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汶川地震伤员的肝功能、肾功能和电解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将来建立与地震相关的国家医疗应急机制提供医学数据,我们检测了地震伤员的血液生化指标(肝功能、肾功能和电解质)。同时与同期普通骨伤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探讨地震伤员在生化指标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陈晓华  王立  陈群  魏毅 《华西医学》2009,24(3):745-746
目的:总结分析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汶川地震伤员的院内转运情况,为未来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伤员院内转运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汶川地震伤员情况,成立急救转运小组,合理配置转运人员,优化流程,采取预防感染,落实途中监护等措施。结果:共接诊地震伤员2598例,推送地震伤员行各种急诊检查4768人次,推送伤员人院住院治疗1771人次,院内转运伤员无交叉感染、无一例险情发生。结论: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发生后,作为承担转运护送工作的中央运输科应及时评估现有的医疗资源,采取有效的转运对策,对伤员实施安全的转运护送。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四川伤员康复措施及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伤员躯体康复现状.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卫生厅医政处工作档案资料,收集汶川地震伤员需康复治疗者的资料,采用ISS评分法评定伤员骨折伤情严重程度,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康复治疗分析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2月513,全省接受规范康复治疗28008例中27080例经一期康复治疗先后出院,出院率97.8%;全省仍有928人住院,需后续康复治疗,包括:颅脑损伤55例;截瘫伤员163例,截肢伤员约260例,脊柱、骨盆等骨折的重伤员449例。部分截肢患者需更换假肢或再次行残端修整手术及再康复;大部分安装内同定的伤员需取出内固定物及后期康复。结论由于各级政府重视,组织行之有效,汶川地震伤员康复工作成绩显著。今后应:①继续完善全省康复机构建设,增加资金投入;②加大医疗康复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及服务能力;③制定伤员后期康复标准,跟进随访及功能训练,使其功能达到最大程度恢复回归社会;④政府和社会应着力解决伤残人员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史无前例的特大地震。地震发生后,笔者和其他医疗队员一起奋战在汶川抗震救灾的第一线40多天。在灾区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医疗队员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先后救治伤员907人,开展各类手术257例,救治的伤员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差错,创造了许多生命奇迹。为此,笔者通过亲身经历,思考与探讨今后遭遇类似特大地震后开展早期紧急救护方面的有关问题,旨在为挽救伤员生命、提高救治成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汶川大地震后,卫生部及浙江省卫生厅组织转运508名地震伤员来杭救治.本中心在保证省城日常医疗用血的同时,保障了地震伤员医疗用血的供应和安全.我们调查分析了地震伤员的用血情况[1,2],以期为今后大规模救治伤员提供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霞  余蓉  宋锦平  向代群  陈德芳 《华西医学》2009,(10):2754-2755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住院伤员心理及陪伴情况。方法:使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80名汶川地震伤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4.04%的伤员震后存在恐惧,36.36%和37.88%的伤员存在抑郁和焦虑。20%地震伤员无亲友陪伴;75.56%的伤员希望得到亲友为他们提供生活照顾,63.89%的伤员希望亲友能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结论:较多地震伤员存在焦虑、恐惧、抑郁情绪,大部分地震伤员认为陪伴提供的生活照顾和情感支持很重要,提示护理人员应关注地震伤员陪伴情况,协助伤员获得良好的生活照顾和情感支持。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医疗救援中的伤员接诊处置与转出管理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汶川地震医疗救援中,华西医院作为四川省重症伤员集中收治医院,立即从常态转到双轨应急状态,充分调度人力、物力,扩大骨科床位至680张;按伤员伤情进程分期重点处理、优化地震伤员接诊处置流程,保证有效救治;建立地震伤员转出通道。截至2008年6月2日,医院共接诊地震伤员2618例,向就近基层医院转诊经治疗病情稳定的轻症伤员648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救治汶川地震转运伤员总体情况,为今后完善和健全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机制和建立国家级区域性医疗中心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从我院信息处、病案室、骨科及其它相关临床科室系统收集震后所有收治汶川地震转运伤员的相关资料,分析伤员基本情况和医院总体救治情况。