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失血性休克大鼠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和血清TNF-α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和血清TNF-α变化对创伤及休克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方法:大鼠剪尾取血作为正常对照,颈部去皮颈动脉结扎剪断插管作为实验对照,建立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创伤组)和实验休克组(失血性休克组),每组均为8只。用单克隆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失血性休克急性期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的动态表达,以及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水平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表达量(平均荧光道数)以及血清TNF-α水平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创伤组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表达量以及血清TNF-α水平均上调,3h达峰值,4、5h持续高水平;失血性休克组两者亦均上调;但与创伤组比较,3h后则呈下调趋势。结论:创伤后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表达上调,增强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反应,有助于局部创伤愈合、修复并抵抗感染。失血性休克组CD18表达下调,可减少白细胞-内皮细胞过度黏附及嵌塞毛细血管,有助于机体疏通微循环,改善灌流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正丁酸钠(sodium butyrate)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部HMGB1 mRNA的影响.方法 由股动脉抽血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30只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休克复苏组及正丁酸钠治疗组,于复苏后12 h处死动物.检测肺湿/干质量(W/D)比值、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中性粒细胞(PMN)百分比和总蛋白浓度;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 RT-PCR法检测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结果 正丁酸钠组与休克复苏组相比,肺W/D、BALF中总蛋白含量及PMN百分比显著减少(P<0.05),肺组织MPO和MDA含量、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正丁酸钠对失血性休克诱发的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HMGB1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失血性休克引起的内脏低灌注被认为在“二次打击”多器官衰竭 (MOF)模型中起预激作用。以前的研究显示创伤早期中性粒细胞 (PMN)的激活能预警伤者发生 MOF。体内的研究也证实休克后的肠系膜淋巴液可活化离体的人 PMN。最近美国科罗拉多丹佛健康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 ,在失血性休克之前进行淋巴液转流可阻止全身 PMN的活化及随后发生的肺损伤。他们用 SD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 ,通过放血将平均动脉压降至 5 .33k Pa(1k Pa=7.5 m m Hg) ,维持 30分钟后回输全部失血和 2倍失血量的晶体液。将动物分为单纯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前肠系膜…  相似文献   

4.
两种复苏溶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小容量复苏与传统等渗溶液复苏对早期肺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4 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sham组、LRH组和HSH组 ,每组 1 6只。LRH组和HSH组动物复制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并维持低血压 (MAP 4 0mmHg) 6 0min ,其后 5min内开始复苏 (LRH组以 3倍于总失血量的乳酸林格氏液 +5ml/kg体重的 6 %贺斯 ;HSH组以 5ml kg体重的 7 5 %氯化钠 +6 %贺斯复合液 )。sham组仅行动、静脉置管。分别于复苏后 1h和 2 4h两个时间点处死半数动物 ,测定肺组织MPO活性、肺水含量及光镜下肺组织形态学改变 ;休克前及复苏后各时间点分别采血测定中性粒细胞表面CDllb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术 )。结果 LRH组肺组织MPO活性、肺水含量和中性粒细胞CDllb表达水平均比同一时间点HSH组和sham组高 (P <0 0 5或P <0 0 1 ) ;HSH组肺损伤评分比LRH组低 (P <0 0 5或P <0 0 1 ) ;LRH组复苏后 1h可见肺泡间质增宽 ,肺微血管周围有较多炎症细胞聚集 ,在复苏后 2 4h上述改变更加明显 ,而且可见肺泡间质水肿 ,肺泡腔渗出。HSH组复苏后 1h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 ,在复苏后 2 4h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采用LRH复苏后早期即出现明显肺损伤 ,而用HSH复苏对早期肺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LRH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骨髓腔通路复苏失血性休克犬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血浆TNF-α和IL-4含量变化.方法 健康雄性犬随机分为三组:7.5%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组(HSH组)、生理盐水组(NS组)、假手术组(Sham组).建立犬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从胫骨骨髓腔输注HSH、NS两种复苏液,观察复苏后PMN、血浆TNF-α和IL-4含量的变化.结果 失血性休克后,HSH组、NS组PMN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复苏后各时点HSH组PMN数量持续升高,而NS组犬PMN数量呈降低趋势.休克后HSH组、NS组犬TNF-α、IL-4水平呈上升趋势;复苏后48 h,HSH组犬TNF-α与相应时点Sham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H组犬IL-4于复苏后48 h显著高于相应时点NS组(P〈0.05)..结论 骨髓输注小剂量HSH(4 ml/kg)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复苏方案;HSH具有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致炎和抗炎性反应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8(PMNCD18)和中性粒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PMNGR)在大鼠创伤性休克早期的动态变化及盐酸纳络酮的治疗作用。方法采取软组织损伤加颈动脉放血作为大鼠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分别于创伤前、休克后45、90、210、330和450分钟取血,测定各组大鼠的PMNCD18和PMNGR含量。