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0 引言 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化疗手段,目前它已由单一的用药、单途径用药发展到联合用药、大剂量用药和多途径用药,而深静脉置管化疗已成为肿瘤化疗护理中的新内容.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的化疗已被临床证实是一种简捷方便,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不易发生静脉炎和血栓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化疗3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奕 《医学争鸣》2001,22(8):F003-F003
0 引言 化疗是肿瘤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大剂量、多疗程反复使用化疗药物 ,常使外周血管受到刺激 ,引起血管阻塞 ,失去弹性及静脉炎 ,周围皮肤色素沉着等 ,给再次静脉穿刺造成困难 ,加重患者的痛苦 ,同时也增加护士的工作量 ,甚至影响化疗的顺利实施 [1 - 3 ] .我科对化疗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输入化疗药物 ,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8- 0 1/ 1999- 12住我院内二科患者 36 (男 2 5 ,女 11)例 ,年龄 18~ 72岁 .其中肺癌 6例 ,胃癌和肝癌各 5例 ,直肠癌、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各 4例 ,结肠癌和骨肉瘤各 3…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求婴幼儿经皮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捷径。方法选3岁以下患儿120例,平均年龄(1.52±0.90)岁,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实验组)用20G短套针直接低位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Ⅱ组(对照组)用高位右颈内静脉穿插导引置管。记录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完成时间和并发症。结果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Ⅰ组95%,显著高于Ⅱ组80%(P<0.05);误穿动脉率Ⅰ组2例(3.3%),明显低于Ⅱ组8例(13.3%)(P<0.05);Ⅰ组首次穿刺成功时间和完成置管时间明显少于Ⅱ组(P<0.05或P<0.01))。结论婴幼儿经皮低位右颈内静脉套针直接穿刺容易操作,可明显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锁骨下静脉置管与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锁骨下静脉置管与颈内静脉置管建立临时性血液通路在置管及使用情况中的优缺点。方法采取回顾性的对照研究,438例需紧急血液透析患者中先后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342例,颈内静脉置管96例。观察对比两种置管途径在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率、导管留置时间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锁骨下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1%,颈内静脉93%,两者并无明显差异(P>0.05);锁骨下静脉穿刺失败率为5.9%,颈内静脉5.6%,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平均58.5d,明显长于颈内静脉置管35.4d(P<0.05);锁骨下静脉置管导丝未入上腔静脉8例,显著高于颈内静脉置管0例;静脉回流不畅在锁骨下静脉置管11例,显著高于颈内静脉置管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感染及脱管发生率均低于颈内静脉置管。结论选择颈内静脉穿刺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应根据术者穿刺技能的熟练程度、患者的要求而定,两者各有其优劣。欲在右上肢造瘘时严禁在右锁骨下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特殊体位颈内静脉置管的方法和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侧卧位,半卧位状态下做好体位摆放,正确定位颈内静脉,掌握穿刺技巧.结果 25例特殊体位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技术,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特殊体位颈内静脉置管可作为血液透析等的理想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6.
晚期癌症患者由于全身广泛转移,多器官功能衰竭,剧烈的疼痛,全身极度衰竭消瘦等原因,需要进行脱水降颅压,止痛等频繁的静脉给药及静脉高营养治疗,同时给予姑息性化疗等高渗透压、强刺激药物的使用。由于长期化疗反复穿刺,血管条件差等原因,导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我院在2002年10月~2004年7月对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经验。方法:对302例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的方法,穿刺时的并发症和导管留置期间发生的问题进行统计。结果: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5%,失败率为1.3%,死亡率为0.03%,穿刺时的并发症为16%,留置期间的并发症为24%,血流量可为200-300/min,留置最长时间为158天,结论:颈内静脉置管简单易行,血流充足,只要注意使用方法,较其他形式之留置导管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颈内静脉置管建立血透临时通路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2月~2004年1月我们共开展了32例次颈内静脉置管建立血透临时通路,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昆 《吉林医学》2010,31(31):5657-565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右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右颈内静脉置管的226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26例患者中有8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出现穿刺口渗血,4例发生导管堵塞,经及时处理后,导管能正常使用。结论:重视对右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和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患者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血液净化颈内静脉导管术采用Seldinger法由颈内静脉插管患者,采用心理护理、预防感染、保证有效透析、预防各种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80例次均插管成功,血流量>200ml/分,留置时间7天~3个月,平均41天.12例留置导管平均8天出现栓塞,更换导管并封存低分子肝素后,拔管时未再出现导管栓塞情况.结论:颈内静脉是较佳的临时血管通路,导管封存低分子肝素对留置时间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科学的护理在颈内静脉导管术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宁徽 《中外医疗》2014,(5):143-144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患者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该院接诊的80例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血液净化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两组患者发生紧张、恐惧及焦虑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并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80,P=O.0000)。实验组患者紧张、恐惧及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5.1647,P=-O.0231)。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行颈内静脉导管术的血液净化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紧张、恐惧及焦虑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颈内静脉置管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血流量充足、并发症少、留管时间长、成功率高、病人痛苦小等优点,广泛用于建立血液透析临时性血管通路。现将我中心行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病人216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颈静脉穿刺可分为颈内静脉穿刺和颈外静脉穿刺两类,一般常用于婴幼儿静脉采血。但近年来临床各科在某些情况下也时常采用。由于颈外静脉的管径相对较粗,其静脉的位置也较为浅表,显露清楚,所以穿刺时容易1次成功,因此通常都采用颈外静脉穿刺。而颈内静脉穿刺比颈外静脉穿刺的技术难度大,因为颈内静脉起自颅底静脉孔,沿颈部下降与颈总静脉伴行,之后在颈根部与锁骨下静脉汇合。  相似文献   