资料录入采用EXCEL,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结果2008年5月22~26日,我院共收治91例汶川地震转运伤员,除1例来自成都,其余90例均来自绵阳(北川46.67%)。其中男44例,中位年龄38(27,53)岁;女47例,中位年龄51(33,62)岁,女性伤员年龄明显大于男性伤员(P〈0.01)。伤员集中在震后第10~11天转运到我院,其中震后第10天占86.8%,震后第11天占22.0%;震后第34天为出院高峰,占总出院人数的37.1%(33例)。伤情分类以骨外伤为主,按受伤部位分,占前3位的是下肢骨折(34.81%)、椎体骨折(19.26%)和骨盆骨折(12.59%)。救治过程中共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全身大面积石灰烧伤(60%),1例死于严重多发伤。结论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状态下对人员及物质的合理调配,及对地震伤员及时进行心理状况测评和积极的心理干预,是提高今后地震医疗救援整体水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总结报道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8.0级特大地震大量地震伤员救治护理中创造了"4个第一"救治护理的方法和体会.医院迅速启动应对突发事件紧急预案,20 min内将1 629例病人全部转移至院内安全地带;野战医疗队队员10 min集结完毕赶赴灾区,是到达灾区的第一支医疗队;全力接收地震伤员,1 d内接收伤员1 863例.分区安置.分类治疗,确保了所有伤员都能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针对重症伤员处置过程中的矛盾,采取专家集体会诊制度,每日2次定时汇报病情,针对救治中的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保了危重症伤员的生命安全.院领导重视及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是抢救成功的保障;快速准确分类是成功救治的必要前提;完善的急救应急机制及先进的急救设备是抢救成功的必备条件;平时的训练有紊和精湛技术是救治成功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5.12"汶川地震中地震伤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急诊科对突发灾难作出的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救治685例地震伤员病历.将685例地震伤员中分为四组.(1)挤压综合症n=21;(2)骨折伤员n=503;(3)主要生命器官损伤伤员(包括脑、主要内脏器官)n=134;(4)非地震伤员但与地震有关的疾病发作的患者n=27.根据年龄、性别、诊断、预后、是否有复合伤等危险因素数据用spss13.0软件处理,找出伤员发病的特点和规律,探讨与之相适应的医疗救治特点及决策.结果:在685例地震伤员中,其中挤压综合症的死亡率为0%;骨折伤员,内脏损伤员及非地震伤员但与地震有关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0%;0.145%;0.58%.急诊科总死亡率0.72%,有490例患者与强震后72小时入院.结论:在强震后24~72 h内大量的地震伤员拥入医院急诊科,恰当分诊和迅速抢救受伤严重的伤员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通过这次汶川地震的回顾性分析能够对急诊科医生及医院急诊科管理者对应将来突发性自然灾害给予有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对大批量伤员的救治能力及卫勤保障能力。方法启动应对灾难和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根据大批量伤员应急医学救援的特点及时分诊,多层次分类、划区救治、有效管理。结果军队医院拥有处置大批伤病员的能力、技术和设备。结论军队医院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装备精良,具有反应快速、高效有序的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13-07-22 07∶45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北纬34.5°,东经104.2°)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km,造成极大数量的人员伤亡,远远超过了当地的医疗救治能力。灾难发生后危重伤员陆续被转往兰州市各三甲医院进行救治。由于地震伤突发性强、伤员数量多、伤情复杂,医疗机构需积极行动,挽救尽可能多的生命。组织救援者应该熟悉该类灾害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抢救。本文对地震发生后转入兰州市伤员的特点进行总结,以期对以后类似的抢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10373例伤员跨省转运救治纪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性总结汶川地震伤员跨省转运工作的计划、组织与实施,为今后紧急救灾转运工作提供全新经验和一手参考证据。方法参与整个转运过程,汇总并统计2008年5月12日至5月31日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保障组伤员转运小组逐日上报的数据:结果在卫生部抗震救灾前方协调组相关政策的指导,铁道、民航等交通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全同医务工作者的全力医疗救治下,伤员转运小组倾力运作、科学组织、周密实施,从2008年5月12日至5月31日,累计转运来自四川成都、绵阳、德阳等11个地震灾区的10373名伤员到重庆、江苏、浙江等20个省市,转运途中无伤亡发生,圆满完成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非战争状态下最大规模的由政府组织的伤员跨省安全转运救治。结论伤员跨省转运是缓解地震灾区医疗资源不足、减轻医疗救援压力、保障医疗质量的有效措施。今后将针对各类灾害建立救援应急预案、完善信息平台和细化转运流程。  相似文献   

14.
