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鼻腔鼻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爱军  张岩  孙乐  闻雨婷 《吉林医学》2007,28(7):891-892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的临床特点及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对42例鼻腔鼻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分别采用柯-陆手术、登戈尔手术、鼻侧切开术及鼻内窥镜手术方法治疗。结果:全组病例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痊愈出院。术后病理均为炎性出血性坏死性息肉。随访4个月~4年均无复发。结论:鼻腔鼻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是鼻息肉的一种特殊类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影像学可见窦壁骨质破坏,但具有其特点。手术是本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且鼻内窥镜手术应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正>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为耳鼻咽喉领域中常见之肿瘤,发病率仅次于鼻咽癌。我院1972——1983年间经病理证实的全身恶性肿瘤8874例中,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634例,其中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87例,占全身各部肿瘤的2.2%,占耳鼻咽喉部恶性肿瘤的14%。现将有关资料统计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性别和年龄 87例中男性60例,女性27例,男女之比为2.2:1。年龄最小10岁,最大75岁,平均42岁,其中以45——65岁为最多,占54%。二、癌肿原发部位: 鼻腔58例占66.5%,上颌窦26例占30%,额窦2例占2.3%,筛窦1例占1.2%。三、肿瘤类别  相似文献   

4.
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大都来自筛窦或上颌窦。根据其病理改变,可分为水肿型、纤维型及出血坏死型等数种。临床上以前两型多见。其表现也较典型,诊断多无困难。而出血坏死性鼻息肉较少见。且常常合并感染、坏死、出血。故诊断比较困难,容易造成误诊。现将我科从1975~1982年收治的出血坏死性鼻腔-副鼻窦息肉16例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1.年龄、性别及职业:本组病例年龄18~56岁,其中40岁以下者12例占75%。男11例,女5例。工人3例,农民12例,教师1例。 2.临床表现: (1)病程:六个月以内者5例,6~12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诊断治疗鼻窦出血性息肉的方法。方法对单独或联合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23例鼻窦出血性息肉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6个月~8年,无复发。结论术前CT及活检、上颌窦穿刺对诊断有较大价值,确诊依靠术中肉眼观察及术后病理检查。单独或联合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方法对彻底清除鼻窦出血性息肉、防止复发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软骨肉瘤是由肉瘤性软骨母细胞及软骨基质构成的恶性肿瘤。发生于鼻腔鼻窦者极少。Grag等(1977)从世界文献上找到四例,加作者自己在伦敦发现一例右鼻腔鼻窦软骨肉瘤共五例。综国内耳鼻咽喉肿瘤报道中发现软骨肉瘤五例。并单独报道过八例。我院1986年收治一例筛额上颌窦软骨肉瘤,现报道如下: 王某,男。43岁。住院号86—1507。因发现右眼眶肿  相似文献   

7.
鼻腔鼻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附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4例腔鼻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对其发病、治疗等进行讨论,并就病理学特点与免疫予以描述。指出本病复发及转移率高,治疗以手术加放疗为佳。  相似文献   

8.
27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男19例,女8例;平均年龄47.5岁。其中26例单侧鼻腔发病,好发于鼻腔侧壁,6例伴鼻窦或鼻咽受累。随访15例,复发率40%,恶变2例。文中讨论了本病的命名,病因、生物学行为及肿瘤的上皮性细胞类型。我们的观察表明肿瘤内柱状上皮及粘液细胞为非新生物性。  相似文献   

9.
<正> 鼻中隔出血性息肉是罕见的疾病。国内至今仅报道鼻中隔毛细血管瘤6例,尚未见到鼻中隔出血性息肉的报告,今将所遇到的两例报告如下:病例1 华×,男性,25岁,四川籍,军人。主诉:持续性鼻阻,嗅觉丧失已20余年。患者从小有持续性鼻塞,嗅觉丧失,且常伴有  相似文献   

10.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附15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于鼻腔鼻窦的黑色素瘤临床上较少见 ,占全身黑色素瘤的 2 % [1 ]。粘膜黑色素瘤的恶性程度高于皮肤。早期不易诊断且误诊率高 ,易复发 ,预后也较差。现分析我科于 1993~1999年收治鼻腔鼻窦黑色素瘤 15例 ,以探讨该病的有效治疗措施。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长海医院自 1993~ 1999年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鼻腔鼻窦黑色素瘤患者 15例 ,男性 11例 ,女性 4例 ,年龄 30~ 85岁 ,平均 5 8.5岁。临床主要症状 :15例均有鼻塞、鼻出血或涕中带血。其中嗅觉减退伴头痛 8例 ,鼻腔有腐臭味分泌物 4例 ,伴颈部淋巴结转移 2例 ,面部肿块 1例。 3…  相似文献   