14.
建立和维持一个有足够功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关键。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双腔导管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患者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的颈内静脉穿刺主要依靠可见的或可触及的解剖标志,穿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与经验,以及患者自身的情况。同时,颈内静  相似文献   

15.
椎动脉损伤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罕见的严重并发症,本文报道两例穿刺失误导致的椎动脉损伤病例,血管造影及CT检查提示椎动脉损伤,最终都通过手术探查得以证实。两名患者破损的椎动脉均通过手术成功修补,未见神经系统后遗症。准确掌握椎动脉解剖,熟练的操作技巧及谨慎操作有助于降低椎动脉损伤发生率;对于误置入导管或血管严重受损病例,最好及时通过手术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端坐位行颈内静脉置管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6例无血管通路且不能平卧而又需要紧急血液透析的患者使用Seldinger法进行端坐位颈内静脉置管.结果 16例患者均置管成功,顺利进行血液透析,其中1例在电脑转椅上完成置管.结论 端坐位与标准体位颈内静脉置管区别不大,难度较小,成功率高,但术者应避免紧张、动作迅速、轻柔,注意安慰患者.  相似文献   

17.
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并发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春苓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3):126-127
目的预防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并发感染,延长颈内静脉导管留置的时间。方法选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颈内静脉置管80例,使用两种护理方法对颈内静脉留置患者进行护理,预防穿刺口和皮下隧道感染的发生,观察导管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抗生素封管,加强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护理,可明显减少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刘碧坚  张万君  蔡宇 《吉林医学》2012,33(2):252-253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与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应用对比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置管进行血液净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颈内静脉组一次成功置管54例,成功率91.5%,锁骨下静脉组一次成功62例,成功率9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静脉组导管留置时间(37.2±5.3)d,锁骨下静脉组(52.5±7.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下静脉组血栓5例,颈内静脉组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静脉置管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操作中都应熟练掌握可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Ambesh操作法在锁骨下静脉置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内静脉阻塞法(Ambesh操作法)在锁骨下静脉置管过程中,防止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价值。方法采用Ambesh操作法对63例患者实施锁骨下静脉置管,与常规操作组80例及Ambesh研究组97例病例作比较,研究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发生率为4.8%,常规组为16.3%,Ambesh研究组为0。实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4)而与Ambesh研究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9)。结论Ambesh操作法可有效减少锁骨下静脉置管过程中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比较经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置管2种途径建立临时性血液通路在置管及用于血液净化时的优缺点.方法:采取回顾性对照研究,选择102例颈内静脉置管和89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较2种置管途径在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处渗血及血肿、血流量、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颈内静脉组与锁骨下静脉组在首次穿刺成功率、误穿动脉率、穿刺处渗血及血肿、气胸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静脉组血流量不足的发生率与锁骨下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下静脉组的导管留时间明显长于颈内静脉组(P<0.05);颈内静脉组的管腔内血栓发生率与锁骨下静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脱位和导管相关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优势.两者的选择应依据术者穿刺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