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影响口腔癌患者发生对侧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1年6月间217例中发生对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口腔癌病历资料13例,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口腔癌对侧颈淋巴结转移多发于年轻患者,部位以舌、口底常见,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同侧颈淋巴转移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协同作用可能加快其转移.结论:在≤45岁、肿瘤范围越过中线、侵及口底、≥T3期、低分化鳞癌、同侧颈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中若出现两项或以上者,则有必要考虑同期行对侧颈淋巴结清扫术,以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颊粘膜鳞癌厚度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南京市口腔医院储嘉琪,陈君勤颊粘膜鳞癌的颈淋巴转移率高达30~50%,一旦出现颈淋巴转移,5年生存率可以62.5%降至28.9%。要提高颊癌的治愈率,早期诊治颈淋巴转移十分重要。颊癌的颈淋巴转移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cN0口腔癌患者行单纯原发灶切除后颈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及发生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行单纯原发灶切除治疗的105例cN0口腔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以颈淋巴结转移率为主要评价指标,使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对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05例cN0口腔癌患者中有34例(32.38%)在随访期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最早在术后3个月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体征,最晚为术后18个月,术后3~12个月为颈淋巴结转移的高发时段。年龄、性别、肿瘤病程、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及病理分化等因素均不是影响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cN0口腔癌患者行单纯原发灶切除后有较高的比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转移规律有较强的隐匿性和复杂性,目前仍缺乏有效的因素来预测。  相似文献   

4.
涎腺转移癌是原发于涎腺以外部位的癌瘤通过淋巴系统或血行转移到涎腺淋巴结或涎腺实质的癌瘤[1 ] 。国内文献罕见报道。本文报道 7例涎腺转移癌并结合文献资料 ,将涎腺转移癌的临床特点作初步的分析和探讨。1 临床资料作者收集 1990~ 2 0 0 0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耳鼻喉科收治的涎腺肿瘤 4 10例 ,其中涎腺转移癌 7例 ,均经病理切片证实。其详细临床资料见表 1。表 1  7例涎腺转移癌临床资料病例 年龄(岁 ) 性别 原发部位 病理类型转移部位伴他处转移13 2男右中耳鳞癌右腮腺颈淋巴结2 3 5男左眉弓黑色素瘤恶变左腮腺…  相似文献   

5.
直肠腺癌转移至牙龈非常罕见。本文报道1例81岁女性患者,结肠癌切除2年后出现直肠腺癌,并转移至牙龈。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诊。口腔转移很少发生,并且通常易被误诊为更常见的良性病变,因此应将其视为鉴别诊断中的一种可能性。完善的临床检查以及多学科诊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黄元清  宋宇峰 《口腔医学》2011,31(8):491-493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记物的出现,使得淋巴管生成开始成为研究肿瘤淋巴道转移的热点,肿瘤淋巴管生成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并有可能成为治疗肿瘤淋巴道转移的新靶点。该文阐述了淋巴管的结构和功能、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管内皮标志物,重点论述了淋巴管生成与肿瘤转移的关系以及针对淋巴管生成的临床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对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1960年至1983年收治的SACC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未经治疗、就诊时无转移的原发SACC病例72例,用Cox回归分析对与血行转移可能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2例中26例出现血行转移,转移率为36%。与血行转 相关的因素有:部位--颌丰腺、TNM分期、治疗方式、肿瘤切缘1、术后复发。发生于颌下腺ACC易发生血行转移,腮腺ACC的血行转移率(50%)  相似文献   