复苏组和纳络酮组则于休克后90分钟开始实施复苏措施。结果休克组休克45分钟PMNCD18表达值明显增高,随后逐渐下降,至休克后450分钟与基础表达值仍相差非常显著(P<0.01);PMNGR随休克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复苏120分钟后上述改变最为显著。肝、肺组织切片发现,复苏组复苏后120分钟毛细血管内有大量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内壁,同时血管周围有白细胞浸润,组织细胞浊肿,复苏360分钟后上述改变减轻。纳络酮治疗组复苏后120、240和360分钟PMNCD18较复苏组同时间点的结果明显降低(P均<0.01),PMNGR较复苏组同时间点的结果明显升高(P均<0.01);肝、肺组织学检查显示,纳络酮治疗组复苏后毛细血管内白细胞附壁较复苏组同时间点明显减少。结论创伤性休克及复苏时,PMN与内皮细胞粘附明显增强,与PMNCD18的表达增加有关,PMNGR的减数调节是PMNCD18表达增加的原因之一;纳络酮可通过增加PMNGR密度及抑制PMNCD18表达而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IIT)对严重创伤中性粒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将41例严重创伤伴有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CT)组(n=21)和IIT组(n=20).CT组:除了创伤常规治疗(包括抗休克、复苏、止血、手术、机械通气等)外,还应用静脉注射常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10.0~11.1 mmol/L.IIT组:除了创伤常规治疗外,应用IIT将血糖严格控制在4.4~6.1 mmol/L.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8 h、72 h和1周血浆TNF-α、IL-10、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细胞因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MN凋亡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 IIT组血浆TNF-α、IL-10及SIRS评分分别较CT组低,IIT组外周PMN凋亡率较CT组高.结论 IIT可通过促进严重创伤时PMN凋亡,降低血浆TNF-α、IL-10水平,降低过度炎症反应,改善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01~2005-09我院急诊科187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不同方法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救治效果的关系及对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结果:187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充分液体复苏组病死率和存活病例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限制液体复苏组(P〈0.05),而实验室指标Hgb、PC及Hct显著低于限制液体复苏组.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能降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8(PMNCD18)在大鼠创伤性休克早期的动态变化及盐酸纳洛酮 (NLX)的治疗作用。方法 :动物模型采用软组织损伤加颈动脉放血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MNCD18的表达。结果 :休克组休克 45minPMNCD18表达值明显增高 ,随后逐渐下降 ,至休克 7 5h与基础表达值仍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1) ;复苏后 2hPMNCD18达到最高值 ;肝、肺组织切片发现 ,复苏后 2h毛细血管内有大量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内壁。复苏 6h后上述改变减轻。治疗组复苏后 2、 4、 6hPMNCD18较复苏组同时相点的结果明显降低 (P <0 0 1) ;组织学检查显示治疗组复苏后毛细血管内白细胞附壁较复苏组同时相点明显减少。结论 :创伤性休克及复苏时 ,PMN EC粘附明显增强 ,与PMNCD18的表达增加有关 ,NLX可通过抑制PMNCD18表达而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不同的液体复苏方法对救治效果和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在243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充分液体复苏组(127例)病死率37·80%(48例),限制液体复苏组(116例)病死率23·28%(27例),两组总病死率及1~2h病死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液体复苏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和存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限制性液体复苏组。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能降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死率,提高存活率,并降低存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时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的异常变化及其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情况,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8例SIRS患者(均为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SIRS组。6名健康献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外周血PMN凋亡率、凋亡调控基因Fas/FasL和凋亡信号转导分子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的水平。结果SIRS组外周血血清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SIRS组患者外周血PMN细胞凋亡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两组PMN在体外培养24h后,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没有检测到FasL表达;SIRS组患者外周血PMN的Fas、caspase-3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SIRS患者存在PMN的凋亡异常和Fas、caspase-3表达水平下调,PMN凋亡延迟在SIRS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对家兔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损伤时血液流变学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6只家兔复制成失血性休克模型后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再灌注组和灵芝多糖再灌注组,观察休克和再灌注前后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变化,以及灵芝多糖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与休克前相比,休克时血浆MDA含量、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明显升高(P均<0.05),红细胞SOD活性和变形能力则明显降低(P均<0.05).