医刘惠民先生,业医50余载,潜心歧黄,医术精湛。我们随师临证,深感其对中医药治疗肿瘤疾患有一定独到之处,故总结介绍如下。1 从气阴两虚辨治肺癌求师诊治的肺癌患者多为化疗间歇期和失去手术、化疗、放疗机会的中晚期患者,中老年  相似文献   

5.
张霆  刘海涛 《中医药学刊》2003,21(6):855-855,870
谢广茹主任认为:肿瘤多由正气虚弱,邪毒趁虚而入所致,正虚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因素。临证时重视正气的调养,善用、活用八珍汤,提倡机圆活法,不拘于一方一法,并注重脾胃功能的调养。  相似文献   

6.
罗定新 《国医论坛》2002,17(3):12-13
迄今为止 ,恶性肿瘤的治疗尚未脱离手术、放疗、化疗、BRM疗法和中医药治疗。在治疗原则上 ,早期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早已成为共识 ,而对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 ,却为大多数临床医生和社会公众所模糊 ,或夸大其作用 ,甚至完全依赖于中医药。这些观点 ,均是对中医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和肿瘤的综合治疗缺乏客观、全面和清醒的认识所致。针对这一局面 ,笔者从以下两方面评价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1 诊断方面中医对肿瘤的认识 ,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 ,唯散见于历代中医论著的描述中。而这些描述 ,除恶性肿瘤外 ,…  相似文献   

7.
8.
在中国科协举办的全国肿瘤防治学术讨论会上,与中医界几位在肿瘤防治上颇有见解的同道相逢。彼此交流临床经验之余,谈及中医防治肿瘤的基本思路。面对中、西医并存的现实,目睹“重药轻医”的倾向,促膝倾心,切磋良久,灵犀一点,茅塞顿开,曰:“见瘤不治瘤”。所谓“见瘤”,泛指中、西医对肿瘤的观察和诊断。中医之“见”,不只停留在对症瘕、积聚、瘿瘤的直接观察上,而着重于病人脉、舌、色、症基础上的病机的辨识;西医之“见”则看重CT、B超、核  相似文献   

9.
谈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及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中医药在抗癌、配合放化疗减毒增效及防治肿瘤复发及转移方面的作用。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药具有抗癌作用,如抗肿瘤中成药、中草药中有效抗癌成分及有效组分等;(2)中医药配合放、化疗可增效减毒;(3)中医药可以提高免疫功能,防止或降低肿瘤转移和复发。中药治癌副作用少,更适用于晚期癌症患者,尤其是手术后及放、化疗后的治疗;对于体质差的病人,中药疗效比较理想,可使病人带瘤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0.
11.
于洁 《中医临床研究》2014,(24):134-136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常比癌症引起的死亡更令人畏惧.中医学认为,癌痛主要是由于癌毒内蕴、阻滞气机、气滞血瘀、正气虚弱、经脉失养所致.主要病机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中医外治法治疗癌痛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此法为体表直接给药,经皮肤或粘膜表面吸收后,药力直达病所,止痛迅速有效.文章叙述了临床较常见的治疗癌痛的中医外治法,并提出相关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赵宏 《中医临床研究》2014,(20):142-144
目的:研究癌症的中医药防治。方法:根据癌症严峻的形势,运用中医药辨证论治治疗癌症,因癌症初期发现困难,给予正常人服用抗癌食品、抗癌中药,进一步给予抗癌预防性治疗。结果:中医药治疗癌症疗效好,预防癌症效果佳。结论:癌症的中医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生存质量和治疗有效率,甚至可以完全治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简易疲乏量表中国版(BFI-C)、肺癌症状分级量化表评测中医综合治疗对肺癌治疗相关癌性疲乏的影响。方法使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成组设计研究,将2015年4月—2018年12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肿瘤科住院的125例肺癌经手术、化疗、放疗后出现治疗相关癌性疲乏肺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静滴,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适宜技术(耳穴、敷贴、隔姜灸)治疗,2组干预措施均以10d为1次,每月干预1次,共干预2次。分别于第1次干预前、第2次干预前、第2次干预后20d对2组患者进行BFI-C和肺癌症状分级量化表评测,比较2组肺癌不同治疗方式患者各项评分;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及第2次干预后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变化,统计2组干预2次后症状疗效。结果2组中肺癌不同治疗方式患者BFI-C中疲乏程度均分、疲乏影响均分经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显示组别与时间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试验组手术患者疲乏程度均分、放疗患者疲乏影响均分在第2次干预前与对照组第1次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干预后第20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1次干预前(P均<0.05);试验组化疗患者第2次干预前和第2次干预后第20天疲乏程度均分、疲乏影响均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1次干预前(P均<0.05)。2组中手术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经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显示组别与时间交互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放疗患者组别与时间交互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化疗患者第2次干预前、第2次干预后第20天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第1次干预前明显降低(P均<0.05);试验组放疗患者第2次干预前中医症状积分与对照组第1次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干预后第20天较对照组第1次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症状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暨中医适宜技术可改善肺癌治疗相关癌性疲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内服联合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癌性疼痛能够提高癌痛控制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在晚期结直肠癌维持期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晚期结直肠癌维持治疗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60例和卡培他滨组各60例。卡培他滨组按照每日总剂量(常规用量每日2000mg/m2)分早晚各1次饭后0.5h吞服,连用2周间隔1周。中药组以“证素”为基础,参考《大肠癌病证规律及中医证素诊疗规范化探讨》进行中医辨证汤剂治疗。2组均持续用药至肿瘤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为止。结果中药组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为5.4个月,卡培他滨组中位PFS为2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5);与卡培他滨组比较,中药组可以明显提高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NK细胞及CD4/CD8(P〈0.05),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卡氏评分(P〈0.01)。结论中医辨证维持治疗具有延长患者PFS、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癌性疼痛是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有效地控制癌性疼痛是关系到病人生存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阶梯止痛治疗有成瘾的弊端或出现耐药,中医外治法成为治疗癌性疼痛一个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中医外治癌性疼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外治癌痛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癌痛症状及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减轻西药镇痛药物的毒副作用,已成为目前中医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近十年来临床报道的有关癌痛中医药外治法的文献进行综述,探寻中医在癌痛外治方面的特色、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南新记  汪成书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1):37+39-37,39
目的:从痰、瘀、虚论治癌痛。方法:痰、瘀、虚即是癌痛形成的原因,又是癌痛的结果。结果:从痰、瘀、虚论治癌痛符合癌痛的病因病机。结论:祛痰活血,补虚泻实是治疗癌痛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恶病质的治疗思路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历代文献结合个人经验,系统论述对食管癌-恶病质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的认识;临床用药选方经验,以便为中医肿瘤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有效的治疗癌痛是解除晚期癌症患者痛苦的有效措施之一,中医外治法在癌性疼痛的治疗中有一定优势和特点,此法泛指通过口服以外途径施治的疗法,主要利用药物透过皮肤、黏膜、腧穴、孔窍等部位直接吸收,发挥整体和局部镇痛作用,近年来在癌痛止痛领域广泛应用并显示了较好的效果。文章叙述了临床较常见治疗癌痛的中医外治法,并且针对中医外治法治疗癌痛提出相关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