8.
对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1960年至1983年收治的SACC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未经治疗、就诊时无转移的原发SACC病例72例,用Cox回归分析对与血行转移可能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2例中26例出现血行转移,转移率为36%.与血行转移相关的因素有:部位——颌下腺、TNM分期、治疗方式、肿瘤切缘、术后复发.发生于颌下腺ACC易发生血行转移,腮腺ACC的血行转移率(50%)接近颌下腺(55%).临床上应特别注意此二腺ACC的手术范围.SACC的血行转移无法从临床因素中得到全面预知,应对其发生机制作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人口腔鳞癌Tca8113裸鼠舌体及颊黏膜移植瘤淋巴结转移模型,研究分析两种转移模型的特性。方法:通过在裸鼠舌体及颊黏膜内注射接种Tca8113细胞,建立移植瘤动物模型。舌体及颊部原发灶分别在2周和4周时被切除,观察6周时下颌下淋巴结转移情况。通过组织切片HE染色法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并采用CK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计算淋巴结微灶转移率。结果:13只舌体接种移植瘤裸鼠中,有3只出现下颌下淋巴结转移,5只出现淋巴结微灶转移,转移率达到61.54%。15只颊黏膜接种移植瘤裸鼠中,3只出现下颌下淋巴结转移,3只出现淋巴结微灶转移,转移率为40.00%。结论:裸鼠舌体及颊黏膜接种Tca8113建立的转移模型具有一定的转移率,并能较好地模拟临床口腔鳞癌的转移,为实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大涎腺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并不常见,据报道,腮腺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比例为16%,颌下腺、舌下腺癌为8%。但是,颈部淋巴结转移对于大涎腺癌患者的预后有着很大的影响,首次接受治疗的腮腺癌患者,如果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其5年生存率为74%,而一旦出现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其5年生存率仅为9%,颌下腺癌患者相应的数字为41%和9%。本文对大涎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处理的现状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1.
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汪卫东,罗济程,邱蔚六,孙大熙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是其能发生转移,就头颈部癌而言,主要向颈淋巴结转移。头颈部癌是否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对其预后的影响较大 ̄[1],并影响肿瘤的分期及治疗。目前,临床医师主要采用触诊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灶未过中线口腔癌的对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为口腔癌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2年12月口腔癌238例,对年龄、性别、病程、原发灶部位、CT分期、颈清术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口腔癌对侧颈淋巴结转移在T3/T4期、中低分化、同侧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明显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理分级为口腔癌对侧颈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论:在肿瘤未过中线时,如果T3/T4期、同侧颈淋巴结明确有转移、病理分级为中低分化等因素中出现两者或以上,为改善预后及提高患者治愈率,则有必要考虑同期行对侧颈清。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后出血的部位及原因,分析探讨手术技巧及渗血处理对策。方法:对2003年1月—2017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唇腭裂治疗研究中心接受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且围术期出现术区渗血的患者,根据其探查止血记录,总结渗血部位、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15年间,接受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的患者共1141例,术后出现伤口明显渗血9例(0.79%),均返手术室在全麻下探查止血;出血部位分别为软腭部4例(44.5%)、咽瓣蒂部2例(22.2%)、鼻咽部3例(33.3%),经缝扎和电凝后控制。结论: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中尤其要注意软腭部血管的保护,蒂部血管的处理,勿损伤鼻咽部黏膜。一旦术后发生渗血,较为凶险,一般需立即返手术室在全麻下探查止血。  相似文献   

14.
颊癌及转移淋巴结角蛋白谱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口腔颊黏膜鳞状细胞癌及转移淋巴结角蛋白谱的特点。方法颊部鳞状细胞癌活检标本及转移淋巴结活检标本,提取角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和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杂交方法研究转移角蛋白谱的表达。结果颊黏膜化鳞状细胞癌中出现了单层角蛋白上皮如CK18、19,而CK10表达缺失;淋巴结转移鳞状细胞癌中出现了单层角蛋白上皮如19等,并且出现了大量角蛋白片段。结论颊黏膜鳞状细胞癌变异性表达CK18、19,不表达CK 10。转移淋巴结和原发鳞状细胞癌的角蛋白谱是不同的,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角蛋白谱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下颌骨转移癌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但恶性肿瘤转移至下颌骨并不多见 ,我院于 1 998年 9月~ 2 0 0 1年 4月收治了下颌骨转移癌 4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例患者中 ,男性 2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5~ 56岁 ,4例患者均因不明原因的下颌骨肿物入院 ,病史最长者 2年 ,最短者自发现肿物至入院约 1个月。其中 2例患者肿物出现于下颌角 ,1例患者肿物长于下颌升支 ,1例患者肿物范围较大 ,包括了下颌角和下颌升支。 3例患者伴有下颌部自发性疼痛 ,1例患者感到下唇麻木 ,2例张口度 1~ 2cm ,1例患者轻度张口受限 ,且在肿物累及的颌骨区域内牙体及…  相似文献   

16.
肿瘤转移是性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的每一步都是多个基因严密控制的。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陆续发现了一些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和相关基因。不断分离新的转移抑制基因和相关基因并研究其功能是当今肿瘤转移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术后转移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术后发生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对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 院首次手术治疗5年以上以及不足5年而发生转移的59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各项临床、 病理指标通过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术后转移率为23.73%。 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是否出现症状、肿瘤大小、临床分期、骨有无侵犯及分化程度均与术后是否发生转移相关。多 因素分析表明,分化程度以及骨有无侵犯是影响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术后转移的主要因素。结论:涎腺粘液表 皮样癌分化程度、骨有无侵犯是影响患者术后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的每一步都是多个基因严密控制的。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陆续发现了一些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和相关基因。不断分离新的转移抑制基因和相关基因并研究其功能是当今肿瘤转移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面弓是辅助将上颌无牙颌石膏模型转移并固定在架正确位置的装置。当面弓将上颌无牙颌模型固定到架上时,它应该准确复现患者进行张闭口运动时上颌颌弓相对于双侧髁突的位置关系。本文详细介绍无牙颌面弓记录与转移的临床标准操作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参考平面、固定托、利用转移台、固定上颌模型等操作,每一步操作都通过相应的图片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金黄地鼠诱发性舌癌模型 ,并观察颈淋巴结转移。方法 :通过二甲基苯并蒽 (DMBA)涂抹金黄地鼠舌粘膜的同时分别使用刺破粘膜和切割诱发肿瘤 ,每周二次 ,共 2 5周 .结果 :涂药组成瘤率 95 % ( 3 8 4 0 ) ,动物均经历了上皮异常增生、原位癌、浸润癌和转移癌几个阶段 ,3只实验组金黄地鼠出现颈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呈高分化鳞状细胞癌表现。结论 :DMBA能诱发金黄地鼠舌癌形成 ,局部创伤促进舌癌形成和颈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