11.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乃是具有高度恶性的肿瘤,占全肉瘤的15~20%,多发生于下肢肌肉,发生于鼻腔、鼻窦者极为罕见。现将我们遇到三例作简要介绍,供同道参考。症例报告例一:辛某,女,10岁,鸡西人,住院号245314。1974年9月5日入院。主诉:左鼻翼生一肿块二年。两年前发现左鼻前庭生一肿物如黄豆大,无何自觉症状,继之同侧鼻翼隆起、微痛,在当地曾用各种药物治疗无效。我院门诊病检:未分化癌,经放疗肿物明显缩小,放疗后三个月发现  相似文献   

12.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占全身恶性黑色素瘤的0.5%~1.7%左右,占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0.85%。1873年 ViCznois 首先报告以来,国外相继出现一些报告,至1969年共195  相似文献   

13.
14.
神经纤维瘤为来自周缘神经纤维(包括神经鞘膜和轴突)的良性肿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又叫神经纤维瘤病或 Von Recklinghausen 氏病。可发生于全身凡具神经纤维的任何部位。但发生于鼻腔及鼻窦者罕见。1951年 Loza 等收集文献并加上自己报导的1例共得8例。1972年 Iwamura 等复习文献发现,发生于鼻腔者7例、上颌窦5例、鼻腔和筛窦33例;1977年Thomas 收集到45例,其中1例发生于鼻中隔。国内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1959年报导鼻部良性肿瘤201例,其中鼻腔和鼻窦神经纤维瘤各1例。此后国  相似文献   

15.
<正> 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ing Papilloma简称 IP)属少见疾病,首先由 Ringertze 于1938年提出。本病具有破坏性强、易误诊、易复发、易恶变等特性,作者收治本病43例,均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常被误诊为鼻息肉,由于其发展可破坏周围组织,切除后易复发,有恶变倾向,故对此病应予重视。我院于1970~1981年间共收治16例,现分析如下。一、病因本病的病因未明。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但用光学显微镜[1]或电子显微镜[2]检查均未能证实。文献亦从未见使用自家疫苗治疗此病的报告[3]。认为病毒感染为其病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骨化纤维瘤是一种良性骨源性新生物,多发生于青少年,成人较少,临床上不常见。1999至2004年我院共收治鼻腔鼻窦骨化纤维瘤3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15岁,因右侧进行性鼻塞1年于1999年10月5日收住院,近半年右侧鼻腔几乎完全堵塞,3月前,左侧鼻腔也出现通气障碍。入院查体:全身状况良好,鼻外形正常,右鼻腔可见表面光滑之新生物,触之较硬,不易出血,下鼻甲受压变形,鼻腔中后端被肿物完全占据,鼻中隔中后端被肿物推向左侧约0.8 cm,左鼻腔中后端狭小,CT扫描示右鼻腔后端及后组筛窦有一边界清楚之肿物,肿物中心有点状钙化影,周边…  相似文献   

18.
<正> 鼻腔鼻窦神经源性肿瘤少见,临床误诊率很高,病理诊断和分类较混乱,首治措施如不恰当,复发率高,部分患者预后很差。本文就我院所见11例,结合文献复习,并作简要讨论。病例资料一、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在18—49岁间。按病变部位及病理诊断分类,计鼻腔神经鞘膜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上颔窦恶性神经鞘膜瘤3例,上颔窦神经纤维肉瘤4例;鼻腔及前颅窝底部嗅神经上皮瘤1例,神经纤维瘤病伴发上颔窦神经纤维肉瘤1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5例鼻腔及鼻窦腺样囊性癌,对其发病部位,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及诊断,恶性度及治疗转归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讨论,此癌在早期进行彻底切除,术后用大剂量放疗,或为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鼻腔及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误诊2例韩飞王启荣王德福鼻腔及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少见,我院于1996年误诊2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2例病人均为男性。1例为一侧鼻出血,持续鼻塞。另1例为非肿物侧鼻腔出血,且3年前曾诊为鼻息肉。2例病人鼻腔前端可见灰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