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节镜辅助下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辅助下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78位患者,86例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12~30个月),通过比较术前术后X线片和踝足功能的AOFAS评分对治疗效果作分析评价.[结果]86例关节内跟骨骨折术后X线示复位满意.与术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AOFAS评分优良率91.86%.[结论]对于关节内跟骨骨折,采用关节镜辅助钢板内固定更加接近解剖复位,足部功能恢复满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40例(46足).按照Sanders分型:Ⅱ型16足,Ⅲ型19足,Ⅳ型11足,总结评定其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13~28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优21足,良16足,可6足,差3足,优良率82.6%.优良率在不同骨折类型中分别为:Ⅱ型93.8%(15/16),Ⅲ型84.2%(16/19),1V型54.5%(6/11);伤后至手术时间≤14 d组和>14d组分别为87.2%(34/38)和42.9%(3/8);在术后B0hler角<15°组和≥15°组分别为37.5%(2/9)和89.5%(35/37);关节面复位质量≤2 mm组和>2 mm组分别为91.2%(32/33)和45.5%(5/13).对各因素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效果好.骨折类型、伤后至手术时间、术后Bohler角的恢复程度、关节内骨折的复位质量为影响其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跟骨骨折多为高处坠落伤所致,损伤机制为偏心负荷引起的剪切、压缩骨折,多累及距下关节面,属关节内骨折。2000-2004年我科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并获得随访20例,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20~60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术前均摄跟骨正侧位  相似文献   

4.
有限内固定加跟骨牵引治疗Pilon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分析探讨Pilon骨折的损伤机理和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我院于1991年1月-2001年12月手术治疗Pilon骨折92例。根据Ovadia-Beals分类方法,Ⅰ型7例,Ⅱ型12例,Ⅲ型30例,Ⅳ型26例,Ⅴ型17例。其中有限内固定加跟骨牵引55例,跟骨牵引加石膏固定18例,胫腓骨同时固定10例,外固定支架9例。结果 随访4个月-8年7个月,平均4年5个月。参照Mazur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优42例,良34例,可11例,差5例。结论 Pilon骨折是患者高处坠落力与地面反弹力交汇于胫腓骨下端引起。有限内固定加跟骨牵引为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Ⅲ型及Ⅳ型跟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51例58足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男29例,女22例;年龄17~58岁,平均29.5岁;伤后至手术时间7~14d,平均10d。术前均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按Sanders分类:Ⅲ型26足,Ⅳ型32足。均经可延长的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通过X线测量B觟hler角、Gissane角并与术前进行比较,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从疼痛、功能方面对疗效评定。结果:51例58足全部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皮缘表皮坏死2足,慢性疼痛4足,晚期发生距下关节炎2足,并发症发生率13.8%(8/58)。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23足,良27足,可5足,差3足。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能够获得较满意的解剖复位,且固定可靠,是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单纯载距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8月至2017年6月,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累及中距关节面的载距突骨折患者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26~58岁。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1年CT冠状面上跟骨宽度及中距、后距关节间隙距离以评估距下关节面平整度,术后1年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9~70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6周。术后未出现距下关节炎、腱鞘炎等并发症。跟骨宽度由术前的46.2~52.7 mm降至术后的35.2~39.2 mm,中距关节间隙由术前的4.5~4.8 mm降至术后的1.9~2.2 mm,后距关节间隙由术前的2.4~2.8 mm降至术后的1.9~2.3 mm。术后1年AOFAS评分为77~94,其中优1例,良12例。结论:采用2枚空心钉交叉内固定治疗累及中距关节面的载距突骨折疗效满意,载距突骨折块可以得到良好复位,中距关节面恢复平整,足部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跟骰关节面的形态特征,为跟骨前部内固定置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笔者自2013-01—2015-06解剖40只成年人足踝部标本,分为男、女2组(男22只,女18只)。