探讨汶川地震中大批量伤员救治与护理的有效做法.根据地震伤的创伤特点,通过对大批量伤员救治区域划分,即:伤员分类救治场、紧急手术区、缓冲医疗区和应急治疗区.使伤员能快速通过有效分类及时得到救治.依据地震伤的急救护理特点,采用迅速、果断、准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对伤员施救.及时建立的"一场三区"救治区域和快速而准确的急救护理流程为成功抢救伤员生命赢得了时间.快速的分类区域划分、准确的分类救治、有效的急救护理流程是抢救批量伤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对地震伤员的康复治疗效果。 方法对五一二汶川地震伤员44例采用包括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临床处理等方法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入院后1周内及出院前3 d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和生活质量(QOL)评定,并于出院后进行康复治疗效率评定。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地震伤员的ADL能力及QOL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OL各围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康复治疗效率为(0.39±0.30)分/d(-0.10-1.17)。 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地震伤员ADL能力及QOL。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我院在5月23日和29日共接收来自灾区的伤员48名,为了了解伤员的总体机体状态,在接诊后立即进行了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的检测,现对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剂与仪器日本Sysm ex公司2100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日本H itac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导致龙门山断裂带上约10万平方公里区域内的大量人员伤亡.伤者以肢体损伤为主,多数还合并有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和感染.为缓解四川省医疗救治压力,及时有效地救治伤员,降低伤员致残和致死率,按照国家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指定四川省向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机构大规模转运地震伤员.  相似文献   

18.
633例汶川大地震伤员返川接诊分流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汶川地震伤员的接诊分流经验及问题,为大灾后的大量伤员康复分流工作,高效利用有限康复资源提供借鉴.方法 对633例地震伤员通过火车或飞机返川,进行接诊分流.根据四川各级康复医疗机构收治地震伤员标准,把病情重、病情复杂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伤员入住省级以上医院,其余的伤员根据病情分流在市、县及当地医院,其中本院收治返川伤员41例.接送前制订详细的接送方案、根据返川地震伤员人数及病情,准备急救车辆和急救设备;接送过程中规范搬运并妥善、合理安置伤员、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分流到相应医院.结果 全部需康复伤员均顺利、安全地接回本院.接送过程中未发生任何紧急情况和意外.结论 接回前做好准备,接运过程中注意搬运,密切观察伤员病情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汶川大地震伤员的放射学表现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至5月31日间213例地震伤员的完整放射学资料,着重分析伤员的X线、CT、MR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213例中,同时行X线、CT、MRI检查10例(5%),X线、MRI检查7例(3%),X线、CT检查9例(4%),仅行CT检查5例(2%),仅行X线检查182例(85%)。MRI检查17例(8%)中,同时行胸椎和腰椎检查2例、颈椎和胸椎1例,颈椎1例,膝关节2例,上腹部1例,骨盆1例,腰椎9例;CT检查24例(11%)中,头部9例,胸部6例,腹部1例,脊柱6例,骨盆2例;X线检查208例中,单部位检查64例(31%),多部位检查144例(69%),仅有软组织受伤38例(18%),单纯肺挫伤6例(3%),骨折164例(79%)。结论地震伤员影像学检查以常规X线为主,头颅、五官受伤者首选CT,CT、MRI检查作为胸部、脊柱、关节等部位的补充检查。地震伤员以单纯性骨折为主,骨折合并脏器外伤较少。  相似文献   

20.
面临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带来的人员伤害,国家大型医疗机构如何安全、快速、高效做出救援反应,将人员伤亡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是医疗机构管理人员面临的极大挑战。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在灾害来临时,组织成立了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多学科合作的救援工作组和工作流程,对5.12地震伤员开展了全方位的医疗救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