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地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分析影响中国农村地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的因素.方法:选取该国山东,江苏,宁夏,黑龙江四个省,从四个省中根据地理位置、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随机抽取6个县,每个县从中抽取3个村,共18个村,选择18岁及以上者一共13 225人,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问卷全部回收,分析数据,乙肝疫苗接种率为16.21%,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7%.结论:经济条件越高、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对乙肝认知程度越高接种率越高,农民、打工等无正式工作者接种率较低,医疗水平越低地区接种率越低. 相似文献
2.
肝功能检查是诊断肝炎的主要指标,国内献血员筛选仍以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为依据[1].HBsAg是HBV感染的特异性指标.大学生多集体生活,易造成肝炎的流行.每年对入校新生的肝功能检查和HBsAg的检测是很必要的,为此,我们对入校新生集体组织抽血检查,现将2003年、2004年入校新生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灭活法研制乙肝表面抗原室内质控血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灭活法研制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室内质控血清。方法:筛选HBsAg阳性血清,60℃加热1h进行灭活,同时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HBsAg质控品比较,选取合适浓度的阳性血清作为ELISA法检测HBsAg的室内质控品。结果:该质控品定值为2 IU/ml和10 IU/ml。其稳定性实验表明:2-8℃3个月及-20℃保存6个月的含量无明显变化。均一性检测结果:瓶间不精密度为7.15%和8.97%。结论:60℃加热1h灭活法制备的质控品可以作为用于ELISA法检测HBsAg的室内质控。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乙型肝炎(HB)发病特点,报首了近三年来1326例应征入伍青年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结查表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比总体青年人群中高5.35%;为了减少感染机会,除接种乙肝疫苗外,加强血液、血制品及有关医疗管理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状况,分析影响其接种意愿的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5月山东省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的626例成人调查问卷,开展乙肝疫苗接种状况调查,按照是否接种疫苗分成接种组321例,未接种组297例,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因素。结果:成人学历、年龄、职业、年收入、乙肝知识健康宣教接受情况及创伤性美容史均影响其接种情况;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职业、居住地、学历、接受知识宣教情况均是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结论:为改善成人乙肝接种率偏低的情况,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尽早创建成人接种门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胶体金试纸条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进行方法学评价,探讨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以期提高HBsAg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分别用胶体金试纸条与ELISA法同时检测400份血清标本中的HBsAg,对阳性率进行比较,然后将阳性的20份标本做倍比稀释,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的差异.结果 两种方法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A法灵敏度较胶体金试纸条法高.结论 胶体金试纸条与ELISA法均为测定HBsAg的可靠方法.ELISA法适用于常规检测,胶体金试纸条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急诊及健康人群的筛查,但灵敏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接种人群免疫应答状况和保护性抗体衰减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市1~59岁人群共3 630例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检测3 619例,抗-HBs阴性者1 996例(55.1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年龄、性别、免疫次数和免疫年限与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效果存在密切联系。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应答随着时间的推延呈现削减状态,推行乙肝疫苗的加强免疫策略和成人的补种工作应该是今后乙肝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ELISA法是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等其它抗原抗体最普遍的方法,其因手工洗板时操作不正规,常导致出现前后结果不一致的问题,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于日前检查了乙肝两对半,能否对我的化验单解释一下。是小三阳吗?我得乙肝时间有7年了,开始时都有服药,有次服了6~9个月的中药,各项指标都正常了没事了,近两年再没服过药,是不是又复发了? 相似文献
10.