每只标本来源于不同个体,不分左右侧别。以跟骨长轴作为解剖测量基线,解剖观察跟骰关节面形状,测量跟骰关节面水平横径和最大横径,测量并计算后斜角。分析测量指标与跟骨骨折内固定置钉之间关系。结果测量结果显示,男性组跟骰关节面的水平横径为(25.03±1.37)mm,最大横径为(31.24±2.13)mm,女性组水平横径为(23.51±2.11)mm,最大横径为(27.39±1.87)mm。2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78,P=0.009;t=6.003,P0.001)。男性组和女性组的后斜角分别为(23.03±1.71)°和(20.69±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9,P=0.001)。结论跟骰关节面是一个不规则的倾斜关节面。自跟骨前部外侧向内侧置钉,关节面的后斜角决定进钉方向,水平横径和最大横径决定进钉长度。按照研究结论和方法置入合适长度螺钉,能避免螺钉误置入跟骰关节,也可以避免由于螺钉过长而损伤跟骨内侧的肌腱、血管和神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行外侧钢板内固定术后中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自2009-07—2013-02诊治167例(174足)跟骨骨折,观察骨折愈合情况、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和宽度,疗效采用AOFAS和MF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167例获得平均36.6(20~49)个月随访,术后AOFAS和MFS评分3组均较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4例术后过早下地导致关节面再塌陷,3例内固定失败导致塌陷,12例发生浅表组织感染,6例发生深部感染,11例出现切口皮瓣部分坏死,3例出现创伤性距下关节炎、疼痛,5例发生腓肠神经损伤。结论跟骨骨折行外侧钢板内固定术疗效确切,但并发症较多,术后创口皮肤坏死、感染常见。  相似文献   

9.
AO跟骨板在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 评价AO跟骨板治疗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1例29足严重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Ⅲ型18足;Ⅳ型11足,采用AO跟骨板及髂骨(或人工骨)植骨进行有限坚强内固定。对年老、骨质疏松严重的Ⅲ型和Ⅳ型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不能达到解剖复位,整复跟骨外形后,AO跟骨板固定,同时一期行距下关节融合术。结果 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29足Ⅲ、Ⅳ型跟骨骨折行AO跟骨板固定总体优良率为82.8%。结论 AO跟骨板治疗Ⅲ、Ⅳ型跟骨骨折疗效肯定,术后早期功能练习.减少骨折并发症,是一种治疗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27,自引:12,他引:15  
目的观察和分析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1998年4月~2001年4月对68例82侧跟骨关节内骨折,经跟骨外侧L形切口在C臂机透视下利用Y形钢板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术后进行放射学评估。术后一年临床评估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和Morrey方法。结果68例82侧平均随访26月,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58侧,良16侧,可6侧,优良率达90.24%。距下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影响为64侧,轻度受限12侧,中度为4侧,显著受限2侧。术后跟骨长度、高度、宽度、距下后关节面复位及Bhler角和Gissane角均得到良好的恢复。结论熟悉跟骨解剖结构、掌握好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利用Y形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Y形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使用开放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2年3月-2004年12月,对38例43足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行开放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6例4l足获随访6个月-3a(平均20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16足,良22足,优良率为93%。[结论]开放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能使骨折解剖复位,病人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Comminut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can cause severe lower extremity impairment and have devastating effects on a patient's well being. Diabetes is a multisystem process that may cause neuropathy and loss of protective sensation further complicating the prognosis. Not all calcaneal fractures are created equal and when considering the patient's overall presentation and extent of injury, the combined approach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ixation for fracture reduction may be beneficial for restoration of anatomic alignment and function.  相似文献   

13.