生理盐水再灌注时可明显降低休克时血浆黏度(P<0.05),但对全血黏度无影响(P>0.05);而红细胞SOD活性和变形能力与休克时比较则进一步降低(P<0.05),血浆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灵芝多糖再灌注时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与休克时相比均降低(P均<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红细胞SOD活性和红细胞变形能力均升高(P均<0.05),血浆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全血黏度降低(P<0.05).结论:灵芝多糖可明显改善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时的血液流变学特性,改善微循环,其效果优于生理盐水;而机制可能与灵芝多糖提高红细胞SOD活性、降低血浆MDA含量、抑制血液脂质过氧化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液体复苏对初进高海拔地区重度失血性休克犬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13只成年杂种犬由海拔1 510 m地区用1 d时间被运至3 780 m的高海拔地区,随机分为3组.每只犬麻醉后经颈静脉放置漂浮导管进行氧合功能监测,经股动脉放血使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35±5)mm Hg(1 mm Hg=0.133 kPa).建立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对照组:制模后不进行液体复苏;乳酸林格液(LR)组:制模1 h输1.5倍失血茸的LR;羟乙基淀粉(HES)组:制模后1 h输入等失血量的6%HES 贺斯);然后B组模型犬均输以5 ml·kg-1·h1LR作为维持量,在不同时间点观察氧合功能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犬在制模后2 h全部死亡.休克1 h,两个液体复苏组氧消耗(VO2)、氧输送(DO2)、氧摄取率(O2E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较放血前明显降低,而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肺泡一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较休克前明显升高(p均<0.05).复苏2 h,LR组VO2、DO2、O2ER、SaO2均较休克1 h显著升高,而A-aDO2则显著降低(P均<0.05);HES组VO:、DO2、O2ER均较休克1 h显著升高.而SvO2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对初进高海拔地区的重度失血性休克犬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液体复苏,死亡率达100%;输入1.5倍失血量的LR后2 h氧合功能达到了预期的复苏指标;而输入等失血量的6%HES后2 h氧合功能没有达到预期的复苏指标.  相似文献   

15.
肠淋巴途径在大鼠休克致肝脏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重症失血性休克不同时期大鼠肝脏炎症介质、自由基的变化,探讨阻断肠淋巴途径对休克大鼠肝脏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78只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休克组(n=42)和结扎组(n=30).休克组与结扎组复制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结扎组于休克复苏后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于休克90 min、输液复苏后0、1、3、6、12和24 h各处死6只大鼠,制备肝组织匀浆,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肝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结果 休克组大鼠输液复苏后不同时间点肝组织TNF-α、IL-6、NO、NOS、MDA、MPO以及iNOS 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6~12 h持续在较高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肝组织SOD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结扎组输液复苏后3、6、12和24 h肝组织TNF-α、IL-6、NO、NOS、MDA、MPO以及iNOS mRNA均显著低于休克组相应时间点.SOD活性高于休克组相应时间点(P<0.05或P<0.01).结论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可减少肝脏中性粒细胞扣押,降低TNF-α、IL-6释放,抑制iNOS mRNA表达及NO生成,减少自由基损伤与SOD消耗,从而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17.
活动性出血休克家兔的限制性液体复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有活动性出血的失血性休克家兔对不同剂量平衡盐溶液复苏的疗效.方法 用股动脉放血方法复制活动性出血的家兔休克模型,40只成年家兔随机分成5组(n=8):不输液对照组(N4组),大剂量液体复苏组(125 mL/kg,N3组),中剂量液体复苏组(92mL/kg,N2组),小剂量液体复苏组(57 mL/kg,N1组),假手术对照组(N5组).抽血使各实验组动物平均动脉压降至40mmHg,并维持30 min,然后用不同剂量平衡盐溶液复苏,再观察动物120 min或直至动物死亡,记录各组动物活动性出血量、死亡数、血细胞比容(Hct)、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以及肾脏皮质SOD活性.数据分析采用SNK-q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 N5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N1,N2,N3组(P<0.01);N4组的各项指标均劣于N1,N2,N3组(P<0.01);N3组的出血量、死亡数明显高于N1,N2组(P<0.01).N3组的SOD明显低于N1和N2组(P<0.01).随着复苏液体量的增加,Hct逐渐减小,观察期内N2,N3,N4组MAP逐渐下降,死亡数增加.结论 对有活动性出血的失血性休克机体,应行限制性液体复苏(57~92 mL/kg).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组大鼠ghrelin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 18只健康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ghrelin治疗组3组.每组6只.失血性休克组及ghrelin治疗组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ghrelin治疗组休克复苏的同时经颈内静脉推注重组大鼠ghrelin 20μg/kg.于复苏后2 h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大鼠胃黏膜血流量;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胃黏膜损伤情况.结果 失血性休克组胃黏膜血流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60.4±49.6)bpu比(418.6±57.3)bpu,P<0.013,胃黏膜细胞坏死、脱落、溶解,局部溃疡形成.ghrelin治疗组胃黏膜血流量较失血性休克组明显提高((352.9±72.9)bpu比(260.45±49.6)bpu,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损伤显著改善.结论 重组大鼠ghrelin能够提高失血性休克大鼠胃黏膜血流量,改善胃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