乙肝后肝硬化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12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逐项分析。结果:年龄、性别、腹水、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胆红素(TBiL)、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总胆汁酸(TBA)、胆固醇(CHO)、血钠、血小板等13项指标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有密切相关性。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13项指标可判断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茂名市社区居民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方法于2005年,用ELISA检验方法,随机抽取20500份在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的各类人群,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医学分析。结果共对20500例人群进行HBsAg检测,HBsAg总携带率为11.78%,其中男性携带率12.76%,女性携带率11.12%,男高于女,χ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5个年龄组分布中,只有25~34岁青年组中男女携带率有非常显著差异外,余各年龄组男女性别均无显著差异.此外,HBsAg携带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之势,中年组为高峰,随后携带率又开始降低,5个年龄组中仅45岁上下年龄组之间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结论本地区居民的HBsAg携带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在全国范围内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与生存质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分析和探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福州市1084例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生活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地流行病学调查,将两组数据分别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典型相关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生活满意度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关系;生存质量的高低主要由生活满意度来反映。结论提高生活满意度是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贫困地区婴幼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及表面抗原携带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贫困地区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为制定贫困地区乙肝疫免疫应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儿童用标准组群抽样(PPS)方法,检测HBsAg用ELISA方法。结果: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39.9%,HBsAg携带率为9.4%,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降低HBsAg携带率,接种疫苗较未接种儿童的HBsAg携带率低72.5%,不同接种率地区的HBsAg携带率不同,两个市县间,城镇与农村间的接种率及HBsAg携带率均存在显性差异,导致乙肝疫苗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收费过高和不知道要接种。结论:给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地降低儿童的HBsAg携带率,降低乙肝疫苗接种费用,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是提高贫困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3~2006年深圳松岗街道劳务工HBsAg检出阳性率,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每年的健康检查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该人群HBsAg携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06年对劳务工体检共662368人,HBsAg阳性54971人,阳性率8.30%;其中男性受检329117人,阳性32722人。阳性率9.94%;女性受检333251人,阳性22249人,阳性率6.68%。男性以41~50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最高(11.32%);女性以31~40岁年龄组HBsAg阳性率最高(8.05%)。男女性别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本调查结果松岗街道外来劳务工HBsAg阳性率低于1992年全国乙型肝炎调查的广东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在以后的防制工作中,要继续积极推行以接种乙肝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为基础,设计生活质量调查问卷,从生理、心理、日常生活、社会娱乐、家庭、饮食、睡眠和治疗等方面,调查216例18岁以上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并对银屑病的严重度进行评分(PASI积分)。结果生活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是饮食(1.51±0.063)、治疗(1.49±0.061)、心理(1.23±0.055)、生理(0.88±0.053)、睡眠(0.81±0.061)、穿衣(0.79±0.053)、社交娱乐(0.76±0.052)、日常生活(0.70±0.052)、工作学习(0.56±0.047)、运动(0.43±0.040)性生活(0.40±0.057)、家庭(0.25±0.036),总分为9.64±0.426。按性别比较时,男女生活质量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P=0.934)。对不同严重程度银屑病患者的DLQI分值进行比较,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850,P=0.000)。结论银屑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并且病情越重,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越大。在临床工作中,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应该得到皮肤科医生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为进一步开展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酶联吸附试验(ELISA)对调查对象作5种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参照孙氏方法将5种HBV血清标志物按排列顺序编配代码,对所测结果进行代码表达。结果 本市区孕妇HBsAg携带率为15.8%(172/1090),其中围产组携带率为5.6%,临产组携带率为10.2%,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总获免率(抗-HBs阳性率)65.2%。总易感率(HBVm全阴率)19%(207/1090),其中围产组8%,临产组11%,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24例系统阻断后母亲所生新生儿HBsAg阴性率100%;2例HBeAg阳性出自母亲“135”模式。对携带者进行社会学分布调查结果,已知感染HBV者占100%。认知“阻断”者占13%,拒绝“阻断”建议者占43%,拒绝围产期HBVm检查者占45%。结论 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技术条件已成熟。但偏高的感染率、高度传染性模式、易感风险比例及携带群体对“阻断”常识的低认知比是降低乙肝儿出生率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法在HBs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中的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ABC法),检测19例HBV血清标志物阴性的肝炎患者.结果:19例患者中有2例在肝组织可查到HBsAg.结论:HBV感染中血清标志物阴性的人群不容忽视,免疫组化法可作为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