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45例均获随访,时间为3个月~2年。根据Maryland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30例,良12例,可3例,优良率为93.3%。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术前B hler角0~20(10.0±4.5)°,术后B hler角恢复至25~40(35.0±3.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恢复跟骨的大体形态,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评价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跟骨骨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42例和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组38例,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以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较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17.9±2.6 d、26.4±3.1 d);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也较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组缩短(分别为74.3±6.4 d、92.1±8.3 d);两组患者Bohler角恢复均有显著性差异,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Bohler角术后为28.4±4.9,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组术后为21.4±5.1;在跟骨宽度恢复情况方面,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较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组好,术后分别为30.0±1.4 mm和32.1±3.1 mm;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HSS评分,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0%,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组为89.4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比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具有更短的住院和愈合时间,但总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5.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伤口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探讨引起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可疑因素。方法以2000年3月~2003年3月间56例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仔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受伤原因、骨折类型、坠落高度、是否吸烟、手术时机、手术时间及止血带使用时间等,并对可疑因素(年龄、坠落高度、是否吸烟、手术时机、手术时间及止血带使用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6例患者61侧跟骨手术后9侧(14.8%)出现伤口感染、血肿、切口裂开、足跟坏死及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其中,坠落高度大于3.4 m、受伤至手术时间短于7 d、手术时间超过2 h及止血带使用时间超过1.5 h是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原因(P<0.05)。结论骨折后7~10 d行手术治疗、缩短手术时间及止血带使用时间,可以降低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Broden位X线监控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云飞  席平昌  董健 《中国骨伤》2007,20(10):695-696
目的:评价Broden位X线监控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价值。方法:19例23足(男15例,女4例;左侧16足,右侧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手术中侧轴位X线监控满意的患者,增加Broden位X线监控,评价其关节面情况。结果:单纯依靠跟骨侧位和轴位片评价复位质量良好的7例在Broden位X线监控下发现关节复位质量不佳,主要是关节面分离。结论:Broden位X线监控可以良好显示跟骨骨折关节面复位情况,有助于医生在手术中完成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17.
有限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跟骨骨折如处理不当,可产生功能障碍或较严重的手术并发症。自1997年至2008年,采用小切口复位植骨加骨圆针或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3年9月治疗的82例跟骨骨折的病例,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常规的X线检查和CT半冠状位扫描,根据骨折粉碎情况和移位程度决定治疗的方法。其中Sanders分型Ⅲ型36例和Ⅳ型9例,共有45例采用外侧L型切口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45例患者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手术基本恢复跟骨的高度、长度和宽度,术后切口感染3例,经治疗切口愈合。4例患者术后明显的距下关节炎,行二期跟距关节融合术。平均随访38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跟骨骨折的评分标准,优6例、良26例、可7例、差6例。优良率达71.1%。结论 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Sanders Ⅲ型、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恢复跟骨的大体形态,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股骨远端骨折常见内固定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 评价股骨远端骨折常见内固定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998~2003年共收治股骨远端骨折 215例,骨折按AO/ASIF标准分型, A型 112例, B型 20例, C型 83例。分别采用AO角钢板、松质骨拉力螺钉、DCS、GSH及AO股骨髁钢板内固定, 合并股骨内侧骨质压缩粉碎较重者, Ⅰ期大块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经平均 10 6个月随访, AO角钢板固定组 (12例): 2例内固定折断骨不连, 1例骨畸形愈合; 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组 (20例 ): 骨折全部愈合; DCS固定组 (96例): 2例骨不连, 1例内固定折断; GSH固定组 (20例 ): 1例骨不连、锁钉折断; AO股骨髁钢板固定组 (67例): 2例骨不连。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评分标准评分, 总优良率 93%。结论: 股骨远端骨折的常见内固定器械, 均不具包容性, 术前应正确判定骨折的类型并选用合适的内固定, 合并股骨内侧骨质压缩粉碎较重者, Ⅰ期大块自体髂骨植骨。这样, 才能有效提高此类骨折的优良率。  相似文献   

20.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1,他引:15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自1998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共31例(36侧)。Sanders分类Ⅱ型2侧,Ⅲ型22侧,Ⅳ型12侧。采用跟骨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及植骨治疗,对术前、术后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随访6~33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前平均Bhler角13.2°,Gissane角75°,距下关节面最大垂直移位5.0mm;术后Bhler角38.5°,Gissane角115.5°,距下关节面最大垂直移位0.3mm,手术前、后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皮瓣坏死5例,腓骨肌腱炎3例,距下关节炎4例。采用Maryland评分平均83.6分,优良率83.3%。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尤其适宜SandersⅢ型、Ⅳ型,临床效果满意,但围手术期需注意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